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速溶中藥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速溶中藥加工方法,屬于中藥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藥有中成藥和湯藥兩種內服的形式,成藥有有很多種劑型,不同的劑型服用方法有區別,中成藥常有“送服”、“沖服”、“調服”等使用方法,湯藥在煎服中也有很多講究,t匕如先煎、后下、烊化等。服藥不論是湯藥還是中成藥,都要按照要求進行,以保證藥物的療效。中藥服用一般為兩種形式,其一是將中藥飲片浸泡后用高溫熬制成湯劑直接服用,這種方式中藥有效成分雖溶出率較高,藥效也較好,又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配伍,但熬制過程非常麻煩,攜帶很不方便;第二種方法是將中藥飲片利用工藝手段加工成中成藥,雖服用方便,但只是對某些較為典型的病例效果較好,而病人的狀況千差萬別,固定的配伍不能根據病人的具體狀況有效的對癥下藥。目前已有將中藥飲片干燥后采用超微粉碎技術使其變成超微飲片,再制成顆粒的加工方法,這種加工是對中藥片材所進行的加工改進,可提高藥物有效成份的溶出率,但由于加工后的細粉或顆粒仍為生藥,其工藝中沒有提取程序,因而服用時必須用開水浸泡20 -30分鐘以上,取藥汁服用,尤其是對于含有揮發油之藥材,病人沒有專門的設備和手段來提取,藥效相對要低一些;另外由于其顆粒之重量、體積仍然較大,不便于包裝、儲存和運輸。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超微粉碎技術加工的飲片即中藥超微飲片作進一步 的加工,使其藥性和有效成份的提取率更進一步提高,更方便病人服用,且便于包裝、儲存和運輸。
本發明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其特征在于它是將單味中藥超微飲片通過浸泡、過濾,然后將濾液濃縮、干燥、制粒而成;對于含揮發油之中藥超微飲片在浸泡后還設有揮發油提取和包合工序。其中中藥超微飲片的浸泡是將其裝于棉布袋中,用超微飲片份量4-11倍的熱水浸泡,水溫為70 - 90°C,時間為10 - 45分鐘;含揮發油之中藥超微飲片的揮發油提取是將其浸泡液裝入揮發油提取器,蒸餾4-6小時,收集揮發油。揮發油包合是用B-環糊精包合揮發油,其比例為1:5-1:10。干燥工序是將不含揮發油成份的中藥超微飲片的浸泡液與含揮發油成份中藥超微飲片提取揮發汕后的剩余藥液采用真空濃縮,噴霧干燥。含糖類成份較多者采用真空干燥,其余采用噴霧干燥,含揮發性成份者采用冷凍干燥。制粒工序是在已干燥的藥粉中加入5 - 20%的糊精或該藥材的超微藥粉,混勻,用30 - 95%的乙醇作粘合劑,過5 - 15日篩網,于30 - 70°C干燥,水分低于10%后,用I 2—40日篩整粒。
本發明具有下列技術效果:
I) 依然保持了原藥材超微飲片的所有特點,仍可大大節約藥材用量,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量,加快有效成份的溶出速度。
2)由于采取了加溫溶出、濃縮、干燥、制粒等工序,故服用劑量更少,服用量相當于超微飲片的30-40%,相當于傳統中藥飲片的10-20%,尤其是對于含有揮發油類藥材采用了揮發油提取和包合方法,其有效成份的利用率更高。如一個200g的傳統處方,采用超微飲片,用量約為100g,而采用超微速溶顆粒則只需服用30-40g(超微速溶顆粒后的浸出率按30%計,一般浸出率為10-50%)。若按中成藥處方量來估算,成人日用量一般不會超過100g,那么超微速溶顆粒的服用量可控制在15-30g,大大節約了中藥材。
3) 溶解快速,攜帶方便,可根據患者需要配伍后直接沖服,克股了中成藥的應用有一定局限性而門珍處方中藥難熬制的缺陷,大大方便了患者。
4) 在包裝、貯存、運輸等方面也有很大改進。傳統中藥飲片由于其用量大,藥材成一定形狀,給包裝、貯存、運輸等都帶來了不便;中藥超微飲片雖有較大的改善,但其重量、體積仍然較大,而本發明無論形狀,還是重量、體積,均優于現有技術,有利于它的包裝、貯存與運輸等。
5) 本發明的制備條件及設備要求都很低,優于中藥傳統提取。中藥傳統提取須高溫(100°C以上)、時間長(1-4小時)及高溫高壓設備,而本發明只需溫開水浸泡20-40分鐘即可。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具體工藝步驟和技術參數是:
I)浸泡:將超微飲片裝于棉布袋中,然后用其份量4-9倍的熱水浸泡,不含揮發油與含揮發油的超微飲片的浸泡水溫分別為85 - 100°C及75 -95°C,時間為15—45分鐘,浸泡中須攪拌,使其充分溶出有效成份。
2)過濾:將棉布袋中經浸泡的超微飲片進行擠壓過濾。
3) 揮發油提取和包合:此工藝僅針對含揮發油的超微飲片。其工藝方法為:揮發油提取是將其過濾液裝 入揮發汕提取器,蒸餾4-6小時,收集揮發油。包合工藝是用一環糊精包合所提取的揮發油,包合比例為1:5 -1:10。這樣可保證含揮發汕的藥材的藥效。
4) 干燥:不含揮發汕的超微飲片的浸泡液直接干燥,含揮發汕的超微飲片的浸泡液提取揮發油后,所剩余的藥液采用真空濃縮后再干燥。含糖類成份較多的中藥超微飲片的濃縮液采用真空干燥;含糖類成份較少的中藥超微飲片的濃編液采用噴霧干燥;含揮發性成份的中藥超微飲片的濃縮液采用冷凍干燥。
5)制粒:含揮發油的藥物經浸泡、濃縮、干燥所得的藥粉直接加入5-20%的糊精或該藥材的超微藥粉,混勻;對于含揮發油的超微飲片則是將包和后的揮發油加入到原剩余的相同成份的干燥藥粉中,再加入6 - 19%的糊精或該藥材的超微藥粉,混勻,然后皆用30 - 95%的乙醇或甲醇作為粘合劑,過6-14目篩網,于35- 75°C干燥,待水分低于15%后,用12— 40目篩整粒。
6)包裝:采用0.5— I O克的量進行包裝,便于配伍。
本發明既具有中成藥所具備的方便性,便于成批生產和銷售,又具有門診湯劑藥方的特點。由于它是單味中藥構成,醫生可根據病人需要進行加減配伍,且包裝按一般中醫處方配置,藥房不需稱重,可直接按包裝袋上的說明發藥,降低了藥房工作者勞動強度,同時也降低了差錯率,病人只需將各種藥物顆粒放置在一起直接沖泡就可服用,大大方便了病人。
權利要求
1.速溶中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將單味中藥超微飲片通過浸泡、過濾,然后再將濾液濃縮、干燥、制粒成為中藥超微速溶顆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中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含揮發油的中藥超微飲片的浸泡工序是將其裝于棉布袋中,用4-11倍量的熱水浸泡,水溫為70 - 90°C,時間為10—45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中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含揮發油的中藥超微飲片的浸泡工序是將其裝于棉布袋中,用4 - 10倍量的熱水浸泡,水溫為75 -95°C°C,時間為15—45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速溶中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含揮發油之中藥超微飲片的浸泡工序后還設有揮發油提取和包合工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速溶中藥加工方法,屬于中藥加工技術領域。本發明具有下列技術效果(1) 依然保持了原藥材超微飲片的所有特點。(2) 由于采取了加溫溶出、濃縮、干燥、制粒等工序,故服用劑量更少,服用量相當于超微飲片的30-40%,相當于傳統中藥飲片的10-20%。(3) 溶解快速,攜帶方便,可根據患者需要配伍后直接沖服,克股了中成藥的應用有一定局限性而門珍處方中藥難熬制的缺陷,大大方便了患者。(4) 在包裝、貯存、運輸等方面也有很大改進。
文檔編號A61J3/00GK103099737SQ20111035655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1日
發明者王爽, 李晶晶 申請人:沈陽創達技術交易市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