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血栓抽吸導管球囊裝置。
背景技術: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已經成為危及人們健康及生命的頭號殺手。近些年隨著介入技術在冠心病診治中的不斷應用,尤其是球囊擴張技術、支架植入技術、血栓抽吸技術、血管內超聲技術等不斷應用及革新,大大降低了冠心病的致死率及致殘率,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擴張球囊、血管內超聲、抽吸導管這些器械,以更有利的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手術并發癥,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任。
隨著介入技術在冠心病診治臨床中的不斷應用,介入技術中的器械如:擴張球囊、支架、抽吸導管、血管內超聲等,也不斷的更新、改進。使得手術的更加便利,減少對患者的血管不必要的損傷,減少了手術的并發癥。
目前介入臨床實踐中,對于需要行冠脈血管內超聲檢查的患者一般流程是,先進行血管內超聲檢查,判斷病變如果需要球囊擴張處理,術者首先需要撤出血管內超聲,接著再將球囊送入冠脈血管內,根據影響學的顯示及前面所述血管內超聲判斷需要進行球囊擴張的位置進行擴張,而后撤出擴張球囊,再將血管內超聲送入冠脈血管再次判斷擴張后情況,根據擴張后情況判斷使用支架大小。在上述操作中,血管內超聲兩次進入體內,兩次撤出體內,擴張球囊一次進入,一次撤出,共計六次出入冠脈血管及路徑血管,無形中增加了血管壁損傷的風險。并且增加了手術時間,為手術風險埋下隱患。
對于需要抽吸血栓的病變,目前操作首先進行血栓抽吸,而后撤出抽吸導管,再放入球囊進行擴張,最后撤出球囊。在這一過程需要說明兩點,第一點,和上述對血管壁的損傷一樣,仍是操作重復的問題;第二點,對于需要血栓抽吸的病變,說明血栓符合較重,這種病變在抽出血栓后,需要第一時間進行球囊擴張,才會減少冠脈血管無血流或慢血流的風險。我們現在的操作在撤出抽吸導管后,再次將球囊送入血管內進行擴張,明顯延長了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產品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血栓抽吸導管球囊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餐盤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血栓抽吸導管球囊裝置,包括指引導絲、球囊及血栓抽吸導管;所述球囊連接有擴張導管;所述血栓抽吸導管、擴張導管與指引導絲并行設置。
所述擴張導管的一端設置有壓力泵接口。
所述血栓抽吸導管的一端設置有負壓接口。
所述球囊與所述擴張導管密閉連接。
所述血栓抽吸導管的血栓入口一端設置于所述球囊之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在抽吸血栓后瞬間進行球囊擴張,在介入操作中無需撤出導絲,有效縮短操作時間,顯著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了冠脈血管無血流或慢血流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指引導絲;2:球囊;3:血栓抽吸導管;4:擴張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結合附圖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其中包括指引導絲1、球囊2及血栓抽吸導管3;所述球囊2連接有擴張導管4;所述血栓抽吸導管3、擴張導管4與指引導絲1并行設置,并盡量減少所占用的血管內空間,方便操作。
所述擴張導管4的一端設置有壓力泵接口,用以連接壓力泵進行球囊擴張。也就是擴張導管4的一端密閉連接有球囊2,另一端設置壓力泵接口,用以連接壓力泵。
所述血栓抽吸導管3的一端設置有抽吸血栓的負壓接口,用于連接血栓抽吸的儀器設備。另一端設置于血管內,用于直接對血栓進行抽吸。
所述球囊2與所述擴張導管4密閉連接,以進行壓力泵增加或者減壓進行血管擴張。
所述血栓抽吸導管3的血栓抽吸端口設置于所述球囊2之前。也就是說,血栓抽吸端口沿著指引導絲1先于球囊2進入血管,或者二者同時進入血管,目的在于利用血栓抽吸導管3對血栓進行抽吸后,迅速利用球囊2對血管進行擴張。
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包括具備目前臨床中應用的血管內超聲導絲一切功能的指引導絲1,以及和這根血管內超聲指引導絲1并行的一根球囊(該球囊的設置不能影響血管內超聲以及血栓抽吸的功能)。這里的球囊包括了球囊2以及與其密閉連接的擴張導管4。實際上,這里的球囊2通過擴張導管4連接的壓力泵對球囊進行增壓擴張,從而實現對血管擴張的功能。
在此之前,為了能在抽吸血栓后瞬間進行球囊擴張,需要先對血栓進行抽吸,利用血栓抽吸導管3進行抽吸,血栓沿著血栓抽吸導管3吸出后,領用球囊2進行血管擴張,然后再進行支架放置等工作。
通過本實施例的設計將血管內血栓抽吸和球囊擴張連個過程結合在一起,一次進入冠脈血管內,發現問題血管,對血栓進行抽吸后,無需撤出,立即予以球囊擴張,而后判斷病變選擇支架大小,后撤出血管內球囊。這樣僅僅需要一次進入、一次撤出,大大減少的對血管壁的損傷,并且在擴張定位上相對較撤出血管內超聲后憑借再次影像的記憶定位要準備的多,還節約了手術時間。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抽吸血栓后瞬間進行球囊擴張,在介入操作中無需撤出導絲,有效縮短操作時間,顯著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了冠脈血管無血流或慢血流風險。
該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何種變化,凡是與本申請具有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