該發明是關于磁力粉撲和含有磁力粉撲的化妝粉盒的發明。詳細地說就是,在用粉撲將化妝品涂抹于肌膚的過程中,化妝品的抗磁性成分形成一股透到肌膚深處的力量,而粉撲上突出的手柄在防止化妝品沾在手上的同時,還可以盡量減輕攜帶的不便利性。
背景技術:
化妝粉盒作為方便女性化妝而設計的便攜式產品,外形呈四方形或圓形,內部除盛放化妝品外,還設有粉撲和粉刷。粉撲和粉刷是用于在面部等身體部位上涂抹固體、粉末或液體化妝品的專用化妝工具。
化妝粉盒的使用方法就是,使用者用一只手拿起粉撲(或粉刷)后,讓粉撲接觸并蘸取化妝品,然后用粉撲接觸肌膚,將化妝品均勻涂抹于肌膚。粉撲確保化妝品溫和融入肌膚,最終達到涂抹均勻的效果,而涂抹于肌膚的化妝品會通過角質層,被肌膚吸收。
然而,皮膚自身會防御異物入侵體內或體內水分流失,所以一般來說,高水溶性藥物或化妝品成分幾乎很難被肌膚吸收。研究結果顯示,普通有效成分通過肌膚細胞之間的通道進入角質層的可能性還不到單次使用量的0.3%。
但是,由于細胞角質化等細胞固有的作用特征,我們對有效成分作用到必要的肌膚部位的滲透能力也很難有太高的期待值。特別是角質層堆積有堅硬的神經酰胺,所以其防御能力很強。因此,化妝品成分穿過層片結構的角質層的問題在化妝品吸收方面是很重要的。
關于這個問題,大韓民國注冊專利公報第1173986號、公開專利公報第2013-0047540號公示了震動粉撲。注冊專利公報第1173986號、公開專利公報第2013-0047540號是粉撲通過電機震動的技術。即,確保化妝品均勻涂抹于面部的同時,通過振動能源提高化妝品吸收率。
電機帶來的機械振動是在短時間內增加拍打肌膚的次數,所以能夠保證化妝品更均勻地涂抹在肌膚表面。然而,事實上,即使是使用注冊專利公報第1173986號、公開專利公報第2013-0047540號公示的這種震動粉撲,靠振動帶來的物理學力量促進肌膚表層化妝品滲透到肌膚深處也是效果甚微。
另外,化妝粉盒的攜帶性要素很重要,所以粉撲的制作厚度薄,可放置在化妝品和粉盒蓋之間。因此,粉撲呈直接用手指拿著用的形態,或者是一面縫有絲帶式手柄的形態。
化妝粉盒具有攜帶方便的優點,但它也有不足之處。即,用手指拿著粉撲涂抹化妝品后,手指上很容易沾上化妝品。一面縫有絲帶式手柄的粉撲因為直接接觸化妝品的一面與手指距離較近,所以也很難做到化妝品不沾到手上。
因此,使用化妝粉盒化妝前后就存在需要洗手的不便之處。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0001)大韓民國注冊專利公報第1173986號(注冊日期:2012.08.08)
(專利文獻2)(0002)公開專利公報第2013-0047540號(公開日期:2013.05.08)。
技術實現要素:
【要解決的課題】
本項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磁力粉撲,以確保在上妝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妝品抗磁性成分滲透到肌膚深處的力量。
同時,提供一種磁力粉撲,確保無法使用粉撲的肌膚部位也能在涂抹化妝品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妝品抗磁性成分滲透到肌膚深處的力量。
此外,還能提供一種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粉撲上突出的手柄在防止化妝品沾在手上的同時,還可以盡量減輕攜帶的不便利性。
【上述課題的解決手段】
本項發明中含有以下部分。即,用于涂抹含有抗磁性物質的化妝品、帶有蘸取化妝品后即接觸肌膚的第1面的棉墊部分;與該棉墊部分相連、朝第1面反向突出的手柄;位于在手柄內部時,其中一極面向第1面的磁石。化妝品用第1面涂在肌膚上,來自磁石的排斥力隨之作用于肌膚。上述目的就是通過具有這種特征的的磁力粉撲實現的
手柄上形成一個背向第1面的的插入槽;一端與磁石結合的磁力棒進、出插入槽。
磁力棒的設計結構就是,包括包裹磁石的磁力部分、朝一個方向伸長的手柄部分,并能彈性連接手柄部分和磁力部分。
變形部分包括連接手柄部分和磁力部分的彈簧以及并列連接彈簧、手柄部分、磁力部分的萬向節或球形接頭。
按照該發明結構,其中包括擁有盛放化妝品的開口朝上的下粉盒、扣在在下粉盒上面且有貫通孔的上粉盒、在上下粉盒之間覆蓋收納空間的蓋子;磁力粉撲在放置于上粉盒和蓋子之間的狀態下,手柄通過貫通孔像外凸出。上文提到的目的便是通過具有這些特征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實現。
上粉盒和蓋子分別與下粉盒相結合,且均可旋轉。為了確保上粉盒旋轉打開下粉盒時,蓋子也能隨之打開收納空間,蓋子和下粉盒通過扭桿彈簧相連。
棉墊部分彈性壓縮在上粉盒和蓋子之間;手柄的設計連接結構就是,根據棉墊的彈性復原能力,沿著貫通孔四周形成一個緊密連接的部分。
在該連接部分,設計有順著貫通孔四周,與上粉盒緊密相連的黏膠材料。
貫通孔內柱面離蓋子方向越近,直徑就越大;連接部分離棉墊越近,直徑就越大,最終形成一個緊貼貫通孔內柱面的傾斜部分。
上粉盒和蓋子分別與下粉盒相結合,且均可旋轉。為了確保上粉盒旋轉打開下粉盒時,蓋子也能隨之打開收納空間,蓋子和下粉盒通過扭桿彈簧相連。
為了減少棉墊與蓋子之間的摩擦,棉墊部分呈向手柄方向凸出的形狀;上粉盒旋轉覆蓋在下粉盒上時,連接部分隨著棉墊和蓋子之間的滑動,緊貼貫通孔四周。
【發明效果】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磁力粉撲。即,化妝品通過第1面涂抹于面部時,來自磁石的排斥力作用于肌膚,在涂化妝品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妝品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深處的力量。
該磁力粉撲隨著一端與磁石結合的磁力棒進、出手柄,即使在不能使用粉撲的部分涂抹化妝品時也能形成一種確保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深處的力量。
同時,該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即,粉撲放置于上粉盒和蓋子之間時,手柄通過貫通孔向外凸出,形成一個磁力粉撲外凸式的手柄。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化妝時的化妝品沾在手上,而且還能減輕攜帶不便利性。
并且,根據該發明設計而成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其蓋子和下粉盒使用扭桿彈簧連接。這樣,上粉盒旋轉打開下粉盒時,可防止粉撲隨意游動。
同時,根據該發明設計而成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其連接部分隨棉墊的彈性復原能力,緊貼貫通孔四周,因此即使形成一個貫通孔,外部空氣也不會朝棉墊部分流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某個使用范例的磁力粉撲透視圖。
圖2是圖1磁力粉撲的截面圖。
圖3是呈現圖1的磁力粉撲使用狀態的圖紙。
圖4是呈現本發明某個使用范例中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閉合狀態的透視圖。
圖5是呈現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打開狀態的透視圖。
圖6是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閉合狀態的截面圖。
圖7是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打開狀態的截面圖。
圖8是呈現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使用狀態的截面圖。
圖9是呈現本發明某另一使用范例中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閉合狀態的透視圖。
圖10是本發明某另一使用范例的磁力粉撲的截面圖。
圖11是呈現從圖10的磁力粉撲中分離出來的磁力棒的使用狀態的圖紙。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該發明的正確使用示例進行如下詳細說明。但在該發明的說明部分,為了做到發明概要的簡要明了,在此不對已經公布的功能或結構部分進行說明。
該發明的磁力粉撲用于涂抹含有抗磁性物質的化妝品,在涂化妝品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妝品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深處的力量。
同時,該發明的磁力粉撲在不能使用粉撲的部分涂抹化妝品時也能形成一種確保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深處的力量。
此外,該發明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帶有一個在磁力粉撲部分外凸的手柄,防止化妝品沾在手上的同時,還可以盡量減輕攜帶的不便利性。
圖1是本發明某個使用范例的磁力粉撲透視圖;圖2是圖1磁力粉撲的截面圖;圖3是呈現圖1的磁力粉撲使用狀態的圖。
如圖1-圖3所示,本發明某個使用范例的磁力粉撲(10)用于涂抹含有抗磁性物質的化妝品,在將化妝品涂抹于肌膚(B)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妝品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B)深處的力量。該粉撲由棉墊(11)、手柄(12)、磁石(M)構成。
棉墊(11)由蘸取化妝品、與肌膚(B)接觸的第1面(F1)構成,第1面(F1)背向手柄(12)。第1面(F1)既可設計成圖1-圖3那樣的平面狀,又可以設計成圖7那樣背向手柄(12)方向的拱月狀。
棉墊(11)可根據收納空間(20S)中化妝品種類的不同選用天然橡膠、聚氨酯、NBR、棉、粉刷(化妝用)等不同的材質制作。
現有的化妝粉盒使用方法就是,使用者一手抓住粉撲,用粉撲蘸取化妝品后,通過讓粉撲與肌膚接觸的方法涂抹化妝品。
化妝粉盒的便攜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一般粉撲制作厚度薄,放置在化妝品與盒蓋之間。因此,一般粉撲呈直接用手指拿著用的形態,或者是一面縫有可插入手指的絲帶式的手柄形態。
然而一般粉撲存在一個問題。即,用手指拿著粉撲涂抹化妝品后,手指上很容易沾上化妝品。一面縫有絲帶式手柄的粉撲因為直接接觸化妝品的一面與手指距離較近,所以也很難做到化妝品不沾到手上。因此,使用化妝粉盒化妝前后就存在需要洗手的不便之處。
如圖1-圖3所示,本發明的磁力粉撲(10)通過形成與第1面(F1)反方向的手柄(12)解決上述問題。
手柄(12)設計形態為與棉墊(11)的第1面(F1)反向外凸。因此,在使用者手持手柄(12)的狀態下,使用者的手與棉墊(11)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化妝品在化妝過程中沾在手上。
手柄(12)可以設計成圓柱或棱柱狀。為了方便手指抓握,手柄直徑最好小于棉墊(11)。
手柄(12)中,在與棉墊(11)臨近的部分會形成一個越靠近棉墊(11)直徑越大的連接部分(13)。連接部分(13)呈連接棉墊(11)和手柄(12)的形態,它處于后文中提到的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時,會緊貼貫通孔(30h)。(參考圖6和圖7)關于連接部分(13)的說明詳見化妝粉盒(1)說明部分。
如圖2-圖3所示,磁鐵(M)是一個為了形成作用于涂抹于肌膚(B)的化妝品抗磁性成分的排斥力的構成部分,其中一極(N或S極)處于朝向第1面(F1)的狀態下時,磁鐵(M)進入到手柄(12)內部。
進一步詳細解釋就是說,磁鐵(M)屬于永久磁鐵(M),位于連接部分(13)內部與棉墊(11)較勁的位置。手柄(12)內部為空心;連接部分(13)的中央位置有一個插入磁鐵(M)的槽。插入槽形狀大小與磁鐵(M)相匹配,而磁鐵(M)則被卡到槽里固定住或通過粘著劑與槽粘連。
圖2的磁石(M)呈圓筒狀,它還可以設計成直六面體狀。此外,雖然圖2、3中只有一塊磁石(M)連接在連接部分(13)的中央位置,但實際上也可以設置兩塊磁石(M)。
抗磁性(diamagnetism)是指在磁場作用于物質時,出現磁化方向與磁場方向相反的現象。
強磁體或順磁性體接近磁石,則會被磁石所吸引,但抗磁性體卻會產生一種遠離磁石的力量。物質的抗磁性是不同于順磁性或強磁性的一種普通性質。然而,物質的抗磁性一般都特別微弱,所以即使該物質僅僅帶有一點順磁性,它的順磁性強度也會變大,最終物質整體呈現為順磁性。
出現抗磁性的原因是環繞在原子核周圍的電子形成電流。即,外部磁場外加到原子上導致磁場發生變化的話,電子電流流動速度便會隨之變動,同時還會生成感應電勢。最終,感應電勢作用于因外部磁場而效果減弱的方向。
水(water)和金(gold)等作為抗磁性的物質的代表,呈現出與外部磁場方向相反的磁性特征。大部分化妝品原料都屬于水溶性,具有像水那樣的抗磁性特征,特別是金多作為化妝品成分使用,雖然從體積上來看,它已經被納米化,但其抗磁性特征卻仍未被改變。
從具有抗磁性的金的功效角度來說,它因具有負離子作用而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防止肌膚衰老、去除斑點;促進荷爾蒙分泌,活躍肌膚,在防止肌膚(B)皺紋、祛斑等方面效果顯著。
使用粉撲上妝時,讓粉撲接觸并蘸取化妝品,然后用粉撲接觸肌膚,將化妝品均勻涂抹于肌膚。粉撲確保化妝品溫和融入肌膚,最終達到涂抹均勻的效果,而涂抹于肌膚的化妝品會通過角質層,被肌膚吸收。
然而,皮膚自身會防御異物入侵體內或體內水分流失,所以一般來說,高水溶性藥物或化妝品成分幾乎很難被肌膚吸收。研究結果顯示,普通有效成分通過肌膚細胞之間的通道進入角質層的可能性還不到單次使用量的0.3%。
但是,由于細胞角質化等細胞固有的作用特征,我們對有效成分作用到必要的肌膚部位的滲透能力也很難有太高的期待值。特別是角質層堆積有堅硬的神經酰胺,所以其防御能力很強。因此,化妝品成分穿過層片結構的角質層的問題在化妝品吸收方面是很重要的。
一直以來,公布的震動粉撲都是通過電機震動粉撲技術,在確保化妝品均勻涂于面部,利用振動能源提高化妝品吸收率。
電機帶來的機械振動是在短時間內增加拍打肌膚的次數,所以能夠保證化妝品更均勻地涂抹在肌膚表面。然而,事實上,即使是使用震動粉撲,靠振動帶來的物理學力量促進肌膚表層化妝品滲透到肌膚深處也是效果甚微。
如圖3所示,使用本發明的磁力粉撲(10)為肌膚(B)上妝,化妝品則會通過第1面(F1)涂抹在肌膚(B)上,磁石(M)隨之產生斥力,作用于肌膚(B)。
因此,化妝品中富含的抗磁性物質(水、純金等)通過斥力滲入肌膚深處,提高肌膚(B)的化妝品吸收率。特別是,使用本發明的磁力粉撲(10)上妝,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化妝品百分百融入肌膚(B),防止肌膚(B)出現花妝的現象。
圖4是呈現本發明某個使用范例中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閉合狀態的透視圖。圖5是呈現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打開狀態的透視圖。圖6是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閉合狀態的截面圖。圖7是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打開狀態的截面圖。
圖8是呈現圖4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使用狀態的截面圖。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示例,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1)在固定外帶與第1面(F1)反向設置的外凸式手柄(12)的磁力粉撲(10)的同時,通過外凸式手柄(12)減輕攜帶的不便利性。該粉盒由粉撲、下粉盒(20)、上粉盒(30)、蓋子(40)構成。
如圖4、圖5所示,下粉盒(20)向上開口形成一個盛放化妝品的收納空間(20S),具體呈圓筒形。下粉盒(20)的收納空間(20S)作為盛放化妝品的空間,呈圓筒狀。
如圖5-7所示,下粉盒(20)由外包部分(21)和收納部分(22)構成。
收納部分(22)呈碟子狀,形成一個中間下陷的拱月形收納空間(20S);外包部分(21)與內側相連。收納部分(22)與外包部分(21)內側相連,從而免受外界沖擊。
如圖4-5所示,上粉盒(30)設計成覆蓋、打開下粉盒(20)上部的結構,與下粉盒(20)相連,且可旋轉。
如圖6-8所示,上粉盒(30)由外包部分(31)和緊密結合部分(32)構成。
雖然圖紙中未詳細畫出,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分別在外包部分(21,31)四周形成一個槽,通過卡針做到旋轉連接。除此之外,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的旋轉連接結構還可通過其他結構設計而成。該部分作為化妝粉盒(1)制造領域的公開技術,所以在此不做詳細說明。
在上粉盒(30)覆蓋下粉盒(20)的狀態下,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形成一個容納棉墊(11)和連接部分(13)的收納空間(30S)。
如圖6所示,緊密結合部分(32)在保存或攜帶化妝粉盒(1)時,與連接部分(13)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平面,與上粉盒(30)的外包部分(31)相連。
如圖4所示,關于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上粉盒(30)在覆蓋下粉盒(20)的狀態下,會變成一個略帶高度的半圓形。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之間的這個高度與各自的收納空間(20S、30S)緊密相關。化妝粉盒(1)容量的變化,可形成不同的高度。
如圖8所示,上粉盒(30)帶有一個貫通孔(30h)。貫通孔(30h)是磁力粉撲(10)的手柄(12)向外凸出的部分,最好設計成以上粉盒(30)中央為中心的圓孔狀。
如圖4、5所示,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的外包部分(21,31)具體由掛鉤(HK)和開關(BT)構成。
掛鉤(HK)和開關(BT)在上粉盒(30)覆蓋下粉盒(20)的狀態下,彼此間形成一股相互結合的力量。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時,上下粉盒的收納空間(20S、30S)被這股來自外界的力量隔離開來。化妝粉盒(1)中通過掛鉤(HK)和開關(BT)形成、瓦解這種力量作為已經公布的技術,在此不再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4-5所示,蓋子(40)作為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時防止化妝品與磁力粉撲(10)接觸的構成部分,與下粉盒(20)和外包部分(21)旋轉結合,以覆蓋、打開下粉盒的收納空間(20S)。
如圖6-8所示,蓋子(40)由平面部分(41)、插入部分(42)和內壁部分(43)構成。
平面部分(41)是指蓋子(40)覆蓋下粉盒收納空間(20S)所形成的圓板狀的面。插入部分(42)在平面部分(41)覆蓋收納空間(20S)時,與收納部分(22)的邊緣部分緊密結合,呈一個沿平面部分(41)邊緣向下外凸的形態,內壁部分(43)沿著平面部分(41)的邊緣向上突出,進而形成平面部分(41)上面固定棉墊(11)部分的邊界線。
此外,如圖6-7所示,蓋子(40)和下粉盒(20)在相互旋轉連接的部分用扭桿彈簧(TS)相互連接。
扭桿彈簧(TS)的兩端在旋轉連接蓋子(40)和下粉盒(20)的部分,與蓋子(40)和下粉盒(20)的外包部分(21)相連。在蓋子(40)覆蓋容納空間(20)的狀態下,扭桿彈簧(TS)通過朝蓋子(40)覆蓋容納空間(20S)的方向旋轉,實現扭桿彈簧(TS)旋轉蓋子(40)打開收納空間(20S)的彈性恢復能力。
因此,上粉盒(30)旋轉打開下粉盒(20)的時候,蓋子(40)通過扭桿彈簧(TS)的彈性恢復力,順著上粉盒(30)旋轉,打開收納空間(20S)。
在使用該發明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1)時,通過上述“同時旋轉結構”,只需旋轉上粉盒(30)即可,減少了再另行旋轉打開蓋子(40)的繁瑣步驟。
如上所述,連接部分(13)的設計結構就是,從手柄(12)處越靠近棉墊(11)方向,直徑越大。
棉墊(11)有一個與手柄(12)反向的、蘸化妝品專用的第1面(F1)。隨著手柄(12)朝第1面(F1)的反方向不斷延長,棉墊(11)蘸取的化妝品與抓握手柄(12)的手指之間的距離長于最短連接部分(13)的長度。
一般的化妝粉盒所使用的粉撲通常被放置在粉盒內部或單獨的盒子內。那是因為如果不把用過的粉撲放置在粉盒內部或單獨的盒子內,周圍物品或粉撲本身很難做到不被沾在粉撲上的化妝品污染。
如上所述,化妝粉盒的攜帶性要素很重要,一般的化妝品粉盒內部收納的粉撲無法設計成帶有外凸手柄的形態。
如圖4-6所示,本發明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1)中,蘸化妝品的棉墊(11)放置在上粉盒(30)和下粉盒(40)之間時,磁力粉撲(10)的手柄(12)通過上粉盒(30)的貫通孔(30h)向外凸出。這不僅滿足了磁力粉撲(10)的使用便捷性和化妝品粉盒(1)的便攜性因素,而且還解決了磁力粉撲(10)和周圍物品被污染的問題。
如圖4-6所示,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時,棉墊(11)和連接部分(13)被收納在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的收納空間(30S)時,磁力粉撲(10)的手柄(12)通過貫通孔(30h)向上粉盒(30)上方凸出。
因此,在本發明化妝粉盒(1)的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處于閉合的狀態下,上粉盒(30)和下粉盒(20)的厚度可以做到與一般化妝粉盒(1)一樣。當然,因手柄(12)外凸,二者高度會高于一般化妝粉盒,但由于外凸手柄(12)直徑小,所以可以輕易放入手提包或手包中。
如圖6所示,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時,棉墊(11)被彈性壓縮在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而連接部分(13)憑借棉墊(11)的彈性恢復力,順著貫通孔(30h)四周緊貼在一起。
這種設計的優點就是,如果連接部分(13)憑借棉墊(11)的彈性恢復力,順著貫通孔(30h)四周緊貼在一起,那么化妝后殘留在棉墊(11)上的化妝品則不會通過貫通孔(30h)外泄。
此外,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時,如果棉墊(11)被彈力壓縮在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蓋子(40)則會順著其邊緣部分越來越緊貼收納部分(22)。這樣,就保證了收納空間(20S)的密閉性。
同時,在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的過程中,手柄(12)受到包括沖撞力在內的各種外界碰撞時,外力會通過棉墊(11)的彈性變形而被減弱,這樣就做到了防止手柄(12)破損。
如圖6所示,連接部分(13)的內柱面沿著貫通孔(30h)四周和與緊密結合部分(32)緊貼的黏膠材料(SL)相連。
黏膠材料(SL)是類似于橡膠或硅的彈性變形材質,所以在保管、攜帶化妝粉盒(1)過程中,當棉墊(11)被彈性壓縮在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時,黏膠部分(SL)通過沿著貫通孔(30h)四周和與緊密結合部分(32)緊貼在一起,提高收納空間(30S)的密閉性。這樣,化妝后殘留在棉墊(11)上的化妝品則絕對不會通過貫通孔(30h)外泄。
如圖4-6所示,上粉盒(30)覆蓋在下粉盒(20)上面的狀態下,按開關(BT)打開上粉盒(30),那么蓋子(40)則會如圖5-7所示的那樣,憑借扭桿彈簧(TS)的彈性恢復力,順著上粉盒(30)旋轉打開收納空間(20S)。
當然,使用彈簧(S)常數(spring constant)大的扭桿彈簧(TS)的情況下,按開關(BT),上粉盒(30)和蓋子(40)則會憑借扭桿彈簧(TS)的彈性恢復力一起被打開。
如圖7所示,在打開上粉盒(30)的過程中,蓋子(40)憑借扭桿彈簧(TS)的彈性恢復力,朝上粉盒(30)方向給棉墊(11)加壓,因此在打開上粉盒(30)時,可防止磁力粉撲(10)不固定,隨意移動。
如圖8所示,用一只手向下粉盒(20)方向旋轉蓋子(40)時,用另一手推手柄(12)或拽連接部分(13)的話,磁力粉撲(10)便會很容易地從貫通孔(30h)出來。
用手拽蓋子(40),蓋子(40)則會重新朝上粉盒(30)方向旋轉。這樣,使用者抓住磁力粉撲(10)的手柄(12),就可以便捷使用磁力粉撲(10)上妝。
上妝后,在重新朝下粉盒(20)方向旋轉蓋子(40)的狀態下,手柄(12)插入貫通孔(30h)后放下蓋子(40),如圖7所示,手柄(12)會憑借扭桿彈簧(TS)的彈性恢復力完全進入貫通孔(30h)中。
之后,如果朝下粉盒(20)方向旋轉上粉盒(30),那么帶有朝蓋子(40)方向凸出的曲面的棉墊(11)與蓋子(40)間會出現小小的摩擦,同時沿著和平面部分(41)的接觸面滑動;然后在上粉盒(30)覆蓋下粉盒(20)的狀態下(參考圖8),棉墊(11)則會與蓋子(40)完全重合在一起。
棉墊(11)與蓋子(40)完全重合的狀態下,連接部分(13)則隨之沿著貫通孔(30h)四周與上粉盒(30)的緊密結合部分(32)完全緊貼在一起。
如圖6所示,在貫通孔(30h)內柱面有一個離蓋子(40)方向越近直徑越大的擴充部分(32A);越靠近棉墊(11)方向,連接部分(13)直徑越大,所以在連接部分(13)的外層面和擴充部分(32A)之間便會出現一個二者緊密結合的傾斜部分(13A)。
擴充部分(32A)最好是順著貫通孔(30h)的內柱面,形成一個向傾斜部分(13A)凸出的曲面。擴充部分(32A)如果形成一個向傾斜部分(13A)凸出的曲面,那么擴充部分(32A)和傾斜部分(13A)間的摩擦減小,因此在上粉盒(30)在向下粉盒(20)旋轉的過程中,磁力粉撲(10)也會隨之朝手柄(12)中心與貫通孔(30h)中心重合的方向自動整合。
圖9是呈現本發明某另一使用范例中外凸式磁力粉撲手柄化妝粉盒閉合狀態的透視圖;
圖10是本發明某另一使用范例的磁力粉撲的截面圖;
圖11是呈現從圖10的磁力粉撲中分離出來的磁力棒的使用狀態的圖紙。
如圖10-11所示,本發明另一使用示例中的磁力粉撲(10)設有磁力棒(14)。圖9呈現了本發明另一使用示例中帶磁力棒的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10)化妝粉盒(1)。
如圖9-10所示,磁力棒(14)是為了在難以與第1面(F1)緊貼的肌膚部位也能形成關于含抗磁性物質的化妝品的抗磁性而設計的結構部分,具體包括磁力部分(14C)、手柄部分(14A)和變形部分(14B)。
如圖10-11所示,磁力部分(14C)作為包裹磁石(M)的部分,設計形態是內部有容納磁石(M)的中空部分的圓筒形盒子。
如圖11所示,磁力部分(14C)用薄合成樹脂材質制作而成,防止磁石(M)在上妝時與化妝品和外界異物接觸。
手柄部分(14A)作為使用者手握部分,呈朝一個方向延伸的長棒狀。雖未在圖中詳細說明,但手柄部分(14A)最好設計成內空的中空型圓筒狀。
如圖10所示,變形部分(14B)是彈性連接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的部分,具體包括彈簧(S)、接口(J)和彈力蓋(C)。
彈簧(S)兩端與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相連,彈力連接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接口(J)屬于萬向節或球形接口,可旋轉連接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
圖10中,接口(J)呈萬向節結構。當然,接口(J)也可以設計成僅僅沿著長度方向的彈性芯片襯墊變形的橡膠、合成樹脂、金屬材質棒。
如圖10所示,彈簧(S)和接口(J)并列,各自與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相連。其實,最好的設計結構是把接口(J)放置在彈簧(S)內部。
上妝時,磁力部分(14C)緊貼肌膚,變形部分(14B)則通過彈簧(S)彎曲(參考圖11),而當磁力部分(14C)離開肌膚時,變形部分(14B)也會隨之恢復原狀(參考圖9)。在彎曲、復原過程中,因有接口(J),所以變形部分(14B)全長保持不變。
彈力蓋(C)是為了防止彈簧(S)和接口(J)中進入異物而設計的部分,具體使用可變形的橡膠或硅材質,呈包裹彈簧(S)和接口(J)周圍的形態,連接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為了防止彈力蓋(C)彎曲,彈力蓋(C)內柱面有一個環形外凸的部分。
本發明的磁力粉撲(10)中,磁力線(ML)從第1面(F1)中央或周邊部位指向第1面(F1)法線方向。通過磁力粉撲(10)上妝時,集中于的磁力線(ML)的第1面(F1)中央部分很難完全與眼、鼻周圍等下陷部分切合。
如圖9所示,本發明另一使用示例的磁力粉撲(10)通過把內置于手柄(12)的磁石(M)與手柄(12)分離,確保能夠上述下陷部位。如圖11所示,磁石(M)在連接在磁力棒(14)一端的狀態下從手柄(12)中向外伸出,方便使用者手握手柄部分(14A)使用。
同時,本發明另一使用示例的磁力粉撲(10)通過在手柄部分(14A)和磁力部分(14C)之間設計可變形的變形部分(14B),如圖11所示,即使手柄部分(14A)不能保持朝肌膚(B)法線的水平方向,磁力部分(14C)的角度也可隨肌膚(B)表面的凹凸變化改變自身形狀;磁力部分(14C)不作用于肌膚(B)時,磁力部分(14C)的相對旋轉將會重新恢復原狀。這樣便可更加便捷地使用磁力棒(14)。
如圖9所示,手柄(12)上設有背向第1面(F1)的插入槽(12h);插入槽(12h)中插入、抽出一端連接磁石(M)的磁力棒(14)。
如圖10所示,磁力棒(14)在進入插入槽(12h)的狀態下,磁石(M)的N或S極朝向第1面(F1),磁力棒位于連接部分(13)內部;在通過磁力粉撲(10)上妝時,形成朝朝第1面(F1)法線方向的磁力線(ML)。
為了確保利用使用者的指甲能夠從插入槽(12h)中抽出磁力棒(14),磁力棒(14)末端和插入槽(12h)入口周圍最好是分別設計成使用者指甲可進入的槽狀。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磁力粉撲(10)。即,在第1面(F1)將化妝品涂抹于肌膚(B)時,通過把來自磁石(M)的排斥力作用于肌膚(B),做到在肌膚(B)涂化妝品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妝品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B)深處的力量。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磁力粉撲(10)。即,末端與磁石(M)結合的磁力棒(14)可插入或從手柄(12)中抽出,因此即使在不能使用粉撲的部分涂抹化妝品時也能形成一種確保抗磁性成分滲入肌膚(B)深處的力量。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1)。即,粉撲收納于上粉盒(30)和蓋子(40)之間時,手柄(12)通過貫通孔(30h)外凸,隨之形成一個外凸于磁力粉撲(10)的手柄(12)。這樣,在防止上妝時化妝品沾在手上的同時,還可以盡量減輕攜帶的不便利性。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1)。即,蓋子(40)和下粉盒(20)通過扭桿彈簧(S)連接,這樣可預防上粉盒(30)在旋轉打開下粉盒(20)時粉撲滑動。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外凸式手柄磁力粉撲化妝粉盒(1)。即,連接部分(13)憑借粉撲(11)的彈性恢復力,緊貼貫通孔(30h)周圍,所以即使有貫通孔(30h),空氣也不會流入棉墊(11)部分。
在以上內容中,雖然圖示說明了本發明的特定使用示例,但本發明并不僅限于上文記述的這些特定的適用范圍,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理念和范圍的前提下可進行各種修訂和變形設計。這對于具備該技術領域的一般性技術常識的技術人員來說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們不能把那些修訂和變形設計看作是獨立于本發明技術理念或觀點的內容,這些變形后的使用示例應屬于本發明的專利許可范圍之內。
【符號說明】
1:化妝粉盒 10:磁力粉撲
20:下層盒 30:上層盒
40:蓋 11:棉墊部分
21:外包裝部分 F1:第1面
22:收納部分 12:手柄
20S:收納空間 12h:插入槽
BT:開關 13:連接部位
HK:開關掛鉤 13A:傾斜部分
31:外包裝部分 14:磁力棒
32:緊密結合部分 14A:手柄部分
32A:擴充部分 14B:變形部分
30S:收納空間 S:彈簧
30h:貫通孔 J:接口
41:平面部分 C:彈力蓋
42:插入部分 14C:磁力部分
43:內壁部分 M:磁石
TS:扭桿彈簧 ML:磁力線
SL:黏膠材料 B: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