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藥制作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物配方。
背景技術:
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切除影響功能活動的痛風結節,并系統治療。現有以下治療方法,臥床休息,秋水仙堿0.5μg/h,直至疼痛緩解或腹瀉發生。止痛劑如吲哚美辛100μg/d,2~3天。慢性痛風:低嘌呤飲食,長期應用丙磺舒(羧苯磺胺)1~2g/d,以增加腎臟尿酸排泄。痛風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無腎功能損害或關節畸形者經有效治療一般都能維持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不會影響壽命。但如果治療不當,急性關節炎的反復發作可引起較大痛苦。有關節畸形和腎石病者則生活質量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藥物治療痛風的諸多弊端,發明一種利用中藥治療痛風的配制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包括組分為:雞血藤、蘇木、川斷、狗脊、獨活、羌活、川芎、牛藤、烏蛇、血竭、兒茶、紅花、當歸;
組分重量:雞血藤150g、蘇木100g、川斷100g、狗脊100g、獨活100g、羌活100g、川芎60g、牛藤60g、烏蛇60g、血竭60g、兒茶60g、紅花30g、當歸20g;
制作服用:按重量稱取上述藥劑,文火水煎后取其藥液,40℃溫水足浴及擦洗患處,7日一次,2日1劑,15-30天為一療程,可活血通絡治療痛風。
雞血藤,性味苦甘溫,補血,活血,通絡;蘇木,性味甘咸平,行血祛瘀,消腫止痛;川斷,性味苦辛微溫,續筋接骨、活血祛瘀;狗脊,苦溫,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獨活,性味辛苦微溫,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羌活,性味辛苦溫,散寒,祛風,除濕,止痛;川芎,性味辛溫,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牛藤,性味苦涼,祛風散瘀;烏蛇,性味甘平無毒,主治頑痹諸風、皮膚不仁;血竭,性味甘咸平,祛瘀定痛,止血生肌;兒茶,性味苦澀微寒,收濕生肌斂瘡;紅花,性味辛溫,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當歸,性味甘辛溫,補血活血。
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完成一種治療痛風藥物,實現治療痛風的目的。該藥無任何毒副作用,無藥物依賴性,配方簡單,服用方便,成本低,療效好,治愈率高。經多年的臨床應用,有效率95%,治愈率90%以上,對于一般痛風患者一個療程癥狀明顯改善,通常2-3個療程即可治愈,對于重癥患者通常2個療程癥狀明顯改善,且復發幾率極低。
具體實施方式
雞血藤150g、蘇木100g、川斷100g、狗脊100g、獨活100g、羌活100g、川芎60g、牛藤60g、烏蛇60g、血竭60g、兒茶60g、紅花30g、當歸20g。按重量稱取上述藥劑,文火水煎后取其藥液,40℃溫水足浴及擦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