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為由連接有靶向分子的載體包裹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小分子激動劑和熒光染料形成的納米顆粒,所述靶向分子為骨橋蛋白單克隆抗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為兩親性聚合物,優選馬來酰亞胺修飾的聚己內酯-聚乙二醇。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小分子激動劑為PPARδ激動劑、肝孤核受體激動劑、SIRT1激動劑、IP6K激動劑或大麻素受體激動劑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染料為近紅外波段熒光染料,優選N-羥基琥珀酰亞胺酯。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分子與載體的連接使通過化學鍵連接,優選酰胺鍵、酯鍵或醚鍵,進一步優選硫醚鍵。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兩親性聚合物作為載體,包裹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小分子激動劑和熒光染料得到納米膠束;
(2)步驟(1)得到的納米膠束與骨橋蛋白單克隆抗體連接得到所述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將馬來酰亞胺修飾的PCL-PEG、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小分子激動劑以及熒光染料溶于揮發性有機溶劑中,將其逐滴滴加至水中,攪拌,待有機溶劑揮發后,得到納米膠束;
II、步驟(1)得到的納米膠束與二硫鍵被還原成巰基的骨橋蛋白單克隆抗體反應,得到所述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對于10mg步驟I所述馬來酰亞胺修飾的PCL-PEG,所述治療動脈硬化的小分子激動劑的用量為1-3mg;
優選地,相對于10mg步驟I所述馬來酰亞胺修飾的PCL-PEG,所述熒光染料的用量為5-30μg;
優選地,相對于10mg步驟I所述馬來酰亞胺修飾的PCL-PEG,所述揮發性有機溶劑的用量為200-500μL;
優選地,步驟I所述揮發性有機溶劑為四氫呋喃;
優選地,相對于10mg步驟I所述馬來酰亞胺修飾的PCL-PEG,所述水的用量為2-5mL;
優選地,所述水為超純水;
優選地,步驟I所述攪拌在避光條件下進行。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I所述二硫鍵被還原成巰基的骨橋蛋白單克隆抗體與馬來酰亞胺修飾的PCL-PEG的摩爾數之比為(50-1000):1;優選(80-300):1;
優選地,步驟II所述還原時的還原劑為2-巰基乙胺(2-MEA);
優選地,步驟II所述反應的條件為在pH7.4環境下常溫攪拌6-12h。
10.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靶向熒光載藥納米分子探針在制備治療動脈硬化的藥物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