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可重復閉合的消化道止血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包括金屬夾頭、釋放部件、輸送部件和手柄;金屬夾頭包括:夾片;與夾片的推拉端套接成一體的連接件;夾片的推拉端和連接件能夠在收緊管內前后滑動;夾片上設有翼部;收緊管前部固定有限位銷;收緊管的前部開有凹孔;釋放部件包括:連接管的前部與收緊管的后部通過活扣連接,連接管的后部與彈簧管固定連接;連接桿的前部設有更大拉力時失效的半包圍孔與連接件的固定銷連接,連接桿前部設有凸圓臺,連接桿后部的沉孔和牽引鋼絲固定連接;輸送部件包括:牽引鋼絲、保護軟管和彈簧管;彈簧管外熱縮有薄壁導管;助推管和牽引鋼絲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夾持可靠,可多次開合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可重復閉合的消化道止血夾【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胃腸道系統、膽道系統和其他體腔的組織夾持裝置,具體的說,是通過內窺鏡的工作鉗道到達目標出血處,將傷口或切口的邊緣夾持在一起而達到止血目的的止血夾。
【背景技術】
[0002]在臨床醫學中,胃腸系統、膽道系統、血管系統以及其他體腔和中空器官的出血是常見的臨床癥狀。目前止血方法有:噴灑藥物、藥物注射、激光凝固、靜脈曲張套扎、微波止血、止血夾止血等,而內窺鏡下應用止血夾因其副損傷小、止血速度快、成功率高、并發癥少等優點,已成為急性消化道出血非手術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內窺鏡的工作鉗道,將止血夾輸送到體內目標組織處,用上述夾夾持住出血組織的邊緣,起到機械壓迫止血的作用,此后取出上述夾的輸送裝置,而上述夾留在體內,傷口閉合后從消化道排出。其可靠的止血效果已經獲得了醫生和患者的肯定,但目前市場上的止血夾,只能閉合一次,不能重復開合,不方便在目標處重新定位,一旦止血夾閉合就無法重新張開。當夾持的組織不合適時,只能將夾子拉斷,然后退出輸送系統,再另外送入新的止血夾,操作較為麻煩,而且延誤醫生的處理時間。此外,有些止血夾留置體內的部分較長,大約16mm,不適合放置于膽道等狹小的空間內,會有刮傷消化道組織壁的風險,造成穿孔,引起二次出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夾持可靠,可多次開合的特點。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包括金屬夾頭、釋放部件、輸送部件和手柄;牽引鋼絲通過助推管與手柄相連,輸送部件與手柄固定連接;輸送部件通過連接桿和連接管與金屬夾頭固定連接;所述的止血夾,通過滑環在滑桿上滑動,控制牽引鋼絲前后運動,從而使得連接桿和連接件前后移動,實現夾片的閉合和張開,進行多次重復開合。
[0006]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所述金屬夾頭包括:能夠在外力作用下重復開合并對生物組織進行止血夾持的夾片,具有夾持端和推拉端;與所述夾片的推拉端套接成一體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通過固定銷連接的連接塊和滑塊;用于收納所述夾片的推拉端和連接件的收緊管,所述夾片的推拉端和連接件能夠在該收緊管的管道內來回滑動;當所述夾片的推拉端和連接件向收緊管的后部移動時,所述夾片的夾持端受到收緊管前部的作用合攏,當所述夾片和連接件移動至收緊管的后部時,夾片的翼部卡在收緊管前部的凹孔內,阻止夾片和連接件繼續往收緊管后部移動;所述收緊管的前部固定設置有對連接件進行前移限位的限位銷,限位銷插入在收緊管的前部通孔中,防止夾片和連接件往收緊管的前部移動時超出收緊管范圍。
[0007]進一步的,所述夾片的制作可將金屬薄片先利用沖壓或電火花線切割的工藝,然后再經折彎成型。
[0008]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所述釋放部件包括:和上述收緊管進行活扣連接的連接管,連接管前部有兩彈性的翼片,翼片上有凸出圓柱,用于插入在收緊管后部異形孔中;所述連接管后端有一通孔,用于連接彈簧管;所述連接桿的前部設有半包圍孔,半包圍孔的開口小于上述固定銷的直徑;所述連接桿后部有一沉孔,沉孔中插入牽引鋼絲進行固定連接;所述金屬夾頭在牽引鋼絲拉動后移過程中,當牽引鋼絲拉力更大時,連接桿的半包圍的銷接孔變形,從而連接桿與固定銷分離,實現牽引鋼絲與金屬夾頭的脫離,此為第一次分離。
[0009]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和固定銷分離時,連接桿上有一直徑大于連接管翼片上凸出圓柱間距離的凸圓臺,當連接桿在牽引鋼絲的拉動下繼續往近端移動,連接管的凸出圓柱在連接桿的凸圓臺的作用下,凸出圓柱被從收緊管的異形孔中頂出,實現連接管和收緊管的分離,此為第二次分離,這樣金屬夾頭與整體部件分開,并留置于生物腔道內。
[0010]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所述輸送部件包括:和上述連接桿后部沉孔固定連接的牽引鋼絲,牽引鋼絲插入連接桿的沉孔中,通過壓接或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牽引鋼絲外套有一保護軟管,所述彈簧管插入在上述連接管后部的通孔中進行固定連接,彈簧管外熱縮一薄壁導管。
[0011]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的滑塊和連接塊具有相同的半徑,上述半徑不大于收緊管的半徑,連接件能夠實現在收緊管的管道內前后移動。
[0012]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管前部至少有兩個彈性的翼片,翼片上分別設有一凸出圓柱,兩凸出圓柱間的距離小于所述連接桿的凸圓臺的直徑,連接桿的凸圓臺可以把連接管的凸出圓柱從收緊管的異形孔中頂出。
[0013]進一步的,所述所述輸送部件包括:牽引鋼絲、保護軟管、彈簧管和助推管;彈簧管外熱縮有薄壁導管;助推管和牽引鋼絲固定連接。
[0014]進一步的,所述手柄和輸送部件通過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消化道止血夾具有重復開合的夾片,可多次靈活張開閉合,夾持可靠,結構簡單,適合于生物體內組織出血的一種縫合治療裝置。同時,本發明縮短了留置生物體內金屬夾頭的長度,避免了由于較長留置部分而造成生物正常組織的損傷或穿孔,以防二次出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金屬夾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金屬夾頭和釋放部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夾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是收緊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7是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8是連接桿的剖視圖。
[0025]圖9是連接管的結構示意圖。[0026]圖10是連接管的剖視圖。
[0027]圖11夾片完全打開,金屬夾頭運動到目標位置處的剖視圖。
[0028]圖12夾片完全閉合后,連接件向后運動到一半位置的剖視圖。
[0029]圖13夾片完全閉合后,夾片的翼部卡住收緊管的凹孔后的剖視圖。
[0030]圖14連接件和連接桿分離后的剖視圖。
[0031]圖15是收緊管和連接管開始分離的剖視圖.[0032]圖16是金屬夾頭和釋放部件完全分離后的剖視圖。
[0033]圖中:1.金屬夾頭,11.夾片,12.收緊管,13.連接件,14.滑塊,15.連接塊,16.固定銷,17.限位銷,2.釋放部件,21.連接桿,22.連接管,3.輸送部件,31.牽引鋼絲,32.保護軟管,33.彈簧管,34.薄壁導管,35.助推管,4.手柄,41.導向管,42.引出管,43.滑桿扣,44.滑環,45.滑桿,46.拇指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現在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35]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包括金屬夾頭1、釋放部件2、輸送部件3和手柄4。
[0036]所述金屬夾頭I包括夾片11、收緊管12、連接件13和限位銷17。夾片11為前端設有彈性的夾持端11-2,用于夾持生物體內組織,后端有推拉端11-1,和連接件13相連,通過牽引鋼絲31控制其在收緊管12內運動,夾片11的側面設有翼部11-3,用于夾片11向近端手柄4運動時,卡在收緊管12的凹孔12-1中,防止夾片11從收緊管12中滑落。夾片11的翼部11-3上開有多個鋸齒11-4,利于夾片合攏時夾緊生物組織。連接件13由滑塊14、連接塊15和固定銷16組成,其前端圓柱15-1和夾片11的推拉端11-1相連,后端固定銷16與連接桿21連接。所述收緊管12為中空管體,前端設有凹孔12-1,后端設有異形孔12-3與連接管22的凸出圓柱22-1活扣連接。所述限位銷17用于阻止連接件13向遠端運動時滑出收緊管12的前端。
[0037]所述釋放部件2由連接桿21和連接管22組成,連接桿21為大致圓柱狀,其前端設有半包圍孔21-1與連接件13的固定銷16連接,上下平臺21-6之間的高度不大于連接件13的滑塊14和連接塊15之間的距離,牽引鋼絲31插入其后端的沉孔21-5中,并接觸沉孔21-5的地面,以焊接、壓接或任何其他剛性的固接方式連接,圓柱21-4的直徑小于連接管22的凸出圓柱22-1間的距離,凸圓臺21-2和圓錐面21-3用于連接桿21向近端手柄4運動時頂出扣接在異形孔12-3中的凸出圓柱22-1 ;所述連接管22為大致中空管體結構,其前端設有至少兩個翼片22-2,翼片22-2上有凸出圓柱22-1與收緊管12的異形孔12_3進行活扣連接,后端的通孔22-3用于插入彈簧管33進行固接,彈簧管33插入的距離通過工裝進行控制。
[0038]所述輸送部件3包括牽引鋼絲31、保護軟管32、彈簧管33、薄壁導管34和助推管35,為細長的柔性部件。所述牽引鋼絲31為單根不銹鋼金屬絲,其前端插入連接桿21的沉孔21-5中,并接觸沉孔21-5的底面,后端通過其上固接的助推管35與滑環44連接,通過滑環44在滑桿45的槽45-2上前后滑動從而帶動其在彈簧管33內做前后運動;所述保護軟管32套于牽引鋼絲31外,為具有一定彈性和強度的中空結構,保護牽引鋼絲31在做前后運動時不損傷;所述彈簧管33外套有熱縮的薄壁導管34,起到防護作用。
[0039]所述手柄4作為醫護人員的操作部件,包括導向管41、引出管42、滑桿扣43、滑環44、滑桿45和拇指環46,控制遠端夾片11的開閉;拇指環46與滑桿45的兩頂端45_1扣接在一起;滑桿45與兩側的滑環44相配合,醫護人員可以方便地操作滑環44在滑桿45的槽45-2上前后移動;導向管41通過引出管42和滑桿扣43扣接在一起,滑桿扣43和滑桿45通過扣接的方式連接。
[0040]下面參照圖1、圖11至圖15,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臨床【具體實施方式】。使用時,先將手柄I的滑環44向遠端推送,夾片11在輸送部件3、連接桿21和連接件13的作用下也向遠端運動,其夾持端11-2露在收緊管12的外面,由于限位銷17的阻擋作用,推拉端11-1的近端位于收緊管12內。夾持端11-2因具有彈性,當夾持端11-2露在收緊管12的外面時,在自然狀態下,兩夾持端11-2相互張開。
[0041]當金屬夾頭I目標位置處,調整金屬夾片和目標組織的角度和距離,向近端拉動滑環44,夾片11在連接件13和牽引鋼絲31的作用下,縮進收緊管12中,同時夾持端11_2微微靠攏并開始接觸目標組織。
[0042]當夾片11的位置確定后,向近端拉動滑環44,牽引鋼絲31帶動連接桿21和連接件13向近端滑動,夾片11逐漸靠攏直到翼部11-3卡在收緊管12的凹孔12-1中無法繼續運動。繼續向近端拉動滑環44,當拉力更大時,連接桿21的半包圍孔21-1變形,與固定銷16分離,當連接桿21向近端運動到一定位置時,圓錐面21-3開始和連接管22的突出圓柱22-1抵觸,當凸圓臺21-2和凸出圓柱22-1抵觸時,凸出圓柱22_1被頂出收緊管12的異形孔12-3,收緊管12和連接管22分離,至此,金屬夾頭I被釋放,就完成了止血操作的基本過程,此時將剩下的釋放部件2通過輸送部件3和手柄4從內窺鏡鉗道中取出,便完成了整個操作。
[0043]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夾持可靠,可多次開合的特點。
[0044]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對本實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包括金屬夾頭、釋放部件、輸送部件和手柄;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夾頭包括:夾片;與夾片的推拉端套接成一體的連接件;夾片的推拉端和連接件能夠在收緊管內前后滑動;夾片上設有翼部;收緊管前部固定有限位銷;收緊管的前部開有凹孔; 所述釋放部件包括:連接管的前部與收緊管的后部通過活扣連接,連接管的后部與彈簧管固定連接;連接桿的前部設有更大拉力時失效的半包圍孔與連接件的固定銷連接,連接桿前部設有凸圓臺,連接桿后部的沉孔和牽引鋼絲固定連接; 所述輸送部件包括:牽引鋼絲、保護軟管和彈簧管;彈簧管外熱縮有薄壁導管;助推管和牽引鋼絲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片的制作可將金屬薄片先利用沖壓或電火花線切割的工藝,然后再經折彎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片的翼部上開有多個鋸齒,利于夾緊生物體內組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片的推拉端和套接成一體的連接件,能夠在收緊管的管道內來回滑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緊管的前部設有凹孔,可以卡住夾片的翼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緊管前部固定有防止連接件滑出收緊管內管道的固定銷。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緊管后部設有異型孔,與所述連接管前部翼片上的凸出圓柱進行活扣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的前部設有半包圍孔,半包圍孔與連接件的固定銷進行連接,半包圍孔的開口小于固定銷的直徑;半包圍孔承受更大拉力時,半包圍孔變形與連接件的固定銷脫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前部凸圓臺的直徑大于連接管翼片上兩突出圓柱問的距離,連接桿的凸圓臺可以把連接管的凸出圓柱從收緊管的異形孔中頂出。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軟管套于牽引鋼絲外部。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重復開合的消化道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導管熱縮于彈簧管外部。
【文檔編號】A61B17/122GK203539404SQ201320659882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包紅鋒, 向勇剛, 張壯利, 陳祥, 葛泉波 申請人:常州樂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