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灸穴位的方式治療疾病的純中藥制劑,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以常突然發作,可先有鼻癢、流涕,繼而干咳,呼吸困難,端坐呼吸,胸部膨滿,肺下界下降,呼吸音延長,可聽到明顯的哮鳴音。如心率明顯增快,出現紫紺和奇脈,常提示病情較嚴重。哮喘發作時間自數小時至數日。哮喘持續時間M小時以上,一般處理不能緩解,稱哮喘持續狀態?;颊弑憩F嚴重呼吸困難、大汗、衰弱,以至呼吸衰竭,須及時搶救;X線肺部檢查正?;虺錃膺^度,可有紋理增粗,有時可見支氣管粘液嵌塞陰影;重癥哮喘發作時可有氧分壓(Pat)》降低,伴二氧化碳分壓(PaC02)降低,pH正?;蛏愿?,如PaC02增高,常提示嚴重氣道阻塞和通氣衰竭。目前,哮喘的治療方法總體上分為兩大類一是保守治療,二是手術干預。前者包括藥物和康復治療;后者包括多種手術治療方法等。臨床藥物治療主要激素藥和抗生素為主,中醫采用灸穴位和外敷藥物(如毛茛、石龍芮、鐵線蓮、鐵腳威靈仙等組成,名為天灸) 加口服中藥進行治療,其目的是消除、減輕和緩解哮喘臨床癥狀。但現有的西藥、中藥包括灸穴位和外敷藥物的療效欠滿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該藥艾卷治療哮喘的療效好,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治療成本低。本發明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40 60克、陳皮0.8 1.2克、半夏0.8 1.2克、茯苓0.8 1.2克、法曲 0. 8 1. 2克、蒼術1. 15 1. 8克、知母1. 15 1. 8克、折貝母1. 15 1. 8克、桑皮1. 15 1.8克、生麻黃1. 15 1.8克。上述的原料藥的優選重量配比為艾絨45 55克、陳皮0. 9 1. 1克、半夏0. 9 1. 1克、茯苓0. 9 1. 1克、法曲
0.9 1. 1克、蒼術1. 2 1. 75克、知母1. 2 1. 75克、折貝母1. 2 1. 75克、桑皮1. 2
1.75克、生麻黃1. 2 1. 75克。本發明的第二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的方法。本發明實現其第二發明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備上述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的方法,其步驟為A、將除艾絨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0-36厘米、寬10_15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紙窄 2-4厘米、長度較牛皮紙短2-4厘米;
C、將所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粉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本發明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的使用方法是根據病情診斷結果,醫生將0. 5厘米厚的姜片貼于選定的穴位;再將藥艾卷的一端點燃,隔姜片的距離約3-5厘米,并隨時調近或調遠距離以病人感覺熱而不燙為宜,進行灸穴位治療。每次灸穴位治療的時間10分鐘左右,灸2個穴位需要換一次姜片;灸穴位治療的次數和頻率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病程時間長者,可每日灸2次,灸10次為1個療程。使用本發明的藥艾卷進行灸穴位治療再配合針刺拔罐發泡療法能對哮喘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我國醫學《本草綱目》認為,“脾無留濕不生痰,脾為生痰源?!碧涤伤疂衲鄱?, 水濕之成源于脾氣不運。若脾失健運,則聚濕而成痰,痰隨氣升,上犯于心肺,肺失清肅則咳嗽痰多;痰阻氣機,則胸膈脹滿,痰濁犯胃,胃氣上逆,失其和降,則惡心嘔吐;痰為陰邪,陰濁凝聚,阻遏清陽,則眩暈心悸。治宜燥濕化痰,和中降氣。本發明的藥物組成及配比是根據上述中醫理論,以臨床多年實踐的經驗方為基礎,進行適當篩選而成。藥物組分中以半夏、法曲、蒼術、艾絨、生麻黃為君藥,這些君藥辛溫而性燥,入肺燥濕化痰與止咳,入胃和胃降逆止嘔。藥物中的陳皮、知母、浙貝母具有理氣燥濕,芳香醒脾的功效,以其為臣藥,能助半夏、法曲化痰,使氣順則痰降,氣化痰亦化,即治痰先治氣。茯苓為佐藥和桑皮為使藥,二者甘淡,甘能運脾,淡能運濕,脾復健運之職,可助“針刺拔罐發泡療法”治療時,深處病邪的未盡之功。以上君、臣、佐、使藥物的配伍,使之達到平肝和胃以健脾,運脾燥濕之職,使病邪水濕、痰飲、瘀血、沫,無處所聚,痰為生百病之源,痰自不生,而無百病。此法是祛除病邪之法,又是標本兼治本之首法。其組方合理,標本兼治,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且藥味精簡,配伍精當,無人參等名貴藥材,治療成本低。本發明的藥艾卷治療哮喘的療效由下面的臨床試驗證明。576例哮喘病人均是經中醫(中藥和常規的針灸治療)、西醫(藥物和手術)久治無效后,才來接受本發明的藥艾卷藥物隔大姜灸穴位治療,配合“針刺拔罐發泡療法”的臨床治療試驗。將576例分三組,其中第一組210例用本發明的藥艾卷,進行隔大姜灸穴位治療并配合“針刺拔罐發泡療法”治療30天;第二組187例用一般的灸條(藥艾卷)配合“針刺拔罐發泡療法”治療30天。第三組179例按照一般的灸條配合現有的中醫針灸治療30天。治療試驗的療效判定標準是痊愈X線肺部檢查正常,臨床癥狀消失。有效X線肺部檢查有明顯好轉,臨床癥狀消失。無效X線肺部檢查無改善,臨床癥狀無改善。三組的試驗結果如下第一組,210例有效率為100% (痊愈率30% )、無效率0% ;第二組,187例有效率為85%、無效率為15% ;
第三組,179例有效率為65%、無效率為35%。以上臨床試驗證明,本發明的藥艾卷治療哮喘的療效顯著,痊愈率為30%,有效率高達100%,較之現有的藥艾卷其有效率提高明顯。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是,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50克、陳皮1克、半夏1克、茯苓1克、法曲1克、蒼術1. 5克、知母1. 5克、折貝母1. 5克、桑皮1. 5克、生麻黃1. 5克。該種藥艾卷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A、將除艾絨以外的上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3厘米、寬13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紙窄3厘米、 長度較牛皮紙短3厘米;C、將所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成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成細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實施例二本例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45克、陳皮0.9 克、半夏0. 9克、茯苓0. 9克、法曲0. 9克、蒼術1. 75克、知母1. 75克、折貝母1. 75克、桑皮 1. 75克、生麻黃1. 75克。該種藥艾卷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A、將除艾絨以外的上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0厘米、寬15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紙窄2厘米、 長度較牛皮紙短4厘米;C、將所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成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成粉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實施例三本例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55克、陳皮1. 1 克、半夏1. 1克、茯苓1. 1克、法曲1. 1克、蒼術1. 2克、知母1. 2克、折貝母1. 2克、桑皮1. 2 克、生麻黃1.2克。艾絨55克、陳皮1. 1克、半夏0. 9克、茯苓0. 9克、法曲0. 9克、蒼術1. 75克、知母 1. 75克、折貝母1. 15克、桑皮1. 15克、生麻黃1. 15克。該種藥艾卷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A、將除艾絨以外的上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6厘米、寬10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紙窄4厘米、
5長度較牛皮紙短2厘米;C、將上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成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成粉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實施例四本例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40克、陳皮0.8克、半夏0.8克、茯苓0.8克、法曲0. 8克、蒼術1.8克、知母 1. 8克、折貝母1. 8克、桑皮1. 8克、生麻黃1. 8克。該種藥艾卷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A、將除艾絨以外的上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3厘米、寬13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紙窄3厘米、 長度較牛皮紙短3厘米;C、將上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成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成細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實施例五本例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60克、陳皮1. 2 克、半夏1. 2克、茯苓1. 2克、法曲1. 2克、蒼術1. 15克、知母1. 15克、折貝母1. 15克、桑皮 1. 15克、生麻黃1. 15克。艾絨60克、陳皮1. 2克、半夏0. 8克、茯苓0. 8克、法曲0. 8克、蒼術1. 2克、知母 1. 2克、折貝母1. 2克、桑皮1. 8克、生麻黃1. 82克。該種藥艾卷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A、將除艾絨以外的上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3厘米、寬13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紙窄2厘米、 長度較牛皮紙短3厘米;C、將上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成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成粉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本發明使用的艾絨的炮制方法為現有方法,即取曬干凈的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40 60克、陳皮0. 8 1. 2克、半夏0. 8 1. 2克、茯苓0. 8 1. 2克、法曲0. 8 1. 2克、蒼術1. 15 1. 8克、知母1. 15 1. 8克、折貝母1. 15 1. 8克、桑皮1. 15 1. 8 克、生麻黃1. 15 1.8克。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艾絨45 55克、陳皮0. 9 1. 1克、半夏0. 9 1. 1克、茯苓0. 9 1. 1克、法曲0. 9 1. 1克、蒼術1. 2 1. 75克、知母1. 2 1. 75克、折貝母1. 2 1. 75克、桑皮1. 2 1. 75 克、生麻黃1. 2 1. 75克。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哮喘的藥艾卷的方法,其步驟為A、將除艾絨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B、在長30-36厘米、寬10-15厘米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為較牛皮紙窄2_4 厘米、長度較牛皮紙短2-4厘米;C、將所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D、將艾絨和共研粉末的其余原料藥,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 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哮喘的藥艾卷及其制備方法,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艾絨40~60克、陳皮0.8~1.2克、半夏0.8~1.2克、茯苓0.8~1.2克、法曲0.8~1.2克、蒼術1.15~1.8克、知母1.15~1.8克、折貝母1.15~1.8克、桑皮1.15~1.8克、生麻黃1.15~1.8克。該藥艾卷治療哮喘的療效好,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治療成本低。
文檔編號A61K9/00GK102512581SQ20121000575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日
發明者劉一儒 申請人: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