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霧桑拿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微霧桑拿裝置,加濕單元出風口和面板上的風向板之間通過風道轉換結構連接;所述風道轉換結構上部形成與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大小一致的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一組對邊向內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一傾斜部;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二組對邊的中部向外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二傾斜部;所述第一傾斜部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傾斜部的下端圍設形成第二開口。如此使微霧桑拿裝置吹出均勻的風。
【專利說明】微霧桑拿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關于一種桑拿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微霧桑拿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微霧桑拿裝置,即安裝于浴室的天花板內而使浴室形成桑拿室的霧化裝置。其不但可以進行換氣,還能為使用者提供高溫高濕的蒸汽。
[0003]圖1為一種公知的微霧桑拿裝置的示意圖,如已知申請號為200780039550.2的專利文獻,包括:排出浴室內空氣的換氣送風單元3、對空氣進行加熱加濕的加熱單元4和加濕單元5、對室內空氣進行循環送風的循環送風單元6。
[0004]為確保風道順暢,如圖1所示,把微霧桑拿裝置I分為機體2和換氣送風單元3,并把換氣送風單元3設置于機體2外部。
[0005]這樣的微霧桑拿裝置在換氣模式下,空氣被吸進換氣送風單元3內,再被排除至室外;在加濕加熱的模式下,空氣通過循環送風單元6從進風口被吸進加熱單元4和加濕單元5進行加熱加濕,再從面板的出風口 7上設置的風向板被吹出至室內。
[0006]上述的微霧桑拿裝置雖然可以確保風道的大小和順暢,但安裝時需要先安裝機體2再安裝換氣送風單元3,安裝不方便,浪費工時,且機體較大,成本較高,不便運輸。
[0007]現有技術中也有把所述加濕單元、加熱單元、換氣送風單元、循環送風單元均設置于所述微霧桑拿裝置的機體內部的技術方案,但由于要確保微霧桑拿裝置的小型化,機體內的把空氣吹向室內的出風風道會設置成較小,從而面板上的出風口配合所述出風風道,也會被設置成較小,這樣,就會導致面板上的出風口過小,以致微霧桑拿裝置的出風面積小,出風不均勻。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為解決所述先有技術的課題,特提供一種微霧桑拿裝置,該微霧桑拿裝置在確保裝置的小型化的同時,還能吹出均勻的風。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霧桑拿裝置,包括:內部具有換氣送風單元、循環送風單元、加熱單元、加濕單元的設置于浴室天花板上的下部形成與浴室連通的開口的機體、安裝于所述機體下部開口上的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面板,所述面板出風口上安裝有調節空氣吹出方向的風向板;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和所述面板上的風向板之間通過風道轉換結構連接;所述風道轉換結構上部形成與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大小一致的第一開口 ;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一組對邊向內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一傾斜部;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二組對邊的中部向外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二傾斜部;所述第一傾斜部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傾斜部的下端圍設形成第二開口。
[0010]在所述第一傾斜部上設置“八”字形的導風筋。
[0011]所述第一開口的四周向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方向延設凸出筋,所述凸出筋卡入所述加濕單元的出風口內,與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的內壁面接觸。[0012]所述凸出筋的內壁上設有頂部高于所述凸出筋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從其頂部向所述凸出筋頂部傾斜設置。
[0013]本發明 的優點在于,使微霧桑拿裝置吹出均勻的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一種公知的微霧桑拿裝置的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明的總體結構剖視圖;
[0016]圖3是本發明的機體結構斜視圖;
[0017]圖4是本發明的風道轉換結構立體示意圖;
[0018]圖5是本發明的風道轉換結構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圖2是本發明的總體結構剖視圖;
[0020]圖3是本發明的機體結構斜視圖。如圖所示,一種微霧桑拿裝置10,包括:內部具有換氣送風單元13、循環送風單元16、加熱單元17、加濕單元15的設置于浴室天花板上的下部形成與浴室連通的開口的機體11、安裝于所述機體下部開口上的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14的面板18,所述面板18的出風口 14上安裝有調節空氣吹出方向的風向板19 ;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和所述面板18上的風向板19之間通過風道轉換結構20連接。
[0021]圖4、圖5是本發明的風道轉換結構不同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風道轉換結構20上部形成與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大小一致的如長方形的第一開口 21,所述第一開口 21的第一組對邊22向內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一傾斜部23 ;所述第一開口 21的第二組對邊24的中部向外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二傾斜部25 ;所述第一傾斜部23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傾斜部25的下端圍設形成如長方形的第二開Π 26。
[0022]空氣通過循環送風單元16從面板18上設置的進風口被吸入到加熱單元17,再被引導至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后,再從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吹向面板18的出風口 14。
[0023]因為面板18的出風口 14處設有風向板19,以便用戶調節風向,并擴大出風面積,實現均勻出風,快速取暖,所以為確保從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吹出的空氣可以順暢地通過面板18的風向板19被排至室內,在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和所述面板18上的風向板19之間設置風道轉換結構20,通過所述風道轉換結構20的第一傾斜部23和第二傾斜部25,從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到風向板19的風道的寬度變大(如圖所示Wl大于W2),長度變小(如圖所示LI小于L2),由與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大小一致的第一開口21轉換成與風向板19大小一致的第二開口 26。
[0024]風從所述第一開口 21進入風道轉換結構20,沿著向內側、向下側傾斜的所述第一傾斜部23向所述風道轉換結構20的中心集中,也就是說,第一傾斜部23使風向風道轉換結構20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集中,因此一部分分別位于第一組對邊22上的風就會在風道轉換結構20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互相碰撞,碰撞后沿著向外側、向下側傾斜的第二傾斜部25向第二開口 26的左右兩端方向擴散,順暢地流向出風面積較大的風向板19,再被排至室內。[0025]且由于風穿過風道轉換結構20后,一部分的風隨著風向板19的轉動會與吹向風向板19的上壁面或風向板19上的導風片碰撞,使風向風向板19左右端擴散,從而使微霧桑拿裝置吹出均勻的風。
[0026]另外,如果把所述面板18設置成正方形,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也設置成正方形,并設于機體中央,所述風道轉換結構20的第一開口 21與所述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大小一致,也設為正方形的話,即使根據微霧桑拿裝置的換氣送風單元的排氣管道的施工方向把機體的設置方向作90度變更,也可以通過把風道轉換結構的安裝方向作90度變更以使面板上的出風口可以朝向洗浴處。
[0027]再如圖4所示,在所述第一傾斜部23上設置從上方看形成“八”字形的導風筋231。風從所述第一開口 21進入風道轉換結構20,通過在所述第一傾斜部23上設置“八”字形的導風筋231,風沿著所述導風筋231向第二傾斜部25擴散,這樣風可以更順暢地流動到第二傾斜部25,并沿著向外側、向下側傾斜的第二傾斜部25向第二開口 26的左右端方向擴散,再順暢地流向出風面積較大的風向板19,最后通過面板18上的風向板19吹到室內。
[0028]再如圖2、圖4所示,所述第一開口 21的四周向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方向延設凸出筋211。通過上述結構,當將風道轉換結構20的第一開口 21與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12連接時,所述凸出筋211卡入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內,與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的內壁面接觸,從而可以有效減少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與風道轉換結構20之間的連接間隙的漏風。
[0029]所述凸出筋211的內壁212上設有頂部高于所述凸出筋211的定位筋213,所述定位筋213從其頂部向所述凸出筋211頂部傾斜設置。也就是說,所述定位筋213頂部向所述第一開口 21上的凸出筋211傾斜,可引導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滑動至所述凸出筋211外緣。
[0030]用戶在把面板18安裝到微霧桑拿裝置的機體11上時,首先用螺釘穿過所述第二傾斜部25上設置的螺釘安裝部216,從而把風道轉換結構20固定于面板18上,再把面板18安裝于微霧桑拿裝置的機體11上。由于面板18對視線的阻擋,不能容易地把所述凸出筋211卡入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內,通過在凸出筋211上設置所述定位筋213,所述凸出筋211可以容易地沿著定位筋213的傾斜面滑入加濕單元15的出風口 12內,使面板18的安裝更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微霧桑拿裝置,包括:內部具有換氣送風單元、循環送風單元、加熱單元、加濕單元的設置于浴室天花板上的下部形成與浴室連通的開口的機體、安裝于所述機體下部開口上的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面板,所述面板出風口上安裝有調節空氣吹出方向的風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和所述面板上的風向板之間通過風道轉換結構連接; 所述風道轉換結構上部形成與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大小一致的第一開口 ;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一組對邊向內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一傾斜部;所述第一開口的第二組對邊的中部向外側、向下側傾斜延伸一定長度,形成第二傾斜部;所述第一傾斜部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傾斜部的下端圍設形成第二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霧桑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傾斜部上設置“八”字形的導風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霧桑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的四周向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方向延設凸出筋,所述凸出筋卡入所述加濕單元的出風口內,與所述加濕單元出風口的內壁面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霧桑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筋的內壁上設有頂部高于所述凸出筋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從其頂部向所述凸出筋頂部傾斜設置。
【文檔編號】A61H33/06GK103655153SQ20121034200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翁葉帆, 袁洪堅, 馮煜, 陳炎新, 羅冠華, 鈴木康浩, 藤井聰 申請人: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