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餐具殺菌消毒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裝置及其適用的筷子。
背景技術:
筷子是我國大多數居民的日常用餐工具,在家庭或使用公用筷子的場合,都需要進行殺菌消毒才能達到衛(wèi)生要求。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餐具消毒裝置種類繁多,而其采用的消毒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紅外線高溫消毒,臭氧消毒方式,紫外線消毒方式,臭氧加紫外線消毒方式。其中,紅外線高溫消毒,普遍采用紅外燈管加熱,將消毒裝置的內部溫度加熱到一定高溫,達到高溫消毒效果;臭氧消毒方式,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進行消毒;紫外線消毒方式,使用紫外燈產生能夠殺菌的紫外線,達到紫外線照射消毒的效果;臭氧加紫外線消毒方式,使用高臭氧紫外燈,產生紫外線的同時也產生臭氧,達到紫外線照射結合臭氧的消毒效果。
然而,在使用紅外線高溫消毒方式時,需將消毒裝置的內部溫度加熱至不低于100℃,且需要保溫15分鐘以上,整個工作周期一般需要30分鐘,消毒速度慢。在使用臭氧消毒方式時,臭氧消毒裝置利用高壓電路和放電設施將空氣中的氧氣電離,并進一步合成臭氧來破壞分解細菌的細胞壁,殺菌能力較強,但需要消毒的餐具通常在消毒裝置內部疊放,疊放部份形成閉合小空間,臭氧對疊放部分實際上難以起到消毒作用,另外取餐具的出口一般都設在消毒裝置下部,且沒有完全閉合,外面的空氣、灰塵、細菌極易進入對筷子進行污染,同時臭氧會從取餐具的出口彌漫出來,降低臭氧濃度,使得殺菌消毒保潔效果較難達標,同時,人們在取餐具時也容易接觸到其他的餐具傳播細菌,從另一方面來說,臭氧一旦泄露,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在使用紫外線消毒方式時,由于紫外線消毒裝置同臭氧消毒裝置一樣,餐具在紫外線消毒裝置中的疊加放置,紫外線對疊放部位無法照射,僅能殺菌暴露在紫外線照射下的部分上的細菌,消毒效率低,且消毒效果并不理想。在使用臭氧加紫外線消毒方式時,同樣會產生臭氧消毒方式帶來的問題。
基于上述問題,最好的餐具消毒方式就是:在餐具進入口腔之前,對餐具,尤其是導磁材質的筷子,進入口腔的部分進行快速殺菌消毒,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裝置及其適用的筷子,該方法和裝置用于對筷子進行局部快速加熱,且5-10秒內就可以加熱至300℃-600℃以上,完全殺死附著在筷子表面的細菌或病毒,從根源上杜絕細菌或病毒的傳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裝置及其適用的筷子。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首先,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該方法基于外殼、用于放置導磁不銹鋼筷子的儲物桶、外側面纏繞有電磁感應線圈和電磁加熱線圈的空心電磁加熱結構、給電磁加熱線圈提供高頻交流電的電路板、以及連接電路板的控制面板;儲物桶向下固定于外殼;電磁加熱結構鑲嵌于外殼內部,且電磁加熱結構的開口端部裸露于外殼;控制面板鑲嵌于外殼表面,電路板固定于外殼內部且與電磁感應線圈、電磁加熱線圈、控制面板分別相連;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操作控制面板,電磁感應線圈感應到有導磁不銹鋼筷子插入電磁加熱結構內部時,電磁感應線圈通過電路板向電磁加熱結構外側面纏繞的電磁加熱線圈輸送高頻交流電,電磁加熱結構內部由此產生高頻交變磁場;
2)對儲物桶內部放置的導磁不銹鋼筷子進行殺菌消毒時,手持導磁不銹鋼筷子上部,并將導磁不銹鋼筷子的下部夾持端插入電磁加熱結構內部,電磁加熱結構內部的高頻交變磁場穿過導磁不銹鋼筷子時產生渦流,以使導磁不銹鋼筷子內部的金屬原子做高速運動從而瞬時產生自熱,導磁不銹鋼筷子因此在5-10秒內快速升溫至300℃-600℃以上,實現導磁不銹鋼筷子的局部快速殺菌消毒。
該方法基于的電路板包括控制電路、穩(wěn)壓電路和功率輸出電路三部分;其中,控制電路包括單片機、與單片機通過光電耦合器相連的檢測電路、與單片機通過限流電阻和場效應管相連的風機,單片機通過光電耦合器相連的功率輸出電路,功率輸出電路與電磁加熱結構外側面纏繞的電磁加熱線圈相連,檢測電路與電磁加熱結構外側面纏繞的電磁感應線圈相連;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后通過濾波器與穩(wěn)壓電路相連并向單片機輸送5v直流電,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后通過濾波器與穩(wěn)壓電路相連并向風機輸送12v直流電。
其次,針對上次方法,還提供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裝置,其結構包括外殼、用于放置導磁不銹鋼筷子的儲物桶、外側面纏繞有電磁感應線圈和電磁加熱線圈的空心電磁加熱結構、給電磁加熱線圈提供高頻交流電的電路板、以及連接電路板的控制面板;儲物桶向下固定于外殼,儲物桶的數量為至少一個;電磁加熱結構的數量為至少一個,至少一個電磁加熱結構分別鑲嵌于外殼內部,且電磁加熱結構的開口端部裸露于外殼;控制面板鑲嵌于外殼表面,電路板固定于外殼內部且與電磁感應線圈、電磁加熱線圈、控制面板分別相連,通過操作控制面板,在電磁感應線圈感應到有導磁不銹鋼筷子插入電磁加熱結構內部時,電磁感應線圈通過電路板向電磁加熱線圈輸送高頻交流電。
在上述裝置的結構基礎上,所涉及電路板包括控制電路、穩(wěn)壓電路和功率輸出電路三部分;其中,控制電路包括單片機、與單片機通過光電耦合器相連的檢測電路、與單片機通過限流電阻和場效應管相連的風機,單片機通過光電耦合器相連的功率輸出電路,功率輸出電路與電磁加熱結構外側面纏繞的電磁加熱線圈相連,檢測電路與電磁加熱結構外側面纏繞的電磁感應線圈相連;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后通過濾波器與穩(wěn)壓電路相連并向單片機輸送5v直流電,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后通過濾波器與穩(wěn)壓電路相連并向風機輸送12v直流電。
在上述裝置的結構基礎上,所涉及電磁加熱結構與外殼之間布置有隔熱墊。
在上述裝置的結構基礎上,所涉及電磁加熱結構為電磁加熱桶,電磁加熱桶的底面向上凸起,該底面凸起與電磁加熱桶內壁之間形成環(huán)形;電磁加熱桶軸線方向的長度不超過所需消毒導磁不銹鋼筷子長度的一半。
在上述裝置的結構基礎上,所涉及儲物桶的底面為網狀結構,儲物桶的底部外側嵌套有接水盒,接水盒向下固定于外殼,接水盒內表面與儲物桶外表面形成儲水容腔。
最后,針對上述快速殺菌消毒裝置,還提供一種適用于該裝置的筷子,筷子包括上部手持端和下部夾持端,筷子的下部夾持端為導磁不銹鋼材料制成的空心薄壁結構,下部夾持端的長度不大于電磁加熱結構軸線方向的長度。
優(yōu)選,筷子的上部手持端選用竹子、木質或導磁不銹鋼材料制成,筷子的上部手持端與下部夾持端一體或可拆卸連接。
本發(fā)明的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裝置及其適用的筷子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的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和裝置基于電磁加熱的遠離進行導磁不銹鋼筷子的殺菌消毒,通過操作控制面板,在電磁感應線圈感應到導磁不銹鋼筷子插入電磁加熱結構時,電磁感應線圈通過電路板向電磁加熱線圈輸送高頻交流電,實現筷子的局部快速殺菌消毒,尤其是其殺菌消毒時長可在5-10秒內完成,殺菌消毒溫度在300℃-600℃以上,整個殺菌消毒過程采用非接觸式、瞬時感應殺菌消毒方式,高效、節(jié)能,便于在家庭、公共場所即時殺菌消毒使用;另外,本發(fā)明的筷子殺菌消毒裝置還可以對導磁不銹鋼材質的餐具,如導磁不銹鋼勺子、導磁不銹鋼叉子,進行快速殺菌消毒;
2)本發(fā)明的筷子尤其適用于上述的快速殺菌消毒裝置,其使用方便,升溫快,殺菌消毒干凈,能從根源上杜絕病菌由筷子進入人的口腔。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立體圖;
附圖2是圖1中電磁加熱桶的結構立體圖;
附圖3是圖1中電磁加熱桶的結構剖面圖
附圖4是實施例一中電路板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
1、外殼,2、儲物桶,3、電磁加熱桶,4、電磁感應線圈,
5、控制面板,6、電磁加熱線圈,7、接水盒,8、隔熱墊,
9、筷子,9-1、上部手持端,9-2、下部夾持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4,對本發(fā)明的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裝置及其適用的筷子作以下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附圖1、2、3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裝置,其結構包括外殼1、用于放置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兩個儲物桶2、外側面纏繞有電磁感應線圈4和電磁加熱線圈6的電磁加熱桶3、給電磁加熱線圈6提供高頻交流電的電路板、以及連接電路板的控制面板5。
結合附圖4,電路板包括控制電路、穩(wěn)壓電路和功率輸出電路三部分;其中控制電路包括單片機u5、與單片機u5通過光電耦合器u4相連的檢測電路、與單片機u5通過限流電阻r3和場效應管q3相連的風機mg1,單片機u5通過光電耦合器u3相連的功率輸出電路,功率輸出電路與電磁加熱桶3外側面纏繞的電磁加熱線圈6相連,檢測電路與電磁加熱桶3外側面纏繞的電磁感應線圈4相連;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后通過濾波器t1與穩(wěn)壓電路相連并向單片機u5輸送5v直流電,功率輸出電路的電源部分外接220v交流電后通過濾波器t1與穩(wěn)壓電路相連并向風機mg1輸送12v直流電。
結合附圖4,其為本實施例中電路板的具體結構,其中,檢測電路包括接近開關芯片u6、與接近開關芯片u6相連的電磁感應線圈4和電位器jp2、以及連接接近開關芯片u6和單片機u5的電感線圈l5,當電磁感應線圈4感應到導磁不銹鋼筷子9插入電磁加熱桶3內時,接近開關芯片u6向單片機u5輸送感應信號,單片機u5通過限流電阻r6、光電耦合器u3向功率輸出電路的場效應管q2相連,此時,場效應管q2的柵極為高電平,場效應管q2導通并使功率輸出電路形成周而復始導通狀態(tài),功率輸出電路的負載線圈l2上形成高頻交變磁場,進而,纏繞在電磁加熱桶3外側面的電磁加熱線圈6上也形成高頻交變磁場,該高頻交變磁場穿過導磁不銹鋼筷子9時產生渦流,以使導磁不銹鋼筷子9內部的金屬原子做高速運動從而瞬時產生自熱,導磁不銹鋼筷子9因此在5-10秒內快速升溫至300℃-600℃以上,實現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局部快速殺菌消毒。由附圖4還可以看出,工作頻率:10~40khz;將50hz/60hz的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頻率為10-40khz的高頻電壓輸出,快速運動的高壓電流在線纜內產生高速變化的磁場,導磁不銹鋼筷子9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其導磁不銹鋼筷子9內部產生交變的電流,也就是渦流,渦流使導磁不銹鋼筷子9內部的原子做高速無規(guī)則運動,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從而達到將附著在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細菌、病毒全部滅除。查看如下表1:導磁不銹鋼筷子9使用本發(fā)明的快速殺菌消毒裝置進行5秒和10秒消毒的效果;
表1
儲物桶2的底面為網狀結構,儲物桶2的底部外側嵌套有接水盒7,接水盒7向下固定于外殼1,且接水盒7內表面與儲物桶2外表面形成儲水容腔。
電磁加熱桶3鑲嵌于外殼1內部,且電磁加熱桶3的開口端部裸露于外殼1,電磁加熱桶3與外殼1之間布置有隔熱墊8。
控制面板5鑲嵌于外殼1表面,電路板固定于外殼1內部且與電磁感應線圈4、控制面板5分別相連,通過操作控制面板5,在電磁感應線圈4感應到有導磁不銹鋼筷子9插入電磁加熱桶3內部時,電磁感應線圈4通過電路板向電磁加熱線圈6輸送高頻交流電。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設計的殺菌消毒裝置是對筷子9的夾持端進行消毒,為此,所涉及電磁加熱桶3的底面向上凸起,該底面凸起與電磁加熱桶3內壁之間形成環(huán)形;電磁加熱桶3軸線方向的長度不超過所需消毒筷子9長度的一半即可,優(yōu)選,電磁加熱桶3軸線方向的長度等于所需消毒筷子9長度的三分之一。
使用本發(fā)明的快速殺菌消毒裝置時:
1)操作控制面板5,電磁感應線圈4感應到有導磁不銹鋼筷子9插入電磁加熱桶3內部時,電磁感應線圈4通過電路板向電磁加熱桶3外側面纏繞的電磁加熱線圈6輸送高頻交流電,電磁加熱桶3內部由此產生高頻交變磁場;
2)對儲物桶2內部放置的導磁不銹鋼筷子9進行殺菌消毒時,手持導磁不銹鋼筷子9上部,并將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下部夾持端9-2插入電磁加熱桶3內部,電磁加熱桶3內部的高頻交變磁場穿過導磁不銹鋼筷子9時產生渦流,以使導磁不銹鋼筷子9內部的金屬原子做高速運動從而瞬時產生自熱,導磁不銹鋼筷子9因此在5-10秒內快速升溫至300℃-600℃以上,實現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局部快速殺菌消毒。
實施例二:
基于上述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裝置,還提供一種適用于該殺菌消毒裝置的筷子9,筷子9包括上部手持端9-1和下部夾持端9-2,筷子9的下部夾持端9-2為導磁不銹鋼材料制成的空心薄壁結構,下部夾持端9-2的長度不大于電磁加熱桶3軸線方向的長度。
基于對筷子9的殺菌消毒方式,所涉及筷子9的上部手持端9-1可以選用竹子、木質或導磁不銹鋼材料制成,筷子9的上部手持端9-1與下部夾持端9-2可以選優(yōu)相同材質并進行一體連接,還可以選用不同材質并進行可拆卸連接。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筷子局部的快速殺菌消毒方法、裝置及其適用的筷子,其中該殺菌消毒方法和裝置適用于對下部夾持端9-2為導磁不銹鋼材質的筷子9進行快速殺菌消毒處理,整個殺菌消毒的過程基于電磁加熱原理,在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下部插入電磁加熱桶3內部時,電磁加熱桶3內部的高頻交變磁場穿過導磁不銹鋼筷子9時產生渦流,以使導磁不銹鋼筷子9內部的金屬原子做高速運動從而瞬時產生自熱,導磁不銹鋼筷子9因此在5-10秒內快速升溫至300℃-600℃以上,實現導磁不銹鋼筷子9的局部快速殺菌消毒;整個殺菌消毒過程采用非接觸式、瞬時感應殺菌消毒方式,高效、節(jié)能,便于在家庭、公共場所即時殺菌消毒使用,使用十分方便,實現了即插、即消毒、即使用。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本發(fā)明的筷子殺菌消毒裝置還可以對導磁不銹鋼材質的餐具,如導磁不銹鋼勺子、導磁不銹鋼叉子,進行快速殺菌消毒。
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該具體實施方式部分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