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手術中進行骨折復位、恢復下肢力線并實施有效維持的復位定位裝置,屬于骨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膝關節周圍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遠端骨折和脛骨近端骨折。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多節段骨折和粉碎骨折等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診治仍是骨科醫生面臨的重點和難點。手術治療是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案。由于缺乏有效的參照物,解剖復位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對術者要求較高,對于粉碎骨折,骨折復位往往不滿意。此外,股骨遠端或脛骨近端骨折手術治療應恢復其下肢力線。然而,由于手術操作的需要,術中均會多次屈曲或伸直膝關節、無意識或有目的地內旋或外旋下肢,骨折固定后容易出現下肢力線不良。術后力線不良是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常見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下肢功能,尤其是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同時骨折(即浮膝損傷),經常發生由于治療效果不理想導致的醫療事故。對于浮膝損傷的患者,術中需要兩位助手分別把持骨和脛骨,術中不能穩定維持骨折復位和下肢力線,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此外,兩位助手可能擠占術者空間,影響術者手術操作。目前,臨床上沒有可輔助骨折復位、恢復下肢力線并有效維持的裝置,設計一種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是十分必要的。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這種裝置可以在實施膝關節手術中進行骨折復位,恢復下肢力線并有效維持,使得復位準確,不會產生不正確的內旋和外旋,保證手術質量,并可以減少手術中的輔助人員數量。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它的構成中包括滑軌、角度定位桿、旋轉定位桿、針座、足靴,滑軌為兩條,平行固定在手術臺上,角度定位桿為四根,分為兩組,每組兩根分別連接在兩條滑軌上,角度定位桿的下端與滑軌為可滑動連接,旋轉定位桿為2-4 個,連接在一側或兩側的滑軌上,旋轉定位桿的上部彎曲為圓弧狀,在旋轉定位桿的前端有安裝克氏針/斯氏針的針座,旋轉定位桿的下端與滑軌為可滑動連接,足靴位于滑軌的一端。
上述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所述角度定位桿、旋轉定位桿的下端與滑軌之間分別由滑動座相連接,滑動座的上部有直立的連接板,連接板上有橫向的螺孔,角度定位桿、旋轉定位桿的下端有橫向的連接孔,連接螺栓通過連接孔和螺孔將角度定位桿、旋轉定位桿下端固 定在滑動座的上部,滑動座的下部為η型,卡在滑軌上,η型內壁與滑軌兩側壁為滑動接觸,滑動座的下部側面有螺孔,頂緊螺栓穿過螺孔頂在滑軌側壁上。
上述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所述兩個相對的角度定位桿之間連接一塊帆布托。
上述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所述旋轉定位桿上端的針座上有連接套筒,連接套筒套在旋轉定位桿上,連接套筒的側壁上有頂緊螺栓,連接套筒外側有針孔,針孔豎直向下,針孔的直徑與克氏針/斯氏針的直徑相匹配。
上述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所述足靴底部嵌在足靴滑道上,足靴滑道固定在手術臺上,足靴滑道與滑軌平行,足靴下部連接牽引繩,牽引繩通過定滑輪懸掛重物,定滑輪固定在手術臺的邊緣。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本發明在臨床使用時,患者麻醉后下肢肌肉松弛不再牽拉骨折塊,將下肢置于滑軌位置上。足部置于足靴,足踝位于中立位,足尖朝上固定。通過懸掛重物沿下肢長軸牽引恢復其力線,并初步復位骨折。參照對側下肢長度,恢復患側下肢長度。單側骨折患者參照對側下肢的大體標志和骨性結構(C型臂透視下觀察),確定其是位于中立位、內旋或外旋。如果股骨/脛骨存在旋轉,可以通過旋轉定位桿3向股骨/脛骨植入克氏針或斯氏針,沿著旋轉定位桿3相應地外旋或內旋來糾正旋轉不良,恢復力線。恢復患側下肢力線后,分別在遠離手術野的區域,通過綁縛或克氏針/斯氏針固定股骨近端和脛骨遠端,在之后的手術過程中,通過控制位于兩條滑軌上的兩對角度定位桿根據手術需要屈曲或伸展膝關節,操作中無需助手,操作穩定,而且在術中可以一直維持良好的力線。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簡便,可以快速準確復位骨折、恢復下肢力線并有效維持, 極大地改變了目前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手術中骨折固定后容易出現下肢力線不良的問題, 大大提高了手術的質量,具有顯著的效果和經濟社會效益。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如下滑軌1、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滑動座4、連接板5、連接螺栓6、頂緊螺栓7、針座8、連接套筒9、針孔10、足靴11、牽引繩12、定滑輪13、重物14、足靴滑道15、帆布托16。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由滑軌1、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針座8、足靴11組成。
圖中顯示,滑軌I為兩條,平行固定在手術臺上角度定位桿2為四根,分為兩組,每組兩根分別連接在兩條滑軌I上,角度定位桿2的下端與滑軌I為可滑動連接。兩個相對的角度定位桿3之間連接一塊帆布托16,帆布托16用來托起患者的下肢體。
圖中顯示,旋轉定位桿3為2-4個,連接在一側的滑軌I上,旋轉定位桿3的上端有安裝克氏針/斯氏針的針座8,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與滑軌I為可滑動連接。
圖中顯示,角度定位 桿2、旋轉定位桿3與滑軌I的連接結構相同。它們的下端與滑軌I之間分別由滑動座4相連接,滑動座4的上部有直立的連接板5,連接板5上有橫向的螺孔,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有橫向的連接孔,連接螺栓6通過連接孔和螺孔將角度連接桿2、旋轉定位桿3下端固定在滑動座4的上部。在使用中,松開連接板5的頂緊螺栓7,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可以繞頂緊螺栓7轉動,以調整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的角度。
滑動座4的下部為η型,卡在滑軌I上,滑動座4可以沿著滑軌I向兩端滑動。滑動座4的下部側面有螺孔,頂緊螺栓7穿過螺孔頂在滑軌I側壁上,滑動座4移動到位后, 用頂緊螺栓7頂緊固定。在使用中,松開滑動座4側壁的頂緊螺栓7,滑動座連同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一起可以沿著滑軌I左右移動。
圖中顯示,旋轉定位桿3上端的針座8上有連接套筒9,連接套筒9套在旋轉定位桿3上,連接套筒9的側壁上有頂緊螺栓7將連接套筒9與旋轉定位桿3固定,在連接套筒 9外側有針孔10,針孔10的直徑與克氏針/斯氏針的直徑相匹配。手術中,將克氏針/斯氏針穿過針孔10對股骨近端和脛骨遠端實施固定。
圖中顯示,足靴11底部嵌在足靴滑道15上,足靴滑道15固定在手術臺上,足靴滑道15與滑軌I平行,位于兩條滑軌I 一端的中間軸線上,位置可根據下肢長度來調節,足靴 11可以沿著足靴滑道15前后滑動。患者的足部固定在足靴11上,足靴11下部連接牽引繩 12,牽引繩12通過定滑輪13懸掛重物14,定滑輪13固定在手術臺的邊緣,足靴11通過懸掛重物14沿下肢長軸牽引恢復其力線。
本發明的滑軌1、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由透過X線的材料制成。
本發明的使用過程如下患者麻醉后下肢肌肉松弛不再牽拉骨折塊,將下肢置于滑軌位置上。足部置于足靴, 足踝位于中立位,足尖朝上固定。通過懸掛重物沿下肢長軸牽引恢復其力線,并初步復位骨折。參照對側下肢長度,恢復患側下肢長度。
根據我們既往研究成果(ZhangQ, Liu H, Chen W,et al. Radiologic measurement of lesser trochant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Skeletal Radiol 2009; 38:1175-1181 ),股骨小轉子的形態可以提示股骨旋轉狀態。術中將對側下肢置于中立位,拍攝股骨近端正位圖像,觀察小轉子形態。然后,拍攝患側股骨近端圖像,與對側小轉子形態(主要是高度和寬度)對比,確定其是位于中立位、內旋或外旋。 如果股骨存在旋轉,可以通過旋轉定位桿3向股骨植入克氏針或斯氏針,沿著旋轉定位桿3 相應地外旋或內旋來糾正旋轉不良,恢復力線。同樣道理,通過使用C型臂拍攝脛腓骨近端和遠端正位透視圖像,觀察上脛腓聯合的形態、下脛腓聯合以及內外踝的形態,并將其作為參照物,在C型臂X線透視下觀察患側下肢的位置,判斷其是否內外旋,并相應地調整。
兩側的角度 定位桿2之間有承托下肢的帆布托16連接。使用前將角度定位桿2 放平在滑軌I上,將骨折側下肢置放于角度定位桿2之間的帆布托16上,使膝關節位于兩側角度定位桿2中間,通過滑動并抬起或放平角度定位桿2控制膝關節的屈伸角度。也可以不用帆布托16,直接用繃帶將肢體綁縛在角度定位桿2上。
恢復患側下肢力線后,分別在遠離手術野的區域,通過綁縛或克氏針/斯氏針固定股骨近端和脛骨遠端,在之后的手術過程中,通過控制位于兩條滑軌I上的兩對調解角度的角度定位桿2來根據手術需要屈曲或伸展膝關節。這一操作是通過工具完成,無需助手,操作穩定,而且在術中可以一直維持良好的力線。
權利要求
1.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的構成中包括滑軌(I)、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針座(8)、足靴(11),滑軌(I)為兩條,平行固定在手術臺上,角度定位桿(2)為四根,分為兩組,每組兩根分別連接在兩條滑軌(I)上,角度定位桿(2)的下端與滑軌(I)為可滑動連接,旋轉定位桿(3)為2-4個,連接在一側或兩側的滑軌(I)上,旋轉定位桿(3)的上部彎曲為圓弧狀,在旋轉定位桿(3)的前端有安裝克氏針/ 斯氏針的針座(8),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與滑軌(I)為可滑動連接,足靴(11)位于滑軌(I) 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與滑軌(I)之間分別由滑動座(4)相連接, 滑動座(4)的上部有直立的連接板(5),連接板(5)上有橫向的螺孔,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的下端有橫向的連接孔,連接螺栓(6)通過連接孔和螺孔將角度定位桿(2)、旋轉定位桿(3)下端固定在滑動座(4)的上部,滑動座(4)的下部為η型,卡在滑軌(I)上,η 型內壁與滑軌(I)兩側壁為滑動接觸,滑動座(4)的下部側面有螺孔,頂緊螺栓(7)穿過螺孔頂在滑軌(I)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相對的角度定位桿(2)之間連接一塊帆布托(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定位桿(3)上端的針座(8)上有連接套筒(9),連接套筒(9)套在旋轉定位桿(3)上,連接套筒(9)的側壁上有頂緊螺栓(7),連接套筒(9)外側有針孔(10),針孔(10)豎直向下,針孔(10)的直徑與克氏針/斯氏針的直徑相匹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足靴(11)底部嵌在足靴滑道(15)上,足靴滑道(15)固定在手術臺上,足靴滑道(15) 與滑軌(I)平行,且在兩條滑軌(I)的中間軸線上,足靴(11)下部連接牽引繩(12),牽引繩 (12)通過定滑輪(13)懸掛重物(14),定滑輪(13)固定在手術臺的邊緣。
全文摘要
用于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的術中復位定位裝置,屬于骨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用于手術中進行骨折復位、恢復下肢力線并實施有效維持,其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滑軌、角度定位桿、旋轉定位桿、針座、足靴,滑軌為兩條,平行固定在手術臺上,角度定位桿每組兩根分別連接在兩條滑軌上,它們的下端與滑軌為可滑動連接,旋轉定位桿為2-4個,連接在一側的滑軌上,它們的上部彎曲為圓弧狀,在前端有安裝克氏針/斯氏針的針座,下端與滑軌為可滑動連接,足靴位于滑軌的一端。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簡便,可以快速準確復位骨折、恢復下肢力線并有效維持,極大地改變了目前膝關節周圍復雜骨折手術中骨折固定后容易出現下肢力線不良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手術的質量。
文檔編號A61B19/00GK103054647SQ20121058931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陳偉, 李嘉, 張奇, 鄭占樂, 張英澤 申請人:張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