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腹部皮下注射時,注射針頭拔出后,大多用消毒棉球或無菌棉長時間按壓注射部位進行止血,這樣操作起來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醫務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同時患者由于按壓時間不夠,亦或者按壓壓力不夠,可能會使注射口不停的繼續流血,甚至會導致注射口感染,引發疼痛等方面的問題。目前臨床上的腹部皮下注射后壓迫止血為手工壓迫,存在按壓部位易移位、按壓力度不足、按壓時間較長、浪費人力等問題。為解決實際臨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調節、可固定的自動按壓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該按壓裝置可將止血球直接定位在出血點,并根據患者腹部部位的粗細和出血點需要的松緊度調節按壓裝置中皮帶本體的長度,將皮帶本體固定在患者腹部,固定產生的壓力使止血球自動按壓出血點。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本體和設置在所述皮帶本體上的按壓體,所述皮帶本體的一端設有按扣母扣,另一端設有按扣子扣;所述按壓體包括滑塊和止血球,所述皮帶本體的兩側設有滑槽,所述滑塊與所述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皮帶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有限位件,所述滑塊上設有止血球。
優選的,所述止血球包括桿體和止血球體,所述桿體包括中空卡槽和球柄,所述球柄與所述中空卡槽通過卡扣結構連接,所述卡扣結構包括球狀凸起和球形凹槽,所述球狀凸起設置在所述中空卡槽內,在所述球柄上對應所述球狀凸起的部位設有球形凹槽,所述中空卡槽設置在所述滑塊上,所述球柄與所述止血球體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止血球體采用硬質的透明聚丙烯材料,且為實心體。
優選的,所述限位件為圓柱體。
優選的,所述按扣母扣數量至少為兩個,且每個按扣母扣等間距的設置在皮帶本體上。
優選的,所述球柄的四個面上均設有球形凹槽,所述中空卡槽的四個面上均設有球狀凸起。
優選的,所述中空卡槽的形狀為方柱體。
優選的,所述止血球體的直徑為10~15mm。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包括皮帶本體和設置在皮帶本體上的按壓體,按壓體包括滑塊和止血球,皮帶本體的兩側設有滑槽,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滑塊上設有止血球;滑塊可在皮帶本體上進行滑動,根據出血點的不同,滑動皮帶本體上的滑塊,將滑塊上的止血球定位在出血點,并可根據患者腹部部位的粗細和出血點需要的松緊度調節皮帶本體的長度,利用按扣子母扣將皮帶本體固定在患者的腹部,固定產生的壓力使止血球對出血點進行自動按壓止血。同時止血球與滑塊是可拆卸的,在使用時,將止血球與滑塊進行卡扣連接,不使用時,將兩者分離即可。該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綁定牢靠,自動止血,止血效果好,可大大節省醫護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止血球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空卡槽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作為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所述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包括皮帶本體1和設置在皮帶本體1上的按壓體2,皮帶本體1的一端設有按扣母扣3,另一端設有按扣子扣4;按壓體包括滑塊5和止血球6,皮帶本體1的兩側設有滑槽7,滑塊5與滑槽7滑動連接,皮帶本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限位孔8,限位孔8內設有限位件9,滑塊5上設有止血球6。
所述皮帶本體1的兩側設有滑槽7,滑塊5在滑槽7中進行滑動,滑槽7可起到固定滑塊5的作用;同時滑塊5上設有止血球6,該結構可根據患者出血點位置的不同,調節滑塊5在皮帶本體1上的位置,從而使止血球6定位在出血點;同時皮帶本體1兩端的按扣起到將皮帶本體1固定在腹部的作用,固定產生的壓力使止血球6自動按壓出血點,達到較好的止血效果。
優選的,限位件9為圓柱體,只需要把限位件9插入限位孔8中即可達到限位作用。
所述按扣母扣3數量至少為兩個,且每個按扣母扣3等間距的設置在皮帶本體上。使用時根據患者腹部部位的粗細和出血點需要的松緊度,將按扣母扣3扣入按鈕子扣4內以綁定皮帶本體1。
本實施例中滑塊5可在皮帶本體1兩側的滑槽7內滑動,并且滑塊5上設有止血球6,根據患者出血點的不同,調整滑塊5在皮帶本體1上的位置,從而使出血球6定位在出血點,并可根據患者腹部部位的粗細和出血點需要的松緊度調節皮帶本體1的長度,將按扣母扣3扣入按鈕子扣4內以綁定皮帶本體1,綁定皮帶本體1所產生的壓力使出血球6自動按壓出血點。本發明的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是可調節、可固定并可自動按壓的裝置。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時,將滑塊5滑動到腹部出血點,使止血球6定位到腹部出血點,然后將按扣母扣3扣入按扣子扣4以綁定皮帶本體1,此時止血球6自動開始對出血點進行按壓,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參考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止血球的主視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空卡槽的主視圖如圖3所示;所述止血球6包括桿體8和止血球體12,桿體8包括中空卡槽10和球柄13,球柄13與中空卡槽10通過卡扣結構連接,卡扣結構包括球狀凸起14和球形凹槽11,球狀凸起14設置在中空卡槽10內,在球柄13上對應球狀凸起14的部位設有球形凹槽11,中空卡槽10設置在滑塊5上,球柄13與止血球體12固定連接。
為了止血球6整體的牢固性和制作方便,使球柄13與止血球體12為一整體,中空卡槽10垂直固定滑塊5上,使用時,將球柄13與中空卡槽10卡扣連接,卡扣連接為設置在球柄13上的球形凹槽11與設置在中空卡槽10的球狀凸起14卡扣連接。
本實施例的止血球體12采用硬質的透明聚丙烯材料,且為實心體,由于硬質的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其強度和硬度、彈性都比較好,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和突出的抗彎曲疲勞性,對水特別穩定,幾乎不吸水。使用止血體12對出血點進行按壓止血后,可通過止血球體的透明結構判斷出血情況,確定按壓時間。
優選的,所述止血球體12的直徑為10~15mm。可以根據不同的出血位點設計止血球體12的直徑,在使用時根據實際需要選取所需直徑的止血球體6。
優選的,所述中空卡槽10的形狀為方柱體,所述球柄13的四個面上均設有球形凹槽11,所述中空卡槽10的四個面上均設有球狀凸起14,即球形凹槽11和球狀凸起14的個數均為4個,球形凹槽11和球狀凸起14卡扣連接,使止血球6與滑塊5更好地固定。
本實施例中止血球6與滑塊5的連接為卡扣連接,使用時,可將兩者連接在一起,使用完畢后,可將止血球6與滑塊5分離。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包括皮帶本體和設置在皮帶本體上的按壓體,按壓體包括滑塊和止血球,皮帶本體的兩側設有滑槽,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滑塊上設有止血球;滑塊可在皮帶本體上進行滑動,根據出血點的不同,滑動皮帶本體上的滑塊,將滑塊上的止血球定位在出血點,并可根據患者腹部部位的粗細和出血點需要的松緊度調節皮帶本體的長度,利用按扣子母扣將皮帶本體固定在患者的腹部,固定產生的壓力使止血球對出血點進行自動按壓止血。同時止血球與滑塊是可拆卸的,在使用時,將止血球與滑塊進行卡扣連接,不使用時,將兩者分離即可。該腹部皮下注射后按壓裝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綁定牢靠,自動止血,止血效果好,可大大節省醫護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后續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于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