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藥
技術領域:
,具體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目前,治療糖尿病主要采用西藥和胰島素,但西藥和胰島素毒副作用大,療效單一,大多是解決臨時血糖增高問題,治標不治本;近年,對治療糖尿病的理論研究和臨床療效都較以前有較大進步,但由于西藥對代謝及器官損害的影響仍舊較大,而且大多都存在著一定的副作用,部分限制了其臨床應用,使糖尿病的控制不能盡人所愿。中醫治療糖尿病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藥治療具有毒副作用小,對臟器影響小的優點,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治療糖尿病的中藥大都臨床療效不是很顯著,妨礙了中藥在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解決上述
背景技術: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3-7份、龍眼梭15-23份、香樟果11-19份、米百合1-5份。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4-6份、龍眼梭17-21份、香樟果13-17份、米百合2-4份。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5份、龍眼梭19份、香樟果15份、米百合3份。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1)將蒙脫石與香樟果研磨、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5倍的45%乙醇,在6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再超聲處理25min,超聲功率為700W,3000r/min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物A;2)將龍眼梭粉碎,在81℃的溫度下用水進行浸提,將浸提液與龍眼梭沉淀分離,浸提液再進行濃縮后得到龍眼梭水提物;3)將米百合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1.7倍的食醋,在75-77℃的溫度下攪拌至干,制得米百合粉末;4)將混合物A、龍眼梭水提物與米百合粉末混合,并微波處理3min,微波功率為900W,烘干、造粒即得藥物。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藥物在制備治療糖尿病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藥物在制備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中的應用。蒙脫石對急、慢性腹瀉都有很好的效果。臨床適用于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具有層紋狀結構和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龍眼梭化氣、止咳、消炎。治胃病、痰火咳嗽、胃痛、疝氣。香樟果具有解毒退熱之功效。主要用于高熱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米百合清熱化痰;止咳。主痰熱咳嗽;咯痰黃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引起的頭沉、無力、麻木、疼痛及多種并發癥,且無任何毒副反應,對損傷的胰腺、肝、腎組織有修復作用。經過大量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確定了本發明藥物的藥材組方和藥物用量,各藥材之間協同配伍,起到了很好的臨床療效。臨床試驗表明,本發明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以上,與鹽酸二甲雙胍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且在改善2型糖尿病的臨床癥狀和調節脂代謝方面優于鹽酸二甲雙胍片。本發明原料簡單,原料取材廣泛,制備方法簡單方便,成本低,用于治療糖尿病,療效好,見效快,治愈率高,適于廣泛推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3份、龍眼梭15份、香樟果11份、米百合1份。將蒙脫石與香樟果研磨、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5倍的45%乙醇,在6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再超聲處理25min,超聲功率為700W,3000r/min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物A。將龍眼梭粉碎,在81℃的溫度下用水進行浸提,將浸提液與龍眼梭沉淀分離,浸提液再進行濃縮后得到龍眼梭水提物。將米百合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1.7倍的食醋,在75℃的溫度下攪拌至干,制得米百合粉末。將混合物A、龍眼梭水提物與米百合粉末混合,并微波處理3min,微波功率為900W,烘干、造粒即得藥物。實施例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7份、龍眼梭23份、香樟果19份、米百合5份。將蒙脫石與香樟果研磨、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5倍的45%乙醇,在6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再超聲處理25min,超聲功率為700W,3000r/min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物A。將龍眼梭粉碎,在81℃的溫度下用水進行浸提,將浸提液與龍眼梭沉淀分離,浸提液再進行濃縮后得到龍眼梭水提物。將米百合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1.7倍的食醋,在77℃的溫度下攪拌至干,制得米百合粉末。將混合物A、龍眼梭水提物與米百合粉末混合,并微波處理3min,微波功率為900W,烘干、造粒即得藥物。實施例3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4份、龍眼梭17份、香樟果13份、米百合2份。將蒙脫石與香樟果研磨、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5倍的45%乙醇,在6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再超聲處理25min,超聲功率為700W,3000r/min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物A。將龍眼梭粉碎,在81℃的溫度下用水進行浸提,將浸提液與龍眼梭沉淀分離,浸提液再進行濃縮后得到龍眼梭水提物。將米百合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1.7倍的食醋,在76℃的溫度下攪拌至干,制得米百合粉末。將混合物A、龍眼梭水提物與米百合粉末混合,并微波處理3min,微波功率為900W,烘干、造粒即得藥物。實施例4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6份、龍眼梭21份、香樟果17份、米百合4份。將蒙脫石與香樟果研磨、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5倍的45%乙醇,在6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再超聲處理25min,超聲功率為700W,3000r/min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物A。將龍眼梭粉碎,在81℃的溫度下用水進行浸提,將浸提液與龍眼梭沉淀分離,浸提液再進行濃縮后得到龍眼梭水提物。將米百合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1.7倍的食醋,在76℃的溫度下攪拌至干,制得米百合粉末。將混合物A、龍眼梭水提物與米百合粉末混合,并微波處理3min,微波功率為900W,烘干、造粒即得藥物。實施例5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蒙脫石5份、龍眼梭19份、香樟果15份、米百合3份。將蒙脫石與香樟果研磨、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5倍的45%乙醇,在6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再超聲處理25min,超聲功率為700W,3000r/min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物A。將龍眼梭粉碎,在81℃的溫度下用水進行浸提,將浸提液與龍眼梭沉淀分離,浸提液再進行濃縮后得到龍眼梭水提物。將米百合粉碎、過120目篩,加入其質量1.7倍的食醋,在76℃的溫度下攪拌至干,制得米百合粉末。將混合物A、龍眼梭水提物與米百合粉末混合,并微波處理3min,微波功率為900W,烘干、造粒即得藥物。對比例1除不含有香樟果外,其原料含量及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一致。對比例2僅含有香樟果,其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一致。以下試驗是對本發明藥效進一步的研究。實施例6本發明對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本實驗以鏈脲佐菌素所致的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為動物模型,對本發明的藥理作用進行考察。1、材料和方法1)材料①動物:SD大鼠,健康雄性,體重160~210g,由武漢大學藥學院藥理實驗室提供,②藥物和試劑:本發明實施例的藥物試驗時用水配制成所需濃度的溶液,鹽酸二甲雙胍片購于齊魯制藥有限公司,試驗時研成細粉用水配制成所需濃度的溶液。葡萄糖測定試劑盒和糖化血紅蛋白測定試劑盒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技術公司提供。2)方法①將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隨機區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二甲雙胍組、實施例1組、實施例2組、實施例3組、實施例4組、實施例5組。②給藥方法:正常對照組:灌服蒸餾水;模型對照組:灌服蒸餾水;二甲雙胍組:灌服鹽酸二甲雙胍,每日用藥劑量為250mg/kg;實施例1、2、3、4、5組:每日用藥劑量為1g生藥/kg。每組每日灌胃一次,連續30天。3)統計方法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顯著性水平以0.05和0.01為標準。2、結果1)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復制成功分組后,經過4周藥物治療,模型組空腹血糖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P<0.01),二甲雙胍組、實施例1組、實施例2組、實施例3組、實施例4組、實施例5組空腹血糖較正常對照組顯著下降(P<0.01);模型組糖化血紅蛋白與正常對照組比較顯著升高(P<0.01),二甲雙胍組、實施例1組、實施例2組、實施例3組、實施例4組、實施例5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較模型組明顯降低(P<0.05或P<0.01)。結果顯示本發明具有顯著降低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作用。表1本發明對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注:與正常對照組比**P<0.01;與模型組比△P<0.05,△△P<0.01。2)空腹血糖水平可以反映體內一個時間點的基礎糖代謝情況,糖化血紅蛋白主要反映體內一個時間段糖代謝的平均水平。在臨床上通常用這兩個指標來診斷和治療糖尿病。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具有顯著降低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作用。本發明是在多年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藥物,在改善2型糖尿病臨床癥狀、降低血糖方面有較好的效果。實施例7本發明對糖尿病腎病模型大鼠的影響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DN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增加和腎小球硬化,觀察蛋白尿及腎臟的病理變化可以反映藥物的腎臟保護作用。1、材料與方法1)實驗材料①動物:SPF級雄性大鼠60只,體重250~280g,由武漢大學醫學院藥理實驗室提供。②藥品與試劑:洛汀新片由諾華公司提供,鏈脲佐菌素(STZ)由美國Sigma公司提供。2)DN大鼠模型的復制SPF級SD雄性大鼠60只,自由飲水和進食3天以適應環境。按體重及生長狀況隨機選取空白組10只,其余禁食不禁水24小時,腹腔注射STZ溶液(劑量45mg/kg),注射72小時后,禁食不禁水6小時,尾靜脈取血測血糖,取血糖(BG)值≥16.8mmol/L的大鼠繼續造模,飼以隔日高脂飼料;空白組同等條件下腹腔注射同等劑量無菌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飼以普通飼料。4周末尾靜脈采血測血糖,代謝籠法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BG)值≥16.8mmol/L,同時24小時尿蛋白定量≥20mg/24h判定為DN大鼠造模成功。3)分組及干預共有32只大鼠達標。隨機分為模型組11只、洛汀新組10只、本發明藥物組11只。分組后即開始干預,共6周。空白組給予普通飼料,其它各組給予隔日高脂飼料,自由進食水。大鼠的用藥量根據承認常用藥量及人體與大鼠體表面積換算。空白組及模型組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10ml/kg/天灌胃;洛汀新組給予洛汀新2mg/kg/天灌胃;本發明組按1g生藥/kg/天灌胃。干預過程中,每周尾靜脈取血測血糖1次,BG值<16.8mmol/L者予以淘汰。4)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給藥第6周末代謝籠法收集各組大鼠尿液,甲苯防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4h尿蛋白定量。次日晨禁食不禁水5h后予10%水合氯醛麻醉(3ml/kg),心臟取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總膽固醇(TCh)、甘油三酯(TG)。5)統計方法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劑量資料以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2、結果1)各組DN大鼠血糖、腎功能變化比較見表2。結果顯示本發明組尿素氮較模型組、洛汀新組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0.05);空白、本發明、洛汀新、模型四組間血肌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各組Dn大鼠腎功能變化比較組別nBg(mmol/L)BUN(mmol/L)SCr(mmol/L)空白組105.85±1.137.22±0.8135.18±5.25模型組1127.52±3.01*12.32±2.1540.02±4.25洛汀新組1026.24±4.05**11.35±1.02△38.35±5.04實施例31128.05±4.31**10.02±1.25△△#*40.25±5.71##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與洛汀新組比較,#P<0.05,##P<0.01。2)各組DN大鼠蛋白尿、血脂變化比較見表3。結果顯示本發明、洛汀新、模型三組24h尿蛋白定量較空白組升高;本發明24h尿蛋白定量較模型組降低;本發明、洛汀新、模型三組TCh、TG均較空白組升高;本發明組TCh、TG較模型組及洛汀新組均有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0.05)。表3各組DN大鼠蛋白尿、血脂變化比較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與洛汀新組比較,#P<0.05,##P<0.01。3)本發明以益氣活血養陰為組方原則,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有降低實驗性DN大鼠蛋白尿的作用,同時本發明組TCh、TG較洛汀新、模型組均有降低(P<0.01或0.05),因此本發明有調節實驗性DN大鼠脂質代謝的作用,并且此作用優于洛汀新,提示本發明有保護腎臟的作用。實施例8本發明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用本發明實施例1-5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分成5組,每組30例,并以鹽酸二甲雙胍治療30例為對照1組,對照2組采用對比例1藥物,同樣治療30例;對照3組采用對比例2藥物,其余與實施例5一致,同樣治療30例。結果如下:1、材料與方法1)一般資料將240例患者分成治療1-5組30例和對照1-3組30例,每組年齡、性別、病程、體重、空腹血糖(FBG)及早餐后2小時血糖,經統計學處理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2)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h血糖≥11.1mmol/L。3)治療及觀察方法①治療方法全部患者停用一切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藥物。在控制飲食、運動及糖尿病教育基礎上,對照1組予鹽酸二甲雙胍片0.5g,每日2次口服;治療1-5組予本發明藥物,每日三次口服,每日1.5g,對照2-3組每日三次口服,每日1.5g,每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②觀察指標臨床癥狀積分、F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③統計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4)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場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標準:顯效:癥狀積分減少≥70%,FBG正常或下降40%以上,HbAlc正常或下降30%以上,TC、TG、LDL-C的改善在30%以上或恢復正常;有效:癥狀積分減少≥30%,FBG正常或下降20%以上,HbAlc正常或下降10%以上,TC、TG、LDL-C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但不足顯效標準;無效:臨床癥狀物變化或加重或不足30%,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升高。2、結果1)治療1組顯效1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治療2組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治療3組顯效25例,有效5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治療4組顯效26例,有效4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治療5組顯效30例,有效0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1組顯效15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3.3%。對照2組顯效1例,有效10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36.7%。對照3組顯效0例,有效5例,無效25例,總有效率16.7%。各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且本發明是在各原料的相互配伍作用下才具有極高的治愈率及有效率。2)臨床癥狀積分各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改善情況比較見表4。治療前后比較,治療1-5組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每組治療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本發明在改善2型糖尿病的臨床癥狀方面優于西藥。表4各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改善情況比較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3)糖代謝各組治療前后FBG、HbAlc變化比較見表5。各組治療后均能明顯降低FBG和HbAlc,差異有顯著性(P<0.01),但各組相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本發明改善糖代謝的作用與鹽酸二甲雙胍相當。表5各組治療前后FBG、HbAlc變化比較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4)血脂代謝各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比較見表6。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由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組差異物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本發明具有良好的調節脂代謝的作用,優于鹽酸二甲雙胍片。表6各組治療前后脂代謝變化比較(mmol/L)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