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首飾領域,特別是一種手鐲。
背景技術:
手鐲或手環是一種套在手腕上的環形飾品。按結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封閉形圓環,以玉石材料為多;另一種有開口,以金屬材料居多。
現有一種金屬手鐲,具有一個不封閉的手鐲本體,手鐲本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形成一個開口,使用著戴入手鐲時,需要掰開第一端和第二端,使手鐲本體發生變形后,手鐲本體的開口變大,從而戴入手鐲;戴入后,需要按壓手鐲本體的兩端,使開口變小,防止手鐲脫出手腕。這種手鐲在掰開或壓緊手鐲本體的兩端時,手鐲本體產生的變形較大,超出金屬彈性變形的范圍,特別是一些較軟的金屬,容易發生塑性變形,使手鐲整體形狀改變,影響手鐲的美觀度;而且手鐲在戴入手腕后,由于手鐲的開口仍未封閉,當受到一些碰撞或擠壓時容易脫落。
現有另一種手鐲,如圖1所示,包括具有兩個端部的手鐲本體901,兩端有部分重疊,并且通過滑套9011和9012使端部與手鐲本體可滑動的相連,通過兩個滑套相對或相背移動,可以使重疊部分增加或減少,從而戴入或取下手鐲。該手鐲雖然不易脫落,但加工相對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手鐲,該手鐲不僅加工方便,且在開口處通過插入部和第二空腔的配合,不易脫落。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手鐲,包括手鐲本體,手鐲本體具有彼此靠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形成開口,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端開設第二空腔;所述手鐲還包括插入件,插入件具有連接部和插入部,所述連接部位于第一空腔內并且固定在第一端上,所述插入部從第一端端面朝第二端方向凸出,所述插入部從第一端端面朝第二端方向凸出,所述插入件呈U形,所述連接部包括位于U形兩端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插入部位于U形中部,當手鐲閉合時,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內。
優選的,所述插入件具有用于引導插入件沿側向移入第二空腔的滑入導向部和用于引導插入件沿側向移出第二空腔的滑出導向部。采用側向滑入或滑出的方式,手鐲本體第一端和第二端張開的角度小,手鐲本體僅發生彈性變形,而不發生塑性變形,從而保持手鐲整體美觀度。
優選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截面相同,均為橢圓形;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分別與第一空腔橢圓形長徑方向的兩個側壁固定連接。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兩邊分別固定,使連接得更牢固。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焊接在所述側壁上。焊接的方式固定更牢固。
優選的,所述滑入導向部和滑出導向部為插入部兩側的圓角。圓角加工簡便。
優選的,所述手鐲本體是由金屬帶材卷制而成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內腔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空心管的抗彎強度大于同尺寸實心管,且不需要另行加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制造更簡單。
優選的,所述開口位于手鐲本體的短邊中部。打開手鐲本體時,手鐲本體兩端的張角更小,因而手鐲本體的變形更小。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手鐲,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手鐲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且手鐲開口處通過插入部和第二空腔的配合,不易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一種手鐲;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手鐲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2中當插入部滑出第二空腔時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手鐲的主視圖;
圖6為圖4中沿A-A線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手鐲本體;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空腔;14、第二空腔;15、第一導向楞;16、第二導向楞;2、插入件;21、第一連接部;22、第二連接部;23、插入部;231、滑入導向部;232、滑出導向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2至6所示的一種手鐲,包括手鐲本體1和插入件2。
手鐲本體1具有彼此靠近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形成開口。手鐲本體具有彈性,兩端受拉力后,開口可變大。第一端11開設第一空腔13,第二端12開設第二空腔14。
插入件2具有連接部和插入部23。連接部位于第一空腔內并且固定在第一端上,插入部從第一端11端面朝第二端12方向凸出,當手鐲閉合時,所述插入部23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4內。插入件2還具有滑入導向部231和滑出導向部232。
本實施例中,上述插入件2呈U形,U形插入件的兩端即為插入件的連接部,包括位于相對兩側的第一連接部21和第二連接部22;為了便于插入部23插入第二空腔14,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的截面相同,均為橢圓形。第一連接部21和第二連接部22焊接在第一空腔橢圓形長徑方向的兩個側壁上,或者通過粘合等方式固定連接。U形中部為插入部23。U形兩側的光滑圓角形成了插入部的滑入導向部231和滑出導向部232。
使用者打開手鐲時,先握住手鐲的兩端,施加一個側后向力F,第二空腔14內側面的第一導向楞15沿著滑出導向部移動,從而使插入件2沿側向滑出第二空腔14。當需要閉合手鐲時,使用者握住手鐲的兩端,同樣施加一個側后向力,第二空腔外側面的第二導向楞16沿著滑入導向部移動,從而引導插入件2沿側向移入第二空腔14。采用這種側向滑入或滑出的方式,手鐲本體第一端和第二端張開的角度小,手鐲本體僅發生彈性變形,而不發生塑性變形,從而保持手鐲整體美觀度。
所示,本實施例中手鐲本體是由金屬帶材卷制而成的空心管,該空心管的橫截面呈橢圓形,空心管的內腔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由于空心管的抗彎強度大于同尺寸的實心管,在打開手鐲時,手鐲不易變形,而且不需要再另外加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加工更方便。
手鐲本體形狀近似帶有圓角的矩形,所述開口位于矩形的短邊中部。開口位于短邊中部,使得打開開口時,手鐲本體的張角更小,從而形變更小。
以上所述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