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全拉桿箱。
背景技術:
目前,拉桿箱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越來越廣泛,例如外出旅游、出差都會用到拉桿箱,拉桿箱內一般會盛放有衣物或電腦等貴重物品,由于拉桿箱在使用或托運中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碰撞,內置的電腦等物品很容易在碰撞中被損壞,因此發明一種防止碰撞,使用安全帶的拉桿箱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避免箱內物品碰撞損壞的安全拉桿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安全拉桿箱,其包括箱本體,所述箱本體包括上箱蓋和下箱蓋,其關鍵技術點在于,所述上箱蓋和所述下箱蓋上設置有碰撞傳感器,所述上箱蓋和下箱蓋內壁設置有防撞氣囊、與所述防撞氣囊接通的充氣系統以及控制所述充氣系統的氣囊電腦,所述碰撞傳感器的輸出端和所述氣囊電腦的輸入端相連,所述氣囊電腦的輸出端和所述充氣系統的開關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碰撞傳感器安裝在所述上箱蓋和下箱蓋的四個角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防撞氣囊設置于所述上箱蓋和所述下箱蓋的底部和/或四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拉桿箱四個角部發生碰撞時,由碰撞傳感器檢測拉桿箱碰撞的強度信號,并將信號輸入氣囊電腦,氣囊電腦根據碰撞傳感器的信號引爆充氣系統的充氣元件為氣囊充氣可以保護拉桿箱內部的貴重物品不受旅途顛簸或暴力運輸損壞貴重物品,具備安全實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1箱本體、11上箱蓋、12下箱蓋、2碰撞傳感器、3防撞氣囊、4充氣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附圖1和2所示的一種安全拉桿箱,其包括箱本體1,所述箱本體1包括上箱蓋11和下箱蓋12,其在上箱蓋11和所述下箱蓋12的四個角部均設置有碰撞傳感器2,在所述上箱蓋11和下箱蓋12內壁底部均設置有防撞氣囊3、充氣系統4和控制所述充氣系統4的氣囊電腦(圖中未示出),所述上箱蓋11和下箱蓋12內的防撞氣囊3之間通過輸氣管道連通,防撞氣囊3與充氣系統4的充氣端相連,以滿足充氣系統可以瞬間為防撞氣囊充氣的要求。所述碰撞傳感器2的輸出端和所述氣囊電腦的輸入端相連,所述氣囊電腦的輸出端和所述充氣系統4的開關相連,當碰撞發生時,由碰撞傳感器2檢測拉桿箱碰撞的強度信號,并將信號輸入氣囊電腦,氣囊電腦根據碰撞傳感器的信號引爆充氣系統4的充氣元件為防撞氣囊4充氣,防撞氣囊彈起后可以保護拉桿箱內部的電子設備等貴重物品不受旅途顛簸或暴力運輸而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防撞氣囊3設置于所述上箱蓋11和所述下箱蓋12的底部和/或四周。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碰撞傳感器、防撞氣囊、充氣系統和氣囊電腦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和連接關系均為現有技術,可以參考汽車安全氣囊的系統考慮,此處不再贅述。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