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導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包括內圈、設置于內圈外圍的外圈以及與內圈相固定的底座,內圈的中央開設有導管腔,外圈與內圈之間形成有環形腔;其特別之處在于:環形空腔內設置有多個轉動軸,每個轉動軸上均固定有夾持臂和齒輪,內圈上開設有便于夾持臂伸出導管腔的內腔開口;外圈可相對于內圈轉動,外圈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與齒輪相嚙合的環形齒條。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通過旋轉轉動輪可實現夾持臂松開對醫用導管的夾持,實現了擋片與環形齒條分離后外圈的自動回位,可有效地將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固定于或者人體表面。對導管的固定和松開均可通過單手來完成,操作簡單大;所能固定的導管尺寸不受限制,適用范圍更廣。
【專利說明】一種醫用導管固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導管固定器,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適用的導管尺寸范圍廣且通過單手即可完成操作的醫用導管固定器。
【背景技術】
[0002]術后、手術過程中需要各種引流管或導流管,引流管和導流管用于插入人體組織內或器官內,以便將人體內的組織液和分泌物引出。譬如,術后由于傷口處會產生大量的液體物質,需要插入引流管將其引出,為了保證引流管插入體內的位置不變,通常情況下使用專用的固定器將引流管進行固定。
[0003]例如專利號為CN201120156981.0的實用新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導流管固定器,其由底座(2)、粘膠層(I)、第一夾板(3)和第二夾板(6)組成,底座上開有導流管孔,粘膠層上開有徑向開口。這種結構形式的導流管固定器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在將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打開、扣合的過程中,需雙手進行操作,由于此時粘膠層貼合在患者皮膚表面,操作起來十分不便;由于受底座上導流管孔、粘膠層上徑向開口尺寸的限制,其所能固定的醫用導管的尺寸范圍十分有限,對于許多尺寸的導管不能進行有效的固定。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適用的導管尺寸范圍廣且通過單手即可完成操作的醫用導管固定器。
[0005]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包括內圈、設置于內圈外圍的外圈以及與內圈相固定的底座,內圈的中央開設有導管腔,外圈與內圈之間形成有環形腔;其特別之處在于:環形空腔內設置有多個轉動軸,每個轉動軸上均固定有夾持臂和齒輪,內圈上開設有便于夾持臂伸出導管腔的內腔開口 ;外圈可相對于內圈轉動,外圈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與齒輪相嚙合的環形齒條。
[0006]從人體中穿出的醫用導管,再從導管腔中貫穿而出。環形空腔內設置有多個轉動軸,由于每個轉動軸上均固定有夾持臂和齒輪,當夾持臂經內腔開口伸入至導管腔中時,通過夾持臂對醫用導管的夾持,可實現對醫用導管的有效固定。由于外圈上固定有與轉動軸上的齒輪相嚙合的環形齒條,因此,通過轉動外圈可驅使夾持臂對醫用導管進行夾緊。
[0007]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所述內圈由筒狀部、上平板部、下平板部和上外延部組成,筒狀部的內部為導管腔,內腔開口開設于筒狀部上,上外延部固定于上平板部的邊緣;所述底座由下外延部和連接部組成,連接部與下平板部通過多個固定螺釘相連接。外圈設置于內圈外圍之后,上外延部、下外延部實現對外圈的限位作用,外圈、上平板部、下平板部和筒狀部之間形成環形腔。
[0008]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所述內圈上設置有使外圈只能按一個方向轉動的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包括貫穿于上平板部的限位軸,限位軸的上端固定有轉動輪,下端固定有對環形齒條限位的擋片;限位軸的外圍設置有使擋片自動回位至限位狀態的第一回位彈簧。在第一回位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擋片壓向環形齒條的齒上,使得環形齒條只能朝一個方向轉動;通過旋轉轉動輪可使擋片與環形齒條相分離,以便環形齒條可朝兩個方向轉動。
[0009]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轉動軸上的夾持臂不伸入導管腔中時為導管固定器的初始狀態,所示內圈與外圈之間連接有迫使導管固定器處于初始狀態的第二回位彈簧。
[0010]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包括避免靠近導管腔部位的導管被碰觸的導管護罩,底座的上表面上開設有環形導槽;所述導管護罩的末端可轉動地鑲嵌于環形導槽內。設置導管護罩可有效地避免靠近導管腔的導管被碰觸,防止了導管被彎折而堵塞,使得導管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不會喪失導流功能。
[0011]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所述底座下方固定有粘貼于患者皮膚表面的水膠體,水膠體的外圍設置有自粘敷料體。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外圈中設置有醫用導管貫穿的導管腔,轉動軸上設置有可伸入至導管腔的夾持臂,外圈通過環形齒條與齒輪的嚙合可驅使轉動軸進行轉動,進而驅使夾持臂對醫用導管進行夾緊,實現了對應用導管的固定。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對導管的固定和松開均可通過單手來完成,操作簡單大;所能固定的導管尺寸不受限制,適用范圍更廣。
[0013]同時,由于在內圈上設置有限位機構,通過擋片對環形齒輪的限位作用,保證了夾持臂只能朝向夾緊醫用導管的方向轉動;通過旋轉轉動輪可實現夾持臂松開對醫用導管的夾持。通過在內圈與外圈之間設置第二回位彈簧,實現了擋片與環形齒條分離后外圈的自動回位。通過在底座上設置水膠體和自粘敷料體,可有效地將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固定于或者人體表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的主視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的剖視圖;
[0016]圖3為圖2中局部區域的放大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的剖視圖。
[0018]圖中:1內圈,2外圈,3底座,4導管腔,5環形腔,6轉動軸,7夾持臂,8齒輪,9環形齒條,10內腔開口,11限位軸,12擋片,13第一回位彈簧,14轉動輪,15第二回位彈簧,16水膠體,17固定螺釘,18自粘敷料體,19導管護罩,20環形導槽;1-1筒狀部,1-2上平板部,1-3上外延部,1-4下平板部,3-1下外延部,3-2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分別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導管固定器主視圖和剖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內圈1、外圈2、底座3、轉動軸6、夾持臂7、齒輪8、環形齒條9、導管護罩19 ;所示的內圈I由筒狀部1-1、上平板部1-2、下平板部1-4和上外延部1-3組成,筒狀部1-1的內部為與醫用導管相配合的導管腔4,由人體穿出的導管經導管腔4穿出。上平板部1-2、下平板部1-4分別固定于筒狀部的上、下兩端。外圈2設置于內圈I的外圍,并與之形成環形腔5。底座3由下外延部3-1和連接部3-2組成,在組裝的過程中,首先將外圈2放入內圈I上外延部1-3的內側,然后將底座3上的下外延部3-1通過多個固定螺釘17與下平板部1-4相固定。
[0021]所示的轉動軸6設置于環形腔5中,轉動軸6的兩端轉動地設置于上平板部1-2和下平板部1-4上,轉動軸6的數量應為3個以上,圖中為4個。夾持臂7、齒輪8均固定于轉動軸6上,內圈I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與齒輪8相哨合的環形齒條9,筒狀部1-1上開設有與夾持臂7相配合的內腔開口 10,以便夾持臂7伸入環形腔5中對醫用導管進行夾緊。如果定義所有的夾持臂7均沒有伸入環形腔5中時,為醫用導管固定器的初始狀態,外圈2的內壁與內圈I的外壁之間連接有始終迫使醫用導管固定器回至初始狀態的第二回位彈簧15。導管護罩19為半圓形,可防止靠近導管腔4部位的導管被碰觸,內圈I的上表面上開設有與導管護罩19相配合的環形導槽20,導管護罩19可在環形導槽20內轉動;通過導管護罩19對導管的保護作用,可防止導管由于彎折而堵塞。
[0022]如圖3所示,給出了圖2中局部局域的放大圖;所示的限位機構由限位軸11、擋片12、第一回位彈簧13和轉動輪14組成。限位軸11貫穿于上平板部1-2并可進行轉動,轉動輪14、擋片12分別固定于限位軸的上下兩端,擋片12用于對環形齒條9進行限位。第一回位彈簧13設置于限位軸11的外圍,由于保證擋片12始終緊貼于環形齒條9上,以使其只能朝一個方向轉動。
[0023]使用時,用手逆時針轉動外圈2,即可驅使夾持臂7伸入至導管腔4中實現對醫用導管的加緊。如果需將導管從醫用導管固定器中取下,則只需旋轉轉動輪14使擋片12與環形齒條9相脫離即可,此時,外圈2會在第二回位彈簧15的作用下自動逆時針旋轉,帶動夾持臂7從導管腔4中移出,結束對醫用導管的夾持。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導管固定器,包括內圈(I)、設置于內圈外圍的外圈(2)以及與內圈相固定的底座(3),內圈的中央開設有導管腔(4),外圈與內圈之間形成有環形腔(5);其特征在于:環形空腔內設置有多個轉動軸(6),每個轉動軸上均固定有夾持臂(7)和齒輪(8),內圈上開設有便于夾持臂伸出導管腔的內腔開口( 10);外圈可相對于內圈轉動,夕卜圈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與齒輪相嚙合的環形齒條(9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I)由筒狀部(1-1)、上平板部(1-2)、下平板部(1-4)和上外延部(1-3)組成,筒狀部的內部為導管腔(4),內腔開口(10)開設于筒狀部上,上外延部固定于上平板部的邊緣;所述底座(3)由下外延部(3-1)和連接部(3-2)組成,連接部與下平板部(1-4)通過多個固定螺釘(17)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上設置有使外圈(2)只能按一個方向轉動的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包括貫穿于上平板部(1-2)的限位軸(11),限位軸的上端固定有轉動輪(14),下端固定有對環形齒條(9)限位的擋片(12);限位軸的外圍設置有使擋片自動回位至限位狀態的第一回位彈簧(1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轉動軸(6)上的夾持臂(7)不伸入導管腔(4)中時為導管固定器的初始狀態,所示內圈(I)與外圈(2)之間連接有迫使導管固定器處于初始狀態的第二回位彈簧(15)。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避免靠近導管腔(4)部位的導管被碰觸的導管護罩(19),內圈(I)的上表面上開設有環形導槽(20);所述導管護罩的末端可轉動地鑲嵌于環形導槽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用導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下方固定有粘貼于患者皮膚表面的水膠體(16),水膠體的外圍設置有自粘敷料體(18)。
【文檔編號】A61M25/02GK203677701SQ20132080555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畢建純 申請人:畢建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