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護理床,尤其涉及具有側翻功能的護理床。
背景技術:
長期臥床病人或受傷嚴重者,需要外力定時變動病人臥姿,以避免長期臥床壓迫而引發褥瘡等病癥的發生,或使呼吸順暢。很多護理床也具有左、右翻轉功能,但多采用雙電機驅動雙側向翻轉,一種為中央床板翻轉,兩側板保持不動的組成方案,另一種是保證中間床板翻轉的同時,還要增加實施側床板反向翻圍、阻擋臥床病人滑脫的單立配置的電機,導致床結構更為復雜,多驅動動力部的設置,造成床底構件布置繁雜、設計難度高,故障發生幾率大、造價高,還不便維修,另外,主翻轉板與側床板翻轉運行難以保證同步,使病人感到不舒適,很多時候病人已被側翻有很大角度了,因向下滑動,而使身體被更多壓入翻轉角落中,容易擠壓、擠傷病人,需要護理人員及時幫助病人調整身體,護理人員費精力、費力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帶動病人舒適的翻身、且構成簡單、單動力驅動主床面及側床面同步相對翻轉的雙側翻護理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側翻護理床技術方案,其主要技術內容是:一種雙側翻護理床,其床架內縱向鋪設有中央床板和中央床板兩側對稱的側床板拼成的床面,中央床板和側床板鉸鏈連接,側轉軸位于中央床板下方中央、轉動設置床架上,一Y型架的上開口中央固定在側轉軸上,Y型架下部為搖臂,鉸接連接固定于床架一側的側翻推動部的推桿上,Y型架的上支撐端面支撐在中央床板底部,側床架均固定設有探至側床板下部的側助翻體。
上述的整體技術方案中還設置有一限定側翻極限角的W型橫梁,該W型橫梁橫置固定床面之下,側轉軸兩軸端轉動支撐于W型橫梁中央高點和床頭架上,W型橫梁、床頭架、側轉軸及Y型架和W型橫梁與床頭架之間的側床架構成床面的主支撐架。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雙側翻護理床技術方案,實現單一動力實現雙側翻轉,以及同步于中央床板側翻轉、側床板相對翻轉,能夠防止病人側翻中側向滑移,避免可能出現的危險的技術目的,而且側床板小幅度同步翻轉,以及W型橫梁的設置限定了側翻極限角,克服了翻轉中擠傷、擠壓病人,確保病人舒適的側翻。本方案的機構構成簡單,單一運轉動力降低了造價和運行成本,易于維護。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分別為顯示兩側翻轉的整體狀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構成圖。
圖4為W型橫梁配合側翻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雙側翻護理床,如圖所示,其床架4內縱向鋪設有中央床板1和中央床板1兩側對稱的側床板2、3拼成的床面,中央床板1和側床板2、3鉸鏈連接。如圖3所示,側轉軸6位于中央床板1下方中央、轉動設置床架4的床頭與床尾之間,Y型架8的上開口中央固定側轉軸6上,Y型架8下部為搖臂10,與固定于床架4一側的側翻推動部7的推桿9鉸接,Y型架8的上支撐端面支撐在中央床板1的底部;側床架均固定設有探至側床板2、3下部的側助翻體5床面下設置有一限定側翻極限角的W型橫梁11,該W型橫梁11橫置固定于床架4之下,側轉軸6的兩軸端轉動支撐于W型橫梁11中央高點和床頭中央點。W型橫梁11、床頭架、側轉軸6及Y型架8和W型橫梁11與床頭架之間的側床架構成床面的主支撐架。所述的側助翻體5可為本實施例結構所示的懸柱,還可為接近且平行于側床架的懸梁。
圖3所示的本護理床左側翻轉狀態。開啟側翻推動部7,由推桿9回拉牽動Y型架8,以側轉軸6的轉動中心逆時針轉動,中央床板1隨Y型架逐漸向左側傾斜的同時,左側床板3在中央床板1的牽動下,并受側助翻體5作用,與中央床板1相對同步翻轉,直至W型橫梁11所限定的側翻角度,避免病人側翻的時候因重力產生側滑,相對翻轉的左側床板3將病人左側身體緩緩提升,確保病人不被兩板的夾角擠壓、擠傷。右側翻同理于所述的左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