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牛蒡苦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牛蒡50-60份、苦參20-30份、涼粉草6-10份、木棉根6-10份、丁香6-10份、紅花1-3份、九龍根1-3份、川山橙根1-3份、紅門蘭1-3份、小葉云實1-3份;
其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按重量份數,稱取牛蒡、苦參、涼粉草、木棉根、丁香、紅花、九龍根、川山橙根、紅門蘭、小葉云實,洗凈并除雜后,備用;
(2)取備用的牛蒡、苦參,分別置于切割機內部進行切丁,切丁后分別置于原料六倍重量的水中浸泡1-1.5小時,浸泡后分別煎煮1-1.5小時,煎煮溫度為85-95℃,過濾后,得牛蒡提取液、苦參提取液;
(3)取備用的涼粉草、木棉根、丁香、紅花、九龍根、川山橙根、紅門蘭、小葉云實,分別置于超微粉碎機內部進行粉碎,粉碎后置于混合機內部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后置于原料二倍重量的水中浸泡1-1.5小時,浸泡后煎煮30-40分鐘,煎煮后,得混合提取液;
(4)取牛蒡提取液、苦參提取液、混合提取液,先將牛蒡提取液、苦參提取液置于混合機內部,混合30分鐘后,加入混合提取液,再次混合30分鐘,得總混液;
(5)取總混液,置于真空濃縮機內部進行真空濃縮,濃縮后置于噴霧干燥機內部進行噴霧干燥,干燥后得總混粉;
(6)取總混粉,加入適量純凈水制軟材,制得軟材后置于搖擺制粒機中進行制粒,制粒后過篩、干燥、整粒,包裝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牛蒡苦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為根莖飽滿、無蛀蟲、無蟲斑、無霉變的,直徑為2-3cm的牛蒡根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牛蒡苦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混合時,進行小火煎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牛蒡苦參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牛蒡55份、苦參25份、涼粉草8份、木棉根7份、丁香6份、紅花3份、九龍根3份、川山橙根2份、紅門蘭1份、小葉云實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