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墊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改良的按摩鞋墊結構。
背景技術:
古語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腳不僅承擔著身體的全部重量,還幫助我們四處奔波,可謂勞苦功高,它還和人的整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體的各個部分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足部就像是這個整體的終端或關鍵。因此,我國醫學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中醫認為,足是人體的精氣之根,人體經絡中12正經里有6條都是要從足部走過,在8條奇經里,有3條從足部走過,一雙腳上就有33個穴位,而這些穴位多數都是特定穴位,刺激足部的這些特殊穴位,刺激信號就會自經絡傳導到全身,從而起到疏通經脈,改善內臟功能,防病治病的作用。
然而,對于許多必須長時間穿著工作鞋站立或走動者,像是勞工、醫生、護士和老師等常常一穿就是一整天,如果穿著不合適的工作鞋,短時間內可能不會不舒適或引起疾病,但長期穿著時不僅會引起足部疾病,還可能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故實有必要就此一缺失重新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良的按摩鞋墊結構,其可舒緩足部的壓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改良的按摩鞋墊結構,包括有上墊體、下墊體以及多個彈性按摩體;該上墊體的底面凹陷并且頂面凸起而形成有多個氣囊體和多個導氣管體,該多個導氣管體將多個氣囊體互相連通,且上墊體的表面具有第一防刺穿層;該下墊體密封貼合在上墊體的底面,下墊體的底面具有第二防刺穿層;該多個彈性按摩體設置于對應的氣囊體內。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多個彈性按摩體是以配合人體足部穴道位置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多個彈性按摩體均為向上凸起的半球體形狀,每一彈性按摩體的底面均為平面。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多個氣囊體中有一用于裝設較大彈性按摩體以支撐足弓的較大氣囊體。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較大彈性按摩體為向上凸起的半橢圓體形狀。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多個彈性按摩體為彈性泡棉。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在上墊體形成有多個氣囊體和導氣管體,并配合將多個彈性按摩體設置于氣囊體內,實現了一種通氣且具有按摩腳底穴道的按摩鞋墊,達到可紓解足部壓力,消除疲勞,減緩老化及怯病養生的目的,并且配合設置有第一防刺穿層和第二防刺穿層,避免尖銳物的插入,使得產品更加可靠和耐用。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截面放大示意圖;
圖6是圖5中導氣管體導氣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上墊體 11、氣囊體
12、導氣管體 13、第一防刺穿層
20、下墊體 21、第二防刺穿層
30、彈性按摩體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上墊體10、下墊體20以及多個彈性按摩體30。
該上墊體10的底面凹陷并且頂面凸起而形成有多個氣囊體11和多個導氣管體12,該多個導氣管體12將多個氣囊體11互相連通,且上墊體10的表面具有第一防刺穿層13,以防止上墊體10上方的尖銳物刺入。
該下墊體20密封貼合在上墊體10的底面,下墊體20的底面具有第二防刺穿層21;以防止下墊體20下方的尖銳物刺入。
該多個彈性按摩體30設置于對應的氣囊體11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彈性按摩體30是以配合人體足部穴道位置設置,并且,所述多個彈性按摩體30均為向上凸起的半球體形狀,每一彈性按摩體30的底面均為平面。以及,所述多個彈性按摩體30為彈性泡棉。
另外,所述多個氣囊體11中有一用于裝設較大彈性按摩體30以支撐足弓的較大氣囊體11,所述較大彈性按摩體30為向上凸起的半橢圓體形狀。
使用時,如圖6所示,當使用者走路時腳底以垂直朝下的方向下壓時,空氣可在氣囊體11和導氣管體12中流動,從而增加舒壓功能,且利用于走動時反沖加壓于彈性按摩體30上而達到按摩腳底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在上墊體形成有多個氣囊體和導氣管體,并配合將多個彈性按摩體設置于氣囊體內,實現了一種通氣且具有按摩腳底穴道的按摩鞋墊,達到可紓解足部壓力,消除疲勞,減緩老化及怯病養生的目的,并且配合設置有第一防刺穿層和第二防刺穿層,避免尖銳物的插入,使得產品更加可靠和耐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