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幼兒包被,特別涉及一種嬰幼兒用左側右側式體位海綿包被。
背景技術:
住院新生兒由于需要保暖,常用現有的海綿包被予與包裹,暖床暖箱內的患兒也需要海綿包被墊墊在箱內,使用現有的包被存在以下不足之處:第一、由于現有包被無體位固定功能,現有的體位擺放多是采用護理墊巾墊在患兒身下和身后固定體位,而由于患兒住院的時間過長,常需要進行體位的更換,每次變換體位,都需要醫護人員重新整理墊巾重新固定體位,需要較長的時間,體位變換操作繁鎖;第二、平時由于采用一般的護理墊巾鋪墊的過程中,存在過多的褶皺,容易導致患兒背部有壓痕,對于疤痕體質的患兒這些壓痕很難恢復;第三、頭顱血腫或剛出生的新生兒頭型容易改變,使用現有結構的包被或墊巾,一方面舒適性不佳,另一方面,對患兒的頭部沒有起到保護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位變換容易、減少壓痕產生、提高患兒的舒適性和對患兒頭部起到一定保護作用的左側右側式體位海綿包被,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左側右側式體位海綿包被,包括包被本體,所述的包被本體包括有包被左翼、包被右翼和包被尾翼,還包括有一個背部海棉墊、兩個用于放置背部海棉墊的近似梯形口袋、兩個頭部海棉墊和兩個用于放置頭部海棉墊的矩形口袋,所述的兩個近似梯形口袋分別通過連接線Ⅰ固定在包被左翼、包被右翼的內側,兩個近似梯形口袋的開口朝外,所述的兩個矩形口袋通過連接線Ⅱ固定在包被本體內側的最頂端,兩個矩形口袋的開口朝外,兩個矩形口袋的尾端相互連接。
所述的背部海棉墊為近似梯形。
由于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原有包被的基礎上,在包被左翼、包被右翼內側增加了兩個用于放置背部海棉墊的近似梯形口袋,對于左側位或右側位的患兒可以隨時在位于其背部的近似梯形口袋中放置背部海綿墊,更換時再將背部海綿墊放于另一側,即使包上包被也可以在內側進行體位改變,非常方便體位的改變,操作簡單。
2、通過本實用新型固定體位的擺放,減少了過多護理墊巾的使用,能夠減少壓痕的產生,體位固定的效果更好。
3、本實用新型在包被本體內側的最頂端設置有兩個用于放置頭部海棉墊的矩形口袋,兩個矩形口袋的尾端相互連接,矩形口袋內放置有海棉墊,這樣患兒頭部平睡時由于有海綿墊可以避免壓力過大,右側或左側睡時又可以保護頭型,更利于提高患兒的舒適性,也減少了其余枕墊、包被墊巾的使用,節約成本。
4、本實用新型設置的近似梯形口袋、矩形口袋均只有最上端的一側邊通過連接線與包被內側連接,其余部分可以移動,更方便護理。且海棉墊均可以從口袋中取出,方便清洗。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之左側右側式體位海綿包被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之左側右側式體位海綿包被結構示意圖。
圖中:1-包被本體,11-包被左翼,12-包被右翼,13-包被尾翼,2-近似梯形口袋,21-近似梯形口袋的開口,3-連接線Ⅰ,4-矩形口袋,41-矩形口袋的開口,42-矩形口袋的尾端,5-連接線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左側右側式體位海綿包被,如圖1所示,包括包被本體1,所述的包被本體包括有包被左翼11、包被右翼12和包被尾翼13,還包括有一個背部海棉墊(圖中未畫出)、兩個用于放置背部海棉墊的近似梯形口袋2、兩個頭部海棉墊(圖中未畫出)和兩個用于放置頭部海棉墊的矩形口袋4,所述的兩個近似梯形口袋2分別通過連接線Ⅰ3固定在包被左翼11、包被右翼12的內側,兩個近似梯形口袋的開口21朝外,所述的兩個矩形口袋4通過連接線Ⅱ5固定在包被本體內側的最頂端,兩個矩形口袋的開口41朝外,兩個矩形口袋的尾端42相互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背部海棉墊為近似梯形,這種形狀使用效果好。作為一種變換,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狀的背部海棉墊,只要便于固定患兒體位即可。
使用過程:將兩個頭部海棉墊分別放入兩個矩形口袋4內,將患兒頭部放置在包被內側的矩形口袋4上,左側臥時,將背部海棉墊放入包被右翼上的近似梯形口袋2內,再使用包被將患兒包裹好。更換時再將背部海綿墊放于另一側的近似梯形口袋2內,即使包上包被也可以在內側進行體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