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新型組織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以4-(4,6-二甲氧基三嗪-2-基)-4-甲基嗎啉鹽酸鹽(DMTMM)為羧基活化劑,通過酰胺化反應將含有兒茶酚基團的小分子化合物接枝到天然高分子材料上,隨后采用相同的工藝選用賴氨酸或聚賴氨酸進行進一步的改性,在生理緩沖液中透析去除未接枝的小分子物質后,經過氧化作用發揮粘附性功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兒茶酚基團的小分子化合物為3,4-二羥基苯乙胺(多巴胺),3,4-二羥基苯甲酸,3,4-二羥基苯乙酸中的一種,但不限于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可以為透明質酸鈉、羧甲基幾丁糖、殼聚糖、明膠、海藻酸鈉、肝素鈉、硫酸軟骨素中的一種,但不限于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含有兒茶酚基團的多巴衍生物與天然高分子的比例為1/10~10/1(mol/mol)。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賴氨酸或聚賴氨酸與天然高分子的比例為 1/100~10/1(mol/mo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羧基活化劑4-(4,6-二甲氧基三嗪-2-基)-4-甲基嗎啉鹽酸鹽(DMTMM)與天然高分子的比例為 1/100~10/1(mol/mol)。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備兒茶酚化天然高分子反應的溶液體系的pH為4~7。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天然高分子起始反應濃度為0.1~10%(w/v)。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其特征在于反應的溫度范圍為2~50℃,反應的時間范圍為2~120 h。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其特征在于氧化兒茶酚化天然高分子溶液的高碘酸鈉濃度范圍為0.1~10%(w/v),與兒茶酚化天然高分子的比例為0.01~1(w/w)。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合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析方法為在pH為4~6的PBS緩沖液中透析1~5天,在pH為7.2的PBS緩沖液中透析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