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治療生殖器濕疹的外用制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67955閱讀:627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組份的醫(y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生殖器濕疹的外用制劑



背景技術(shù):

生殖器是男子羞于開口的部位,然而,這里的皮膚卻又是一個多事的地方。生殖器作為男性隱私部位,因為生理,運動、穿著等方面原因,經(jīng)常會面臨潮濕、瘙癢、多汗、潮濕或發(fā)涼等異常感覺。生殖器具有一定的舒縮功能,其皮膚中有大量的汗腺,從而可以調(diào)節(jié)局部的溫度,如果生殖器分泌出的汗液不能及時散發(fā),局部溫度升高,汗液分泌增加,就會感到生殖器總是濕濕的了,長期多汗潮濕的生殖器容易受產(chǎn)生炎癥出現(xiàn)外陰瘙癢難忍。生殖器潮濕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典型癥狀之一,也與長期久坐,在熱的環(huán)境中工作以及精索靜脈曲張有關(guān)。由于生殖器皮膚皺褶較多,汗腺較多,分泌力強,空氣不易流通,穿化纖等緊身內(nèi)衣褲會使透氣情況變得更糟。此外,具有過敏體質(zhì)的患者,很容易因各種刺激而過敏,并發(fā)生殖器濕疹。同時又因病變部位特殊,容易反復發(fā)作,伴有劇癢,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和心理壓力,情緒變化大,容易產(chǎn)生煩躁。所以在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有必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進行醫(yī)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患者的信心和毅力,讓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生殖器濕疹的原因較復雜,過敏體質(zhì)的人,精神長期緊張、情緒變化起伏較大的人易患本病;另外,患有一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胃腸功能紊亂、內(nèi)分泌失常、新陳代謝障礙的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易患本病,如:生活、工作的環(huán)境潮濕,空氣的濕度比較大;外界刺激,寒冷或炎熱,出汗比較多,過度的搔抓等;內(nèi)褲較緊,或異物磨擦,穿化纖的內(nèi)褲都可以誘發(fā)生殖器濕疹。

生殖器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生殖器皮膚病,俗稱“繡球風”、“腎囊風”。它對稱發(fā)生,常波及整個生殖器,患處奇癢,臨程持久,反復發(fā)作,不易根治。本病有急生、慢性之分,急性期相當于“糜爛型”,慢性期相當于“干燥型”。生殖器發(fā)生瘙癢多是以下原因:生殖器濕疹生殖器皮膚上出現(xiàn)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出、結(jié)痂等多種病征,病人自己感覺灼熱和瘙癢。常由于用力搔抓,熱水洗燙而出現(xiàn)急性腫脹或糜爛。此病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而使皮 膚變厚、粗糙、色素沉著、股癬、生殖器皮膚出現(xiàn)環(huán)狀紅斑,上有脫屑,有劇烈的癢感。病人多同時患有足癬(俗稱腳氣)或手癬,并常在生殖器對側(cè)的大腿皮膚上、臀部也有同樣的病征。

生殖器濕疹最主要的癥狀就是痛苦難耐的“癢”,尤其是從原本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下,脫下褲子接觸較涼的溫度時,更是讓人不得不去抓它,許多人都無法抵抗想要抓的欲望,于是乎,越抓皮膚就一再受傷,然后皮膚就越變越厚,皮膚變厚就又想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臨床上治療這些疾病西醫(yī)多采用抗過敏、鎮(zhèn)靜、激素等藥物,如皮膚病平、達克寧、皮康王、皮膚病寧酊等。它們大多為西藥化學成份配制,對于患病時間較短、癥狀較輕的患者,這些藥物尚有一定的作用。但對于病程較長、病情較重的患者來說,這些藥物僅存在暫時的止癢作用,根本無治愈的可能。還有一部份患者在長時間反復用藥后會產(chǎn)生一定的耐藥性,這時就連止癢作用也會沒有了。

生殖器濕疹是男性較為常見的一種皮膚病,病因復雜,除患者自身的體質(zhì)、免疫能力外,還與外界的物理、化學性刺激等因素有關(guān),因此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應做好衛(wèi)生宣教工作。生殖器的皮膚相當敏感,如果處在高溫、潮濕、透氣性差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產(chǎn)生濕疹。因此,宜穿寬松、透氣、吸汗的棉質(zhì)內(nèi)衣,避免長期穿著緊身內(nèi)褲和牛仔褲。夏季出汗多的人群應注意做好皮膚清潔衛(wèi)生,勤洗澡,但應避免用熱水燙洗及堿性肥皂,勤換衣服,保持皮膚干燥。宜多吃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少飲酒,避免海鮮和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搔抓,以防感染或病情加重。帶回的藥物,要詳細向患者說明用法和注意事項,如濕敷方法、涂藥方法、使用時間及次數(shù)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等。

本病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局部環(huán)境:對于很多患者,特別是腦出血術(shù)后、重癥糖尿病、多發(fā)性損傷、大手術(shù)等都可使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tài),特別是分解代謝增強,機體營養(yǎng)不良,引起免疫力低下,皮膚黏膜的屏障保護功能下降;加之高熱、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使出汗過多,生殖器處潮濕。護理缺陷:生殖器位置特殊,護理工作中大多是女性,因此,不適當?shù)纳w被致生殖器處潮濕,生殖器處皮膚清潔不徹底,不注意暴露患處均可使生殖器濕疹出現(xiàn)或加重。情緒因素:腦出血術(shù)后常合并語言、肢體功能障礙;重型顱腦損傷多由車禍及外傷所致,患者多焦慮、躁動;患處瘙癢,使患者心情煩躁,引起搔抓,使皮疹加重。

臨床上現(xiàn)在采用各種熟知中西藥或其合劑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特別是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類固醇類對皮膚乃至全身會產(chǎn)生副作用,結(jié)果是治標不治本,得不償失。臨床上也不乏依然用某些中藥醫(yī)治各種皮膚病,但效果也不盡理想。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西醫(yī)類固醇類藥物對于病程較長、病 情較重的患者來說,這些藥物僅存在暫時的止癢作用,根本無治愈的可能。還有一部份患者在長時間反復用藥后會產(chǎn)生一定的耐藥性;另外長期應用抗生素,易破壞人體正常菌群,導致復發(fā)率升高;沒有特效的中成藥。臨床以中醫(yī)師隨病證外方作湯劑口服,以及一些中藥洗劑,但治療效果均不甚理想,存在著可誘發(fā)耐藥性、復發(fā)率高、用藥不便、制劑困難等不足。臨床迫切需要提供了一種見效快、副作用小、抑菌性強,止癢效果迅速的的治療生殖器濕疹的藥物,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痛苦。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生殖器濕疹的外用制劑,所述外用制劑中各種原料藥的重量份數(shù)為:五倍子10~20份,苦參10~20份,蛇床子10~20份,陳皮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紫草10~20份,白蘚皮10~20份,土茯苓10~20份,敗醬草10~20份,黃柏10~20份,當歸10~20份,百部10~20份,青黛10~20份,黃芩10~20份,白及10~20份,防風10~20份,紅花10~20份,生地10~20份,地榆10~20份。

優(yōu)選地,其所述外用制劑中各種原料藥的重量份數(shù)可以為:五倍子10~15份,苦參10~15份,蛇床子10~15份,陳皮10~20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紫草10~15份,白蘚皮10~15份,土茯苓10~15份,敗醬草10~15份,黃柏10~15份,當歸10~20份,百部10~20份,青黛10~20份,黃芩10~20份,白及10~20份,防風10~20份,紅花10~20份,生地10~20份,地榆10~20份。

優(yōu)選地,其所述外用制劑中各種原料藥的重量份數(shù)還為:五倍子10~20份,苦參10~20份,蛇床子10~20份,陳皮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紫草10~20份,白蘚皮10~20份,土茯苓10~20份,敗醬草10~20份,黃柏10~20份,當歸10~15份,百部10~15份,青黛10~15份,黃芩10~15份,白及10~15份,防風10~15份,紅花10~15份,生地10~15份,地榆10~15份。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生殖器濕疹的外用制劑的制備方法,所述藥物的劑型為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

a、先將原料藥切成顆粒備用;

b、再將切成顆粒的原料藥放入香油中,浸泡一天;

c、先用文火加熱,當原料藥變成枯黃時,去渣濾清,調(diào)入蜂蠟或黃蠟,小火慢慢收膏;

d、將制的的藥膏在涼水中放置24小時,去火毒。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再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生殖器濕疹的外用制劑的制備方法,所述外用藥物為凝膠劑,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原料藥用乙醇提取;

b、再將乙醇提取后的原料藥渣用水提取;

c、將上述兩種提取液;濃縮;摻入基質(zhì)制成凝膠劑。

所述步驟a中,可以按照所述重量份數(shù)將原料藥用乙醇浸泡,后70~85 ℃熱提取,所用乙醇用量為原料藥的總重量的10倍量;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2小時,濃縮乙醇提取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的濃縮液,靜置備用;

所述步驟b中,可以再將上述乙醇提取過的原料藥材的藥渣加10倍量水,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將2次提取液合并靜置。

所述步驟c中,可以將上述兩種提取液合并過濾,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時1.35的濾液,回收乙醇,將所得濾液調(diào)整比重到1.06,減壓得浸膏,加熱至40~50℃后攪拌均勻,再加入基質(zhì),靜置、凝固成膠狀。

優(yōu)選地,可以選自: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羊毛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yōu)選地,其外用藥物劑型可以有:酊劑、膏劑、粉劑、散劑、坐浴劑、洗液劑、凝膠劑和噴霧劑。

本發(fā)明采用清熱燥濕、祛風殺蟲、托毒生肌的藥物成份,經(jīng)皮膚透入體內(nèi),增強治療作用,提高了療效。采用中藥煎劑濕敷,或制成膏劑使用能吸收滲液,改善局部經(jīng)絡運行,藥力直達皮損患處,加速皮損愈合。本發(fā)明能夠使皮膚血管收縮,血行緩慢,新陳代謝減低,抑制滲出并有效緩解瘙癢,使藥液直接滲透至皮損處,使皮損加速愈合,達到治療效果。因此,本發(fā)明在減輕生殖器潮紅、滲液、腫脹等方面,以及減少復發(fā),加快痊愈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生殖器濕疹是生殖器最常見的皮膚病,屬于過敏反應,也是男子常見的性器官皮膚病,不是性傳播性疾病。它俗稱“繡球風”、“胞漏瘡”等。十分頑固,患者常因搔抓、不適當刺激引起疼痛或繼發(fā)感染。生殖器濕疹的原因此較復雜,有內(nèi)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過敏體質(zhì)的人,精神長期緊張、情緒變化起伏較大的人易患本病;另外,患有一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胃腸功能紊亂、內(nèi)分泌失常、新陳代謝障礙的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易患本病。外部的因素包括:生活、工作的環(huán)境潮濕,空氣的濕度比較大;外界刺激,寒冷或炎熱,出汗比較多,過度的搔抓等;內(nèi)褲較緊,或異物摩擦,穿化纖的內(nèi)褲都可以誘發(fā)生殖器濕疹。

生殖器濕疹中醫(yī)一般分為虛實兩種:實者多因濕熱下注。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或生殖器潮濕,汗液浸潤,內(nèi)褲摩擦而致。生殖器可見丘疹、小瘡、膿瘡,搔破后出現(xiàn)糜爛滲出、結(jié)痂等變化,生殖器皮膚紅赤、灼痛,虛證多由急性期轉(zhuǎn)變而來,生殖器皮膚增厚,粗糙如草,顏色發(fā)黑,瘙癢難忍。對實證的治療宜清熱利濕,虛證則應養(yǎng)血潤膚。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諸久瘡者,內(nèi)熱外虛,為風濕所乘,則頭面身體皆生瘡”。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補充了飲食不當,內(nèi)生濕熱之病因。《靈樞·決氣》中記載:“上焦開發(fā),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肺之合皮毛,其 榮毛也。”故肺氣虛時則皮膚失去滋養(yǎng)而致干燥無光澤、毛發(fā)枯槁,甚則濕疹。從上述論述中可以看出濕疹乃“本虛標實”之證,“本虛”是指肺脾氣虛,“標實”是指風、濕、熱三邪為患,據(jù)此采用“內(nèi)外同治”之法。

生殖器濕疹患者初起時,因為該部位屬于隱私疾病難以啟齒,產(chǎn)生羞澀心理,可能會延誤治療和護理。在查房時,要及時耐心詢問,宣傳醫(yī)學知識和衛(wèi)生保健知識,誘導他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晚期時患者因為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由于本病纏綿難愈,且一般病人羞于啟齒,常在夜晚覺得劇烈瘙癢,影響休息,很容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緊張,缺乏耐心,甚至發(fā)脾氣不配合治療護理,此時為心理護理的最佳時機。一方面要根據(jù)病情及時會診、協(xié)商,改進治療護理方案;另一方面要耐心地對待患者要加強談心安慰,既來之則安之。正視疾病規(guī)律,積極配合,堅定信心,預防患者長時間心理困擾,引起心源性疾患。

生殖器濕疹雖非重癥,但其特殊的發(fā)病部位,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存在著羞怯心理,不敢去醫(yī)院就診而自行買藥治療,由于用藥不當,導致病情加重,這不僅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學習,而且造成了嚴重的思想負擔,因此做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

生殖器濕疹多與情緒有關(guān),患者常因疾病部位的特殊、敏感而諱疾忌醫(yī),延誤病情,加之對疾病認識不清,易出現(xiàn)羞怯、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故進行心理疏導前,要準確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職業(yè)特點、性格特點、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針對不同問題采取相應措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注意運用親切誠懇、富有同情心的語言和態(tài)度,端莊穩(wěn)重的舉止,以熟練的護理技術(shù)操作,贏得患者的信賴,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精神負擔,營造起一個平和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以利于疾病恢復。加強生活空間的通風。蓋被薄厚適中,以不出汗為度,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勤換內(nèi)衣,勤更換床單被罩。潮濕型生殖器濕疹蓋被懸空,干燥型有薄痂或鱗屑,勿搔抓或去鱗屑。

方中苦參又名山槐子,性寒,味苦,入心、脾、腎三經(jīng),有清熱解毒、祛風燥濕的作用。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苦參在抗病毒、抗菌等方面有著良好的作用,并有降低細菌含量的功能,達到抑制細菌生長的目的;黃柏,苦寒,清熱燥濕,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黃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等有明顯抗菌作用;白花蛇舌草、紫草,白蘚皮苦寒,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配伍黃柏加強除濕止癢的功效;蛇床子、土茯苓、五倍子能祛風燥濕,殺蟲止癢,白及清熱解毒,養(yǎng)血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修復萎縮粘膜,增強粘膜抗損傷能力,使局部炎癥消失,紅花當歸,止癢生肌;諸藥配伍,乘熱熏洗生殖器,使局部癥狀緩解最終治愈。

蛇床子性辛、苦,溫;有小毒。歸腎經(jīng)。主治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用于陽痿,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治外陰濕疹,婦人陰癢;生殖器濕疹,是婦科外用良藥。《本草經(jīng)疏》載:蛇床子,味苦平;《別錄》 辛甘無毒;今詳其氣味,當必兼溫燥,陽也。故主婦人陰中腫痛,男子陰痿濕癢,除痹氣,利關(guān)節(jié),惡瘡。《別錄》溫中下氣,令婦人子服熱,男子陰強,令人有子。蓋以舌能除濕,溫能散寒,辛能潤腎,甘能益脾,故能除婦人男子一切虛寒濕所生病。寒濕既除,則病去,性能益陽,故能已疾,而又有補益也。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中國藥典》載黃柏清熱燥濕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濕熱為佳。

苦參性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生殖器濕疹,常與黃柏結(jié)合使用,是治療陰道炎的外用婦科良藥。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葉、竹葉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腸、小腸經(jīng),苦寒清熱解毒,甘寒清利濕熱,對癰腫、咽痛、蛇傷等有較強的解毒消癰作用。一般用于治療瘡毒、咽喉腫痛、腸癰腹痛、毒蛇咬傷,也用于熱淋澀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濕的良藥。

敗醬草性味苦平,具有清熱解毒、排膿破瘀的功效。能醫(yī)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chǎn)后瘀滯腹痛、目赤腫痛。入胃、大腸、肝經(jīng)。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用于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chǎn)后瘀滯腹痛等癥。

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jīng)。功能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拘攣疼痛、瘰疬、瘡瘍。現(xiàn)臨床上主要用于濕熱瘡毒,常與白鮮皮、地膚子、苦參、蒼術(shù)等配伍同用。

紫草性寒,味甘、咸。歸心、肝經(jīng)。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真菌性皮膚病、水火燙傷。清熱涼血,用于麻疹,熱病癍疹,真菌性皮膚病,尿血,血淋,血痢,瘡瘍,解丹毒。《本草正義》載: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古以治臟腑之熱結(jié),后人則專治痘瘍,而兼療癍疹,皆涼血清熱之正旨。

白蘚皮性寒,味苦。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用于濕熱瘡毒、黃水淋漓、真菌性皮膚病、疥癬瘡癩、風濕熱痹、黃疸尿赤。常配合苦參、地膚子等藥同用。《本草原始》載其:″治一切疥癩、惡風、疥癬、楊梅、諸瘡熱毒。″

五倍子性味歸經(jīng):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jīng)。《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黃病,心腹痛,小兒夜啼,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抗菌作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以及傷寒、副傷 寒、痢疾、炭疽、白喉、綠膿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菌或殺菌作用。五倍子除鞣酸外尚含有其他抗菌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皮部,五倍子心的煎劑無抗菌作用。五倍子煎劑對接種于雞胚的流感甲型PR8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酸有關(guān)。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綠膿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腸炎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不是由于鞣酸的酸性,而是因其對蛋白有凝固作用;經(jīng)乙醚提出鞣質(zhì)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抗菌作用。

白及性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jīng)。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肺結(jié)核咳血,潰瘍病出血。《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本草綱目》:“氣味(根)苦、平、無毒。

黃芩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應用抗菌比黃連還好,而且不產(chǎn)生抗藥性。我們借助廣譜抗菌作用強的特點,用在真菌培養(yǎng)雜菌感染特厲害,用黃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經(jīng)疏》:黃芩,其性清肅,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濕;陰寒所以勝熱,故主諸熱。諸熱者,邪熱與遍熱也,黃疸、腸僻、泄痢,皆濕熱勝之病也,析其本,則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濕熱,所以小腸利而水自逐,源清則流潔也。血閉者,實熱在血分,即熱人血室,令人經(jīng)閉不通,濕熱解,則榮氣清而自行也。惡瘡疽蝕者,血熱則留結(jié),而為癰腫漬爛也:火瘍者,火氣傷血也,涼血除熱,則自愈也。黃芩有抗變態(tài)反應及抗炎作用:黃芩所含黃芩甙與黃芩素能明顯抑制致敏豚鼠離體小腸與離體氣管對抗原所產(chǎn)生的過敏性收縮反應,對豚鼠與小鼠的被動全身性變態(tài)反應以及豚鼠被動性皮膚變態(tài)反應,黃芩甙與黃芩素亦有抑制作用。黃芩有解熱作用,多數(shù)試驗證明,黃芩的有效成份黃芩甙元有解熱作用。黃芩有解毒作用,黃芩甙有明顯的解毒作用,這可能是由于在β-葡萄糖醛酸甙酶的作用下,黃芩甙分解出葡萄糖醛酸,并與多種毒物結(jié)合所致。黃芩甙10毫克能提高士的寧的LD 50達2.5倍,并且使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多。

青黛:性寒味成,歸肝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之功效。用于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抑菌作用:色胺酮經(jīng)抗真菌試驗,為抗皮膚病真菌的活性成分,對羊毛狀小孢子菌、斷發(fā)癬、石膏樣小孢子菌、紫色癬菌、石膏樣癬菌、紅色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濃度為5μg/ml。、《本草經(jīng)疏》:“青黛,解毒除熱,固其所長,古方多有用之于諸血證者,使非血分實熱,而病生于陰虛內(nèi)熱,陽無所附,火氣因虛上炎,發(fā)為吐衄咯唾等證,用之非宜。血得寒則凝,凝則寒熱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矣。

百部性味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 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部騷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蔓生百部與其他品種百部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均有殺滅作用,醇浸劑較水浸劑的效力為大.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蒸餾水混懸液接觸陰虱數(shù)分鐘即可將其殺死,水浸液則無效.用70%的乙醇浸出液殺頭虱和陰虱的效力比DDT和除蟲菊強.高濃度百部在體外有殺死鼠蟯蟲的作用。《本草拾遺》:火炙浸酒空腹飲,去蟲蠶咬,兼疥癬瘡。

紅花活血通經(jīng),散淤止痛,用于閉經(jīng),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試驗:15只大鼠分為3組,分別ipll00mg/kg紅花黃色素、氫化可的松20mg/kg和生理鹽水。給藥后30分鐘,于左右足跖部sc2.5%甲醛溶液0.05ml致炎,致炎后1.3.5.7.24小時,用于分尺測量大鼠足腫厚度,并與致炎前的足腫厚度比較,計算各藥物組不同時間的足腫脹率。結(jié)果紅花黃色素對甲醛性足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P<O.001)。

防風歸膀胱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jié)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日華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guān)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本草經(jīng)疏》:防風治風通用,升發(fā)而能散,故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周身骨節(jié)疼痹,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下乳,金瘡因傷于風內(nèi)痙。其云主目無所見者,因中風邪,故不見也。煩滿者,因風邪客于胸中,故煩滿也。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祛風燥濕,故主痹也。發(fā)散之藥,焉可久服,其曰輕身,亦濕去耳。《別錄》云,叉頭者令人發(fā)狂,叉尾者發(fā)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diào)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yōu)也。

生地:生地也叫生地黃,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干燥的塊根。清熱、生津、潤燥、滑腸、破瘀、生新、止痛、調(diào)經(jīng)、金瘡瘀、涼血、止血;鮮地黃和生地黃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鮮地黃清熱生津,可以止血和涼血,經(jīng)常是用于熱病傷陰,吐血、咽喉腫痛、舌絳煩渴、發(fā)斑發(fā)疹以及衄熱等病癥。相對于鮮地黃,生地黃是涼血清熱,也可以生津,還可以養(yǎng)陰,多用于治療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舌絳煩渴、發(fā)斑發(fā)疹等問題。生地性寒,功能為滋陰補腎。不只生津止渴和涼血清熱,還對血崩、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動不安、便秘等有作用,凡是血分有熱傷陰的人,都可以經(jīng)常服用。

地榆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帶下,瘡癰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綱目》: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則能行血,不可不知。楊士瀛云:諸瘡痛者加地榆,癢者加黃芩。

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 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圣藥。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yǎng)營養(yǎng)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佐之以攻則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攣、癱瘓、燥、澀等證。營虛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劑,大能散表衛(wèi)熱,而表不斂者,佐以大黃之類,又能固表。惟其氣辛而動,故欲其靜者當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當避之。凡陰中火盛者,當歸能動血,亦非所宜,陰中陽虛者,當歸能養(yǎng)血,乃不可少。

本發(fā)明外用膏劑:

按照所述重量份數(shù)比將五倍子1000g,苦參1000g,蛇床子1000g,陳皮1500g,白花蛇舌草1000g,紫草1000g,白蘚皮1000g,土茯苓1000g,敗醬草1000g,黃柏1000g,當歸1000g,百部1000g,青黛1000g,黃芩1000g,白及1000g,防風1000g,紅花1000g,生地1000g,地榆1000g,按配比混合,先將原料藥切成顆粒備用;再將切成顆粒的原料藥放入香油中,浸泡一天,先用文火加熱,當原料藥變成枯黃時,去渣濾清,調(diào)入蜂蠟或黃蠟,小火慢慢收膏;將制的的藥膏在涼水中放置24小時,去火毒。

蜂蠟為蜜蜂分泌的蠟,具有收澀、斂瘡、生肌、止痛的功能,外用于潰瘍不斂、臁瘡糜爛、創(chuàng)傷、燒燙傷等,抑制局部組織炎癥,促進組織細胞生長,加速潰瘍皮膚的愈合。藥理試驗證明蜂蠟提取液對幼蟲芽孢桿菌、蜂窩桿菌具有平行的抗菌作用。蜂蠟常用作中成藥的賦型劑及外用油膏的基質(zhì)。蜂蠟作為軟膏劑的基質(zhì)入藥能調(diào)節(jié)軟硬度,提高藥物的釋放與吸收。在本發(fā)明的中藥軟膏劑中,蜂蠟在發(fā)揮收斂、生肌止痛藥效的同時,也充當基質(zhì)的作用。

本發(fā)明凝膠劑的制備方法:將五倍子1500g,苦參1500g,蛇床子1500g,陳皮1500g,白花蛇舌草1500g,紫草1500g,白蘚皮1500g,土茯苓1500g,敗醬草1500g,黃柏1500g,當歸1500g,百部1500g,青黛1500g,黃芩1500g,白及1500g,防風1500g,紅花1500g,生地1500g,地榆1500g,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水浸泡30~40分鐘,煎煮兩次,每次30~45分鐘,將兩次煎煮液合并過濾,濾液減壓濃縮,靜置沉淀24~48小時;吸取上清液,加熱至40~50℃后攪拌均勻,在常壓下濃縮成重量份數(shù)比為500份的濃縮溶液,加入基質(zhì),靜置、凝固成膠狀。所述基質(zhì)選自: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羊毛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一般所用基質(zhì)可為: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藥細粉與基質(zhì)的配比為1∶2~1∶4,優(yōu)選為1∶3,或采用泊洛沙姆poloxamer作為基質(zhì),其已被廣泛用作栓劑的親水性基質(zhì),具有以下優(yōu)點:比其他基質(zhì)的溶解度柔和、快速,載藥量也較高。

本發(fā)明粉劑的制備方法:

將五倍子1500g,苦參1500g,蛇床子1500g,陳皮1500g,白花蛇舌草1500g,紫草1500g,白蘚皮1500g,土茯苓1500g,敗醬草1500g,黃柏1500g, 當歸1500g,百部1500g,青黛1500g,黃芩1500g,白及1500g,防風1500g,紅花1500g,生地1500g,地榆1500g放入乙醇中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將提取液靜靜置備用;再將藥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時,將煎煮液混合;然后將上述提取液混合后,加熱濃縮成糊狀,干燥成粉末,使用時刻直接涂抹于患處,或加溫水花開成洗劑,每日浸泡。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fā)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shù)內(nèi)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木兰县| 宣汉县| 漯河市| 伊通| 河南省| 景谷| 玉龙| 兴义市| 竹山县| 万荣县| 星座| 山东| 郴州市| 如东县| 金平| 岳西县| 怀宁县| 康马县| 郎溪县| 泾源县| 怀集县| 二连浩特市| 长葛市| 大名县| 洪江市| 莫力| 淮滨县| 密云县| 富民县| 晋城| 肥东县| 红安县| 中卫市| 清徐县| 霍山县| 昆明市| 那坡县| 白河县| 邮箱|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