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8362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科手術用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脊椎手術中的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
背景技術
椎管狹窄是中老年患者常見疾病之一,椎管狹窄是因為腰椎骨本身發生骨質增生,造成椎管變小,擠壓到從中穿過的神經,造成患者疼痛、腰部無法彎曲、手腳麻木、走路跛行等。椎管狹窄擴張術是脊柱外科中的主要手術之一。進行椎管擴張術需要使用專業的手術工具來完成。目前椎管狹窄擴張術是開放性手術,需在患者背部開一道長度在10厘米以上的刀口,然后對椎骨進行切斷、再固定。這種開放性手術創傷面積大、損傷軟組織,術后患者恢 復周期長,一般在3到6個月。由于微創手術的創傷面小、患者恢復快、成本低等優點,已是目前臨床手術發展趨勢。而對于椎管狹窄擴張術而言,微創化還面臨諸多難題。至今還沒有能夠實現椎管擴張微創手術的手術方法和相應的專用手術工具。

發明內容
為了填補目前椎管擴張手術微創化手術工具的空白,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采用相互套接的套桿和擴張桿,擴張桿和套桿分別鉸接有擴張件,通過套桿和擴張桿的相對滑動,驅動擴張件的移動,使擴張件在接觸的部位徑向轉動,從套桿的開口處伸出,并伸入割斷處的縫隙中,之后在擴張導桿的支撐作用下,向外擴張移動,對切斷處椎弓根骨周圍的韌帶、肌肉等軟組織進行擴張、拉伸,以放松、減小軟組織對椎弓根骨的包裹力,使后續螺釘固定時盡量減小軟組織包裹的阻力,整個工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擴張效果理想。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包括套桿、與所述套桿滑動套接的擴張桿、位于所述套桿中的擴張機構,所述擴張機構包括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所述第一擴張件與所述擴張桿鉸接,所述第二擴張件與所述套桿鉸接,所述套桿的側壁開有供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徑向伸出、移動、收回的開口,所述擴張桿沿軸心開有通孔,所述第一擴張件開有第一擴張孔,第二擴張件開有第二擴張孔,還包括穿入或脫出所述通孔、第一擴張孔、和第二擴張孔的擴張導桿。優選的所述擴張桿沿軸向方向開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位置與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所述套桿設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位置與所述開口的位置對應且位于所述導向槽中。優選的還包括驅動所述套桿和擴張桿相對滑動的驅動部件,所述驅動部件包括驅動螺套、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與所述套桿同軸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型,所述擴張桿的后段設為螺紋桿并與所述驅動螺套螺紋連接,所述固定套與所述驅動螺套在周向上活動的卡合。
優選的所述固定套伸入所述驅動螺套內的部位沿周向開有凹槽,所述驅動螺套設有驅動件,所述驅動件伸入所述凹槽。優選的所述導向槽位于所述螺紋桿的前部,所述凸起設于所述固定套上。優選的所述第一擴張件的前端為向外凸的弧形,所述第二擴張件的前端為向內凹的弧形。優選的所述螺紋桿或驅動螺套或固定套刻有對準線,所述對準線與所述第一擴張件、第二擴張件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優選的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伸出開口的長度小于等于椎弓根截面半徑。優選的所述螺紋桿的螺紋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擴張的長 度,所述開口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擴張的長度。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擴張工具帶來的有益效果為(I)擴張工具設置套桿、與套桿滑動套接的擴張桿,擴張桿與第一擴張件鉸接,套桿與第二擴張件鉸接,第一擴張件在套桿與擴張桿的相對滑動下在套桿內移動,并與第二擴張件相互頂靠,之后在繼續移動的驅動下在頂靠處沿徑向從開口處伸出,之后通過穿過通孔和第一擴張孔及第二擴張孔的擴張導桿的支撐下,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繼續相對移動逐漸打開。擴張件的擴張主要對切斷處椎弓根骨周圍的韌帶、肌肉等軟組織進行拉伸,以放松、減小軟組織對椎弓根骨的包裹力,使切斷處椎弓根骨周圍的軟組織較為放松、松弛,使后續螺釘固定時盡量減小軟組織包裹的緊密度和阻力。同時還可檢測上一個步驟中切割工具是否將椎弓根椎弓根骨完全切斷。由于整個擴張工具盡在鉆孔的有效空間內進行作業,實現了微創手術。(2)在兩個擴張件相對移動擴開的過程中,擴張導桿穿過通孔、第一擴張孔和第二擴張孔,在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的下面提供穩定支撐,保證兩個擴張件在與椎弓根骨頂靠時,不會因反向力的作用在鉸接處轉動而回到開口內,保證了擴張的順利進行。當擴張完成需要收回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時,則拔出擴張導桿,擴張件在回收的過程中在鉸接處轉動回到開口內。對于擴張和收回的實現上,結構簡單,操作簡單。(3)凸起與開口的位置對應處于一條直線上,導向槽與擴張機構伸出、收回的位置對應處于一條直線上,凸起位于導向槽中,一方面可使擴張桿和套桿在相對滑動時周向位置不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保證了擴張機構與開口的位置相對應,以保證擴張機構從開口處伸出、收回。(4)設置驅動部件,驅動螺套與擴張桿后段及螺紋桿螺紋連接,驅動螺套與固定套在周向上活動的卡合,通過驅動螺套的轉動,并結合導向槽與凸起的配合,可以驅動擴張桿和套桿在導向槽的軸向方向上相對滑動。相比人手動驅動而言更易操作,滑動漸進距離更好控制。而且由于螺紋連接的結構特性,可以避免套桿與擴張桿的自行滑動。(5)在螺紋桿上開臺階面并設置刻度線,可讓操作者在進行手術時,知道并掌握進入擴張機構擴張的距離,提高擴張工具的可操作性及精度。(6)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伸出開口的長度小于等于椎弓根截面半徑。是為了保證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徑向伸出后即能夠將椎弓根擴張開,又不會穿過椎弓根骨的表面,對人體組織造成創傷。
(7)螺紋桿的螺紋長度大于等于第一擴張件、第二擴張件擴張的長度,開口的長度大于等于第一擴張件、第二擴張件擴張的長度。其目的是當定位螺套4轉動驅動套桿I和擴張桿2相對轉動,以使兩個擴張件伸出開口并相對移動擴張時,保證螺紋轉動的長度能夠足以使兩個擴張件完全擴張開,以保證將椎弓根擴張到符合的要求長度。(8)第一擴張件的前端為向外凸出的弧形,第二擴張件的前端為向內凹的弧形,一凸一凹的結構,在第一擴張件與第二擴張件的前端接觸并相互頂靠時,由于外凸的結構,會使第一擴張件位于第二擴張件的上方,保證擴張件打開時第一擴張件始終處于第二擴張件的上面,打開順利有保證,避免有時第二擴張件在上,有時第一擴張件在上的情況。


圖I為擴張件工具的立體圖;圖2為擴張工具的部件拆分示意圖;圖3為擴張工具的側面結構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擴張機構伸出開口時的剖視圖; 圖6為擴張機構移動擴張的剖視圖,重點示出擴張導桿穿入后,擴張機構擴張的結構;圖7為擴張機構收回前的剖視圖,重點示出擴張完成后,抽出擴張導桿,擴張機構收回時的結構;圖8為第二擴張件的正面圖,示出第二擴張孔及前端向內凹的弧形結構;圖9為第二擴張件的立體圖,示出第二擴張孔及前端向內凹的弧形結構;圖10為第一擴張件的正面圖,示出第一擴張孔及前端向外凸出的弧形的結構;圖11為第一擴張件的立體圖,示出第一擴張孔及前端向外凸出的弧形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方案提出的手術工具是應用于新的椎管擴張微創手術,患者經皮開有5_左右的鉆孔,手術工具在鉆孔中由內向外對椎弓根進行切斷,并對切斷的椎弓根骨進行延長,然后再固定。通過延長椎弓根,來擴大椎管空間。進行微創手術,鉆孔的大小即為工具進入后進行操作的空間。必須要求工具能在鉆孔的有限、狹小空間內完成椎弓根骨的切斷、延長、再固定操作。因此,相比開放式手術而言,所有操作均在體外進行。操作人員無法直接觀察手術進行情況,以及內部情況。因此,需要在工具中設置刻度、對準線等輔助結構及其他結構,來有效控制工具進入的深度、工作機構打開的長度、距離等。同時還需要借助影像學設備(如X光、CT等)在微創手術中實時對工具在椎弓根骨中的位置進行驗證,證實。基于上述介紹。椎管擴張術在進行擴張操作時,被切斷的椎弓根骨由于在人體軟組織,比如韌帶、肌肉等的包裹下,椎弓根骨之間仍很緊密,如果直接進行螺釘連接,在螺釘對椎弓根骨進行擴張時,來自韌帶、肌肉對椎弓根骨的包裹力非常大,螺釘很難將割斷的兩塊椎弓根骨擴張開,當阻力非常大時會造成螺釘與椎弓根骨出現滑絲的情況,一旦椎弓根骨與螺釘滑絲,椎弓根骨鉆孔的內壁受到破壞,則將直接影響整個椎管擴張微創手術的完成,因椎骨的椎弓根只有一處,鉆孔的位置也僅有一處,因此,要保證螺釘擴張固定時的絕對成功。所以,在切割完成后,螺釘固定前,需要擴張工具預先對切斷的兩塊椎弓根骨之間進行擴張、拉伸,使切斷處椎弓根骨周圍的韌帶、肌肉等受到拉伸,以減小包裹椎弓根骨的力度。同時,擴張工具的使用,也可檢測切割工具是否將椎弓根骨完全切割,如果沒有完全切斷,則擴展工具無法將椎弓根骨擴張開。具體結合實施例來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如圖I、圖2所示,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包括套桿I、與所述套桿滑動套接的擴張桿2、位于所述套桿I中的擴張機構,所述擴張機構包括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所述第一擴張件與所述擴張桿2鉸接,所述第二擴張件與所述套桿I鉸接,所述套桿I的側壁開有供所述第一擴張件31和第 二擴張件32徑向伸出、移動、收回的開口11,所述擴張桿2沿軸心開有通孔23,所述第一擴張件31開有第一擴張孔311,第二擴張件32開有第二擴張孔321,還包括穿入或脫出所述通孔23、第一擴張孔311、和第二擴張孔321的擴張導桿6。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伸出所述開口 11的位置狀態下,所述第一擴張孔311和第二擴張孔321與所述通孔23相對應,處于同一軸線或直線上,以保證擴張導桿可以貫穿的插入通孔23及第一擴張孔311和第二擴張孔321中。當操作擴張工具進行擴張作業時,如圖4至圖7所示的過程中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以及擴張導桿的結構變化。首先,擴張工具進入鉆孔時,擴張機構處于收起狀態,位于套桿I中,如圖4所示。當擴張機構進入鉆孔的預定位置后。驅動套桿I和擴張桿2相對滑動,此時第一擴張件31在套桿I中移動并與第二擴張件32相接處,接觸之后在繼續滑動的驅動下,兩個擴張件在各自鉸接處發生轉動,從開口 11處伸出,如圖5所示。伸出之后,插入擴張導桿6,擴張導桿6穿過通孔23及第一擴張孔311和第二擴張孔321,然后驅動套桿I和擴張桿2繼續相對滑動,驅動兩個擴張件移動,進行擴張,在移動擴張的過程中,由于有擴張導桿6的支撐,使兩個擴張件與椎弓根骨頂靠擴張時,不會因受反作用力而在鉸接處轉動,導致轉回開口內,保證了擴張順利進行,在該步驟中,通過擴張椎弓根骨來拉伸包裹椎弓根骨的肌肉、韌帶,使肌肉、韌帶放松。結構如圖6所示。當擴張完成后,即椎弓根骨周圍的軟組織已被拉伸、放松,之后抽出擴張導桿6,兩個擴張件因失去了擴張導桿6的支撐,結構如圖7所示,因此在收回時,碰到套桿側壁后即在鉸接處轉動回到開口中,即回到圖4所示的狀態。從而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擴張操作過程。整個過程操作方便,實現結構簡單,易于制造。且在擴張導桿的配合下,打開、移動擴張、收起的結構滿足了鉆孔狹小空間的要求,實現了微創手術。實施例二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2、圖4所示,所述擴張桿2沿軸向方向開有導向槽21,所述導向槽21的位置與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所述套桿I設有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位置與所述開口 11的位置對應且位于所述導向槽21中,。當套桿I和擴張桿2相對滑動時,會沿著導向槽21的方向滑動,不會產生周向的位置變化。同時,導向槽21的位置與所述擴張機構3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也就是與第一擴張件31、第二擴張件32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處在一條直線方向上,凸起12的位置與所述開口 11的位置對應處于同一直線方向上,這樣,在擴張桿2與套桿I相對滑動時,會使擴張機構伸出的位置與開口 11的位置對應,擴張機構才能伸出、移動、收回。此外,導向槽和凸起的位置也可互換,套桿I上開導向槽21,切割桿2上設凸起12。實施例三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I至圖4所示,還包括驅動所述套桿I和擴張桿2相對滑動的驅動部件,所述驅動部件包括驅動螺套4、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與所述套桿I同軸固定連接,或是一體成型。所述擴張桿2的后段設為螺紋桿22并與所述驅動螺套4螺紋連接,所述固定套5與所述驅動螺套4在周向上活動的卡合。所述固定套5伸入所述驅動螺套4內的部位沿周向開有凹槽51,所述驅動螺套4設有驅動件41,所述驅動件41伸入所述凹槽51。所述導向槽21位于所述螺紋桿22的前部,所述凸起12設于所述固定套5上。在驅動螺套4轉動時,通過螺桿41與凹槽51的卡合,帶動固定套5及套桿I與切割桿2相對滑動。該實施例中設置驅動部件后,使操作更為方便、容易。只需轉動驅動螺套4,同時結合導向槽21與凸起12的配合結構,即可驅動擴張桿2與套桿I在導向槽21的導向下相對滑動,繼而進行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的伸出、擴張移動、收回操作。由周向的轉動轉化為軸向的前后滑動控制,對前后滑動的距離控制也更為精確。同時,螺紋轉動的結構,在沒有人員操作的情況下,也可以防止擴張桿2和套桿I產 生自動的滑動。對于位置的定位更容易控制。實施例四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螺紋桿22上開有臺階面221,所述臺階面221上設有刻度線,所述臺階面221位于所述導向槽21的后部。可有讓操作者在進行手術時,知道并掌握擴張機構擴張的距離,提高擴張的可操作性及精度。所述臺階面221位于所述導向槽21的后部。實施例五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9至圖11所示,所述第一擴張件31的前端為向內凹的弧形,所述第二擴張件32的前端為向外突出的弧形,第一擴張孔311位于第一擴張件的下部,第二擴張孔321位于第二擴張件的下部,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的鉸接位置需要保證當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從開口 11處伸出后,各自的擴張孔與通孔相對應,處在同一直線或軸線上,以使擴張導桿可以順利的插入。一凸一凹的結構,在第一擴張件與第二擴張件的前端接觸并相互頂靠時,由于外凸的結構,會使第一擴張件位于第二擴張件的上方,保證擴張件打開時第一擴張件始終處于第二擴張件的上面,打開順利有保證,避免有時第二擴張件在上,有時第一擴張件在上的情況。實施例六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螺紋桿22或驅動螺套4或固定套5刻有對準線,所述對準線與所述第一擴張件31、第二擴張件32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當鉆孔完成后,鉆孔工具中的一部分部件會預留在鉆孔處,擴張工具進入時,通過螺紋桿或驅動螺套或固定套上的對準線與鉆孔工具中預留部件上的對準線對準,即可準確找出擴張工具進入的位置,使擴張工具中的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及套桿中的開口可以與鉆孔工具中的開口位置對應,使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能夠順暢的伸出、收回,完成擴張工作。實施例七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伸出開口的長度小于等于椎弓根截面半徑。目的是為了保證當兩個擴張件伸出后,進入切割處的縫隙中后,不至于伸出椎弓根骨表面,對人體組織造成創傷。實施例八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螺紋桿22的螺紋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擴張件31、第二擴張件32擴張的長度,所述開口 11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擴張件、第二擴張件擴張的長度。目的是為了保證,在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進行移動擴張的時候,其移動的距離,擴張的距離得到保證。
實施例九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螺紋桿22的后端安裝有把手6。更便于人員操作時的握持。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桿(I)、與所述套桿滑動套接的擴張桿(2)、位于所述套桿(I)中的擴張機構,所述擴張機構包括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所述第一擴張件與所述擴張桿(2)鉸接,所述第二擴張件與所述套桿(I)鉸接,所述套桿(I)的側壁開有供所述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徑向伸出、移動、收回的開口(11),所述擴張桿(2)沿軸心開有通孔(23),所述第一擴張件(31)開有第一擴張孔(311),第二擴張件(32)開有第二擴張孔(321),還包括穿入或脫出所述通孔(2)、第一擴張孔(311)和第二擴張孔(321)的擴張導桿(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張桿(2)沿軸向方向開有導向槽(21),所述導向槽(21)的位置與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所述套桿(I)設有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位置與所述開口(11)的位置對應且位于所述導向槽(21)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所述套桿(I)和擴張桿(2)相對滑動的驅動部件,所述驅動部件包括驅動螺套(4)、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與所述套桿(I)同軸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型,所述擴張桿(2)的后段設為螺紋桿(22)并與所述驅動螺套(4)螺紋連接,所述固定套(5)與所述驅動螺套(4)在周向上活動的卡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5)伸入所述驅動螺套(4)內的部位沿周向開有凹槽(51),所述驅動螺套(4)設有驅動件(41),所述驅動件(41)伸入所述凹槽(5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21)位于所述螺紋桿(22)的前部,所述凸起(12)設于所述固定套(5)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22)上開有臺階面(221),所述臺階面(221)上設有刻度線,所述臺階面(221)位于所述導向槽(21)的后部。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擴張件(31)的前端為向外凸的弧形,所述第二擴張件(32)的前端為向內凹的弧形。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22)或驅動螺套(4)或固定套(5)刻有對準線,所述對準線與所述第一擴張件、第二擴張件伸出、移動、收回的位置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擴張件和第二擴張件伸出開口的長度小于等于椎弓根截面半徑。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22)的螺紋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擴張的長度,所述開口(11)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擴張件(31)和第二擴張件(32)擴張的長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椎管擴張微創擴張工具,采用相互套接的套桿和擴張桿,擴張桿和套桿分別鉸接有擴張件,通過套桿和擴張桿的相對滑動,驅動擴張件的移動,使擴張件在接觸的部位徑向轉動,從套桿的開口出伸出,并伸入割斷處的縫隙中進行擴張。本發明提供的擴張工具應用于新的微創椎管狹窄擴張術,對椎弓根骨進行切斷、延長、再固定。而且僅在直徑5mm左右的鉆孔中作業,對切斷處椎弓根骨周圍的韌帶、肌肉等軟組織進行擴張、拉伸,以放松、減小軟組織對椎弓根骨的包裹力,使后續螺釘固定時盡量減小軟組織包裹的阻力,患者創傷面小,實現了微創化手術。病人手術恢復期大大縮短,手術成本低。
文檔編號A61B17/02GK102846344SQ20121037502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羅宗平, 楊惠林 申請人:蘇州博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乌恰县| 鹤庆县| 桃园市| 廉江市| 翁牛特旗| 左权县| 西吉县| 芜湖县| 景宁| 包头市| 鄂温| 新民市| 彝良县| 新绛县| 江陵县| 甘德县| 崇义县| 水富县| 清涧县| 铁岭县| 宝丰县| 香格里拉县| 嵩明县| 南涧| 旌德县| 清新县| 唐海县| 丽水市| 黄冈市| 玉林市| 威信县| 万盛区| 梁河县| 西畴县| 商南县| 科技| 富裕县| 仪征市| 丰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