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防濺水鞋擋板。
背景技術:
雨天的時候在路上行走,由于走路腳前后擺動幅度比較大,鞋底的泥水會飛濺到腿上,會弄濕褲子,但是現在一般人并不會穿雨鞋,而且雨鞋體積大,比較重,攜帶不方便,因此如何不穿雨靴而使泥水不濺到褲子上使人們經常考慮的問題。
申請人發現,泥水在鞋跟后飛濺到腿上主要是鞋跟的外側,鞋跟的內側基本上不會,因此如果要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防護的是鞋后跟外側的泥水不飛濺或者將飛濺的泥水阻擋一下。
公開號為CN103445395A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水飛濺的擋板,包括一硅膠條,硅膠條的兩端通過一個卡扣相互連接起來圍成一個環,圍成的環上對稱設有兩個擋板,擋板半圓形塑料片,擋板與硅膠條之間形成85°的夾角,擋板的半徑為5cm。將硅膠條圍在鞋面周圍,扣上卡扣,將兩塊擋板分別移到鞋的前后兩端,這樣,在走路的時候,鞋底甩出的水就會被擋板擋住,防止水飛濺到鞋面或者腿上,并且該裝置結構輕便小巧,便于攜帶。但是該專利的技術方案存在一定問題:首先是硅膠條是柔軟的,如何保證它與半圓形塑料片形成的85°的夾角保持住?另外將該裝置如何固定在鞋上,僅靠硅膠條的彈力沒走幾步路就會掉下來,而且有些鞋的鞋底和鞋幫沒有明顯分界槽的話就跟本無法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防濺水鞋擋板,一種防濺水鞋擋板,包括彈性塑料材質的擋板架,設置在擋板架上的同樣材質地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板架包括放置在鞋內、緊貼鞋后跟處的鞋幫上的內片,設置在鞋外、緊貼鞋后跟處的鞋幫上的外片,將內片和外片接續在一起的連接部;外片的高度等于鞋幫的高度加鞋底的厚度,內片的高度小于鞋幫的高度,擋板在連接部與外片的交接處與二者連為一體,擋板與外片形成40°-60° 的夾角。
進一步地,內片和外片的自由端均設置向內彎曲的鋸齒形倒鉤。
進一步地,內片和外片與連接部14交接處向內凹陷形成卡口。
進一步地,連接部的頂端向上凸出形成兩個與運動鞋形狀匹配的鼓包。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機構簡單,使用方便,與鞋子裝配后不會脫落,能有效防止泥水飛濺到褲腿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防濺水鞋擋板,包括彈性塑料材質的擋板架1,設置在擋板架1上的同樣材質地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板架1包括放置在鞋內、緊貼鞋后跟處的鞋幫上的內片11,設置在鞋外、緊貼鞋后跟處的鞋幫上的外片12,將內片11和外片12接續在一起的連接部14;外片11的高度等于鞋幫的高度加鞋底的厚度,內片12的高度小于鞋幫的高度,擋板2在連接部14與外片12的交接處與二者連為一體,擋板2與外片12形成45° 的夾角a。
內片11和外片12的自由端均設置向內彎曲的鋸齒形倒鉤13。方便使其更好滴固定在鞋幫上,但并不長,便于拿取。
內片11和外片12與連接部14交接處向內凹陷形成卡口15。是為了緊緊卡在鞋幫上,與內片11和外片12上的的鋸齒形倒鉤13共同作用,更有效防止脫落。
連接部14的頂端向上凸出形成兩個與運動鞋形狀匹配的鼓包16。密嵌合運動鞋后的兩個凸起部分,保持固定,可有效防止脫落。
外片的高度大于內片的高度,因為泥水打到擋板2后會反彈,為了防止雨水反彈到鞋子的后面的鞋幫弄臟鞋子,直接讓泥水順著外片12流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