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TCD便攜式設備。
背景技術:
TCD(經顱多普勒)便攜式設備屬于醫療設備,其操作簡便、重復性好,可以對病人進行連續、長期的動態觀察,所以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但是目前的TCD便攜式設備,其外部設置有多個接口(如USB接口和探頭接口),以圖1為例,設備的外部接口與整體外殼面(顯示面板110)平齊,其中探頭接口120凸出于機身,插上外部設備(如USB設備130和探頭121)后,從正面看完全外漏,外部設備凸出機身,既影響整機整體外觀的美觀性,又導致移動設備過程中易刮碰到線材,進而對設備的可靠性造成潛在的風險;同時移動過程中探頭線纜(一般長度為1.8米)過長,無法對多余的線長進行固定和纏繞,使用過程中也易散落在地,導致使用不方便。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TCD便攜式設備,旨在解決現有設備其外部接口凸出以及無法對探頭線固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外部接口設置于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顯示面板向四周延伸并遮擋外部接口以及所述外部接口所需連接的外部設備,并且在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還設置有繞線架。
所述的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繞線架設置有多個。
所述的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外部接口包括多個探頭接口和USB接口。
所述的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繞線架包括一固定于TCD便攜式設備的支撐部,橫向連接在所述支撐部上的繞線部,以及連接于所述繞線部一端的彎折部。
所述的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探頭接口和USB接口設置在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兩側,或者所述探頭接口和USB接口設置在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同側。
所述的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繞線架設置有兩個。
所述的TCD便攜式設備,其中,所述繞線架設置為同一水平線上。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TCD便攜式設備,其顯示面板向四周延伸并遮擋外部接口,將連接外部設備的外部接口隱藏至設備背面,使得在連接外部設備后,減少刮碰到線材的概率,增加了設備的可靠性;同時增加了探頭線纜的固定結構,便于設備移動過程中線纜的纏繞固定,避免對設備造成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TCD便攜式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TCD便攜式設備較佳實施例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TCD便攜式設備較佳實施例的第二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TCD便攜式設備較佳實施例的第三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TCD便攜式設備,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TCD便攜式設備較佳實施例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外部接口設置于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顯示面板110向四周延伸并遮擋外部接口以及所述外部接口所需連接的外部設備,并且在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還設置有繞線架140。
本實用新型中,將顯示面板110凸出機身,而顯示面板110的凸出部分高于外部設備,這樣不僅外部接口隱藏于顯示面板110背面,并且外部接口連接的外部設備也能隱藏于顯示面板110背面,如圖3所示,從背面看,外部設備完全隱藏于顯示面板110后,從而減少了TCD便攜式設備在使用或移動過程中刮碰到線材的可能性,提高了產品可靠性,這尤其適合于TCD便攜式設備的便攜特點,提高了TCD便攜式設備的易用性。另外,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還設置有繞線架140,這樣在連接了探頭后,探頭的線纜可以卷繞在所述繞線架上,從而將線纜固定于顯示面板背面,避免對TCD便攜式設備造成安全隱患,進一步提高了產品可靠性。
其中,所述外部接口包括多個探頭接口120和USB接口(視角關系未示出)。那么所述外部接口所需連接的外部設備可以是探頭121(對應探頭接口120),也可以是USB設備130(對應USB接口),或者二者同時連接,當然,所述外部接口也不僅限于上述的探頭接口120和USB接口,還可以是其他接口,例如HDMI接口或者其他數據線接口等等。具體地,所述探頭接口120和USB接口設置在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兩側,或者所述探頭接口和USB接口設置在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同側。
所述繞線架140設置有多個,因為可能連接的探頭121可能有多個,所以可設置多個繞線架140,用來卷繞不同的探頭121的線纜。例如如圖2所示,設置兩個繞線架140,這兩個繞線架140可卷繞多個探頭121的線纜。較佳的是,所述兩個繞線架140設置在同一水平線(即同一高度)上,以使繞線架140分布更均勻,避免其中某一個在卷繞線纜后,占用過多空間。
具體來說,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繞線架140包括一固定于TCD便攜式設備的支撐部141,橫向連接在所述支撐部上的繞線部142,以及連接于所述繞線部142一端的彎折部143。其中的繞線部142較長且橫向設置,可用來卷繞線纜,而所述的彎折部143則能使纏繞的線纜不會輕易脫落,所述彎折部143的外側面可倒圓角,優選地,兩個繞線架140是對稱設置,且這兩個繞線架140的彎折部143相靠近設置,繞線部142相遠離設置。
當然,所述的繞線架140也可以設置成L型結構,即具有相互垂直的長邊和短邊,其中的短邊固定于所述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長邊則可用來卷繞線纜。所述的繞線架140可以是橫向設置(即長邊橫向設置),也可以是豎向設置(即長邊豎向設置),具體可根據TCD便攜式設備的背面的大小尺寸來確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TCD便攜式設備,其顯示面板向四周延伸并遮擋外部接口,將連接外部設備的外部接口隱藏至設備背面,使得在連接外部設備后,減少刮碰到線材的概率,增加了設備的可靠性;同時增加了探頭線纜的固定結構,便于設備移動過程中線纜的纏繞固定,避免對設備造成安全隱患。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