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49562閱讀:7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骨結核、骨髓炎多由于外傷導致骨骼受損,又加致身體本虛以及治療不當導致骨骼經絡阻塞、氣血凝滯、痰瘀互結、化毒傷體、毒邪入內、經久不愈,更加重了本虛。由于本虛更加重了骨骼難愈的惡性循環,由于治療不當經久不愈的病人很多。現有的西藥治療方法一般使用對胃、肝有較大副作用的利福平等類藥物,并且見效時間長,容易復發,不能徹底根治;手術治療方法存在較大的風險,給患者帶來較大的身體上的疼痛。授權公告號為CN100998637B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骨結核、關節炎的中藥,由蟾蜍、蜈蚣、蝎子、冰片、 白礬、麝香、海螺殼、甘草、雞蛋殼、龜板經粉碎混合制成的囊劑,具有較好的療效、療程也較短,但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公開號為CN101732571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治療骨結核的中藥,由蘄蛇、斑蝥、蜈蚣、全蝎、鹿角霜、桑白皮、桑寄生、桑葉、蘇木、附子、續斷、 川穹、大黃、黃柏、九龍草、白芨、沒藥、柴胡組成,治愈率較高,但因含有蘄蛇、斑蝥、蜈蚣、全蝎等毒性較大的原料藥,不可長期服用。公開號為CN101264216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治療化膿性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有效成分含有蚤休、黃芪、鹿角片、當歸、蛇蛻、血余炭、穿心蓮、珍珠等中藥原料,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等療效。公開號為CN101269173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有效成分由熟地、巴戟天、丹皮、板藍根、雞血藤、白芍、石膏、牛膝、鉤藤、麥冬、山茱萸、蟬蛻、葛根、玉竹、蒼術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用于骨髓炎引起的病骨疼痛、發熱、消瘦、疲乏等癥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見效快、無毒副作用的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其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地龍觀-32份、黃芪28-32份、黨參14-16份、當歸14-16份、穿山甲14-16份、 白芍8-12份、白術14-16份、皂刺8-12份,甘草8-12份、熟地14-16份、澤瀉28-32份、茯苓8-12份。優選地,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所述地龍30份、黃芪30份、黨參15份、當歸 15份、穿山甲15份、白芍10份、白術15份、皂刺10份,甘草10份、熟地15份、澤瀉30份、 茯苓10份。本發明所用到的上述原料藥均可從普通中藥材商店購買得到,其規格符合國家中藥材標準即可。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其是含有或不含藥用輔料的各種常規中藥口服藥物制劑形式,優選所述制劑為散劑或膠囊劑,命名為骨疾散或骨疾膠囊。
本發明還涉及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當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為散劑或膠囊劑時,其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比分別稱取各原料藥材,將各藥材粉碎成120目細粉,粉碎后的原料藥材混合均勻即得口服散劑;或將得到的散劑裝入膠囊殼(如1號膠囊殼)得到口服膠囊劑。本發明還涉及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藥物中的應用。進一步地,所述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藥物還含有10重量份的紅升丹;或者是還含有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或者是還含有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上述這些藥為外用藥,可配合本發明的口服藥用于治療骨結核或骨髓炎,具有更快的療效。更進一步地,上述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藥物除了前述的口服制劑之外,還可進一步包括外用的藥條、含有中藥原料的紗布條和外用散劑。將10重量份的紅升丹和50重量份的面粉混合均勻,用開水燙半熟后碾成火柴桿粗細的藥條,即得外用藥條;將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500重量份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后涂在紗布條上,將紗布條加熱使凡士林融化后將藥物固定在紗布條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藥的紗布條;將50重量份的青黛、 30重量份的白古月分別粉碎成120目細粉,之后將兩者混合均勻得到外用散劑。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應用,采用口服或口服與外用相結合的方法。當有深部或淺部傷口,或者創口處有膿水時,則可采用口服和外用相結合的方式治療。外用方法是將藥條用于深部傷口插入瘡口內,外貼太乙膏3天一換藥,紗條用于淺部傷口 2-3天一換藥;當骨結核處在骨頭深處表面無創口時,則只可口服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口服方式為散劑一次 10g,一日三次;膠囊劑一次10-20粒,一日三次;如患者有高熱癥狀時,改為兩小時服用一次。口服禁忌公雞、鯉魚、狗肉、牛肉、辣椒、芹菜、南瓜、絲瓜、綠豆、麥乳精、茶葉。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是發明人經過多年的行醫經驗和體會得到,在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骨結核、骨髓炎具有顯著的療效,并且和現有中藥處方相比,見效快、療程短,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多年經驗體會1、骨結核、骨髓炎所能留下竇道漏管,因為氣血虛所造成的。內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是指人的正氣而言,氣屬陽、陽為氣。古代名醫張景岳曰人生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內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人得氣則生,氣損則傷, 氣絕則亡。內經又曰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則也。正氣是指人身之精、氣、津、 液、血,以及臟腑之氣和經脈之氣是否充盈而言。氣為生命之帝,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萬物之生皆稟之氣。清代名醫黃元御曰氣統于肺、血藏於肝,肝血溫升則化陽神,肺氣清降則產陰精,五臟皆有精;悉受之於腎,五臟皆有神;悉受於心,五五臟皆有血,悉受於肝,五臟皆有氣,悉受於肺,總由土氣所化生也。正氣虛的原因,不外五勞七傷所致。五勞久視傷血勞于心,久臥傷氣勞于肺,久坐傷肉勞于脾,久立傷骨勞于腎,久行傷筋勞于肝,心勞神損,肺勞氣損。脾勞食損,肝勞血損,腎勞精損。七傷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傷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志,當外邪侵入人體后,造成邪氣盛正氣虛的后果。骨結核骨髓炎所形成的竇道,都是骨質受傷結核菌或細菌侵犯骨質,長期臥床氣血大虛,正氣大虛或有死骨存在。因此形成竇道長期不愈,其本質是正氣大虛所致。
2、扶正祛邪是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根本方法。內經曰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補益乃是治療虛癥的根本法則,補可去弱,百病乘虛而入。及早運用補法,調補氣血,自可抵御外邪。補虛之時,必須注重陰陽氣血的全面的補充,善于補陽者宜陰中求陽,血為氣之母。血虧則氣虛,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的化升不足,故血液少。 其轉化的結果是陰陽俱虛,精氣兩虧,氣血皆虛。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暖其中,損其腎者益氣精,即指五臟分補法。肝氣虛弱可以補益脾胃,肺氣虛者用補腎之法,脾陽依腎陽之溫煦才能發揮運化之作用,脾不足可以溫補腎陽,脾虛者用補腎火之法,肝陰必依賴腎陰的滋補才能發揮正常功能,肝陰不足可以滋養腎陰,肝虛補腎水之法也,五臟補法強調脾腎兩臟之說,腎為先天之本,是真陰真陽的所在,脾胃為后天之本,是氣血升化之源,所以補腎補脾是補虛法中最重要的一環,氣以通為補,血以和為補,腑以通為補,所以說補虛正是為了祛邪,祛邪也是補虛,百病趁虛而入,虛者正氣必損,故須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使身體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中醫治病過程就是扶正祛邪的過程,扶正不單純的補,以通為補,以調為補,以托為補。3、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是一種扶正托毒祛邪的方劑,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熟地滋腎填骨髓,滋陰補血;白芍平肝養血斂陰;當歸補血活血,潤腸通便;地龍清熱通絡,利尿增加免疫功能;黃芪補氣托毒固表,排膿斂瘡生肌;黨參補氣補脾,生津安神復脈固脫;澤瀉清熱利水;茯苓健脾,滲濕,利水寧心;皂刺消腫潰癰,通結散瘀,潰堅, 直達病所,促進膿腫的消散;甘草補脾胃瀉心火,養陰血,通十二經,調和諸藥,又有抗炎效果,用于竇道漏管的治療恰到好處。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用藥也有子母相生的關系,內徑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之母,心為肝之子,故人肝者并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人脾者并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腎者并入脾與肺;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并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綜上所訴,即有補腎、補肝、補脾、補氣、補血,行瘀通絡,散瘀潰堅,利水即是補陽,補中有通,補中有瀉,補中有散,補中有利,補中有調,即扶正祛邪,長期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正盛邪去,疾病恢復,利于身體健康。4、用陰陽學說來指導竇道漏管的治療是中醫理論的精華核心,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陰陽互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平陽蜜,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神乃絕。竇道漏管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應,它也存有陰陽,按陰陽學說規律治療,只要細致的從陰陽學說分析,竇道漏管本身局部也存在著陰陽,竇道漏管紅腫的周圍為陽,內在的濃汁為陰,所以竇道瘺管的本身就是陰陽的共同體,因此我們治療也必須用陰陽對藥共同作用在創口上,來調整竇道漏管的陰陽。如封口散的配方青黛為陰性藥,白古月為陽性藥。這兩種陰陽藥共同搭配起來,作用于創口的陰陽共同體上,使其達到陰陽調整平衡的目的。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選擇也是根據創口本身的陰陽,來選用陰陽對藥來治療竇道漏管的,而且有效率達95%以上, 因此,陰陽學說,不但要從整體上認識,也要從局部上認識,把中醫的陰陽學說用活,用到各處,用到人體的各個細胞中去。所以既重視整體的陰陽,又重視局部的陰陽,一切疾病的治療就好解決了。5、外用散劑多為溫藥,熱藥可促血液循環,促進瘡口愈合作用。涼藥會阻礙瘡口愈合。《外科證治全生集》認為釀膿之具,猶之造酒不暖,何以成漿;造飯無火,何以成熱。世人但知一概清火解毒,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必由膿,膿之來必由氣血,氣血之化,必由溫也。這就是我們配藥的理論基礎和根據。6、竇道漏管的定義在正常人體應有的孔道之外,又在體表所出現的不正常的孔道。并向外排膿性分泌物者叫做竇道漏管,竇道漏管內多存有異物,如石塊、煤塊、木條、竹片、線頭、彈頭、彈片、金屬異物、壞牙、死骨、干洛樣物質、腐敗的壞死組織造成瘡口的長期不愈合。并從孔道中流出膿性分泌物,除骨結核、骨髓炎、竇道漏管外還有下頌骨的竇道,腹部大手術留下的竇道。臀部漏、肛門復雜漏管、睪丸結核漏管、腸漏等全身所有的竇道漏管, 均可用上述中藥治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本發明的中藥經過多年的臨床治療觀察,有效率達95%以上,以2008年至2011年三年為例,治療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職業以農民為多,最小年齡6歲,最高年齡46 歲,平均年齡沈歲。發病時間短者三個月,長者五年,治愈時間短的三個月,長的一年左右。 治療期間,病人無任何毒副不良反應,說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治療標準痊愈治愈三年后沒復發者;好轉竇道已大部分愈合有氣血虛者逐步療養;沒愈治療三個月不見效果者;以下僅以實施例和典型病例說明本發明在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病癥方面的效果。實施例1準確稱量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地龍^g、黃芪^g、黨參14g、當歸14g、穿山甲14g、白芍8g、白術14g、皂刺8g,甘草8g、熟地14g、澤瀉^g、茯苓8g。將各藥材粉碎成120目細粉,粉碎后的原料藥材混合均勻即得口服散劑;或將得到的散劑裝入1號膠囊殼得到膠囊劑。將IOg紅升丹(普通藥店有售)和50g面粉混合均勻,用開水燙半熟后碾成火柴桿粗細的藥條,即得外用藥條; 將30g九一丹(中醫藥領域公知,中醫都會配制或可從普通中藥店購買得到)、20g 章丹(普通藥店有售)、500g凡士林混合均勻后涂在紗布條上,將紗布條加熱使凡士林融化后將藥物固定在紗布條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藥的紗布條;將50g青黛、30g白古月(即白胡椒)分別粉碎成120目細粉,之后將兩者混合均勻得到外用散劑。實施例2準確稱量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地龍32g、黃芪32g、黨參16g、當歸16g、穿山甲16g、白芍12g、白術16g、皂刺12g, 甘草12g、熟地16g、澤瀉32g、茯苓12g。將各藥材粉碎成120目細粉,粉碎后的原料藥材混合均勻即得口服散劑,即骨疾散;或將得到的散劑裝入1號膠囊殼得到膠囊劑,即骨疾膠囊。將IOg紅升丹和50g面粉混合均勻,用開水燙半熟后碾成火柴桿粗細的藥條,即得外用藥條;將30g九一丹、熟石膏90克、紅粉(藥店有售,含有氧化汞和硝基汞)1克、20g章丹、500g凡士林混合均勻后涂在紗布條上,將紗布條加熱使凡士林融化后將藥物固定在紗布條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藥的紗布條;將50g青黛、30g白古月分別粉碎成120目細粉,之后將兩者混合均勻得到外用散劑。實施例3準確稱量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地龍30g、黃芪30g、黨參15g、當歸15g、穿山甲15g、白芍10g、白術15g、皂刺10g, 甘草log、熟地15g、澤瀉30g、茯苓IOgo將各藥材粉碎成120目細粉,粉碎后的原料藥材混合均勻即得口服散劑;或將得到的散劑裝入1號膠囊殼得到膠囊劑。將IOg紅升丹和50g面粉混合均勻,用開水燙半熟后碾成火柴桿粗細的藥條,即得外用藥條;將30g九一丹、20g章丹、500g凡士林混合均勻后涂在紗布條上,將紗布條加熱使凡士林融化后將藥物固定在紗布條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藥的紗布條;將50g青黛、30g白古月分別粉碎成120目細粉,之后將兩者混合均勻得到外用散劑。病例1 于傳喜,男,36歲,工人,住址雙陽煤礦。2006年8月在礦井下右小腿被砸傷,骨折雖然愈合但仍然留下竇道漏管成天流膿流水經久不愈,醫院診斷慢性骨髓炎,用西藥抗炎住院治療等多方求治二年余,仍然不愈,轉入我院治療,采用口服和外治相結合的方法,口服上述膠囊劑,一次10粒,一日三次;外治的方法是先清理竇道漏管,清除死骨,線頭、木片金屬等異物,藥條用于深部傷口插入瘡口內,外貼太乙膏3天一換藥,紗條用于淺部傷口 2-3天一換藥,直至創口完全愈合。經六個月口服和外治的治療,基本痊愈,治愈后兩年沒復發。病例2:王淑英,女,16歲,家住雞西市。六歲時摔傷,腰部不敢動,逐漸臥床不起, X光拍片診斷腰椎結核,十余年期間經多方治療無效,來我院求治。服用本發明的膠囊劑,經三個月治療好轉,已能起床活動,又經五個月的治療痊愈,治愈后三年沒有復發。病例3 徐某,男,30歲。5年前摔傷右腿膝蓋,由于沒有注意衛生至結核桿菌侵入骨或關節而引起的化膿性破壞性病變,形成骨結核,經常疼痛難忍,經過多家醫院治療均不見好轉,后經人介紹來到我院治療,堅持服用本發明的口服散劑,一次10g,一日三次,服用了三個月后,疼痛癥狀明顯減輕,右腿靈活性比以前有很大進步,后來又堅持服用了三個月完全康復,干農活不受影響,治愈后三年沒復發。病例4,王某,女,46歲,建筑工人,一次在工地施工時,不慎左臂被砸傷,當時由于清創不徹底,后來創口慢慢流膿水轉化成骨髓炎,服用了一些西藥仍然不見好轉,后服用本發明的膠囊劑,同時結合外治,在將創口清理干凈后,放入上述藥條,外用散劑,最后用上述含有藥物的紗布包扎固定,3天換藥一次,28天后創口基本愈合。王某繼續服用膠囊劑三個月后,病情痊愈,至今未復發。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 地龍沘-32份、黃芪沘-32份、黨參14-16份、當歸14-16份、穿山甲14-16份、白芍8_12份、 白術14-16份、皂刺8-12份,甘草8-12份、熟地14-16份、澤瀉28-32份、茯苓8-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所述地龍30份、黃芪30份、黨參15份、當歸15份、穿山甲15份、白芍10份、白術15份、皂刺10 份,甘草10份、熟地15份、澤瀉30份、茯苓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或不含藥用輔料的各種常規中藥口服藥物制劑形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散劑或膠囊劑。
5.制備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配比分別稱取各原料藥材,將各藥材粉碎成120目細粉,粉碎后的原料藥材混合均勻即得散劑; 或將得到的散劑裝入膠囊殼得到膠囊劑。
6.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藥物中的應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藥物還含有10 重量份的紅升丹;或者是還含有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或者是還含有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10重量份的紅升丹和50重量份的面粉混合均勻,用開水燙半熟后碾成火柴桿粗細的條狀,即得外用藥條;或者是將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500重量份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后涂在紗布條上,將紗布條加熱使凡士林融化后將藥物固定在紗布條上,即得外用紗條;或者是將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分別粉碎成120目細粉,之后將兩者混合均勻得到外用散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結核、骨髓炎的中藥組合物。其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地龍28-32份、黃芪28-32份、黨參14-16份、當歸14-16份、穿山甲14-16份、白芍8-12份、白術14-16份、皂刺8-12份,甘草8-12份、熟地14-16份、澤瀉28-32份、茯苓8-12份。其是含有或不含藥用輔料的各種常規中藥口服藥物制劑形式,優選散劑或膠囊劑。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骨結核、骨髓炎具有顯著的療效,并且和現有中藥處方相比,見效快、療程短,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6/884GK102552577SQ20121000890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馬金 申請人:馬慶國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长治市| 乃东县| 沙坪坝区| 宜章县| 沛县| 浪卡子县| 通许县| 临城县| 象州县| 白山市| 阳西县| 山阴县| 潜江市| 高清| 淄博市| 山丹县| 建瓯市| 泸西县| 翼城县| 十堰市| 东方市| 称多县| 讷河市| 清丰县| 红原县| 广南县| 滦南县| 吉林市| 民权县| 蓬莱市| 湖南省| 泗洪县| 临颍县| 九江县| 陆河县| 蓝田县| 子长县| 福州市| 澄迈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