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從血漿中提取白蛋白的分離提取工藝主要采用基于Cohn6法的低溫乙醇法來進行,該方法是根據血漿蛋白理化性質的差別,加入不同濃度的鹽、有機溶劑和酸堿,通過改變影響蛋白質穩定性的條件而分別沉淀提取出不同的蛋白質。在低溫乙醇法中影響蛋白質沉淀反應的因素主要有5個,即pH值、溫度、蛋白濃度、離子強度、乙醇濃度。通過控制這些參數可以逐級沉淀血漿中的不同蛋白質成份,一般先從血漿中沉淀出組份I + II +III,然后再分離出組份II,最終從組份II中獲得人免疫球蛋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接從低溫乙醇法組份I + II +III沉淀中提取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的生產工藝。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取組份I + II +III沉淀,注入10-15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1 5°C攪拌溶解后,調節pH值至5. 2士0. 1,加入乙醇至濃度13-15%,并控制溶液溫度在-5--3°C之間;
步驟二 待沉淀產生完全后,在混合溶液中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0士0. 2g/L,硅藻土至3.0士0. 2g/L,加壓過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取出濾過液,調節pH值至7. 1 士0. 1, 按體積加入氯化鈉至3. 7士0. lg/L,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19 21%,控制液體溫度在-8 -6°C ;
步驟三待沉淀產生完全后,在混合溶液中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0士0. 2g/L,硅藻土至3. 0士0. 2g/L,壓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
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的沉淀用5 7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1 5°C,攪拌1. 5 2小時令其溶解;調節pH值至6. 8士0. 2,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 4. 5 士 1%,同時降溫至0 士 1 °C,深層過濾;
步驟五將深層過濾后的濾液,調節電導率至0. 14士0. 05ms/m, pH值至6. 8士0.2, 用Q-瓊脂糖凝膠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流出液調節pH值至5. 2士0.2,電導率至 0. 10 士0. 05ms/m,用DEAE 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處理;
步驟六層析后的液體調節PH值至4. 2士0. 3,進行超濾處理,用8 10倍注射用水透析,最后濃縮至蛋白含量在50 90g/L之間;步驟七濃縮后的液體采用孔徑0. 1 μ m的濾芯預過濾,之后再用15-20nm孔徑的納米膜進行過濾去除病毒;
步驟八納米膜過濾后的液體超濾濃縮至蛋白濃度102士 lg/L,調節pH值至4. 8士0.3, 按體積加入250士40mmol/L的甘氨酸或L-脯氨酸;
步驟九將配制好的蛋白質溶液除菌分裝后,37°C下放置4小時進行低pH病毒滅活,經燈檢包裝后獲得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所述的pH值調節均采用氫氧化鈉。所述的添加乙醇的質量分數為95%。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與一般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生產工藝相比,該發明有效提高了人免疫球蛋白的總收得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利潤;在分離過程中按各組份分步沉淀,并采用離子交換層析進行純化,生產工藝更加精細,提高了制品的質量。采用低PH孵放滅活病毒工藝和納米膜過濾去除病毒的二次病毒滅活工藝,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本發明采用白蛋白提取過程中產生的組份I + II +III沉淀,通過調節蛋白質溶液的PH值、溫度、蛋白濃度、離子強度、乙醇濃度,經分步壓濾分離技術分離出不同成份的蛋白質,有效提取組份I + II +III沉淀中的人免疫球蛋白。本發明所述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的生產工藝由以下步驟實現 實施例一
步驟一從冷庫中取出組份I + II +III沉淀,稱重后置于潔凈的不銹鋼反應罐中,向反應罐中注入10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1°C,攪拌3小時令其溶解。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加入pH=4. 3的醋酸緩沖液調節pH值至4. 7,再加入pH=5. 9的醋酸緩沖液調節PH值至5. 1。緩慢加入95% (ν/ν)的乙醇令溶液中乙醇含量達到13%,并控制溶液溫度在_5°C之間。步驟二 待沉淀產生完全后,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2. 8g/L,硅藻土至2. 8g/L,繼續攪拌使液體呈漿狀。用加壓過濾的方法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即F I +III沉淀。將濾過液即F I +III上清液移入潔凈的不銹鋼反應罐中,加入0.2 mol/L的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 7. 0,按體積加入氯化鈉至3. 6g/L,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19%,控制液體溫度在-8°C。步驟三待體系中沉淀產生完全后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2. 8g/L,硅藻土至2. Sg/ L,繼續攪拌使液體呈漿狀。壓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即F II沉淀,濾液棄做他用。步驟四將F II沉淀用5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 1°C攪拌1. 5小時令其溶解。用0. 2 mol/L的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6. 6,緩慢添加95% (ν/ ν)的乙醇至濃度4. 4%,同時降溫至_1°C,深層過濾。步驟五將深層過濾后的濾液,調節電導率至0. 09ms/m,pH值至6. 6,用Q-瓊脂糖凝膠FF (Q-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流出液調節pH值至5. 0,電導率至0. 05ms/m,用DEAE 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處理。步驟六層析后的液體調節PH值至3. 9進行超濾處理,用8倍注射用水透析,最后濃縮至蛋白含量在50g/L之間。步驟七濃縮后的液體采用孔徑0. Iym的濾芯預過濾,之后再用15nm孔徑的納米膜進行過濾去除病毒。步驟八納米膜過濾后的液體超濾濃縮至蛋白濃度101g/L,調節pH值至4. 5,按體積加入210mmol/L的甘氨酸。步驟九將配制好的蛋白質溶液除菌分裝后,37°C下放置4小時進行低pH病毒滅活,經燈檢包裝后獲得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實施例二
步驟一從冷庫中取出組份I + II +III沉淀,稱重后置于潔凈的不銹鋼反應罐中,向反應罐中注入10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3°C,攪拌4小時令其溶解。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加入pH=4. 3的醋酸緩沖液調節pH值至4. 8,再加入pH=5. 9的醋酸緩沖液調節PH值至5. 2。緩慢加入95% (ν/ν)的乙醇令溶液中乙醇含量達到14%,并控制溶液溫度在_4°C之間。步驟二 待沉淀產生完全后,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Og/L,硅藻土至3. Og/L,繼續攪拌使液體呈漿狀。用加壓過濾的方法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即F I +III沉淀。將濾過液即F I +III上清液移入潔凈的不銹鋼反應罐中,加入0.2 mol/L的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 7. 1,按體積加入氯化鈉至3. 7g/L,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20%,控制液體溫度在-7。C。步驟三待體系中沉淀產生完全后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Og/L,硅藻土至3. Og/ L,繼續攪拌使液體呈漿狀。壓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即F II沉淀,濾液棄做他用。步驟四將F II沉淀用6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 3°C攪拌1. 5小時令其溶解。用0. 2 mol/L的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6. 8,緩慢添加95% (ν/ ν)的乙醇至濃度4. 5%,同時降溫至0°C,深層過濾。步驟五將深層過濾后的濾液,調節電導率至0. Hms/m,pH值至6. 8,用Q-瓊脂糖凝膠FF (Q-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流出液調節pH值至5. 2,電導率至0. 10ms/m,用DEAE 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處理。步驟六層析后的液體調節pH值至4. 2進行超濾處理,用9倍注射用水透析,最后濃縮至蛋白含量在70g/L之間。步驟七濃縮后的液體采用孔徑0. Ιμπι的濾芯預過濾,之后再用15nm孔徑的納米
膜進行過濾去除病毒。步驟八納米膜過濾后的液體超濾濃縮至蛋白濃度102g/L,調節pH值至4. 8,按體積加入250mmol/L的甘氨酸。步驟九將配制好的蛋白質溶液除菌分裝后,37°C下放置4小時進行低pH病毒滅活,經燈檢包裝后獲得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實施例三
步驟一從冷庫中取出組份I + II +III沉淀,稱重后置于潔凈的不銹鋼反應罐中,向反應罐中注入15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5°C,攪拌5小時令其溶解。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加入pH=4. 3的醋酸緩沖液調節pH值至4. 9,再加入pH=5. 9的醋酸緩沖液調節PH值至5. 3。緩慢加入95% (ν/ν)的乙醇令溶液中乙醇含量達到15%,并控制溶液溫度在_3°C之間。
步驟二 待沉淀產生完全后,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2g/L,硅藻土至3. 2g/L,繼續攪拌使液體呈漿狀。用加壓過濾的方法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即F I +III沉淀。將濾過液即F I +III上清液移入潔凈的不銹鋼反應罐中,加入0.2 mol/L的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 7. 2,按體積加入氯化鈉至3. 8g/L,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21%,控制液體溫度在-6°C。步驟三待體系中沉淀產生完全后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2g/L,硅藻土至3. 2g/ L,繼續攪拌使液體呈漿狀。壓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即F II沉淀,濾液棄做他用。步驟四將F II沉淀用7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 5°C攪拌2小時令其溶解。用0. 2 mol/L的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7. 0,緩慢添加95% (ν/ν) 的乙醇至濃度4. 6%,同時降溫至1°C,深層過濾。步驟五將深層過濾后的濾液,調節電導率至0. 19ms/m,pH值至7.0,用Q-瓊脂糖凝膠FF (Q-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流出液調節pH值至5. 4,電導率至0. 15ms/m,用DEAE 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處理。步驟六層析后的液體調節pH值至4. 5進行超濾處理,用10倍注射用水透析,最后濃縮至蛋白含量在90g/L之間。步驟七濃縮后的液體采用孔徑0. 1 μ m的濾芯預過濾,之后再用20nm孔徑的納米膜進行過濾去除病毒。步驟八納米膜過濾后的液體超濾濃縮至蛋白濃度103g/L,調節pH值至5. 1,按體積加入^Ommol/L的L-脯氨酸。步驟九將配制好的蛋白質溶液除菌分裝后,37°C下放置4小時進行低pH病毒滅活,經燈檢包裝后獲得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驟實現步驟一取組份I + II +III沉淀,注入10-15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1 5°C攪拌溶解后,調節pH值至5. 2士0. 1,加入乙醇至濃度13-15%,并控制溶液溫度在-5--3°C之間;步驟二 待沉淀產生完全后,在混合溶液中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0士0. 2g/L,硅藻土至3.0士0. 2g/L,加壓過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取出濾過液,調節pH值至7. 1 士0. 1, 按體積加入氯化鈉至3. 7士0. lg/L,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19 21%,控制液體溫度在-8 -6°C ;步驟三待沉淀產生完全后,在混合溶液中按體積加入珍珠巖至3. 0士0. 2g/L,硅藻土至3. 0士0. 2g/L,壓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步驟四將步驟三得到的沉淀用5 7倍體積、5°C以下的注射用水溶解沉淀,控制溶液溫度在1 5°C,攪拌1. 5 2小時令其溶解;調節pH值至6. 8士0. 2,繼續添加乙醇至濃度 4. 5 士 1%,同時降溫至0 士 1 °C,深層過濾;步驟五將深層過濾后的濾液,調節電導率至0. 14士0. 05ms/m, pH值至6. 8士0.2, 用Q-瓊脂糖凝膠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流出液調節pH值至5. 2士0.2,電導率至 0. 10 士0. 05ms/m,用DEAE SFF進行離子交換層析處理;步驟六層析后的液體調節PH值至4. 2士0. 3,進行超濾處理,用8 10倍注射用水透析,最后濃縮至蛋白含量在50 90g/L之間;步驟七濃縮后的液體采用孔徑0. 1 μ m的濾芯預過濾,之后再用15-20nm孔徑的納米膜進行過濾去除病毒;步驟八納米膜過濾后的液體超濾濃縮至蛋白濃度102士 lg/L,調節pH值至4. 8士0.3, 按體積加入250士40mmol/L的甘氨酸或L-脯氨酸;步驟九將配制好的蛋白質溶液除菌分裝后,37°C下放置4小時進行低pH病毒滅活,經燈檢包裝后獲得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PH值調節均采用氫氧化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添加乙醇的質量分數為9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工藝。從血漿中提取白蛋白的分離提取工藝主要采用基于Cohn6法的低溫乙醇法來進行。本發明取組份Ⅰ+Ⅱ+Ⅲ沉淀,溶解沉淀,調節pH值,加入乙醇至濃度13-15%;待沉淀產生完全后,加入珍珠巖和硅藻土,加壓過濾分離出體系中產生的沉淀,取出濾過液,加入氯化鈉和乙醇;在混合溶液中再加入珍珠巖和硅藻土,壓濾分離沉淀,溶解沉淀,繼續添加乙醇;深層過濾后調節電導率和pH值,離子交換層析,進行超濾處理,再用納米膜進行過濾,加入甘氨酸或L-脯氨酸。本發明提高了人免疫球蛋白的總收得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生產工藝更加精細,提高了制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A61K47/16GK102552906SQ20121000687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張華平, 張振, 張泓喆, 趙軍 申請人: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