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醫療用具,尤其是一種床上接尿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臥床不起的病人在需要排便時一般都是使用托盆,將排泄物排入托盆中,再由病人家屬將托盆取出,傾倒。但是托盆無法與病人身體良好貼合,而且容易傾斜翻覆,盆內的排泄物容易流出污染病人衣物和床單,并且托盆每次使用后都必須由家屬取出清理,在夜間容易導致家屬休息不佳,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床上接尿器的技術方案,該方案采用帶有U型槽的接尿瓶替代托盆,能夠有效貼合病人身體,防止病人排泄物漏出,避免了病人衣物和床單的污染,另外能夠直接將病人的小便導出,無需家屬協助,尤其是在半夜能夠減少陪護家屬起夜更換便盆的次數。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
一種床上接尿器,包括有接尿瓶、導管和引流袋;接尿瓶底部開口;接尿瓶口部連接有導管;導管與引流袋連接;接尿瓶底部設置有U型槽。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引流袋上設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設置有開關。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接尿瓶的口部設置有瓶蓋;導管能夠插入瓶蓋中。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開關為卡扣式開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由于在該方案中采用帶有U型槽的接尿瓶替代托盆,能夠更好的貼合病人的身體,防止排泄物漏出污染病人衣物、床單;在接尿瓶的口部連接導管和引流袋,能夠直接將病人的小便導出,無需家屬協助,尤其是在半夜能夠減少陪護家屬起夜更換便盆的次數。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接尿瓶,2為瓶蓋,3為導管,4為引流袋,5為排液管,6為開關,7為U型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本方案包括有接尿瓶、導管和引流袋;接尿瓶底部開口;接尿瓶口部連接有導管;導管與引流袋連接;接尿瓶底部設置有U型槽。
引流袋上設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設置有開關。接尿瓶的口部設置有瓶蓋;導管能夠插入瓶蓋中。開關為卡扣式開關。
本方案的使用方法為,病人需要小便時,直接將接尿瓶放置在病人襠部,使U型槽的兩側壁分別覆蓋病人的臀部和腹部,病人排出的尿液就可以直接通過導管流入引流袋中,然后將排液管放置在廁所或接尿盆處,打開開關,引流袋中的尿液便能夠通過排液管排出。整個過程無需病人起身,也無需取出接尿瓶,甚至病人能夠自行打開開關,無需家屬幫助完成排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