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輪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
背景技術:
目前對老年人和行走方面有殘疾的人來說,走路是他們的一大問題。輪椅的產生對這一問題的解決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國發明專利(201310511120.3)公開了一種可爬樓梯的多功能輪椅包括:椅架、筆記本托盤、靠背調節手臂、靠背、可伸縮小輪支架、小輪、小輪步進電機、大輪、GPS導航及輪椅控制模塊、踏板、大輪步進電機、旋轉臂步進電機、電池盒、旋轉手臂組成,筆記本托盤和GPS導航及輪椅控制模塊安裝于椅架兩側,靠背調節手臂連接于靠背與椅架,可伸縮小輪支架通過鉸接安裝于椅架,小輪與小輪電機安裝于可伸縮小輪支架,大輪和大輪步進電機安裝于椅架,踏板安裝于椅架下部,旋轉臂步進電機和電池盒安裝在椅架底部,旋轉手臂連接在旋轉臂步進電機和可伸縮小輪支架間;當爬樓梯或臺階時,乘坐者通過GPS導航及輪椅控制模塊控制小輪步進電機和大輪步進電機的轉速,同時,控制旋轉臂步進電機轉動使可伸縮小輪支架伸縮轉動讓小輪接觸地面,方便了老年人和殘疾人爬樓梯。但是,因為樓梯都是傾斜設置的,所以上述的輪椅在爬樓梯時輪椅整體也向后傾斜,這樣就使重心偏移,容易使輪椅后翻對乘坐的人造成傷害,存在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專利CN 205144898 U于2016年04月13日公開了一種可爬樓梯的輪椅包括:安裝架、大輪、步進電機、座板、以及靠背;其中,步進電機于安裝架的上方,大輪于安裝架的兩側,座板與安裝架之間通過支桿連接,支桿與安裝架相鉸接,靠背與安裝架的后部之間設有油缸。能使座板在爬樓梯時也處于水平狀態,從而保持重心穩定,防止后翻。
因此,基于這些問題,提供一種具有爬樓功能的同時有效防止后翻功能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爬樓功能的同時有效防止后翻功能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所述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包括底座和椅子本體,所述椅子本體的底部設有與皮帶相連滑塊,所述底座上開有與所述滑塊相配合的導軌,所述導軌兩端分別設有皮帶的主動輪和從動輪,所述主動輪與皮帶驅動電機相連,所述底座的下表面通過第一連接軸和第二連接軸分別與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和第二連接軸分別與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相連,所述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末端設有車輪,所述椅子本體的末端與折疊板的一側邊緣通過第三連接軸相連,所述第三連接軸與第三驅動電機相連,所述折疊板的下部設有通過第四連接軸相連的腳踏板,所述折疊板的下邊緣設有第三伸縮桿,所述第三伸縮桿末端設置有車輪。
在上述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中,進一步的,所述椅子本體包括椅背、坐墊和把手,所述椅背和坐墊通過第四連接軸相連,所述第四連接軸與第四驅動電機相連。
在上述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中,進一步的,所述皮帶驅動電機、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與第四驅動電機,以及第一伸縮桿、第二伸縮桿與第三伸縮桿均與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與輸入模塊相連。
在上述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中,進一步的,所述折疊板的下部設有凹槽,使所述腳踏板可以容納其中。
在上述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中,進一步的,所述導軌內開有空腔,使所述皮帶的下半部分能容納其中。
在上述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中,進一步的,所述椅子本體在位于脖子的位置設有靠枕,所述靠枕兩側設有固定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伸縮桿的相互配合完成爬樓過程,使輪椅在爬樓的過程中,一直處于水平狀態,防止后翻的現象的發生。
2、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折疊板和椅背的角度,可以方便人平躺休息。
附圖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是應當知道,這些附圖僅是為解釋目的而設計的,因此不作為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別指出,這些附圖僅意在概念性地說明此處描述的結構構造,而不必要依比例進行繪制。
圖1是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底座部分的俯視圖;
圖3是第一操作步驟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二操作步驟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第三操作步驟的第一種工作狀態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第三操作步驟的第二種工作狀態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多功能輪椅在放平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底座、2.椅子本體、3.皮帶、4.導軌、5.主動輪、6.皮帶驅動電機、7.第一連接軸、8.第二連接軸、9.折疊板、10.第三連接軸、11.第四連接軸、12.第一伸縮桿、13.第二伸縮桿、14.第三伸縮桿、15.把手、16.第四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將以示例方式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的具體結構、特點和優點等,然而所有的描述僅是用來進行說明的,而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實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隱含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或者被顯示或隱含在各附圖中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仍然可在這些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間繼續進行任意組合或刪減,從而獲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實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實施例。另外,為了簡化圖面起見,相同或相類似的技術特征在同一附圖中可能僅在一處進行標示。
將理解,當據稱將部件“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間部件。相反,當據稱將部件“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時,則表示不存在中間部件。
圖1給出了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并且通過圖2示出了底座部分的俯視圖,并且通過圖3示出了第一操作步驟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并且通過圖4示出了第二操作步驟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并且通過圖5示出了第三操作步驟的第一種工作狀態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并且通過圖6示出了第三操作步驟的第二種工作狀態下多功能輪椅的結構示意圖,并且通過圖7示出了多功能輪椅在放平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下面就結合圖1至圖7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所述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包括底座1和椅子本體2,所述椅子本體2的底部設有與皮帶3相連滑塊,所述底座1上開有與所述滑塊相配合的導軌4,所述導軌4兩端分別設有皮帶3的主動輪5和從動輪,所述主動輪5與皮帶驅動電機6相連,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通過第一連接軸7和第二連接軸8分別與第一伸縮桿12和第二伸縮桿13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7和第二連接軸8分別與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相連,所述第一伸縮桿12和第二伸縮桿13末端設有車輪,所述椅子本體2的末端與折疊板9的一側邊緣通過第三連接軸10相連,所述第三連接軸10與第三驅動電機相連,所述折疊板9的下部設有通過第四連接軸1611相連的腳踏板,所述折疊板9的下邊緣設有第三伸縮桿14,所述第三伸縮桿14末端設置有車輪。
作為舉例,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3-6所示,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上下樓,在下樓的過程中,當第三伸縮桿14末端到達臺階邊緣后,把第一伸縮桿12和第二伸縮桿13作為支撐,將第三伸縮桿14伸長,直至到達下一階臺階,多功能輪椅向前運動,直至第一伸縮桿12末端到達臺階邊緣,并將第一伸縮桿12伸長,把第三伸縮桿14和第二伸縮桿13作為支撐,直至到達下一階臺階,此時若把第三伸縮桿14和第一伸縮桿12作為支撐的話,存在重心不穩的情況,此時可以采取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如圖5所示,通過皮帶3將椅子本體2向前移動,使椅子本體2的重心位于第三伸縮桿14和第一伸縮桿12之間,然后底座1向前運動,第三伸縮桿14和第一伸縮桿12收縮,完成整個下樓過程,第二種方式如圖6所示,通過旋轉第一伸縮桿12的方向,使椅子本體2的重心位于第三伸縮桿14和第一伸縮桿12之間。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三個伸縮桿的相互配合,其中一個伸縮桿改變狀態時,其他兩個伸縮桿為支撐,可以完成跨越障礙等各種動作,同時可以通過皮帶3調節重心,維持穩定。
本實用新型通過伸縮桿的相互配合完成爬樓過程,使輪椅在爬樓的過程中,一直處于水平狀態,防止后翻的現象的發生。
更進一步來講,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椅子本體2包括椅背、坐墊和把手15,所述椅背和坐墊通過第四連接軸1611相連,所述第四連接軸1611與第四驅動電機相連。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皮帶驅動電機6、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與第四驅動電機,以及第一伸縮桿12、第二伸縮桿13與第三伸縮桿14均與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與輸入模塊相連。
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折疊板9和椅背的角度,可以方便人平躺休息。
更進一步來講,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折疊板9的下部設有凹槽,使所述腳踏板可以容納其中。
更進一步來講,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導軌4內開有空腔,使所述皮帶3的下半部分能容納其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實施例,還可以針對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進行自由靈活的配置,以便能夠充分發揮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優勢。下面就對此進行舉例性說明。
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考慮所述椅子本體2在位于脖子的位置設有靠枕,所述靠枕兩側設有固定帶。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提供一種具有爬樓功能的同時有效防止后翻功能的具有爬樓功能的多功能輪椅。
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