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護理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醫療護理床。
背景技術:
目前的護理床功能不完善,尤其是抬背和翻身功能多數護理床都無法同時兼顧,少數護理床通過雙層背部床板和復雜機構可以實現,但是導致護理床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并且,現有護理床無法同時兼顧床板升降和前后傾斜等功能,給患者的使用帶來不便。
故,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醫療護理床,能夠同時兼顧翻身功能和曲腿功能。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多功能醫療護理床,能夠同時兼顧翻身功能及抬背功能。
為達到上述同時兼顧翻身功能和曲腿功能的目的,本發明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醫療護理床,包括床板、翻身機構、曲腿機構;
所述翻身機構包括第一背部支撐板、第二背部支撐板、第三背部支撐板、第一背部電動推桿、第二背部電動推桿;所述第一背部支撐板與第三背部支撐板分別位于第二背部支撐板兩側;且所述第一背部支撐板鉸接在第二背部支撐板一側,第三背部支撐板鉸接在第二背部支撐板另一側;所述第一背部電動推桿支撐在第一背部支撐板下方并帶動第一背部支撐板沿第二背部支撐板一側向上轉動;所述第二背部電動推桿支撐在第三背部支撐板下方并帶動第三背部支撐板沿第二背部支撐板另一側向上轉動;
所述曲腿機構包括大腿支撐板、小腿支撐板、曲腿電動推桿、第一連桿;所述大腿支撐板前端與床板兩側通過第一轉軸鉸接、大腿支撐板后端與小腿支撐板鉸接;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于床板上而另一端鉸接于小腿支撐板下方;所述曲腿電動推桿的執行端通過鉸接轉軸支架與大腿支撐板連接;轉軸支架與大腿支撐板連接一端同樣通過第一轉軸鉸接于床板上;曲腿電動推桿執行端向內收縮帶動第一轉軸向執行端方向轉動從而轉軸使大腿支撐板翹起;
所述小腿支撐板位于床板的床位端,第二背部支撐板位于床板的床頭端;大腿支撐板位于小腿支撐板及第二背部支撐板之間。
有益效果: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采用這樣的結構后,通過翻身機構實現翻身功能,通過曲腿機構實現曲腿功能。且兩個機構在結構簡單有效的基礎上也不會產生互相運動的干涉。能夠使整體結構成本降低且使用方便。本發明采用的機構設計也可采用PLC進行控制,可以方便患者在沒有醫護人員照料時,自行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翻身機構還包括位于第一背部支撐板背部的第一折疊槽及與第一折疊槽外端鉸接并可以彎折折入第一折疊槽內的第一折臂;所述第一折疊槽在第一背部支撐板背部橫向延伸;第一折臂的一端與第一折疊槽鉸接而另一端與第一背部電動推桿的執行端鉸接;翻身機構還包括位于第三背部支撐板背部的第二折疊槽及與第二折疊槽外端鉸接并可以彎折折入第二折疊槽內的第二折臂;所述第二折疊槽在第三背部支撐板背部橫向延伸;第二折臂的一端與第二折疊槽鉸接而另一端與第三背部支撐板的執行端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床板一側還設有用以卡扣第一折臂的第一固定槽;床板另一側設有用以卡扣第二折臂的第二固定槽。
進一步的,還包括抬背機構,從而通過抬背機構實現抬背功能;該抬背機構包括將第二背部支撐板的后端鉸接于床板上的第二轉軸、固定在第二背部支撐板后端并且同樣通過第二轉軸鉸接在床板上的轉軸支架、連接轉軸支架并位于床板下方的第五電動推桿;該第五電動推桿的執行端鉸接于轉軸支架上;當第五電動推桿的執行端收縮,帶動轉軸支架轉動,轉軸支架帶動第二背部支撐板沿第二轉軸向上轉動抬起,同時第二背部支撐板帶動第一背部支撐板、第三背部支撐板向上轉動抬起。抬背機構同樣不會與翻身機構、曲腿機構互相干涉。
進一步的,還包括升降機構及床底盤,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電動推桿、第二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第四電動推桿和第一導向推桿、第二導向推桿;床板前后兩端下方通過鉸鏈和升降機構的四支電動推桿頂部連接,床底盤前后兩端上方通過鉸鏈和升降機構的四支電動推桿底部連接。床板中部下方通過鉸鏈和升降機構的兩支導向推桿頂部連接,床底盤中部上方和升降機構的兩支導向推桿底部固定連接。通過升降機構實現床板的升降功能,同樣,升降機構不會與抬背機構、翻身機構、曲腿機構互相干涉
進一步的,所述床板上方安裝有護欄,護欄上有可移動餐桌。
進一步的,所述餐桌通過半圓槽卡在護欄之上,護欄左右設置有前止位環和后止位環,護欄直接插入床板上的護欄安裝孔。
進一步的,還包括臀部支撐板;所述臀部支撐板位于大腿支撐板及第二背部支撐板之間。
為達到上述同時兼顧翻身功能和抬背功能的目的,本發明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醫療護理床,包括床板、翻身機構、抬背機構;
所述翻身機構包括第一背部支撐板、第二背部支撐板、第三背部支撐板、第一背部電動推桿、第二背部電動推桿;所述第一背部支撐板與第三背部支撐板分別位于第二背部支撐板兩側;且所述第一背部支撐板鉸接在第二背部支撐板一側,第三背部支撐板鉸接在第二背部支撐板另一側;所述第一背部電動推桿支撐在第一背部支撐板下方并帶動第一背部支撐板沿第二背部支撐板一側向上轉動;所述第二背部電動推桿支撐在第三背部支撐板下方并帶動第三背部支撐板沿第二背部支撐板另一側向上轉動;
所述抬背機構包括將第二背部支撐板的后端鉸接于床板上的第二轉軸、固定在第二背部支撐板后端并且同樣通過第二轉軸鉸接在床板上的轉軸支架、連接轉軸支架并位于床板下方的第五電動推桿;該第五電動推桿的執行端鉸接于轉軸支架上;當第五電動推桿的執行端收縮,帶動轉軸支架轉動,轉軸支架帶動第二背部支撐板沿第二轉軸向上轉動抬起,同時第二背部支撐板帶動第一背部支撐板、第三背部支撐板向上轉動抬起。
有益效果: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采用這樣的結構后,通過翻身機構實現翻身功能,通過抬背機構實現抬背功能。且兩個機構在結構簡單有效的基礎上也不會產生互相運動的干涉。能夠使整體結構成本降低且使用方便。本發明采用的機構設計也可采用PLC進行控制,可以方便患者在沒有醫護人員照料時,自行運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上升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下降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后傾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前傾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抬背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翻身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醫療護理床處于曲腿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公開包括床體、升降機構、抬背機構、翻身機構、曲腿機構。
其中,所述床體包括床板3和床底盤10組成,所述床板3包括第一背部支撐板2、第二背部支撐板20、第三背部支撐板18、臀部支撐板17、大腿支撐板16、小腿支撐板15。所述臀部支撐板17位于大腿支撐板16及第二背部支撐板20之間。所述床板3和床底盤10通過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床板3上方安裝有護欄4,護欄4上有可移動餐桌19。其中,餐桌19沿護欄4水平方向前后滑動,前止位環1、后止位環8限制餐桌行程。
請結合圖2至圖5所示,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電動推桿12、第二電動推桿14、第三電動推桿5、第四電動推桿27和第一導向推桿9、第二導向推桿29;床板3前后兩端下方通過鉸鏈和升降機構的四支電動推桿頂部連接,床底盤10前后兩端上方通過鉸鏈和升降機構的四支電動推桿底部連接。床板3中部下方通過鉸鏈和升降機構的兩支導向推桿頂部連接,床底盤10中部上方和升降機構的兩支導向推桿底部固定連接。
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多功能醫療護理床整體上升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電動推桿12、第二電動推桿14均伸長并且分別繞第一鉸鏈11和第二鉸鏈12沿圖示中的順時針轉動;第三電動推桿5、第四電動推27桿均伸長并且分別繞第三鉸鏈6和第四鉸鏈30沿圖示中的逆時針轉動;第一導向推桿9、第二導向推桿29沿垂直方向向上伸長。
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多功能醫療護理床整體下降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電動推桿12、第二電動推桿12均收縮并且分別繞第一鉸鏈11和第二鉸鏈12逆時針轉動;第三電動推桿5、第四電動推桿27均收縮并且分別繞第三鉸鏈6和第四鉸鏈30順時針轉動;第一導向推桿9、第二導向推桿29沿垂直方向向上收縮。
請參閱圖4所示,為本發明的多功能醫療護理床整體后傾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電動推桿12、第二電動推桿14長度均保持不變,并且分別繞第一鉸鏈11和第二鉸鏈13順時針轉動;第三電動推桿5、第四電動推桿27均伸長并且分別繞第三鉸鏈6和第四鉸鏈30逆時針轉動;第一導向推桿9、第二導向推桿29沿垂直方向向上伸長。
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多功能醫療護理床整體前傾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電動推桿12、第二電動推桿14長度均伸長,并且分別繞第一鉸鏈11和第二鉸鏈13順時針轉動;第三電動推桿5、第四電動推桿27長度保持不變,并且分別繞第三鉸鏈6和第四鉸鏈30逆時針轉動;第一導向推桿9、第二導向推桿29沿垂直方向向上伸長。
接著,請再結合圖7所示,所述翻身機構包括第一背部支撐板2、第二背部支撐板20、第三背部支撐板18、第一背部電動推桿7、第二背部電動推桿28;還包括位于第一背部支撐板背部的第一折疊槽32及與第一折疊槽外端鉸接并可以彎折折入第一折疊槽內的第一折臂31;所述第一折疊槽32在第一背部支撐板背部橫向延伸;第一折臂31的一端與第一折疊槽32鉸接而另一端與第一背部電動推桿7的執行端鉸接。翻身機構還包括位于第三背部支撐板背部的第二折疊槽26及與第二折疊槽外端鉸接并可以彎折折入第二折疊槽內的第二折臂25;所述第二折疊槽26在第三背部支撐板背部橫向延伸;第二折臂25的一端與第二折疊槽26鉸接而另一端與第三背部支撐板18的執行端鉸接所述第一背部支撐板2與第三背部支撐板18分別位于第二背部支撐板20兩側;且所述第一背部支撐板2鉸接在第二背部支撐板20一側,第三背部支撐板18鉸接在第二背部支撐板20另一側;所述第一背部電動推桿7支撐在第一背部支撐板2下方并帶動第一背部支撐板2沿第二背部支撐板20一側向上轉動;所述第二背部電動推桿28支撐在第三背部支撐板18下方并帶動第三背部支撐板18沿第二背部支撐板20另一側向上轉動。床板一側還設有用以卡扣第一折臂25的第一固定槽33;床板另一側設有用以卡扣第二折臂26的第二固定槽24。
接著,請再結合圖6,抬背機構包括將第二背部支撐板20的后端鉸接于床板上的第二轉軸21、固定在第二背部支撐板20后端并且同樣通過第二轉軸鉸接在床板上的轉軸支架22、連接轉軸支架22并位于床板下方的第五電動推桿23;該第五電動推桿的執行端鉸接于轉軸支架22上;當第五電動推桿23的執行端收縮,帶動轉軸支架22轉動,轉軸支架22帶動第二背部支撐板20沿第二轉軸向上轉動抬起,同時第二背部支撐板20帶動第一背部支撐板2、第三背部支撐板18向上轉動抬起。其中,第一折臂31、第二滑塊25分別處在第一固定槽33和第二固定槽24,從而不會干涉抬背動作。
接著,請結合圖8所示,所述曲腿機構包括大腿支撐板16、小腿支撐板15、曲腿電動推桿36、第一連桿35;所述大腿支撐板前端與床板兩側通過第一轉軸34鉸接、大腿支撐板后端與小腿支撐板鉸接;第一連桿35的一端鉸接于床板上而另一端鉸接于小腿支撐板下方;所述曲腿電動推桿36的執行端通過鉸接轉軸支架37與大腿支撐板連接;轉軸支架37與大腿支撐板連接一端同樣通過第一轉軸34鉸接于床板上;曲腿電動推桿36執行端向內收縮帶動第一轉軸34向執行端方向轉動從而轉軸使大腿支撐板16翹起;所述小腿支撐板15位于床板的床位端,第二背部支撐板20位于床板的床頭端;大腿支撐板16位于小腿支撐板15及第二背部支撐板20之間。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本實施方式具有的優點有:
本發明所述的多功能醫療護理床通過四支電動推桿和兩支導向推桿組成的升級機構即可實現護理床的升降和前后傾斜,機構簡單,功能實用,可以用于不同身高患者。
另外,采用電動推桿和滑塊機構組成的翻身裝置,在平躺狀態時,滑塊位于床板固定滑槽內,從而不會影響抬背功能。翻身時,電動推桿驅動滑塊運動,滑塊滑入背部支撐板下方的滑槽,可以實現翻身,只需一層背部板即可實現抬背、翻身功能。
另外,餐桌通過半圓槽卡在護欄上方可以在護欄上移動,以調節至患者最舒服的用餐位置,護欄通過插入式安裝,可以方便拆卸和安裝。
另外,本發明采用PLC進行控制,可以方便患者在沒有醫護人員照料時,自行運動。
另外,本發明的具體實現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