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一種治咳川貝枇杷露是由中藥原料枇杷葉、桔梗、水半夏、平貝母流浸膏和薄荷腦制備而成。具有鎮咳祛痰功能。用于感冒及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它的配方是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流浸膏7ml、薄荷腦O. 15g,制備方法是以上五味,取枇杷葉、桔梗、水半夏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防腐劑,濾過,加入蔗糖·682g,依次加入平貝母流浸膏及薄荷腦,加水調至1000ml,搖勻,即得。上述提取方法不能充分地將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生物利用度較低,從而影響藥效的發揮,也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制劑中含糖,不利于血糖高的患者服用,患者服用劑量大,不宜定量,并存在貯存、運輸條件要求高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1-3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1-20倍,煎煮時間為1-5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1-5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4-2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1-3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3-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1-6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1-10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1-5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80-100bar的壓力下,加上噴射劑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步驟(2)優選的是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3-8倍,煎煮時間為2-4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力口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6-1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步驟(3)優選的是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5-7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1.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2-4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3-5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所述噴射劑為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中的任意一種。用本發明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原料制成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其藥物劑量小含量高,使用、攜帶方便、療效好、不含糖、利于定量使用,利于貯存和運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下述說明是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實施例I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6倍,煎煮時間為3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7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6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7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3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4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70°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3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90bar的壓力下,加上三氯一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2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8倍,煎煮時間為2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6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1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5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6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2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3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60°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4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SObar的壓力下,加上二氯二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3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3倍,煎煮時間為4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6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7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4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5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 ;(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5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IOObar的壓力下,加上二氯四氟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4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I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20倍,煎煮時間為I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50°C相對密度為I. 0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I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4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I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10倍,提取時間為I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100°C相對密度為1.0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力口入丁酮萃取6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10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100°C相對密度為I. 0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2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90bar的壓力下,加上三氯一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5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3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I倍,煎煮時間為5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100°C相對密度為I. 5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5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2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3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3倍,提取時間為3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50°C相對密度為1.5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I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I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50°C相對密度為I. 5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I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90bar的壓力下,加上二氯二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6藥效學實驗(I)小鼠氨水法鎮咳實驗取健康無傷小鼠75只,雌雄各半,隨機分成五組,每組15只,設對照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露(簡稱治咳露)4g生藥/kg、本發明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Ig生藥/kg、2g生藥/kg和4g生藥/kg三個劑量組(實施例I制備)。按體重分別灌胃給藥(10ml/kg)連續五天,每日一次,對照組給予等量的生理鹽水。于末次給藥后I小時,將小鼠置于倒置的500ml燒杯內,吸取濃氨水O. 3ml注入一棉球(約重50mg)后,立即放入燒杯內,I. 5分鐘后取出。觀察和記錄小鼠自放入棉球后的咳嗽潛伏期及從第一次咳嗽始3分鐘內的咳嗽次數,進行組間比較。見表I。表I 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對小鼠的鎮咳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由下述步驟組成 (1)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15g ;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1-3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1-20倍,煎煮時間為1-5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1-5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4-2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 (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1-3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3-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1-6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1-10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稠膏; (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1-5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 內,在80-100bar的壓力下,加上噴射劑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為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3-8倍,煎煮時間為2-4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6-1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為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5-7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1.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2-4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3-5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噴射劑為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中的任意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及制備方法,步驟(1)稱取原料;(2)將枇杷葉水煎煮,濾過,濃縮至清膏,加入乙醇,充分攪拌,靜置,取上清液,備用;(3)將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濾過,濾液與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清膏,放冷,丁酮萃取,回收丁酮并濃縮至稠膏;將稠膏干燥、粉碎和篩分,獲得提取物粉末;(4)將稠膏用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加上噴射劑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用本發明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原料制成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其藥物劑量小含量高,使用、攜帶方便、療效好、不含糖、利于定量服用,利于貯存和運輸。
文檔編號A61P11/14GK102949573SQ20111034877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8日
發明者劉丹, 劉俊靜, 佟永領 申請人: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