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脂血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高脂血的藥物,該藥物是采用純天然植物及動物為原料,按一定工藝制備而成的藥物組合物,攜帶方便,隨時隨地可服用。藥物組合物為:山楂、丹參、三七、制大黃、川芎、制何首烏、紅花、制銀杏葉、制女貞子、水蛭、豨薟草、黃精、澤瀉。經大量臨床應用,療效高,無毒副作用。本發明藥物所用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制備簡單,生產中無三廢排放。服用本發明藥物配合他汀之類的西藥,療效會更好。
【專利說明】治療高脂血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高脂血的藥物,屬醫藥產品【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高脂血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高脂血是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而使血漿中的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的疾病。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高達8%左右,死亡率接近總死亡率的50%左右,而在這其中高脂血占40%左右。由于調脂類西藥存在停藥后易反彈,長時間服西藥易造成肝損傷等問題。
[0003]高脂血癥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過多的脂質沉積于動脈內膜,內膜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局限性增厚,形成粥樣斑塊,斑塊增多或增大使管壁硬化,管腔縮小或閉塞,造成供血部分缺血性損害,最終發生各個器官功能障礙。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聞,聞脂血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輕化趨勢,應用中醫藥治療聞脂血癥的臨床研究得到廣泛的關注。為此,如何研究出高效安全、毒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的方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高脂血的藥物,利用這種藥物治療高脂血,安全可靠,效驗低廉,治愈率高,以利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本【技術領域】組方藥物是采用純天然植物和動物為原料制成的藥物組合物;在本發明所用的原料中,源于植物的是山楂、丹參、三七、大黃、川芎、何首烏、紅花、銀杏葉、女貞子、豨薟草、澤瀉、黃精;源于動物的是水蛭。
[0005]高脂血癥屬中醫學血瘀、痰濁等病癥范疇,其病位在血脈,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指肝、脾、腎虛損,標實主要是瘀血和痰濁。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肝是體內脂質代謝的主要器官,在體內脂質的消化、吸收、合成和代謝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量臨床施治中,雖以調肝降脂入手,但也須兼顧脾腎、痰瘀之癥。本【技術領域】組方中丹參入心、肝經,為活血化瘀要藥,功能破宿血、生新血,與三七、川芎、紅花相伍,可明顯改善微循環、擴張外周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有效成份可降脂且對主動脈內膜斑塊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并能減少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山楂健胃消食而兼活血、化瘀、消積、散瘀,既有助澤瀉理氣滲濕,通暢氣機,又可助丹參活血化瘀,以防痰盛致瘀之變;女貞子、黃精益氣健脾,滋補肝腎,現代藥理研究女貞子主要成份還有調節免疫功能、抗菌、抗炎、抗衰老等藥理作用、抗氧化作用及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水蛭破血逐瘀之良藥,與丹參相伍活血化瘀,具有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張錫純先生曾日之“破瘀血而不傷新血,專入血分而不傷氣分”;豨薟草入肝腎經,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對高脂血癥引起的肢體麻木尤為適宜,與山楂相伍效果更佳;銀杏葉降血脂,軟化血管,改善微循環。諸藥合用可共奏益氣通脈、活血化瘀、健脾化濁、滋養肝腎之功效。 [0006]各種原料的用量按重量計分別為:[0007]山楂20~50份、丹參10~20份、三七3~5份、制大黃3~5份、川彎10~20份、制何首烏10~20份、紅花10~20份、制銀杏葉10~20份、制女貞子10~20份、水蛭10~20份、豨薟草10~20份、黃精10~20份、澤瀉10~20份。[0008]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是:
[0009]取山楂20~50份、丹參10~20份、三七3~5份、制大黃3~5份、川彎10~20份、制何首烏10~20份、紅花10~20份、制銀杏葉10~20份、制女貞子10~20份、水蛭10~20份、豨薟草10~20份、黃精10~20份、澤瀉10~20份,按傳統制備粉劑的方法將上述藥共研制成細粉劑過120目篩即得。
[0010]本發明經過大量臨床應用,對高脂血癥有顯著療效,在一般情況下用本發明藥物一個月可緩解高脂血癥狀,服用3個月可改善高脂血癥狀,半年以后可控制癥狀,高脂血癥基本消除,恢復常人。
[0011]胡某,女,61歲,退休職工,五年來經常頭暈、頭痛、血壓偏高不穩,曾檢查:血脂、血糖偏高。近來頭暈加重,近事易忘,故前來就診。形體較胖,脈細潘,苔薄白,舌質紅偏黯且有瘀斑,證屬陰陽失調,痰瘀內阻。按此藥連服3個月,并適當節制飲食和加強體質鍛煉。復查:血壓及血脂、膽固醇皆降至正常值范圍,諸癥消除。隨訪2年,所屬指標持續穩定。
[0012]范某,男,56歲,住襄城縣茨溝鄉三里溝村,2006年3月就診,患者從事腦力勞動,平素嗜食肥甘,缺少鍛煉,二年前診為高脂血癥。診見:形體肥胖,神疲乏力,頭目眩暈,胸悶脅脹,中脘痞滿,下肢乏力,皮膚干燥,胃納欠佳,舌暗,苔黃賦,脈細弦。診斷:高脂血癥。證屬肝脾不和,兼有瘀血。予以服藥3個月,癥狀控制,病情大有好轉,血脂接近正常值,后又續服3個月,檢查,血脂趨正常值。之后,仍間斷服藥,二年隨訪,無反彈。
[0013]余某,男,38歲,經體檢,血壓,血脂超標,體型胖,工作壓力較大,偶有失眠,大便或干結,或間有便溏,舌紅、苔黃厚,脈弦滑。診為高脂血癥,證屬肝郁,痰濁型。予以服藥3個月后復查:血脂有所下降,病情有所好轉,為鞏固療效又續服3個月,血脂在正常值范圍,感覺無任何不適。隨訪一年未見異常。
[0014]多年來,用本發明藥物治療上述高脂血癥患者73例,獲效顯著。
[0015]若能配合西藥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類型藥物會收到更滿意的效果。
[0016]因為長期服用他汀之類的西藥,會產生毒副作用,對肝。腎、胃造成損傷,即使暫時控制,往往藥一停,會反彈,配合中藥服,會減輕毒副作用,經大量臨床驗證,中西雙調療效會讓患者更滿意。
[0017]臨床資料及治療效果
[0018]2000-2013年期間先后治療高脂血癥患者73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高脂血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山楂20~50份、丹參10~20份、三七3~5份、制大黃3~5份、川芎10~20份、制何首烏10~20份、紅花10~20份、制銀杏葉10~20份、制女貞子10~20份、水蛭10~20份、豨薟草10~20份、黃精10~20份、澤瀉10~20份。
2.權利要求所述治療高脂血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方法是:取山楂20~50份、丹參10~20份、三七3~5份、制大黃3~5份、川彎10~20份、制何首烏10~20份、紅花10~20份、制銀杏葉10~20份、制女貞子10~20份、水蛭10~20份、豨薟草10~20份、黃精10~20份、澤瀉10~20份。按傳統制備粉劑的方法將諸藥混合研制成細粉劑過120目篩即得。
【文檔編號】A61K36/8969GK103638302SQ201310698837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蘇甲臣 申請人:蘇甲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