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中草藥沖劑由下述原料制成:中草藥和輔料,所述中草藥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所述中草藥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當歸10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所述輔料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糖粉100g和糊精60g,該中草藥沖劑采用多種天然中草藥制成,無毒副作用,且味道微甜,使用方便,價格低廉,藥效明顯。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類風濕關節炎(RA)是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異質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是慢性、進行性、侵襲性疾病,如未適當治療,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現有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都是使用生物制劑,價格昂貴,也有很多采用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癥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此種方法使用不便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草藥沖劑采用多種天然中草藥制成,無毒副作用,且味道微甜,使用方便,價格低廉,藥效明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中草藥沖劑由下述原料制成:中草藥和輔料;
[0005]所述中草藥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當歸10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 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 ;
[0006]所述輔料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糖粉100g和糊精60g。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所述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0008]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當歸10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清洗干凈后研磨成200目藥末;
[0009]2)將步驟I)制備的中草藥末與糖粉100g、糊精60g—同放置于攪拌機中,加入等比水量后進行攪拌,攪拌至呈膏狀型物體后停止;
[0010]3)提取步驟2)中膏狀型中草藥放入打粒機中進行打粒后,冷凝24小時,即為本發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
[0011]上述中草藥沖劑的服用方法是:開水沖服,一次15g,一日3次。
[0012]禁忌事項:服藥期間不宜食用辛辣,油膩,寒冷及不宜消化食物。
[0013]本發明所述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其藥材的功效分別如下:
[0014]1、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0015]2、熟地:補血滋陰功效,可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癥,亦可用于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癥;[0016]3、蒼耳子:散風除濕通竅;
[0017]4、蜂房:祛風,攻毒,殺蟲,止痛,抗過敏;
[0018]5、烏蛇:祛風,活絡,定驚的功效,用于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疬惡瘡;
[0019]6、雞血藤:補血行血,通經絡;
[0020]7、海桐皮:鎮痛消炎、祛風行氣、祛濕活血之效,根皮治胃炎、腎炎及風濕疼痛,亦可外敷刀傷;祛風濕,通經絡,殺蟲;治風濕痹痛,痢疾,牙痛,疥癬;
[0021]8、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0022]9、生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23]10、制川烏: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乳房疼痛,胸部脹痛,關節疼痛;
[0024]11、桂木:清熱開胃,收斂止血;
[0025]12、生地:清熱涼血、益陰生津;
[0026]13、細辛:外散風寒,內祛陰寒,同時止痛、鎮咳。
[0027]本發明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及其制備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該沖劑采用多種天然中草藥制成,不僅具有價格低廉,藥效明顯,使用方便等優點,并且味道微甜,沒有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技術手段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9]實施例1
[0030]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所述中草藥沖劑包括有中草藥和輔料;
[0031]所述中草藥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當歸10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 ;
[0032]所述輔料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糖粉100g和糊精60g。
[0033]所述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的制備方法過程如下:
[0034]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當歸10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清洗干凈后研磨成200目藥末;
[0035]2)將步驟I)制備的中草藥末與糖粉100g、糊精60g—同放置于攪拌機中,加入等比水量后進行攪拌,攪拌至呈膏狀型物體后停止;
[0036]3)提取步驟2)中膏狀型中草藥放入打粒機中進行打粒后,冷凝24小時,即為本發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
[0037]實驗例1:
[0038]實驗對象:200名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分為兩組,每組100人,對照組100人,實驗組100人。[0039]實驗方法和時間:對照組通過紅外線熱療,實驗組每天服用本發明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對比兩組接受治療后的復發人數;治療時間為3個月,記錄次數為3次,復查時間為6個月,記錄次數為3次。
[0040]I)對比對照組與實驗組的復發人數,其結果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藥沖劑由下述原料制成:中草藥和輔料; 所述中草藥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當歸lo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 所述輔料組份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糖粉100g和糊精60g。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草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當歸10g、熟地15g、蒼耳子5g、蜂房25g、烏蛇10g、山甲竹10g、雞血藤15g、海桐皮15g、山龍20g、白術3g、生甘草4g、制川烏5g、桂木8g、生地30g、細辛9g清洗干凈后研磨成200目藥末; 2)將步驟I)制備的中草藥末與糖粉100g、糊精60g—同放置于攪拌機中,加入等比水量后進行攪拌,攪拌至呈膏狀型物體后停止; 3)提取步驟2)中膏狀型中草藥放入打粒機中進行打粒后,冷凝24小時,即為本發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 中草藥沖劑。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3830421SQ201410003117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明者】薛清佩, 陳洪瑜, 崔書豪, 王志剛, 潘進賢 申請人:薛清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