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從中藥提取物中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從中藥提取液中提取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中藥生物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類重要物質,目前己分離到700多種,它們是中藥中最大一類療效確切,用途廣泛的有效成分,尤其對癌癥、肝病及心腦血管、風濕重大疾病等有獨特療效,如黃連中的小檗堿用于抗菌消炎,麻黃中的麻黃堿用于平喘,蘿芙木中的利血平用于降壓,石蒜中的加蘭他敏對小兒麻痹后遺癥有療效,罌粟果皮中所含的嗎啡堿是著名鎮痛劑;奎寧堿是有價值的解熱藥;辣椒堿具有許多生理活性和強而持久的消炎鎮痛作用;喜樹中的喜樹堿與長春花中的長春新堿用于抗腫瘤等。以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為代表的苦參堿類生物堿,多存在于豆科槐屬植物中,例如山豆根、苦豆子、苦參等,這類生物堿可以有效治療乙型肝炎、老年癡呆癥等,是一類臨床應用價值很大的生物堿。目前,含中藥生物堿類藥材的提取,多根據生物堿的理化特性,采用適宜的溶劑如水、酸水、酸醇及堿醇等,利用浸漬、滲漉、煎煮、回流、超聲等技術將生物堿類成分提取出來,提取工藝已較完善,生物堿提取率能達到90%以上。但由于生物堿在中藥中的相對含量較低(多數含量為0.01%1%),提取時勢必引入大量的雜質類成分,如大量的淀粉、樹膠、果膠、粘液質、色素等,給進一步的去粗取精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而真正的技術瓶頸就在于如何進一步純化富集提取出來的生物堿。目前,生物堿純化工藝中廣泛應用的純化方法主要是堿化后有機溶劑萃取法及大孔吸附樹脂法(《中藥化學》,肖崇厚主編,1997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草藥中生物堿的提取與分離》,蔡艷華,四川化工,2005.(1)39)。有機溶劑萃取法是利用親脂性生物堿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而其鹽溶于水的性質,使生物堿酸堿轉化,利用有機溶劑(常用的如苯、三氯甲烷、乙醚等)萃取,去除大量的雜質,有機溶劑萃取法應用較為廣泛,但堿化后大量中性及非極性色素等雜質易被帶入,因此分離效率和純度較低,且使用大量有機溶劑(一般萃取5次),操作不便(萃取罐效率不高,且易乳化)安全性不佳(有機溶劑毒性大,且易燃易爆),為實驗室工藝,不適合工業大生產。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選擇性吸附中藥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去除雜質。與傳統的除雜方法和工藝相比,可縮小服藥劑量,提高了制劑的質量,該法對水溶性較好的黃酮、皂苷等有良好的分離精制效果,如目前常用的銀杏類制劑及人參皂苷的制備等。但對于生物堿的精制來講,本法最大的不足在于首先是吸附困難,上樣藥液必須是稀溶液,堿度要適宜,堿度低則生物堿仍為離子化狀態,樹脂的吸附率低,堿度高,生物堿為游離型,大分子生物堿水溶性差而析出,仍然無法上柱,適用的生物堿范圍很小,品種太少;其次,大孔吸附樹脂的非極性靜電吸附原理對生物堿有效成份和脂溶性雜質的分離選擇性太差,且在溶劑洗脫過程中由于沒有特異性的洗脫溶劑,生物堿和大量脂溶性雜質往往一起被洗滌下來,最后精制得到的總生物堿純度不高。還有新興的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技術,是通過離子交換反應達到分離和純化的目的。目前在中藥領域所普遍采用的技術是,將含有生物堿的溶液過柱后,以氨液或NaOH溶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后再以有機溶劑萃取生物堿;或者將上過樣品的樹脂以堿液浸泡,然后再用有機溶劑回流提取生物堿。但該方法步驟繁瑣,有機溶劑萃取、將樹脂柱進行有機溶劑回流提取等步驟在工業上很難實現,且以堿液洗脫的效率很低,僅停留于實驗室制備小樣品的水平,也無法實現大生產。以上這些方法,普遍存在成本高、有機溶劑消耗大、選擇性差、總生物堿純度低和無法實現大生產等不足,因此,純化技術仍是中藥分離生物堿的"瓶頸"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低成本、高效率的提取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該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工藝實現的取含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中藥提取液,調整pH值l至7,濾過,取濾液加于陽離子交換樹脂柱上,先以水洗脫除雜,再用0.5%15%酸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加堿中和,經脫鹽處理,即得苦參堿類總生物堿。在上述工藝過程中,將含有總生物堿的提取液調至合適的酸度后,生物堿電離成為陽離子,非堿性物質不被電離,提取液過陽離子交換樹脂柱后,電離的生物堿有機離子與樹脂柱上的氫離子交換而被牢固地吸附于樹脂柱上。這里提取液的pH值不宜過高或過低,如果過高,提取液呈中性或堿性,生物堿不能電離,也就不能完成樹脂上的交換過程;如果過低,提取液中的氫離子濃度太高,阻礙了樹脂柱上的氫離子解離,同樣不能很好地完成樹脂交換過程,因而實驗中發現調整提取液的pH值為1至7是比較合適的。以水洗脫時,使用的是去離子水,以確保不引入新的離子干擾,洗脫時那些沒有被樹脂吸附的非堿性物質就很容易被水洗脫下來,從而與被吸附在樹脂柱上生物堿有機離子分離了。此后再加較高濃度的酸液進行洗脫,由于此時酸液中的氫離子濃度很高,就會競爭性地與樹脂相結合,從而將吸附在樹脂柱上的生物堿有機離子交換下來,溶解在酸洗脫液中,流出樹脂柱,完成生物堿的富集過程。之后,在洗脫液中加入堿中和掉多余的酸,再經常規脫鹽處理,即可得到純度較高的苦參堿類總生物堿了。該工藝過程與現有技術相比,工藝流程簡單,不使用有機溶劑、無樹脂單體成分殘留、生物堿轉移率高;其重要的貢獻還在于,打破了傳統理論認為的離子交換能力順序規律,艮P-C^、K+^NH4、Na、H"。正是在這一傳統理論的影響下,所有關于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法中都是堿液或氨液進行洗脫,或者先用堿液中和樹脂柱再用有機溶劑回流提取理論上已經游離的生物堿,而實際應用中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且不適于大生產。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雖然氫離子的交換能力是最弱的,但通過提高酸洗脫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從而抵消了其交換能力弱的缺點,同時在酸性條件下,可以使交換下來的生物堿迅速溶解到酸液中,并被沖出柱子,由此保證了生物堿的洗脫效果。并且,以酸液進行洗脫,在洗脫的同時,也使陽離子交換樹脂柱得以再生,從而可以循環使用,減少了堿液洗脫后再生樹脂柱的過程,降低了成本。本發明的技術完全突破了現有技術中以堿液洗脫的傳統觀念和工藝過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極大的提高了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得率,使陽離子交換樹脂在工業生產中用于精制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成為可能。基于上述工藝過程,發明人又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細化各步驟的參數,篩選出最優方案,具體內容如下1、上柱前調整藥液的pH值范圍優選為2至5,效果更加明顯。2、所用的陽離子交換樹脂可以是大孔型或凝膠型強酸型離子交換樹脂,在實際使用時可以根據情況處理成氫型、鈉型或銨型中的任一種。3、所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柱的柱徑與柱高之比并無一定之規,但考慮生產實際,柱徑柱高=1:51:IO時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4、給樹脂柱上樣的藥液濃度為每ml相當于生藥0.13g,具體情況可以根據藥液的前處理方式決定,如果是采用浸漬、滲漉等方式,得到的藥液就會比較稀;而如果是回流提取、煎煮等方式,尤其是經過濃縮處理,藥液的濃度就會比較大,但只要是在這個范圍內,都能實現上樣。同時,上樣速度也根據藥液的濃度進行適時調整,基本滿足在0.55倍柱體積/小時即可。5、上樣方式一般選擇為從柱上端上樣,藥液靠自流力而流過整個柱子;發明人發現,如果逆流上樣,即將藥液從柱子底端上樣,通過一定的壓力,使藥液注滿整個柱子,這種上樣方式可以發揮柱子的最大交換效率,也避免了從上端上樣時由于生物堿交換不完全而發生的提前穿透問題。這一點也是發明人創造性的發現。6、洗脫所用的酸液優選為鹽酸溶液或硫酸溶液,其濃度均優選為3%6%。7、洗脫時洗脫液的流速不宜過快或過慢,如果過快,則氫離子與生物堿有機離子的交換不充分,酸液浪費較多;如果過慢,則解離下來的生物堿有機離子可能又重新吸附回樹脂柱上,影響洗脫效率。實驗發現,洗脫速度保持在26倍柱體積/小時為宜。進一步優選,洗脫速度保持在46倍柱體積/小時最好。8、發明人還發現,如果想更高地提高洗脫效率,可以在水洗脫除雜后,不立即進行酸液洗脫,而是先在樹脂柱中充滿酸液并靜置2小時以上,一般不需超過12個小時,再進行洗脫。經過靜置后,大量的生物堿有機離子已被氫離子交換下來,或者處于半吸附半解離的狀態,此時進行洗脫,生物堿富集效果明顯,洗脫效率明顯提高。9、為了進一步提高洗脫效率,還可以在洗脫用的酸液中加入少量NHX1、NaCl或CaCl2,加入量不宜過少或過多,如果過少,則起不到作用;如果過多,則因鹽濃度過高易鹽析而影響生物堿有機離子的溶解度。實驗發現,洗脫液中以NH/、Na+或Ca2+濃度為0.1lmol/L時為佳,進一步優選,NH4+、Na+或Ca"的濃度為0.10.3mol/L時最好。10、工藝中所說的脫鹽方法可以是透析法除鹽、膜濾過除鹽以及其他各種藥物生物領域常規的除鹽方法,目前這些方法都已經比較成熟,并可以管道化生產。11、該方法中所說的中藥提取液可以通過浸漬、滲漉、超聲、微波或煎煮中的任一種方式提取制得,并且提取的溶媒可以是水、酸水、乙醇溶液、酸性乙醇溶液中的任一種,但都屬于目前中藥領域的常規提取方法。區別點在于,如果是用浸漬或滲漉方法制得,可以直接上樣;如果是用其他方法提取得到的,還要經過醇沉、過濾或離心除雜等步驟,以保證上樣的順利。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優選的技術參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與基本工藝進行任意組合,且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解決技術問題,達到本發明的目的。下面通過對比實驗來說明本發明的優點。一、實驗方案取山豆根藥材5000g,加pH二3的酸水8倍量,浸泡一夜,滲漉,收集滲漉液至用硅鎢酸檢査無沉淀為止,合并滲漉液,離心,得上清液;將上清液均為五份',分別按下面五種方法進行生物堿的分離提純(O離子交換樹脂+酸溶液洗脫將上清液調節pH=3,上已處理好強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7(氫型,徑高比為l:8),上樣速度為3倍柱體積/小時,至流出液用硅鎢酸檢査有沉淀停止上樣,用水洗脫至洗脫液基本無色,再用3%鹽酸溶液洗脫,洗脫速度為4倍柱體積/小時的速度洗脫,洗脫液用硅鎢酸檢査有沉淀時開始接收,接收洗脫液至用硅鎢酸檢查無沉淀時至,合并洗脫液,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備用),干燥,得山豆根總生物堿。(2)離子交換樹脂+鹽的酸溶液洗脫將上清液調節pH=3,上已處理好強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7(氫型,徑高比為l:8),上樣速度為3倍柱體積/小時,至流出液用硅鎢酸檢査有沉淀停止上樣,用水洗脫至洗脫液基本無顏色時停止,再用2%氯化鈣的0.5%的鹽酸溶液浸泡樹脂。再用2%氯化鈣的0.5%的鹽酸溶液洗脫,洗脫速度為4倍柱體積/小時,洗脫液用硅鎢酸檢查有沉淀時開始接收,接收洗脫液至用硅鎢酸檢査無沉淀時至,合并洗脫液,用氫氧化鈣中和至p^7左右,除鹽(備用),濃縮干燥,得山豆根總生物堿。(3)離子交換樹脂+回流提取將上清液調節p1^3,上己處理好強陽離子交換樹脂OOlX7(氫型,徑高比為1:8),上樣速度為3倍柱體積/小時,至流出液用硅鎢酸檢査有沉淀停止上樣,用水洗脫至洗脫液基本無顏色時停止洗脫,將樹脂由柱中倒出,置瓷盤中晾干,加10%氨水適量,攪拌均勻,以手摸有潮濕感,但不沾手為宜。將此樹脂置索氏提取器中,以氯仿回流提取2小時,將氯仿液加無水Na2S04脫水后,回收氯仿至干糖漿狀,干燥得山豆根總生物堿。(4)大孔吸附樹脂法將上清液調節pH-lO,上己處理好的DFOl型大孔吸附樹脂,上樣速度為4倍柱體積/小時,至流出液用硅鎢酸檢査有沉淀停止上樣,用水洗脫至洗脫液基本無顏色時停止洗脫。以乙醇-水(70:30)為洗脫劑,以2.5倍柱體積/小時的速度進行洗脫,洗脫液用硅鎢酸檢查有沉淀時開始接收,接收洗脫液至用硅鎢酸檢查無沉淀時至,合并洗脫液,回收乙醇,干燥,得山豆根總生物堿。(5)有機溶劑萃取法將上清液調節pH-lO,先用IO倍量氯仿分三次萃取,再用10倍量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所有萃取液,蒸干,得山豆根總生物堿。二、結果計算分別稱量五種工藝所得總生物堿的重量,并與藥材量相除,得總生物堿的收率;分別采用酸堿滴定的定量方法,對五種方法所得總生物堿進行含量測定,計算總生物堿的純度。三、結果對比,見下表五種工藝的效果評價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由以上對比結果可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并顯著地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生產可行性,本發明達到了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適合于苦參堿類總生物堿有效部位的精制純化。苦參系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flavescensAit.)的根,收載于中國藥典藥典2005版一部141頁,又名"苦骨"、"鳳凰參"、"川參"、"野槐"等,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等功效。山豆根系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印.的干燥根及根莖,收載于中國藥典藥典2005版一部19頁,又名"山大豆根"、"苦豆根"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等功效。苦豆子系豆科槐屬植物苦豆子(S叩Horaal叩ecuroidesL.)全草或根或種子,又名苦甘草,具清熱利濕、止痛、殺蟲等功效。白刺花系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Hance的根,又名"馬蹄針"、"狼牙刺",具有清熱涼血、利濕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砂生槐系豆科砂生槐SopHoramoorcroftiana(Wall.)Benth.exBaker的果實,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上述五種藥材均來源于豆科槐屬,所含化學成分也基本上相同,且多為苦參堿類生物堿。研究表明,它們各自的總生物堿是其主要有效部位,包括苦參中的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羥基苦參堿(SopHoranol)、N-甲基金雀花堿(N-methylcytisine)、脫氫苦參堿(SopHocarpine)、安那吉堿(Anagyrine)等;山豆根中的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臭豆堿(Anagyrine)、甲基金雀花堿(Methylcytisne)、槐果堿(SopHocarpine);苦豆子中的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l)、槐果堿(SopHocarpine)、氧化槐果堿(0xysopHocarpine)、槐胺堿(SopHoramine)、槐定堿(SopHoridine)、萊曼堿(Lehmannine)、苦豆堿(Alopefine);白刺花中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等;砂生槐中的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等生物堿成分。臨床苦參堿類總生物堿治劑已用于乙型肝炎等的治療,顯示了良好的療效。經大量試驗證實,陽離子交換樹脂酸水洗脫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工藝,具有成本低、有機溶劑消耗少、選擇性高、總生物堿純度高以及有利于實現工業大生產等優點,為中藥苦參堿類總生物堿制劑的生產研發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平臺。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取苦參飲片1000g,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時,合并煎煮液,離心,調節p^3,離心,上清液以4倍柱體積/小時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7,氫型,徑高比l:8),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加3%的硫酸洗脫,洗脫速度為2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査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苦參總生物堿。實施例2:取山豆根飲片1000g,加p^5的酸水滲漉,合并滲漉液加水稀釋至10000ml,離心,調節pH4,離心,上清液以5倍柱體積/小時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12,鈉型,徑高比l:5),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0.5%鹽酸溶液洗脫,洗脫速度為4倍柱體積/小時,洗脫2倍柱體積后浸泡5小時,再洗脫至生物堿檢査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鉤酸無沉淀),收集該部分洗脫液,用氫氧化鈣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山豆根總生物堿。實施例3:取砂生槐飲片5kg,加70%乙醇超聲提取兩次,每次加5倍量,超聲0.5小時,合并提取液,離心,回收乙醇,加水至5000ml,調節p^2,離心,上清液以2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10,鈉型,徑高比l:7),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6%的鹽酸溶液(含lmol/L的CaCl2)洗脫,洗脫速度為5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查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砂生槐總生物堿。實施例4:取白刺花飲片10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TC),加乙醇至濃度為70%,靜置,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至3000ml,調節pH:4,離心,上清液以3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011X6,氨型,徑高比l:9),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15%硫酸溶液洗脫,洗脫速度為6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查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白刺花總生物堿。實施例5:取白刺花飲片10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TC),加乙醇至濃度為70%,靜置,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至5000ml,調節pF^5,離心,上清液以3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D001X4,氫型,徑高比l:10),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3%鹽酸溶液洗脫,洗脫速度為3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查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白刺花總生物堿。實施例6:取苦參飲片10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0。C),加乙醇至濃度為7(m,靜置,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至4000ml,調節p^4,離心,上清液以0.5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18,氫型,徑高比l:6),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0.5%硫酸溶液(含O.lmol/L的氯化鈉)洗脫,洗脫速度為5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查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苦參總生物堿。實施例7:取砂生槐飲片10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TC),加乙醇至濃度為70%,靜置,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至10000ml,調節pH二3,離心,上清液以3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5,氫型,徑高比l:8),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15%鹽酸溶液(含0.3mol/L的氯化鈣)洗脫,洗脫速度為6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査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砂生槐總生物堿。實施例8:取白剌花飲片1000g,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TC),加乙醇至濃度為70%,靜置,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至1000ml,調節pH:3,離心,上清液以3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5,氫型,徑高比1:8),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6%硫酸溶液洗脫,洗脫速度為4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査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白刺花總生物堿。實施例9:取山豆根飲片2000g,加pH=3的鹽酸溶液,微波提取2次,每次加5倍體積微波提取0.5小時,濾過,濾液加水稀釋至1600ml,調節pH:6,離心,上清液以2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陽離子交換樹脂(001X15,氫型,徑高比1:6),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5%鹽酸溶液(含0.2mol/L的氯化氨)洗脫,洗脫速度為5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査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山豆根總生物堿。實施例10:取苦豆子飲片5kg,加70%乙醇超聲提取兩次,每次加5倍量,超聲0.5小時,合并提取液,離心,回收乙醇,加水至5000ml,調節pH-7,離心,上清液以2倍柱體積/小時通過上大孔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水洗至流出液無顏色,再用4%的硫酸溶液(0.6mol/L的氯化氨)洗脫,洗脫速度為5倍柱體積/小時,收集洗脫液,至生物堿檢查為陰性(流出液滴加10%硅鎢酸無沉淀),用氫氧化鈉中和至中性,除鹽,濾液濃縮干燥得苦豆子總生物堿。權利要求1、一種從中藥提取液中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為取含有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中藥提取液,調整pH值1至7,濾過,取濾液加于陽離子交換樹脂柱上,先以水洗脫除雜質,再用0.5%~15%酸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加堿中和,經脫鹽處理,即得苦參堿類總生物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柱前調整藥液的pH值范圍為2至5。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可以是大孔型或凝膠型強酸型離子交換樹脂。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柱的柱徑柱高=1:51:10。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上樣藥液的濃度為每ml相當于生藥0.13g,上樣速度為0.55倍柱體積/小時。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樣方式優選為逆流上樣。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洗脫用的酸液是3%6%的鹽酸溶液或3%6%的硫酸溶液。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洗脫速度為26倍柱體積/小時。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洗脫速度為46倍柱體積/小時。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洗脫除雜后,可以先在樹脂柱中充滿洗脫用酸液并靜置212個小時,再進行洗脫。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洗脫用的酸液中還可以加入0.1lmol/L的N眼、NaCl或CaCl2。12、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液中鹽的濃度優選為0.10.3mol/L。13、權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制備的苦參堿類總生物堿。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離中藥總生物堿的方法,尤其是一種從中藥提取液中分離苦參堿類總生物堿的方法,屬中藥領域。該方法包括如下技術方案取中藥提取液,調整pH值1至7,濾過,取濾液加于陽離子交換樹脂柱上,先以水洗脫除雜,再用0.5%~15%酸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加堿中和,經脫鹽處理,即得苦參堿類總生物堿。該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提取率低、有機溶劑用量大、工藝復雜、無法大生產等不足,可以高效率地從中藥提取液中分離高純度的苦參堿類總生物堿。文檔編號A61P1/00GK101289472SQ20071001433公開日2008年10月22日申請日期2007年4月18日優先權日2007年4月18日發明者龍代,馮新剛,張加余,趙德峰,鵬高申請人: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