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乳腺癌又叫“乳腺瘤”,傳統醫學叫乳巖,又叫“ 乳栗”、“石榴翻花發”。中醫理論認為,本病主要由內傷情志恚怒憂思,肝脾兩傷,以致無形之氣郁與有形之痰濁相互交凝,結滯乳中而成;或長期郁怒憂思使沖任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凝阻于乳中而生;或回乳始發期,多由濕熱而起,由于氣血虛弱而結。故癥見乳房內出現無痛、單發的大小不等的小腫塊,腫塊質硬,表面高低不平,界限不清,如似覆碗,皮于腫塊相連,推之固定不移,漸覺疼痛,乳頭回縮、糜爛、不對稱,或乳房的皮膚有增厚變粗、毛孔增大,同側腋窩或鎖骨下淋巴結腫大,變硬;晚期癌塊表面皮膚凹陷,乳頭被牽向癌塊方向,皮膚潰瘍,并出現氣短,飲食減少,形瘦,舌苔白膩,脈弦、細。現代醫學多采用西藥消炎、止痛或用化療、放療綜合治療,副作用極大,治愈存活率很低;或采用手術療法,給病者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和刀術之苦以及經濟上的困難。目前中醫多采用太乙膏《外科正宗》外貼治療,治療時間長,效果不明顯,治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治療乳腺癌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可免去放療、化療、手術及長期服藥之苦的純中藥膏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膏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炮穿山甲5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磨香5克、冰片6克、麻油2500克、鉛丹1200克。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麝香5克、冰片6克共研細粉收瓶備用;然后再將鉛丹1200克粉碎過150目篩備用;將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用自來水沖洗15分鐘撈出晾干,然后將晾干的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和炮穿山甲50克共放在鐵鍋中并把麻油2500克倒進鐵鍋內,浸泡48小時后用武火把油熬開,然后改用中火把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炮穿山甲50克炸到焦黃后撈出把浸在里邊的油擠到油鍋里,把藥油冷涼,而后用3層紗布把藥油過濾到鐵鍋里,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且不斷攪拌以防糊鍋,把藥油熬到滴水成珠時,把事先粉碎過150目篩的鉛丹粉1200克均勻的慢慢的向藥油鍋里撒,要緊攪拌使鉛丹和藥油充分均勻化合,并繼續用文火熬之,熬到用木棍蘸一點藥油放到涼水里涼一下,用手試一試以有輕微粘手且有拉絲為宜,然后撤火,把藥油倒到事先準備好的適量的涼水里涼48-72小時以去火毒,然后把涼水倒掉,用消毒的紗布把水擦干凈,把事先共研成細粉的麝香5克、冰片6克參進藥膏,并用手緊和使之與藥膏混合均勻即得膏藥,收瓶備用,以防漏氣。使用方法根據癌瘤的大小取適量膏藥攤在消毒的布上或消毒的牛皮紙上,用火稍微熱一下迅速貼在患癌瘤處,5天換一次膏藥。說明麻油就是現代的香油,我國古時候,芝麻被稱為“胡麻”、“脂麻”,芝麻磨出的油稱為“麻油”、或“胡麻油”,現代稱為“香油”。說明所謂去火毒,就是將藥膏放進涼水里把藥膏涼透,使余熱徹底的散在涼水里,只有這樣,膏藥貼在皮膚上才不會起泡。
治療療程15天為一個療程,輕者1-3個療程可治愈,重者3-5個療程可治愈。禁忌煙、酒、辛辣、油炸制品。應用本發明膏藥治療乳腺癌效果明顯,恢復迅速,用藥方便,有效率達98%,治愈率 71%。按方中用柴胡、郁金、香附、木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為主,使肝氣疏,瘀自祛,取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散之意,故乳房中質地堅硬的腫塊慢慢消于無形,則乳房腫脹、增大,疼痛,乳頭回縮,腋窩淋巴結腫大白好,這正謂是治本也;用炮穿山甲、王不留行、地龍活血通經以增強柴胡、郁金、香附、木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用白花蛇舌草、連翹、地骨皮、龍葵、山豆根、石打穿、黃獨、農吉利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抗腫瘤,熱毒被清,郁結之硬塊被軟化,癌細胞被抑制,故腫塊,腫脹、疼痛,乳頭回縮,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自好;用麝香、冰片滲透皮膚引藥力直達病所和增強止痛的作用;用生甘草調和諸藥,諸藥相和,相得益彰,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抗腫瘤的作用,故能迅速治愈乳腺癌。本發明的藥物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抗腫瘤的作用功能。本發明的藥物適用于乳腺癌引起的乳房有大小不等的腫塊,質地堅硬,腫脹、疼痛,皮核相連,推之固定不移,乳頭回縮,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氣短,飲食減少,形瘦,舌苔白膩,脈弦、細。中醫理論認為,本病主要由內傷情志恚怒憂思,肝脾兩傷,以致無形之氣郁與有形之痰濁相互交凝,結滯乳中而成;或長期郁怒憂思使沖任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凝阻于乳中而生;或回乳始發期,多由濕熱而起,由于氣血虛弱而結。故癥見乳房內出現無痛、單發的大小不等的小腫塊,腫塊質硬,表面高低不平,界限不清,如似覆碗,皮于腫塊相連,推之固定不移,漸覺疼痛,乳頭回縮、糜爛、不對稱,或乳房的皮膚有增厚變粗、毛孔增大,同側腋窩或鎖骨下淋巴結腫大,變硬;晚期癌塊表面皮膚凹陷,乳頭被牽向癌塊方向,皮膚潰瘍,并出現氣短,飲食減少,形瘦,舌苔白膩,脈弦、細。應以解毒消腫,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為治則,方能能迅速治愈乳腺癌。本發明的藥物機理如下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和解退熱,疏肝解瘀,升舉陽氣之功效。參考{《中醫方藥學》,廣東中醫學院編著,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3年6月第一次印刷,見90頁}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經。具有通經下乳,消腫潰膿之功效。(同上,見557-558 頁)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入肝、胃經。具有行血通經,下乳消腫之功效。(同上,見559 頁)木香味辛、微苦,性溫。入脾、胃、大腸、膽經。具有行氣止痛之功效。(同上,見479-480 頁)地龍味成,性寒。入胃、脾、肝、腎經。具有清熱止痙,祛風活絡之功效。(同上,見702頁)香附味辛、微苦,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解郁,調經止痛之功效。(同上,見482-483 頁)郁金味辛、苦,性寒。入肝、心、肺經。具有行氣解郁,活血祛瘀,清心涼血之功效。 (同上,見483-484頁)地骨皮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肝,腎經。具有清肺止咳,退虛熱之功效。(同上,見156頁)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清利濕熱,抗腫瘤之功效。用于多種腫瘤。(同上,見179頁)連翹味苦、微辛,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透表清熱之功效。(同上,見164頁)龍葵味苦、微甘,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降壓,祛痰止咳之功效。用于多種癌癥。(同上,見815頁)山豆根味苦,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喉,抗腫瘤之功效。用治多種癌癥(同上,見172頁)石打穿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清利濕熱之功效。用于多種癌癥。(同上,見818頁)黃獨味苦,性平。有小毒。具有軟堅散結,涼血止血之功效。用治多種癌癥。(同上,見814頁)農吉利味甘,性溫。具有抗腫瘤之功能。(同上,見811頁)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之功效。(同上,見602-603頁)麝香味辛,性溫。入心、脾經。具有芳香宣竅,活血散瘀,催產下死胎的功效。可用于婦女閉經、癥瘕等癥。(同上,見718頁)冰片味辛、苦,性涼。入心、脾、肺經。具有芳香宣竅,清熱止痛的功效。(同上,見719頁)鉛丹味辛,性微寒。有毒。入心、脾、肝經。具有拔毒生肌,墜痰鎮驚的功效。本品主要用于丹劑及膏藥中(同上,見754-755頁)麻油味甘,性平。具有滑胎療瘡,熬膏多用之,涼血解毒,止痛生肌的功效。參考《本草備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藥物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取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炮穿山甲5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麝香5克、冰片6克、麻油2500克、鉛丹1200克。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麝香5克、冰片6克共研細粉收瓶備用;然后再將鉛丹1200克粉碎過150目篩備用;將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用自來水沖洗15分鐘撈出晾干,然后將晾干的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和炮穿山甲50克共放在鐵鍋中并把麻油2500克倒進鐵鍋內,浸泡48小時后用武火把油熬開,然后改用中火把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 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炮穿山甲50克炸到焦黃后撈出把浸在里邊的油擠到油鍋里,把藥油冷涼,而后用3層紗布把藥油過濾到鐵鍋里,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且不斷攪拌以防糊鍋,把藥油熬到滴水成珠時,把事先粉碎過150目篩的鉛丹粉1200克均勻的慢慢的向藥油鍋里撒,要緊攪拌使鉛丹和藥油充分均勻化合,并繼續用文火熬之,熬到用木棍蘸一點藥油放到涼水里涼一下,用手試一試以有輕微粘手且有拉絲為宜,然后撤火,把藥油倒到事先準備好的適量的涼水里涼48-72小時以去火毒,然后把涼水倒掉,用消毒的紗布把水擦干凈,把事先共研成細粉的麝香5克、冰片6克參進藥膏,并用手緊和使之與藥膏混合均勻即得膏藥,收瓶備用,以防漏氣。使用方法根據癌瘤的大小取適量膏藥攤在消毒的布上或消毒的牛皮紙上,用火稍微熱一下迅速貼在患癌瘤處,5天換一次膏藥。所用的中藥原料均在北京同仁堂中藥店購買。說明麻油就是現代的香油,我國古時候,芝麻被稱為“胡麻”、“脂麻”,芝麻磨出的油稱為“麻油”、或“胡麻油”,現代稱為“香油”。說明所謂去火毒,就是將藥膏放進涼水里把藥膏涼透,使余熱徹底的散在涼水里,只有這樣,膏藥貼在皮膚上才不會起泡。治療療程15天為一個療程,輕者1-3個療程可治愈,重者3-5個療程可治愈。禁忌煙、酒、辛辣、油炸制品。應用本發明膏藥治療乳腺癌效果明顯,恢復迅速,用藥方便,有效率達98%,治愈率 71%。為表明本發明藥物的療效,入選400例患者,年齡在40-65歲之間,女性。入選標準臨床主要癥狀乳房有大小不等的腫塊,質地堅硬,腫脹、疼痛,皮與腫塊相連,推之固定不移,乳頭回縮,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皮膚增厚變粗、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氣短,渾身沒勁,懶動,不愿意吃飯,形瘦,舌苔膩,脈弦、細。全部經CT檢查和細胞切片檢查確診為乳腺癌。試驗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把入選的400例患者平均分給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分給200例,試驗組分給200例,將對照組治療的200例和試驗組治療的200例,立檔留查加以統計對比。對照組用太乙膏《外科正宗》外貼治療,5天換一次膏藥,15天為一個療程,治療3-6個療程;試驗組用本發明藥物按上述使用方法使用,15天為一個療程,治療3-6個療程。用藥期間禁用其它藥物。治療標準皆以主要癥狀乳房有大小不等的腫塊,堅硬,推之固定不移,皮與腫塊相連,腫脹、疼痛,乳頭回縮,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渾身沒勁,懶動,不愿意吃飯,舌苔膩,脈弦、細減輕,全部經CT檢查癌瘤縮小為有效;皆以主要癥狀乳房有大小不等的腫塊,堅硬,推之固定不移,皮與腫塊相連,腫脹、疼痛,乳頭回縮,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渾身沒勁,懶動,不愿意吃飯,舌苔膩,脈弦、細完全消失,全部經CT檢查癌瘤全部消失為痊愈。統計結果如下表I:對照組情況 標準
有效見效時間痊愈治愈時間療效率___
200140 70% 45 天100 50% 60—90 天表2 :試驗組情況
有效見效時間痊愈治愈時間療效率______
200196 98%30 天 142 71% 45 — 75 天本發明藥物治療乳腺癌的效果優于太乙膏治療乳腺癌的效果。典型病例馬某某,女,46歲,陽谷縣城關鎮西街人,2008年5月4日來診,自述,2007年6月經濟南市立醫院用CT檢查和細胞切片檢查診斷為左乳房為乳腺癌,要給動手術我沒有同意,又要給化療、放療我又沒有同意,給開的抗腫瘤的西藥,后來在聊城中醫院服中藥都不好,故來診,臨床癥狀左乳房用手按乳房有一腫塊,質地堅硬,拒按,疼痛,皮與腫塊相連,推之不移,乳頭已內縮,左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無精神,兩眼無神,形瘦,兩肋脹痛,舌苔白膩,脈弦;自述,渾身沒有勁,不愿意吃飯,沒有胃口,老是想哭,好感冒,好出汗。根據濟南市立醫院CT檢查和細胞切片檢查的結果和臨床主要癥狀以及自述的癥狀相結合,臨床診斷為乳腺癌,咐停服一切藥物,改用本發明藥物,按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使用3個療程后再來,45天后又診,患者自述,左乳房腫脹、疼痛輕了,癥見用手按左乳房原有的腫塊已縮小,乳頭內縮基本消失,精神好轉,苔淡白,脈細,自述,自貼了這些天的膏藥后,身上有勁了,也愿意吃飯了,乳房腫脹疼痛輕了,咐患者按上述使用方法連續使用2個療程,又來診,一切癥狀全部消失,腫瘤已不存在,一切如正常人,咐其到濟南市立醫院用CT檢查一下,經濟南市立醫院用CT檢查左乳房癌瘤全部消失,為防復發,又貼2貼膏藥,隨訪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膏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炮穿山甲5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 克、生甘草50克、麝香5克、冰片6克、麻油2500克、鉛丹1200克;它的制備方法是,首先將麝香5克、冰片6克共研細粉收瓶備用;然后再將鉛丹1200克粉碎過150目篩備用;將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用自來水沖洗15分鐘撈出晾干,然后將晾干的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和炮穿山甲50克共放在鐵鍋中并把麻油2500克倒進鐵鍋內,浸泡48小時后用武火把油熬開,然后改用中火把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炮穿山甲50克炸到焦黃后撈出把浸在里邊的油擠到油鍋里,把藥油冷涼,而后用3層紗布把藥油過濾到鐵鍋里,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且不斷攪拌以防糊鍋,把藥油熬到滴水成珠時,把事先粉碎過150目篩的鉛丹粉1200克均勻的慢慢的向藥油鍋里撒,要緊攪拌使鉛丹和藥油充分均勻化合,并繼續用文火熬之,熬到用木棍蘸一點藥油放到涼水里涼一下,用手試一試以有輕微粘手且有拉絲為宜,然后撤火,把藥油倒到事先準備好的適量的涼水里涼48-72小時以去火毒,然后把涼水倒掉,用消毒的紗布把水擦干凈,把事先共研成細粉的麝香5克、冰片6克參進藥膏,并用手緊和使之與藥膏混合均勻即得膏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膏藥,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90克、郁金80克、香附60克、木香60克、炮穿山甲50克、王不留行80克、地龍50克、地骨皮80克、白花蛇舌草90克、連翹60克、龍葵90克、山豆根60克、石打穿90克、黃獨90克、農吉利90克、生甘草50克、麝香5克、冰片6克、麻油2500克、黃丹1200克。本發明的膏藥治療乳腺癌療效顯著,恢復迅速,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可免去放療、化療、手術及長期服藥之苦,治療乳腺癌效果,有效率達98%,治愈率71%。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2908581SQ2012103648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明者康莉 申請人: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