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
背景技術:
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每年死于疾病的人口數量中,約有1/3是因心臟病引起的,其發病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在我國每年也約有350萬人死于心臟病。大部分的心臟病都需要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從而延長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質量。心臟手術的實施,又離不開體外循環的支持,而主動脈插管是體外循環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傳統的心臟手術,是在胸部正中劈開胸骨,在主動脈及上下腔靜脈或右心房插管,建立體外循環,將回心靜脈血引流到體外特殊裝置,經人工方法進行氣體交換,調節溫度和過濾后,輸回體內動脈系統,目的是在實施心臟直視手術時,利用體外循環來維持全身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從而為心臟直視手術創造一個無血的手術野。而體外循環的建立(動靜脈插管),又必須獲得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患者對美體(容)的要求使得微創手術快速地應用于臨床,有許多的心臟手術不再使用胸部正中切口,而改用肋間側切口,這樣可以保持胸骨的完整性,也使得切口更加隱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滿足了患者對美體(容)的要求,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但同時也增加了手術操作的難度和體外循環插管的難度。目前臨床開展的微創手術建立體外循環常用的技術有兩種,一是在患者的股動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二是不切開股動靜脈,借助肋間切口進行動靜脈插管,從而建立體外循環。相比較之下,第二種方案不用對股動靜脈進行切口,無疑是更好的選擇。但在微創手術中,主動脈插管是一個深部的操作,技術難度大,風險高。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動脈插管,因設計、材料、工藝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遇熱遇血變軟、剛性不足的問題,增加了臨床插管的難度。尤其對于年資較輕的醫師,臨床上經常出現反復插管或反復更換插管位置而發生的插管意外,或致手術無法順利完成,或致患者傷殘,無疑給微創手術帶來了巨大風險。本實用新型較好地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該插管內嵌入支撐內芯裝置可以較好地加強插管的剛性結構,手感良好,操作簡單便捷,易于掌控,降低了主動脈插管的難度,從而能夠有效降低手術風險。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包括動脈插管本體和支撐內芯,所述動脈插管本體由一體連接的頭端小徑部和尾端大徑部構成,動脈插管本體的大徑部端頭依次連接有動脈插管接頭、封堵頭和手柄;所述支撐內芯由一體結構的加粗段和普通段組成,支撐內芯的加粗段穿設在動脈插管本體的小徑部內腔,支撐內芯的普通段依次穿過動脈插管接頭和封堵頭并與手柄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內芯的加粗段長度小于動脈插管本體的小徑部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內芯加粗段的直徑為普通段直徑的1.5-2.5倍。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內芯加粗段的長度為普通段長度的1/2-2/3倍。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動脈插管本體的管壁上設有加強鋼絲。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動脈插管本體的小徑部端頭處彎曲設置,且彎曲度為135°。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動脈插管本體的小徑部端頭處直線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封堵頭、手柄和支撐內芯為一體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在動脈插管本體中嵌入支撐內芯裝置,可以較好地加強插管的剛性結構,手感良好,操作簡單便捷,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插管難度大、反復插管、反復更換插管位置、發生嚴重插管意外、手術無法完成、甚至患者傷殘等問題,對訓練有素的心外科醫師其安全成功率可達100%,從而降低了手術風險。
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撐內芯一端為加粗段,能夠進一步加強插管小徑部插入端的強度,從而降低插管難度,提高插管成功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動脈插管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動脈插管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內芯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動脈插管本體,2、動脈插管接頭,3、封堵頭,4、手柄,5、支撐內芯,501、加粗段,502、普通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明晰易懂,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一種微創型心臟手術改良動脈插管本體,包括動脈插管本體1和支撐內芯5,所述動脈插管本體1由一體連接的頭端小徑部和尾端大徑部構成,動脈插管本體1的大徑部端頭依次連接有動脈插管本體接頭2、封堵頭3和手柄4,所述支撐內芯5由一體結構的加粗段501和普通段502組成,支撐內芯5的加粗段501穿設在動脈插管本體1的小徑部內腔,支撐內芯5的普通段502依次穿過動脈插管本體接頭2和封堵頭3并與手柄4連接。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支撐內芯5的加粗段501長度小于動脈插管本體1的小徑部長度。所述支撐內芯5加粗段501的直徑為普通段502直徑的1.5-2.5倍,支撐內芯5加粗段501的長度為普通段502長度的1/2-2/3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動脈插管本體1的管壁上設有加強鋼絲。
本實用新型中,動脈插管本體1的小徑部端頭處有兩種設置方式,一種是動脈插管本體1的小徑部端頭處彎曲設置,且彎曲度為135°;另外一種是動脈插管本體1的小徑部端頭處直線設置,兩者在側開心外手術中均適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封堵頭3、手柄4和支撐內芯5為一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微創型心臟手術側臥位,一般取第三或第四肋間隙,常規小切口開胸,暴露升主動脈根部,取合適位置,以0/2滑線縫荷包,剪開外膜,用尖刀慢慢劃開中膜層,使用本裝置插管插入,收緊荷包,退支撐內芯加粗端至封堵頭,使用管道鉗鉗夾本裝置動脈插管本體1的大徑部過渡部分附近,防止血液噴溢,之后完全退出內芯,連接動脈管道。
本技術方案中,動脈插管本體中嵌入內芯裝置,可以較好地加強插管的剛性結構,手感良好,操作簡單便捷,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插管難度大、反復插管、更換插管位置、發生嚴重插管意外、手術無法完成、甚至患者傷殘等問題,降低手術風險,安全成功率可達100%。
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并非是限制,與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