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涉及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翻身機構,以及應用該翻身機構的多功能電動護理床。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大幅下跌和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此外,還有晚婚、單身男性人數增加以及女性工作積極性提高和養育后代成本上升出現的已婚夫婦生育率下降等原因,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社會問題,而高齡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的減弱,翻身、起臥困難,其對家庭、社區、政府依賴程度會逐步加大。目前“空巢家庭”也已成為社會發展趨勢,家庭式護理對老年人的關照也日趨減弱,客觀上增加了老年人、殘疾人護理的難度。護理人員開始出現人數不足的情況,并且護理人員也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但是現有的護理床普遍存在使用者在側翻過程中使用不舒適的問題,從根本上還不能有效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現有的護理床市場和專利都有很多,但是均存在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與升級,如公開日是2010年3月10、公開號是CN101664356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的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該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上端的由多塊活動床板連接構成的組合式床板和側翻機構。其中,側翻機構包括左、右兩套側翻裝置和背中部板固定器,所述背中部板固定器設置在背中部板的底端中央,該背中部板固定器焊接在床架上,支撐著背中部板。左、右兩套側翻裝置將同時側翻,當一套側翻裝置發生大幅度側翻時,另一套側翻裝置發生小幅度側翻,使背左側板、背中部板和背右側板形成一個近似的V字,雖然保證了人體側翻過程中的安全,但是由于左、右兩套側翻裝置將同時側翻,V字形的空間內,覆被受壓,只是達到了翻身功能,其舒適程度不高且不能保障人體安全,不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及其翻身機構,保證了翻身機構的床板轉動速度平穩且能夠保證來回速度相等,提高了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的舒適度,同時也為康復人員的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翻身機構,包括:電動機、支持座、絲桿、導向部件、螺母、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曲柄、翻身架、滾輪架以及滾輪;所述電動機軸通過聯軸器與所述絲桿連接,所述絲桿兩軸端由所述支持座進行支撐,所述螺母安裝在所述絲桿上,并設有導向部件,從而構成絲桿轉動螺母移動式的絲桿螺母副機構,所述螺母初始狀態處在所述絲桿中間對稱位置;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所述螺母連接構成移動副,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曲柄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與所述翻身架固定連接,所述滾輪架連接在所述翻身架上,所述滾輪安裝在所述滾輪架上。
較好的,所述曲柄、翻身架的連接點為A點,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連接點為B點,所述A點和B點的連線平行于絲桿軸線,構成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包括床板、床架、支撐架以及翻身機構。所述支撐架與所述床架固定連接,所述翻身機構固定安裝于所述支撐架上,所述床板包括翻身床板,該翻身床板與所述翻身機構連接,并在所述翻身機構的帶動下進行翻身和復位。
較好的,所述電動機連接基于單片機的遙控器,并接受遙控器的控制,實現所述電動機的啟動、逆時順轉動、逆時針轉動、停止控制。
較好的,所述遙控器設有控制電動機逆時順轉動、電動機逆時針轉動的按鈕,所述按鈕與所述遙控器中主控制器單片機相連,所述主控制器單片機在所述按鈕的控制下,發出電脈沖信號控制翻身機構中的電動機進行逆時針轉動或逆時順轉動。
較好的,所述多功能電動護理床進一步設置有限位開關,所述床板上設有軌道,所述限位開關設置在所述軌道的兩端,用于限制滾輪在所述軌道上的滾動。
較好的,所述主控制器單片機連接所述限位開關,接收滾輪到達限位開關的信號,并根據該信號控制電動機停止轉動。
使用本實用新型,當需要給康復者進行翻身工作時,通過遙控器按下電動機逆時順轉動按鈕,主控制器單片機接受到信號,發出電脈沖信號控制翻身機構的電動機逆時針轉動,螺母通過導向部件進行左移動,控制與螺母關聯的桿件進行運動,使得翻身架繞著轉動中心進行逆時針擺動,使滾輪在床板軌道上滾動,從而將其中的翻身床板抬起,滾輪到達限位開關時,主控制器接收到信號,控制電動機停止轉動,翻身床板停止抬起,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即完成右翻身功能。當完成了翻身所需的工作時,按下電動機逆時針轉動按鈕,主控制器單片機接受到信號,發出電脈沖信號控制翻身機構的電動機逆時順轉動,完成復位的功能。翻身機構采用對稱設計,左翻身方法與右翻身方法一致,操作方法同上。
本實用新型中翻身機構中A點與B點連線平行于絲桿軸線,構成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不存在急回特性,保證了翻身機構的床板轉動速度平穩且能夠保證來回速度相等,提高了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的舒適度,同時也為康復人員的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簡單便捷,其翻身機構采用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度,不存在急回特性,保證了翻身機構的床板轉動速度平穩且能夠保證來回速度相等,提高了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的舒適度,同時也為康復人員的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翻身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工作狀態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局部放大圖;
圖中:床架11,支撐架12,翻身機構13,電動機131,支撐座132,絲桿133,導向桿134,螺母135,第一連桿136,第二連桿137,曲柄138,翻身架139,滾輪架1310,滾輪1311,翻身床板14,限位開關15,軌道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翻身機構13,包括:電動機131、支持座132、絲桿133、導向部件134、螺母135、第一連桿136、第二連桿137、曲柄138、翻身架139、滾輪架1310以及滾輪1311;所述電動機131軸通過聯軸器與所述絲桿133連接,所述絲桿133兩軸端由所述支持座132進行支撐,所述螺母135安裝在所述絲桿133上,并設有導向部件134,從而構成絲桿轉動螺母移動式的絲桿螺母副機構,所述螺母135初始狀態處在所述絲桿133中間對稱位置。所述第一連桿136的一端與所述螺母135連接構成移動副,所述第一連桿13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桿137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137的另一端與所述曲柄138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曲柄138的另一端與所述翻身架139固定連接,所述滾輪架1310連接在所述翻身架139上,所述滾輪1311安裝在所述滾輪架1310上。
圖1中所示,所述曲柄138,翻身架139的連接點為A點,第一連桿136,第二連桿137的連接點為B點,所述A點和B點的連線平行于絲桿軸線,構成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
在部分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桿136通過活動鉸鏈與所述第二連桿137活動連接。
在部分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桿137通過活動鉸鏈與所述曲柄138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翻身機構的結構科學合理,具有人性化設計,操作簡單,使用便捷,能夠有效地解決現有的問題。
如圖2-4所示,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包括床板、床架11、支撐架12以及翻身機構13。其中翻身機構13即上述圖1所示的翻身機構13。
所述支撐架12通過焊接與所述床架11固定連接,所述翻身機構13固定安裝于所述支撐架12上,所述床板包括翻身床板14,該翻身床板14與所述翻身機構13連接,并在所述翻身機構13的帶動下進行翻身和復位。所述翻身機構13的電動機131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撐架12上。
在部分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電動機131連接基于單片機的遙控器,并接受遙控器的控制,實現所述電動機131的啟動,逆時順轉動,逆時針轉動,停止控制。進一步的,所述遙控器設有控制電動機逆時順轉動,電動機逆時針轉動的按鈕,所述按鈕與所述遙控器中主控制器單片機相連,所述主控制器單片機在所述按鈕的控制下,發出電脈沖信號控制翻身機構13中的電動機131進行逆時針轉動或逆時順轉動。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多功能電動護理床進一步設置有限位開關15,所述床板上設有軌道16,所述限位開關15設置在所述軌道16的兩端,用于限制滾輪在所述軌道16上的滾動。較好的,所述主控制器單片機連接所述限位開關15,接收滾輪到達限位開關15的信號,并根據該信號控制電動機131停止轉動。
所述多功能電動護理床是通過基于單片機的遙控器進行所述護理床控制。在一實施例中,電動機逆時順轉按鈕動,電動機逆時針轉動按鈕分別為右翻身‘+’按鈕,右翻身‘-’按鈕。
當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給康復者進行翻身工作時,通過遙控器按下右翻身‘+’按鈕,主控制器單片機接受到信號,發出電脈沖信號控制翻身機構13的電動機131逆時針轉動,螺母135通過導向部件(導向桿134)進行左移動,控制關聯桿(第一連桿136,第二連桿137、絲桿133)進行運動,使得翻身架139繞著轉動中心進行逆時針擺動,使滾輪1311在床板軌道上滾動,從而將翻身床板14抬起,滾輪1311到達限位開關15時,主控制器接收到信號,控制電動機131停止轉動,翻身床板14停止抬起,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工作狀態立體如圖3和圖4所示,即完成右翻身功能。
當完成了翻身所需的工作時,按下右翻身‘-’按鈕,主控制器單片機接受到信號,發出電脈沖信號控制翻身機構的電動機131逆時順轉動,螺母135通過導向部件進行右移動,翻身床板14逐漸放平,當達滾輪到達限位開關15時,發出信號,主控制器控制電動機131停止轉動,螺母135停止移動,即完成復位的功能。
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翻身機構采用對稱設計,左翻身方法與右翻身方法一致,操作方法同上。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翻身機構中A點與B點連線平行于絲桿軸線,構成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不存在急回特性,保證了翻身機構的床板轉動速度平穩且能夠保證來回速度相等,提高了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的舒適度,同時也為康復人員的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護理床實現其翻身功能中不舒適程度和不合理結構,采用絲桿螺母副與連桿機構組合,利用絲桿轉動帶動螺母移動,通過控制螺母移動方向以及移動位移控制其翻身架擺動的角度,從而實現翻身的功能,該機構不存在急回特性,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到達了翻身機構運動平穩和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翻身機構采用了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使得極位夾角等于零,不存在急回特性,保證了翻身機構的床板轉動速度平穩且能夠保證來回速度相等,提高了多功能電動護理床的舒適度,同時也為康復人員的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