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婦女血崩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婦女血崩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血崩是傳統醫學的名詞,也叫崩漏、崩中、暴崩、《內經》云“陰虛陽搏謂之崩”,指婦女不在經期是形容月經過多或非時而下,像河流決堤,崩瀉而下,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的 急性病證。中醫理論認為,婦女血崩有因勞傷過度,氣虛下陷,統攝無權所致;有因暴努傷肝,肝不藏血,經血妄行而發為血崩;亦可素體熱盛,復感熱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積熱化火,熱迫血行而發病;另有經期產后,余血未盡,或因外感,夾內傷,瘀血惡阻,惡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造成崩漏,故癥見暴崩下血,血出如崩,出血不止,血出淋漓不斷,夾有瘀塊,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兩協脹痛,面色白或虛浮,困倦乏力,氣短,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或膩舌質暗紅,舌尖邊見瘀血點,脈細弱或芤或沉。血崩類似于現代醫學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或稱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目前,現代醫學沒有很好的辦法來治療血崩,只能用消炎止血,補血療法治療之,如用抗生素,止血類藥治療,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不能有效的治療血崩,效果不理想,治愈慢、低。更有甚者,血雖然被止住,止住的血瘀于腹中而成包塊,如不及時化祛腹中包塊,則有生命危險。如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1年3月9號公開的專利申請號“201010507755. 2”,發明名稱“一種治療血崩的藥劑”治療血崩的效果也不理想,具有治愈慢,治愈低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婦女血崩藥源易得,價廉,無毒副作用,效果顯著的純中藥藥物。本發明的藥物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婦女血崩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茜草根60克、地榆50克、炒藕節50克、花生衣50克、江南卷柏45克、檣木45克、牛西西45克、紅綿藤45克、劉寄奴30克、鹽霜柏30克、大棗50克、炙甘草30克、五爪龍45克、土黨參45克、千斤拔45克、郁金45克、熟地黃60克、炒胎盤30克、崗稔果45克、地稔果45克、鹿角膠20克。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炒藕節50克、炒胎盤30克、鹿角膠20克共粉碎過300目篩,將藥粉收瓶備用;然后將茜草根60克、地榆50克、花生衣50克、江南卷柏45克、檣木45克、牛西西45克、紅綿藤45克、劉寄奴30克、鹽霜柏30克、大棗50克、炙甘草30克、五爪龍45克、土黨參45克、千斤拔45克、郁金45克、熟地黃60克、崗稔果45克、地稔果45克共放在砂鍋內,然后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浸泡20分鐘把水倒出,再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25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25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20分鐘,把3次熬的藥液倒在一塊用6層滅菌紗布過濾到砂鍋內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20分鐘,再改用文火熬至稀糊時,然后把炒藕節50克、炒胎盤30克、鹿角膠20克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迅速倒進正在熬著的砂鍋內,充分攪拌之以防糊鍋,熬至藥液成稠膏,迅速把藥膏倒出陰干或放在烘箱內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C,然后粉碎過300目篩既得藥粉。服用方法每次服9克,日服3次,溫開水服下。說明服本發明藥可不按時服,可根據病的急、緩隨 時服。治療療程1-3天為一個療程,輕者I個療程可治愈,重者,1-3個療程可治愈。治療效果;有效率95%,治愈率89%。說明以上中藥原料均在北京同仁堂中藥店購買。 本發明的藥物具有祛瘀止血,補脾益氣,補血生血的功效。本發明的藥物適用于婦女的血崩。主要癥狀暴崩下血,血出如崩,出血不止,血出淋漓不斷,夾有瘀塊,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兩協脹痛,面色白,困倦乏力,氣短,舌質暗紅,舌尖邊見瘀血點。方中用茜草根、地榆、炒藕節、花生衣、江南卷柏、檣木、牛西西、紅綿藤、劉寄奴、鹽霜柏活血祛瘀,涼血止血為主,以治暴崩下血,血出如崩,出血不止,血出淋漓不斷,夾有瘀塊,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舌質暗紅,舌尖邊時見瘀點;佐以大棗、炙甘草、五爪龍、土黨參、千斤拔、郁金補脾益氣,行氣解郁,使脾氣統攝功能正常,肝氣舒而藏血,使血歸脈道,則暴崩下血,血出如崩,血出淋漓不斷自歸脈道,兩協脹痛,面色戟白或虛浮,困倦乏力,動則氣短血出更劇,舌體胖嫩有齒印自好;用熟地黃、炒胎盤、鹿角膠補血滋陰,填精補髓以生血,血足,則面色白,困倦乏力,動則氣短,脈細弱,舌體胖嫩有齒印自好;用崗稔果、地稔果以增強茜草根、地榆、炒藕節、花生衣、江南卷柏、檣木、牛西西、紅綿藤、劉寄奴、鹽霜柏的止血作用;諸藥相合,相得益彰,具有祛瘀止血,補脾益氣,補血生血的功效,故能迅速治愈婦女血崩。中醫理論認為,婦女血崩有因勞傷過度,氣虛下陷,統攝無權所致;有因暴努傷肝,肝不藏血,經血妄行而發為血崩;亦可素體熱盛,復感熱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積熱化火,熱迫血行而發病;另有經期產后,余血未盡,或因外感,夾內傷,瘀血惡阻,惡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造成崩漏,故癥見暴崩下血,血出如崩,出血不止,血出淋漓不斷,夾有瘀塊,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兩協脹痛,面色白或虛浮,困倦乏力,氣短,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或膩舌質暗紅,舌尖邊見瘀血點,脈細弱或IC或沉。治宜祛瘀止血,補脾益氣,補血生血方能迅速治愈婦女血崩。本發明藥物機理如下茜草根味苦,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祛瘀的功效。本品具有止血之中而有祛瘀作用,故止血而不留瘀,常用于便血,崩漏等癥。參考(《中醫方藥學》,廣東中醫學院編,廣東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年6月第I版第I次印刷,見519頁)地榆味苦、澀,性微平。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收斂的功效。本品苦寒性降而走下,善清下焦血分濕熱,多用于便血、崩漏痔血等癥。(同上,見521頁)郁金味辛、苦,性寒。入肝、心、肺經。具有行氣解郁,活血祛瘀,清心涼血的功效。(同上,見483-484頁)炒藕節味甘、澀,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本品多煅炭用,收斂之中能活血祛瘀,故止血而無留瘀之弊。(同上,見528-529頁)
花生衣味甘、澀,性平。具有止血的功效。本品有良好的止血作用,用于內、外各種出血證。(同上,見533-534頁)江南卷柏味微辛,性平。具有止血的功效。用治內、外多種出血證。(同上,見536-537 頁)檣木味苦、澀,性微寒。具有止血、活血祛瘀、外用解熱毒,收斂生肌的功效。用于外傷出血、咳血、吐血、崩漏等癥。(同上,見538-539頁)牛西西味苦,性寒。氣香。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泄熱通便的功效。用多種出血證,其中對崩漏等證有較好止血作用。(同上,見540頁 )紅綿藤味澀,性平。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用治內、外多種出血證,如吐血、便血,崩漏等。(同上,見542頁)劉寄奴味苦,性溫。入心、脾經。具有祛瘀通經,止血止痛的功效。(同上,見556頁)鹽霜柏味咸、酸,性微寒。具有祛瘀生新,續筋接骨,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同上,見572頁)大棗味甘,性平。質潤多液。入脾、胃經。具有補脾益胃,調和藥性的功效。(同上,見601-602頁)炙甘草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功效。(同上,見602-603頁)五爪龍味甘,性微溫。氣香。具有補脾益氣,祛痰平喘,健脾化濕的功效。(同上,見 605-606 頁)土黨參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潤肺生津的功效。(同上,見605-606頁)千斤拔味甘、淡,性平。具有補脾益氣,補肝腎,強筋骨,舒筋活絡的功效。(同上,見 607-608 頁)熟地黃味甘,性微溫。入肝、腎、心經。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用于血虛月經不調,胎產崩漏。(同上,見609頁)胎盤味甘、咸,性微溫。入腎、肺經。具有大補氣血,益精髓的功效。(同上,見616-617)崗稔果味甘、澀,性平。具有補血的功效。(同上,見618頁)地稔果味甘、澀,性平。具有補血調經的功效。(同上,見619頁)鹿角膠味甘,性微溫。具有滋補精血,止血的功效(同上,見628頁)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本發明藥物的療效,舉例說明取茜草根60克、地榆50克、炒藕節50克、花生衣50克、江南卷柏45克、檣木45克、牛西西45克、紅綿藤45克、劉寄奴30克、鹽霜柏30克、大棗50克、炙甘草30克、五爪龍45克、土黨參45克、千斤拔45克、郁金45克、熟地黃60克、炒胎盤30克、崗稔果45克、地稔果45克、鹿角膠20克。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炒藕節50克、炒胎盤30克、鹿角膠20克共粉碎過300目篩,將藥粉收瓶備用;然后將茜草根60克、地榆50克、花生衣50克、江南卷柏45克、檣木45克、牛西西45克、紅綿藤45克、劉寄奴30克、鹽霜柏30克、大棗50克、炙甘草30克、五爪龍45克、土黨參45克、千斤拔45克、郁金45克、熟地黃60克、崗稔果45克、地稔果45克共放在砂鍋內,然后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浸泡20分鐘把水倒出,再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25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25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20分鐘,把3次熬的藥液倒在一塊用6層滅菌紗布過濾到砂鍋內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20分鐘,再改用文火熬至稀糊時,然后把炒藕節50克、炒胎盤30克、鹿角膠20克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迅速倒進正在熬著的砂鍋內,充分攪拌之以防糊鍋,熬至藥液成稠膏,迅速把藥膏倒出陰干或放在烘箱內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C,然后粉碎過300目篩既得藥粉。服用方法每次服9克,日服3次,溫開水服下。說明服本發明藥可不按時服,可根據病的急、緩隨時服。治療療程1-3天為一個療程,輕者I個療程可治愈,重者,1-3個療程可治愈。 治療效果;有效率95%,治愈率89%。本發明的藥物具有祛瘀止血,補脾益氣,補血生血的功效。本發明的藥物適用于婦女的血崩。主要癥狀暴崩下血,血出如崩,出血不止,血出淋漓不斷,血色紫暗夾有瘀塊,兩協脹痛,小腹疼痛拒按,面色,困倦乏力,氣短,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舌質暗紅,舌尖邊見瘀血點。為表明本發明藥物的療效效果,舉例說明入選病例年齡18-67歲,女,200例。入選病例診斷標準為以臨床癥狀表現突然出血,血出淋漓不斷,血色紫暗夾有瘀塊,兩協脹痛,小腹疼痛拒按,面色白,困倦乏力,氣短,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舌尖邊見瘀血點,脈細弱或IC或沉。入選病例對比試驗治療方法設試驗組和對照組,把入選的200例確診為婦女血崩癥的患者平均分給設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分給100例,對照組分給100例,試驗組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1年3月9號公開的專利申請號“201010507755. 2”,發明名稱“一種治療血崩的藥劑”治療2個療程,每個療程3-5天,按說明書中服用方法服用;對照組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日服4次,每次服9克,飯后溫開水服下,治療2個療程,每個療程3-5天;月艮藥期間禁止服用其它藥物。治療標準皆以主要癥狀突然出血,血出淋漓不斷,血色紫暗夾有瘀塊,兩協脹痛,小腹疼痛拒按,面色白,困倦乏力,氣短,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舌尖邊見瘀血點,脈細弱或芤或沉減輕為有效;皆以主要癥狀突然出血,血出淋漓不斷,血色紫暗夾有瘀塊,兩協脹痛,小腹疼痛拒按,面色白,困倦乏力,氣短,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舌尖邊見瘀血點,脈細弱或IC或沉完全消失為痊愈。 治療效果服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1年3月9號公開的專利申請號“201010507755. 2”,發明名稱“一種治療血崩的藥劑”的試驗組100例,有效79例,痊愈68例,有效率79%,治愈率68% ;服本發明藥物的對照組100例,有效95例,痊愈89例,有效率95%,治愈率89%。治療結果顯示,本發明藥物治療婦女血崩的效果優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1年3月9號公開的專利申請號“201010507755. 2”,發明名稱“一種治療血崩的藥劑”治療婦女血崩的效果。典型病例陽谷縣毛廟村毛某某,女,32歲,2009年7月2號上午來診,自述,6月27號因干活一用勁,突然流血不止,血色紫暗,夾有瘀塊,急到聊城市人民醫院治療,被診斷為血崩,并給開了中藥和西藥止血藥以及消炎藥,服了 5、6天藥,不見好轉,還是流血止不住,血仍有瘀塊,血色紫暗,現在頭暈,渾身沒有勁,心發慌,氣跟不上,好出汗,特來看。癥見小腹疼痛拒按,脈細,沉,舌兩邊有瘀血點,根據病人自述癥狀及聊城市人民醫院門診病例記錄和診斷結果以及臨床癥狀相結合,臨床診斷為血崩,咐停服一切藥物,改咐本發明藥物,日服4次,每次服9克,飯后溫開水服下,咐其服2天藥再來,二診,自述,服本發明藥物2天已不流血,頭暈、心慌氣短輕了,癥見脈細,臉色已紅潤,按小腹已不疼痛,咐其改為日服3次,每次服6克本發明藥物,飯后溫開水服下,連服3天再來,三診,自述,一切都好了,癥見,脈已平和,諸癥皆無,以善其后,咐再服3天藥,日服2次,每次服3克本發明藥物,飯后溫開水服下,隨訪至今未復發。 鄰村趙某某,女,45歲,2009年9月10號上午9點,突然流血不止,其家人急把我叫去,病人述,前天早晨和孩子吵了一架,心里不高興,兩邊肋脹痛,頭脹痛,少腹脹疼痛了有十幾天了,今天突然流血不止,血有血塊,紫紅色,量大,到現在還流血,癥見脈澀、弦,舌暗紅,舌尖有瘀點,少腹拒按,臨床診斷為血崩癥,急用本發明藥物15克倒半碗溫開水服下,至11點半流血止住,再診其脈,脈澀,細,已無弦象,咐其仍服本發明藥物,按日服3次,每次服9克,飯后溫開水服下,服3天后又診,自述,少腹已不痛,頭脹痛輕了,兩邊肋脹痛已不痛,癥見,脈細,舌淡紅,舌兩邊有少量的瘀血點,按少腹柔軟無疼痛一切都好了,咐其仍服本發明藥物,按日服2次,每次服9克,飯后溫開水服下,服3天后又診,癥見,脈已平和,舌兩邊的瘀血點已完全消失,其它癥狀已完全消失,為善其后,咐其再拿3天的藥,日服2次,早、晚飯后服,每次服6克,溫開水服下,隨訪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婦女血崩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茜草根60克、地榆50克、炒藕節50克、花生衣50克、江南卷柏45克、檣木45克、牛西西45克、紅綿藤45克、劉寄奴30克、鹽霜柏30克、大棗50克、炙甘草30克、五爪龍45克、土黨參45克、千斤拔45克、郁金45克、熟地黃60克、炒胎盤30克、崗稔果45克、地稔果45克、鹿角膠20克;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炒藕節50克、炒胎盤30克、鹿角膠20克共粉碎過300目篩,將藥粉收瓶備用;然后將茜草根60克、地榆50克、花生衣50克、江南卷柏45克、檣木45克、牛西西45克、紅綿藤45克、劉寄奴30克、鹽霜柏30克、大棗50克、炙甘草30克、五爪龍45克、土黨參45克、千斤拔45克、郁金45克、熟地黃60克、崗稔果45克、地穩果45克共放在砂鍋內,然后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浸泡20分鐘把水倒出,再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30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25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2500克用大火熬開,改用文火熬20分鐘,把3次熬的藥液倒在一塊用6層滅菌紗布過濾到砂鍋內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20分鐘,再改用文火熬至稀糊時,然后把炒藕節50克、炒胎盤30克、鹿角膠20克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迅速倒進正在熬著的砂鍋內,充分攪拌之以防糊鍋,熬至藥液成稠膏,迅速把藥膏倒出陰干或放在烘箱內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C,然后粉碎過300目篩既得藥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婦女血崩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茜草根、地榆、炒藕節、花生衣、江南卷柏、檵木、牛西西、紅綿藤、劉寄奴、鹽霜柏、大棗、炙甘草、五爪龍、土黨參、千斤拔、郁金、熟地黃、炒胎盤、崗稔果、地稔果、鹿角膠。本發明藥物藥的優點藥源易得,價廉,無毒副作用,效果顯著,治療婦女血崩,有效率95%,治愈率89%。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2908580SQ20121036476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明者康莉 申請人: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