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針灸用藥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灸用藥油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其作為制備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藥物的應用。
背景技術: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于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于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后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 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現在可以治療的病癥達800多種,其中30% 40%治療效果顯著。包括一些常見疾病, 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難病癥與急性病用以針灸輔助更見療效。常規針灸治療起效的周期比較長,需要長期施治。特別是針對頸椎或腰椎骨增生、 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疾病,治療周期長,治愈困難,大多數情況是起到緩解作用。古代壯族人運用“三神針”來治療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 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等疑難雜癥,神火、神針、神油相互配合,進行對癥施治,能夠較好的治療疑難雜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針灸用藥油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其作為制備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藥物的應用。本發明在古代壯族人的神油配方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改進,形成了一種配合針灸使用的藥油,在針灸治療的同時使用,對于治療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等疾病,具有起效快,療效確切,治愈率高的特本發明所述的針灸用藥油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桂枝80 120 沉香80 120 木香60 100
紅花60 100 當歸50 90 牛膝50 90 川芎50 90 麝香I 10 植物油10 50。本發明所述的針灸用藥油的優選方案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桂枝80 100 沉香80 100 木香70 90
紅花70 90 當歸60 80 牛膝60 80 川芎60 80 麝香2 5植物油15 30。本發明所述植物油為香樟油、茶籽油或橄欖油。
本發明所述的針灸用藥油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備而成的
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3 8倍的水,加熱至70 90°C,然后 70 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相當于藥材重量份0. 6 4倍的蒸餾液, 得到藥液A ;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3 8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然后 70 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當于藥材重量份0. 6 4倍,得到藥液B ;
取天然麝香和植物油混合,研磨均勻,60 90°C恒溫6 20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60 90°C恒溫6 20小時,室溫靜置5 20天, 取最上層清液即得。本發明所述的針灸用藥油是由如下的優選方法制備而成的
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4 6倍的水,加熱至80 90°C,然后80 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相當于藥材重量份I 3倍的蒸餾液, 得到藥液A ;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4 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然后 70 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當于藥材重量份I 3倍,得到藥液B ;
取天然麝香和植物油混合,研磨均勻,70 80°C恒溫8 12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70 80°C恒溫8 12小時,室溫靜置8 15天, 取最上層清液即得。配方中中藥詳細情況如下
桂枝
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沉香
為雙子葉植物藥瑞香科喬木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Lour. ) Roxb或白木香 A. sinensis (Lour.) Gilg在受到自然界的傷害,(如雷擊,風折,蟲姓等)或受到人為破壞以后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的感染,所凝結成的分泌物就是沉香。降氣溫中,暖腎納氣。木香
為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根。云木香(學名Saussurea costus),又名廣木香或青木香,屬菊科風毛菊屬。川木香(學名Dolomiaea souliei)是菊科川木香屬的植物。秋、 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須根,切段,縱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以香氣濃郁者為佳。生用或煨用。行氣止痛;調中導滯。紅花
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狀花冠。具特異香氣,味微苦。以花片長、色鮮紅、質柔軟者為佳。主產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當歸
該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牛膝
為覓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的根。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 產后血瘀腹痛;癥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川芎
為傘形科植物川彎Rhizoma Chuanxiong的根莖。治療頭痛之首選藥物。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腥痛;癥瘕腫塊;胸脅疼痛;頭痛眩暈;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癰疽瘡瘍。麝香
磨香為中藥材的一種,其藥用來源為磨科動物,如林磨(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磨(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磨(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等成熟的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止痛,催產。本發明所述的針灸用藥油在臨床上是這樣使用的將銀針(或針灸針)的尖部放入油燈火(或酒精燈火)內燒紅,將燒紅的針尖迅速浸入藥油內,再經火焰上略加熱,使針尖部吸附的藥油微冒白煙,迅速扎入患部或阿是穴、經絡穴,留針一段時間即可。隔日針I次, 7次為I療程。該藥油配合針灸,對于治療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等疾病,具有起效快,療效確切,治愈率高的特點,效果大大優于普通針灸。特別能夠治好普通針灸以及現代醫學難以治愈的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疾病,具有很高的醫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桂枝80g 沉香80g 木香60g 紅花60g 當歸50g 牛膝50g 川彎50g 磨香I g 香樟油IOml
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660g水,加熱至70°C,然后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132g蒸餾液,得到藥液A ;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630g水,加熱至沸騰,然后70°C恒溫三小時,濾過, 濾液濃縮至126g,得到藥液B ;
取天然麝香和香樟油混合,研磨均勻,60°C恒溫6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60°C恒溫6小時,室溫靜置5天,取最上層清液,得到藥油12ml。實施例2
桂枝120g 沉香120g 木香IOOg 紅花IOOg 當歸90g 牛膝90g 川芎90g 麝香IOg 茶籽油50ml
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2720g水,加熱至90°C,然后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1360g蒸餾液,得到藥液A ;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2860g水,加熱至沸騰,然后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296g,得到藥液B ;取天然麝香和香樟油混合,研磨均勻,90°C恒溫20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90°C恒溫20小時,室溫靜置20天,取最上層清液, 得到藥油67ml。實施例3
桂枝80g 沉香80g 木香80g 紅花80g 當歸80g 牛膝80g 川芎80g 麝香3g 茶籽油30ml
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1200g水,加熱至90°C,然后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72g蒸餾液,得到藥液A ;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1600g水,加熱至沸騰,然后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96g,得到藥液B ;
取天然麝香和香樟油混合,研磨均勻,90°C恒溫20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90°C恒溫20小時,室溫靜置10天,取最上層清液, 得到藥油35ml。實施例4
桂枝90 沉香90 木香90 紅花80 當歸70 牛膝70 川芎70 麝香4 橄欖油25ml
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1080g水,加熱至90°C,然后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300g蒸餾液,得到藥液A ;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1160g7jC,加熱至沸騰,然后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300g,得到藥液B ;
取天然麝香和香樟油混合,研磨均勻,90°C恒溫20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90°C恒溫20小時,室溫靜置8天,取最上層清液,得到藥油31ml。實施例5
本發明實施例4所制備的藥油,配合針灸治療臨床數據表,患者之前均嘗試過普通針灸治療,但效果不佳
權利要求
1.一種針灸用藥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桂枝80 120 沉香80 120 木香60 100紅花60 100 當歸50 90 牛膝50 90 川芎50 90 麝香I 10 植物油10 5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灸用藥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桂枝80 --100沉香80 100木香70 90紅花70 --90當歸60 80牛膝60 80川芎60 一-80麝香2 5植物油15 30。
3.如權利要求I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灸用藥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香樟油、 茶籽油或橄欖油。
4.如權利要求I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灸用藥油,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備而成的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3 8倍的水,加熱至70 90°C,然后 70 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相當于藥材重量份O. 6 4倍的蒸餾液, 得到藥液A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3 8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然后 70 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當于藥材重量份O. 6 4倍,得到藥液B ;取天然麝香和植物油混合,研磨均勻,60 90°C恒溫6 20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60 90°C恒溫6 20小時,室溫靜置5 20天, 取最上層清液即得。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灸用藥油,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備而成的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4 6倍的水,加熱至80 90°C,然后80 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相當于藥材重量份I 3倍的蒸餾液, 得到藥液A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4 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然后 70 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當于藥材重量份I 3倍,得到藥液B ;取天然麝香和植物油混合,研磨均勻,70 80°C恒溫8 12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70 80°C恒溫8 12小時,室溫靜置8 15天, 取最上層清液即得。
6.一種針灸用藥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備而成的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3 8倍的水,加熱至70 90°C,然后 70 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相當于藥材重量份O. 6 4倍的蒸餾液, 得到藥液A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3 8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然后 70 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當于藥材重量份O. 6 4倍,得到藥液B ;取天然麝香和植物油混合,研磨均勻,60 90°C恒溫6 20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A、藥液B、藥液C混合均勻,60 90°C恒溫6 20小時,室溫靜置5 20天, 取最上層清液即得。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針灸用藥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方法制備而成的取桂枝、沉香、木香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4 6倍的水,加熱至80 90°C,然后80 90°C恒溫3小時,濾過,濾液進行蒸餾,收取相當于藥材重量份I 3倍的蒸餾液, 得到藥液A ;取紅花、當歸、牛膝、川芎藥材,加入相當于藥材重量份4 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然后 70 90°C恒溫三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當于藥材重量份I 3倍,得到藥液B ;取天然麝香和植物油混合,研磨均勻,70 80°C恒溫8 12小時,得到藥液C ; 將藥液I、藥液2、藥液3混合均勻,70 80°C恒溫8 12小時,室溫靜置8 15天, 取最上層清液即得。
8.如權利權利要求6或權利要求7所述的針灸用藥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香樟油、茶籽油或橄欖油。
9.如權利要求I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灸用藥油作為制備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藥物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灸用藥油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其作為制備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藥物的應用。本發明在壯族人的古方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改進,以桂枝、沉香、木香、紅花、當歸、牛膝、川芎、麝香為原料,在針灸治療的同時使用,對于頭痛、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膝關節滑膜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炎、痢疾、淋巴結核等疾病,具有起效快,療效確切,治愈率高的特點,特別能夠治好普通針灸以及現代醫學難以治愈的頸椎或腰椎骨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疾病,具有很高的醫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文檔編號A61P19/08GK102579691SQ2012100543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5日
發明者黃榮 申請人:廣西柳州今傳古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黃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