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金銀花10~20份、連翹10~20份、大黃5~6份、薄荷腦1~2份、甘草5~6份、知母1~2份、車前子5~10份、丹參10~20份、牛蒡子5~10份、葛根5~6份和大青葉1~2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使用的中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藥物安全可靠。諸藥相和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化斑的功效,治療水痘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治愈率高、無副作用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0003]水痘大多見于I~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經2~3天水皰干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瘢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后見于軀干、四肢。數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于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見于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是在傳統的中醫辨證施治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臨床實踐研制而成的,本發明治療水痘具有療效可靠、見效快、無副作用等特點。
[0005]本發明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金銀花10~20份、連翅10~20份、大黃5~6份、薄荷腦I~2份、甘草5~6份、知母I~2份、車前子5~10份、丹參10~20份、牛蒡子5~10份、葛根5~6份和大青葉I~2份。
[0006]本發明的優選方案為: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金銀花20份、連翹15份、大黃5份、薄荷腦2份、甘草5份、知母1份、車前子5份、丹參15份、牛蒡子10份、葛根5份和大青葉1份。
[0007]服用前,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10~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大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小火煎煮20~30分鐘,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大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小火煎煮15~20分鐘,然后去渣取汁即可。月艮用時,每次300ml, 一日兩次。
[0008]藥理分析:
[0009]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
[0010] 連翹:主要含苯乙醇苷類、木脂體及其苷類、五環三萜婁、揮發油類等化合物。藥理研究認為其具有抗菌、抗炎、解熱、鎮吐、利尿強心、抗肝損、鎮痛、抑制磷酸二酯酶、抗病毒、降血壓、抑制彈性蛋白酶活力、抗內毒素等作用。
[0011]大黃: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閉;產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
[0012]薄荷腦:外用可以消炎,止痛,止癢,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浮腫等;內服以復方制劑中可緩解局部炎癥及治療感冒,并有健胃,驅風作用。
[0013]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4]知母: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0015]車前子: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0016]丹參:味苦,氣微寒,無毒。入心、脾二經。活血通經、排膿生肌,專調經脈,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惡血。
[0017]牛蒡子: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風熱或肺熱咳嗽、咯痰不暢;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及風疹瘙癢;瘡瘍腫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潤腸通便,熱毒咽喉紅腫疼痛,兼有熱結便秘尤宜。
[0018]葛根:有解表退熱、生津止渴、止瀉的功能。
[0019]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
[0020]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使用的中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藥物安全可靠。諸藥相和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化斑的功效,治療水痘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治愈率高、無副作用等特點。
[0021]療效判斷:
[0022]痊愈:自覺癥狀消失,皮疹、水痘消失,肉眼判斷恢復到與周圍皮膚組織相同的健康狀態。
[0023]好轉:自覺癥狀消失,皮疹、水痘消失并結痂,但偶有局部輕度瘙癢。
[0024]無效:諸癥無改善。
[0025]以下為臨床試驗總結:治療水痘100例,患者服用本發明制劑,每日兩次,每次300ml。經過3~10天治療,痊愈95例,占95%,好轉5例,占5%,總有效率100%。通過治療所示,對病人無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規化驗及肝腎功能檢查未發現異常現象。
[0026]以下列舉幾個典型病例:
[0027]病例1:韓某某,男,12歲,早春肢體及臉部出現大小不等水痘,色暗,局部瘙癢。服用本發明藥物一周后痊愈,隨訪半年無復發。
[0028]病例2:張某某,男,5歲,患水痘2天后服用本發明藥物,5天痊愈,隨訪半年無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0029]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30]實施例1:
[0031]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金銀花20份、連翹15份、大黃5份、薄荷腦2份、甘草5份、知母1份、車前子5份、丹參15份、牛蒡子10份、葛根5份和大青葉1份。
[0032]服用前,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5厘米, 用大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小火煎煮20分鐘,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5厘米,用大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小火煎煮20分鐘,然后去渣取汁即可。服用時,每次300ml,
一日兩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金銀花10~20份、連翹10~20份、大黃5~6份、薄荷腦I~2份、甘草5~6份、知母I~2份、車前子5~10份、丹參10~20份、牛姜子5~10份、葛根5~6份和大青葉I~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水痘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金銀花20份、連翹15份、大黃5份、薄荷腦2份、甘草5份、知母1份、車前子5份、丹參15份、牛蒡子10份、葛根5份和大青葉1份。
【文檔編號】A61K36/8964GK103908560SQ201410136479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4日
【發明者】張華 , 于洪菊, 金延春 申請人: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