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的領域包括注射器,特別是用于將眼內晶狀體注射到眼睛中的注射器。
背景技術:
過去用于插入眼內晶狀體的常規注射器以注射器的形式設計,其可以用一只手操作,但是不能很好地控制,或者設計有可以更容易控制的螺紋。在螺紋的手動致動中,操作者具有較小的力感覺,因為與注射器形式的實施不同,螺紋在一定程度上截斷并吸收力。然而,具有螺紋的注射器需要雙手操作。螺紋注射器的示例包含在公開的專利申請wo2006/113138中。
在公開文獻es1010722中公開了一種注射器,其像指針樣被保持,并且可以通過上側的滑動機構致動。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實現由螺紋注射器提供的良好的可控性和相對較小的力施加。
在公開的us2015/342726a1中,公開了一種具有不是手動驅動的活塞驅動器的眼植入物插入裝置。例如,這種插入裝置被設計為彈簧驅動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彈簧驅動器與制動機構組合,并且包括將制動器連接到用于推動晶狀體的活塞的齒輪鏈。
公開文本ep1491163a2提出了一種眼科晶狀體插入器械和包裝。晶狀體通過可移動活塞彈射到眼睛中。為此目的,活塞由具有指輪的插入致動器操作。插入致動器包括可由儀器使用者旋轉以與活塞上的齒條齒配合的小齒輪。
在us2010/000556a1的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用于將眼內晶狀體遞送到患者眼睛上的切口中的裝置。所述裝置具有類似手槍的外部設計。手動驅動機構包括可滑動地存儲在管狀構件內以與探頭和晶狀體前面接合的齒條和小齒輪,小齒輪的一個部分功能上耦合到齒條,而另一個部分連接到致動器手柄,使得小齒輪傳遞致動器手柄的運動,以使齒條在通道中前后移動,以分別向前和向后移動探針和晶狀體。
wo2014/13798公開了一種用于將眼內晶狀體(iol)輸送到患者眼睛中的筆式iol注射器,其包括iol負載室和連接的輸送管,以及推動iol通過輸送管并使其離開輸送管的遠端尖端的彈簧加載推桿。注射器包括致動器,其被起動以壓縮自動輸送螺旋彈簧。啟動致動器也折疊iol并且可以伸長雙光學器件iol。可以提供制動機構以允許控制彈簧偏置的iol的前進。
披露的us6,342,058b1尤其公開了可以由單手操作的鉗和加強針器械組合。該器械組合可以被設計為機械或電氣操作和控制系統。在任何情況下,相應的齒條和小齒輪和驅動桿能夠使針和鑷子向前或向后移動。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替代的注射器。特別地,一個目的是開發一種注射器,其能夠像螺紋那樣被良好地控制,特別是具有低的力感覺并且同時能夠用一只手操作。另一個目的是盡可能地減小要施加的力或至少減小活塞向前運動所需或在活塞向前運動期間的力感覺。在注射器的單手操作的情況下,應該大體上防止手的過度顫抖。特別地,其目的是實現單手操作,其中推動和射出晶體的驅動力由單手操作的外科醫生自己的肌肉提供。特別地,驅動力應當在沒有用于推動和射出晶狀體的內置驅動力(例如內置驅動彈簧或內置電動機)的支撐下實現。優選地,注射器相對簡單并且可以低成本制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能夠滿足上述要求,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注射器,特別適用于向眼睛注射眼內晶狀體的注射器,包括:
縱向的注射器主體,其中注射器活塞桿以軸向移動的方式被引導(特別是沿注射器主體的縱向延伸移動),
在注射器主體前端的噴嘴,注射器的活塞桿朝噴嘴方向移動,
用于驅動(或推動)注射器活塞桿前進(即朝向噴嘴)的位移機構,
用于手動驅動位移機構的致動元件,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
-位移機構包括傳動機構,優選是手動操作的傳動機構,通過該傳動機構,致動元件和注射器的活塞桿可以被放置在聯接的驅動連接(特別是通過致動元件,活塞桿可執行推進作用)中,且
在注射器主體的縱向側設置(形成)用于驅動致動元件的操作區域。
被引導的注射器活塞桿是沿注射器主體的縱向延伸朝注射器主體前端的噴嘴移動。位移機構是傳動機構,優選是齒輪機構,通過齒輪機構,致動元件和注射器的活塞桿安裝在聯接的驅動連接中,特別在力量和/或運動的傳輸連接中,特別是通過致動元件,活塞桿會朝向注射器噴嘴推動運動。該位移機構用于驅動或推動注射器活塞桿向噴嘴前進。借助于致動元件,該位移機構可手動驅動。在注射器主體的縱向側的操作區域中,致動元件可被使用者接觸用于活塞桿的手動操作。
本發明的注射器可以像螺紋一樣被控制(即具有對螺紋低的力感覺),同時可以用一只手操作。用一只手就能很好地控制活塞桿和晶狀體的位移運動。根據本發明,該力通過齒輪,即小齒輪(可選的可通過多個嚙合齒輪的鏈條)施加,該齒輪嚙合在齒條上并向前移動注射器。因此,注射器優選像圓珠筆樣被握持并且齒輪由例如食指移動。操作區域位于殼體的前部,即最靠近噴嘴的殼體的半部分。
在優選實施例中,傳動機構包括至少一個齒輪,更優選的傳動機構包括至少一個齒輪和一齒條,其中齒輪和齒條的安排是為了使齒輪可以作用于齒輪齒條或齒輪齒條可作用于齒輪,藉此傳遞力和運動。
在優選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傳動機構包括至少兩個相互連接的力和/或運動傳動部件(例如:一個齒輪和齒條)和一個支承部件(例如:注射器主體)。在優選實施例中,螺釘或螺絲狀裝置可被驅動進入注射器主體,如wo2006/113138a1提出的機制中,用于沿螺桿或螺絲狀裝置的縱軸方向推動人工晶體,但這樣的螺釘或螺絲狀裝置不被當作是傳動機構。
優選地,傳動機構是齒輪機構,特別是齒輪鏈。
該操縱元件可以通過在噴嘴主體的縱向上手動推拉而操作。
有利的是,齒輪鏈是齒條傳動,特別是包括至少一個齒條和至少一個第一齒輪,其齒相互作用,從而傳遞力。
優選地,在齒輪齒條側的注射器主體上設置用于驅動致動元件的操作區域。
可替換地,在齒輪齒條的后面的注射器主體上設置用于致動元件的致動的操作區域。
優選地,齒輪齒條的齒和第一齒輪相互作用,特別是齒相互嚙合。
或者,為了傳遞力,至少第二齒可以安排在第一齒輪和齒條之間。
有利的是,第二齒輪設置在第一齒輪和齒條間,一方面使它的齒嚙合在第一齒輪的齒上,另一方面嚙合在齒輪齒條的齒中(以力傳輸的方式),使驅動力通過第二齒輪從第一齒輪傳遞到齒條。
優選的是齒條是注射器活塞桿的一部分,特別是整體的一部分。
有利的是,第一齒輪可以通過致動元件驅動。
優選地,致動元件作為操作桿固定到第一齒輪上一樣被。
致動元件,特別是操作桿,可設計為手指把手。
有利的是,操作區域在注射器主體中具有至少一個開口,通過該至少一個開口,致動元件可被接觸用于手動驅動,優選其中至少一部分致動元件通過開口從注射器主體突出。
可選地,傳動機構的實施使得在致動元件上的手動拉動運動影響朝噴嘴方向上活塞桿的推力運動,該活塞桿基本上與拉動運動相反。
或者,傳動機構的實施使得致動元件上的手動推動運動影響朝噴嘴方向與手動推動運動基本平行的推桿的推動運動。
便利的,注射器主體設有用于噴嘴的加載裝置或容納加載裝置的凹槽,其中一個加載裝置安裝或可安裝在凹槽中。
便利的,加載裝置有用于晶狀體的容器空間,用于插入注射器的活塞桿的近端開口和用于注入晶狀體的遠端開口。
或者,注射器主體除了通向噴嘴的遠端開口,還有近端開口,其中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桿可通過推動被引入到注射器主體的近端開口且注射器的活塞桿可以通過致動元件的驅動朝噴嘴的方向向前移動。
便利的,噴嘴設有近端開口和遠端開口,其中所述注射器活塞和其尖端會被向前推,貫穿在近端開口朝遠端開口的方向延伸。
有利的是,噴嘴設置在支架上,與注射器主體有一定距離,支架連接噴嘴到注射器主體,噴嘴和注射器主體之間的距離使得加載裝置可設置在凹槽。
優選地,所述晶狀體為眼內晶狀體。
便利的,第一齒輪和可選的第二齒輪(如果存在)作為正齒輪實施。
有利的是,注射器設計為單手操作。
優選的,致動元件的設計,使致動元件的致動動作基本發生在沿活塞桿的長度上,尤其是沿活塞桿運動方向或在活塞桿運動相反的方向上。
可選地,該注射器包括用于抑制注射器活塞桿向后運動的棘輪機構。優選的棘輪機構包括注射器的活塞桿上的線性齒條結構和連接到注射器主體的棘爪。棘爪和線性齒條可以接合,防止活塞桿向后移動,但允許其向前移動。為了這個目的,棘輪機構的線性齒條的齒優選是不對稱的,優選是每個齒的其中一側邊緣具有中等坡度,使線性齒條不受阻礙地在一個方向上運動(前進方向),且在另一側邊緣具有更陡峭的坡度,用于通過棘爪在另一方向(向后方向)限制線性齒條運動。棘爪例如是樞軸,可選的是彈簧加載的手指。可選地,注射器包括棘輪機構激活元件,例如以開關的形式設置棘爪的位置,使棘爪和齒條嚙合,從而激活棘輪機構。棘輪機構包括至少兩種設定,未激活棘爪位置和激活棘爪位置。當棘輪機構的棘輪機構激活時,棘爪嚙合線性齒條的齒。如果棘輪機構是未激活的,活塞桿可能出現向前和向后的運動,這取決于對致動元件的操作者手指的運動(指輪)。如果棘輪機構被激活,則活塞桿基本上只能向前運動(棘輪機構大體上防止了向后運動)。當活塞桿向后運動被阻止時,還由于在致動元件和活塞桿之間通過傳動機構建立的力和運動傳遞連接,致動元件防止被復位。
有利的是,活塞桿頂端設置可變形的活塞,特別是彈性或粘彈性活塞,例如硅活塞。
優選地,噴嘴包括具有截面小于3.1416mm2(平方毫米)的遠端,更優選小于3.0mm2,更優選小于2.8mm2。
上述可選功能可以在任何期望的組合中完成,只要它們不是相互排斥的。
本發明的附加優點從下述描述中獲得。
發明的描述
該注射器包括縱向主體,特別是形成為殼體,具有用于晶狀體的加載室和噴嘴,通過該噴嘴可將該晶狀體射出。此外,注射器包含主體上或內部可移動地支持的活塞桿,以及傳動機構,尤其是如齒輪或齒條傳動,通過傳動機構,活塞桿可以啟動射出晶狀體,特別是在活塞桿可向前驅動通過加載室移至噴嘴中。
根據本發明,從注射器射出晶狀體,該晶狀體最初位于注射器的加載室中,通過活塞桿的驅動從加載室通過噴嘴進入眼睛。根據本發明,活塞桿的驅動是通過傳動機構實現的,特別是齒輪或齒條傳動,通過傳動機構可以驅動活塞桿向前。傳動機構優選是手動操作的,因此優選的傳動機構是通過手動力驅動,因此活塞桿的位移,特別是活塞桿向前運動是手動驅動實現的,即只通過操作員的肌肉實現。為此,注射器可以由一只手握持并同時由該手操作。不需要人的肌肉以外的驅動力(如彈簧驅動)驅動活塞桿并由此向眼睛移動和插入晶狀體。
通過傳動機構,特別是齒輪傳動機構或齒條傳動裝置驅動活塞桿向前運動射出晶狀體是以受控的方式進行,而處理醫師只需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并射出晶狀體。第二只手可以自由地對病人進行其他操作。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點和特點從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和參考的附圖示出,附圖不顯示真正的比例,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斜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分解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一位置(正常位置);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二位置(起始位置);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三位置(結束位置);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斜視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分解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一位置(正常位置);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二位置(起始位置);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三位置(結束位置);
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斜視圖;
圖12是根據圖11所示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分解圖;
圖13是根據圖11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一位置(正常位置);
圖14是根據圖11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二位置(起始位置);
圖15是根據圖11所示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剖視圖,且活塞桿在第三位置(結束位置);
圖16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斜視圖,包括棘輪機構;
圖17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分解圖,包括棘輪機構;
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俯視圖,包括棘輪機構,棘輪機構未激活;
圖19是根據本發明的注射器的視圖,包括棘輪機構,棘輪機構處于其激活位置;
圖20是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注射器的切開繪圖,包括棘輪機構,棘輪機構在其激活部位;
圖21是圖20的細節a的擴大圖。
附圖的詳細描述
下面不同的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數字適用于相同的元件。
在圖1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示意性地示出具有齒輪鏈,特別是齒條傳動的用于眼內晶狀體的注射器1的斜視圖。圖2示出注射器的分解圖。圖3,4和5分別示出活塞桿3在不同位置的注射器1的截面視圖。
注射器1包括具有噴嘴7的縱向殼體5,噴嘴7位于殼體的端部,噴嘴7形成注射器的前部。可移動的活塞桿3在殼體5中被支持,活塞桿3可以朝噴嘴7的方向向前驅動以通過噴嘴7射出晶狀體(圖3)。具有容納晶狀體(沒有顯示)的加載室10的加載裝置9設置在噴嘴7的后面。晶狀體可以通過驅動或推動活塞向前從加載室9通過噴嘴7射出。加載裝置9優選地設計成一個筒,優選讓晶狀體插入其中。包括晶狀體的筒可插入注射器中。加載裝置9、尤其是筒10可例如由兩個半殼形成,每個半殼是夾閉件11。
齒輪齒條(即線性齒輪)13與齒輪(即小齒輪,優選是圓形齒輪)15配合,齒輪齒條13形成于活塞3中。齒輪齒條13和齒輪15構成傳動機構,特別是齒條傳動裝置。通過手動致動齒輪15,活塞3可以向后和向前移動,因為齒輪齒條13和齒輪15的齒相互嚙合。在齒條傳動中,齒輪齒條是帶有一排仰角的直線機械元件,一排仰角即齒輪(即小齒輪)嚙合的齒。該齒輪15優選由至少一個致動元件19手動驅動,該致動元件與齒輪牢固地連接在一起。致動元件19作為杠桿形成,合適地配置為與杠桿齒輪15的直徑相比更大的杠桿輪,特別是配置為具有徑向突出的抓握部件20的葉輪。致動元件19還進一步描述為蝶形砂輪。
齒輪15包括旋轉軸17。致動元件19有利地具有相同的旋轉軸17。齒輪15的旋轉軸17支撐在殼體中。例如,在殼體5中有縮進21,用于支撐齒輪15的旋轉軸17。致動元件19和特別是致動元件19的單個抓握部件20至少部分地從殼體5中伸出,而齒輪15優選定位在殼體5內的殼體圓周。殼體5可選擇地在齒輪15周邊形成拱形,以便優選地把整個傳動機構容納在殼體5中。殼體具有用于致動元件19尤其是抓握部件20的開口31,33,使致動元件19可手動操作。
齒輪15由于其功能被設置在齒輪齒條13的齒排側(即齒輪齒條側),可選的,在齒輪齒條13的齒排上的齒條位移路徑的延伸,使齒輪15的齒嚙合或可嚙合齒輪齒條13的齒。由于齒輪齒條側殼體的結構,可接觸致動元件19。因此,在只有一個齒輪15驅動運動的第一實施例中,向前驅動活塞桿3的致動運動是牽引運動。這種手指牽引運動以及由此產生的活塞桿3的前進運動彼此對立。
活塞桿3有利的包括滑動元件23,通過滑動元件23活塞桿3可以手動從正常位置移動到起始位置,由此起始位置活塞桿3可以由致動元件19以受控的方式朝噴嘴7方向進一步被移動。滑動元件23可以如圖2的實施例般安裝在活塞桿的縱向側,優選地在齒輪齒條后方的那一面上。在起始位置,齒輪15和齒輪齒條13的齒第一次嚙合,即齒輪15嚙合齒輪齒條13的第一(即前)齒,或者在嚙合致動元件時嚙合齒輪齒條13的第一(即前)齒。
圖4顯示了上述起始位置。在這個位置,活塞桿3向前推進,直到齒輪齒條13的至少第一齒(即前齒)由齒輪15嚙合,或者通過轉動致動元件19使其嚙合。
殼體5的形狀使在活塞桿3在正常位置時的滑動元件23從殼體5突出。殼體5特別具有狹縫狀開口35,該開口與殼體縱向平行,并使滑動元件23通過其突出,以實現手動致動。起始位置到達時,殼體形成具有相對滑動元件23的間隙25的曲面,當活塞3由致動元件19從起始位置進一步朝噴嘴7的方向前進時,滑動元件23在具有間隙25的曲面下面滑入殼體5。
殼體5有利地由例如至少第一殼體部分和第二殼體部分組裝,尤其是互鎖,第一殼體部分和第二殼體部分優選是上殼體部分27和下殼體部分29。齒輪15的旋轉軸17優選地被支撐在上殼體部分27的縮進21中。此外,上殼體部分27具有用于致動元件19以及特別是致動元件19的抓握部件20和活塞桿3上的滑動元件23的開口31、33、35。下殼體部分29有利的包括用于活塞桿3的容器37,在具有齒輪15的上殼體部分27被安裝在頂部之前,活塞桿3可以插入容器37中。接觸致動元件19的點設置在上殼體部分27上,并且由操作區域36確定。
在本實施例中,在下部殼體29上形成具有噴嘴保持器41和筒容器43的支撐件39。或者,可以在上殼體部分上設置噴嘴保持器和/或筒形容器。如果需要的話,筒容器43也可以形成為帶有加載室的集成加載裝置。
活塞桿3的頂端45可設有挺桿47,也被稱為活塞。挺桿或活塞可以變形,特別是彈性或粘彈性。優選地,活塞桿3設有硅活塞頂端。活塞桿的噴嘴側頂端45用于推送晶狀體。
圖3、4和5中可以看到注射器的操作方式。
該注射器特別用于向眼內注射眼內晶狀體。因此,最初位于注射器的加載室10中的晶狀體,可以通過活塞桿3從加載室10通過注射器噴嘴7進入眼睛。根據本發明的活塞桿3的驅動是通過嚙合齒輪齒條13的齒輪15而實現的,由此移動活塞桿3向前。注射器1在這種情況下用一只手握住(像握住圓珠筆一般),并且齒輪15,特別是其致動元件19用相同手的手指(例如用食指)移動。在根據圖1-5的實施例中,致動元件19,例如是形成為葉輪,就可以用手指通過幾次拉動運動而旋轉,使得齒條13,和活塞桿3向前移動(特別是相對手指的拉動運動)到噴嘴7從而朝噴嘴7的方向移動晶狀體并且從噴嘴7移出晶狀體(圖5)。
因此,活塞桿3本身不插入眼睛,方便地,殼體5上設置活塞桿3停止裝置49。活塞桿3包括捕捉裝置51,在停止裝置49上阻止活塞桿3的前進運動。優選的捕捉裝置51形成為彈簧部件,從活塞桿突出并相對于殼體傾斜,捕捉裝置51向前運動期間嚙合停止裝置49,其選擇性地形成為或具有殼體限制,并由于其彈簧作用,可柔和地減弱并且最終停止活塞桿3的向前運動。活塞桿的止動端位置如圖5所示。
在注射到眼部之前(如上所述),注射器1通常必須事先準備好。特別是,活塞桿3和晶狀體必須就位。這優選以如下方式發生。
晶狀體放在加載室10,且插入到加載室10的具有預裝的晶狀體的筒插入注射器。用疏水性的晶狀體,即儲存干燥的晶狀體,晶狀體也可由晶狀體制造商在工廠插入。活塞桿3通過滑動元件23從正常位置(圖3)向前滑動到起始位置,即,直到齒輪15和齒輪齒條13相互嚙合(圖4)。在起始位置,齒輪15和齒輪齒條13的齒第一次彼此嚙合。當活塞桿3從正常位置(圖3)向前移動到起始位置(圖4),在加載室10的晶狀體由活塞頂端45尤其是安裝在其上的挺桿47捕獲,且第一部分從加載室10向前推入噴嘴7的第一部分。為了使活塞桿3從正常位置(圖3)移動到起始位置(圖4),活塞桿3首先通過滑動元件23手動從正常位置(圖3)向前移動直到滑動元件23與殼體5齊平(圖4)或者達到殼體上的一個標記。必要時,通過滑動元件23將活塞桿保持或收回,可以暫時釋放晶狀體上的壓力。活塞桿3的從正常位置(圖3)到起始位置(圖4)的向前移動可以由例如助手或由醫生,即外科醫生自己執行。助手將活塞桿3處于起始位置的注射器1交給醫生。醫生使用蝴蝶輪19,以通過進一步向前移動活塞桿3(可能移動到結束位置(圖5))彈射晶狀體,并將它注入眼睛。在使用蝴蝶輪19時,滑動元件23在活塞桿進一步向前位移的過程中縮回到殼體的內部。
通過齒輪鏈驅動活塞桿3向前運動從而射出晶狀體的整個過程被不斷監察,而醫生只需要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和射出晶狀體。第二只手可自如的對病人進行其他操作。蝴蝶輪上手指的細拉動作足以將晶狀體插入眼睛。手指的拉動運動被視為特別是符合人體工程學,因為手在解剖學上設計為抓取手,因此手指的抓取動作對壓力的敏感度小于推動動作。
然而,多級傳動機構可以通過增加另外的齒輪(如中間齒輪)形成。例如如果第二齒輪插入到第一齒輪15和齒輪齒條13之間,致動元件19,尤其是蝴蝶輪,現在只需要向前移動(向噴嘴7移動)以推動活塞桿3。驅動運動,可以用手指通過向前轉蝴蝶輪19完成。因此,手動位移運動與活塞運動有關。圖6-10中示出了另一個注射器中相應的齒輪鏈。
在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圖6的斜視圖示意性地示出具有齒輪鏈的注射器101,特別是具有兩個齒輪和一齒條的用于眼內晶狀體的齒條傳動。注射器101顯示在圖7的分解圖中。圖8,9和10分別顯示活塞桿103處于不同位置時的注射器101的截面視圖。相比先前描述的根據圖1-5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根據圖6-10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差異將在以下討論。
注射器101包括縱向殼體105,縱向殼體105的端部設有噴嘴107,其中可移動的活塞桿103在殼體105被支持且其中所述活塞桿103可以朝噴嘴107的方向向前推,將晶狀體通過噴嘴107射出(圖8-10)。
齒輪齒條113形成在活塞103上,通過位于活塞103與第一齒輪115中間的第二齒輪116與第一齒輪115配合。齒輪齒條113、第一齒輪115和第二齒輪116構成傳動機構,特別是齒條傳動裝置。通過手動致動第一齒輪115,活塞103可以前后移動,只要是一方面齒輪齒條113和第二齒輪116的齒嚙合而另一方面第二齒輪116和第一齒輪115的齒嚙合。第一齒輪115優選由至少一個致動元件119手動驅動,該致動元件剛性地連接到第一齒輪115上。致動元件119形成為杠桿,有利的形成為相對于第一齒輪115的直徑擴大的杠桿輪,特別是形成具有徑向突出的抓握部分120的蝴蝶輪。
第一齒輪115具有第一旋轉軸117。致動元件119有利地具有相同的旋轉軸117。第二齒輪116具有第二旋轉軸118。兩個齒輪115和116的旋轉軸117和118支撐在殼體中。為了支撐旋轉軸117和118,其各自都在殼體105設有縮進121和122。齒輪115和116優選位于殼體的圓周內或在殼體105內,即完全位于殼體的內部105中。
殼體有近端開口124。活塞桿103在其正常位置從殼體105凸出近端開口124(圖8)。優選地,活塞桿103具有臺階161,可防止活塞桿通過近端開口完全脫離殼體124。通過手動推動活塞桿103近端123,活塞桿103可以手動移位(類似于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圖3中推滑動元件)從正常位置(圖8)到起始位置(圖9)。從起始位置(圖9),活塞桿103可以在第二步驟中,以受控的方式進一步朝噴嘴的方向上通過致動元件119進一步移位。在起始位置(圖9)第二齒輪116和齒輪齒條113的齒第一次互相嚙合,即齒輪116嚙合齒輪齒條113的第一(即前面)齒或可以在致動元件119的一定旋轉后與第一齒輪齒條113嚙合。
殼體105有利地由例如至少一個第一殼體部分和第二手殼體的部分,優選是可組裝或互鎖的上殼體部分127和下殼體部分129構成。第一旋轉軸117和第二旋轉軸118優選地分別在上殼體部分127的的兩個缺口121,122上被支撐。此外,上殼體部分127具有用于致動元件119特別是致動元件119的抓握部件120的開口131、133,并且還可能具有活塞桿近端123的開口。下殼體部分129有利的包括用于活塞桿103的容器137,優選在具有齒輪115、116的上殼體127安裝在頂部之前,活塞桿103可以插入容器137中。在齒輪齒條側允許接觸致動元件119。接觸致動元件119的點可以表示為操作區域136。
從圖8、9和10中可以看出注射器101的工作方式。
像顯示在圖1-5的注射器1,注射器101尤其用于向眼睛注入眼內晶狀體。這樣,最初位于注射器的加載室109中的晶狀體通過活塞桿103從加載室109經過注射器噴嘴107注射入眼睛中。根據本發明,活塞桿103的驅動可通過第一齒輪115和第二齒輪116實現,其中第一齒輪115嚙合第二齒輪116以驅動第二齒輪116,第二齒輪116繼而嚙合齒輪齒條113以移動活塞桿103。注射器101由一只手握持(例如像握住圓珠筆那樣),同時第一齒輪115,特別是其致動元件119用相同的手的手指(例如用食指)移動。由于第一齒輪115作用于第二齒輪116,而這又作用于活塞桿103的齒輪齒條113,活塞桿103可以通過致動元件119的致動而移動。在根據圖5-10的致動元件119的實施例中,這有利地形成了蝴蝶輪,其可以在幾個推動動作中用手指轉動,使齒輪齒條113,和活塞桿103(與手指推運動相關)朝噴嘴107移動,從而晶狀體朝噴嘴107方向被移動并從噴嘴107射出(圖10)。
因此,活塞桿103本身是不插進眼睛的,有利的齒輪齒條113最多形成為長度剛好足夠使活塞桿103的端部可以向前推至最接近噴嘴開口的地方。活塞桿103的臺階163緊靠著殼體或停止裝置149,防止活塞桿3繼續向前移動。第一示例實施例的滑動元件23(圖1-5)也以同樣的方式起作用,因為它作用在齒輪115上,或可以適當被實施使其如此動作或以類似的方式動作。
在注射到眼睛之前(如上所述),注射器101通常必須準備好。特別是,活塞桿103和晶狀體必須就位。這優選以如下方式發生。晶狀體放在加載室110、特別是裝在與預裝到加載室110的晶狀體一起的筒被插入到注射器。在疏水晶狀體的情況下,即干燥的晶狀體,晶狀體也可以通過晶狀體制造商在工廠原位插入。活塞桿103在正常位置(圖8)從殼體突出,通過在活塞123后面手動施加壓力從正常位置(圖8)被推動到起始位置,即直到齒輪116和齒輪齒條113的齒嚙合(圖9)。在所需的起始位置(圖9)活塞桿端優選位于與殼體105齊平。在整個活塞桿103插入殼體105之前,如果必要的話,通過保持或收回活塞桿可以暫時減輕晶狀體上的壓力。活塞桿103的從正常位置(圖8)到起始位置(圖9)的向前移動,可以由助手或醫生自己進行。如果制備由助理進行,把活塞桿113有利地設置在描述的起始位置的注射器101交給醫生進行治療。醫生操作蝴蝶輪119,以通過進一步向前位移活塞桿103(可選的移動至結束位置(圖10))射出晶狀體并注入到眼睛。
類似于第一個示范性實施例(圖1-5),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圖6-10),通過齒輪齒條鏈驅動活塞桿103向前運動進行晶狀體的彈射是以受控的方式進行,而醫生只需要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噴射晶狀體。另一只手對病人自如的進行其他操作。手指在蝴蝶輪上的精細推動運動足以將晶狀體插入眼睛。
在上述的示例性實施例(圖1-5或圖6-10),注射器1、101在致動元件19或119區域從殼體5,105突出形成為上側的突起,。如果如下所示在第三示范性實施例(圖11-15)中齒輪或齒輪的位置位于齒輪齒條的下方,殼體的上部可以形成更平坦的或平坦的(例如平坦表面)。
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圖11示出具有齒輪鏈尤其是齒條傳動的用于眼內晶狀體的注射器201的斜視圖。在圖12中,注射器201顯示為分解圖。如圖13,14和15分別顯示活塞桿203處于不同位置的注射器201的剖視圖。下文將特別討論根據圖11-15的第三個示范性實施例與先前描述的根據圖1-5或圖6-10的兩個示例性實施例相比的差異。
注射器201包括縱向殼體205,在殼體末端設有噴嘴207,其中可移動的活塞桿203在殼體205中被支持,其中所述活塞桿203可朝噴嘴207方向向前移動以通過噴嘴207射出晶狀體(圖12-15)。
齒輪齒條213(例如一對齒輪齒條)在活塞203上形成,它與齒輪215(如形成為一對齒輪)配合。齒輪齒條213和齒輪215構成傳動機構,特別是齒條傳動裝置。通過手動致動齒輪215,活塞203可以前后移動,只要齒輪齒條213和齒輪215相互嚙合。該齒輪215優選由至少一個致動元件219手動驅動,該致動元件剛性地連接到齒輪215或一對齒輪上。致動元件219形成為杠桿,有利地形成為相對于齒輪15的直徑擴大的杠桿輪,特別是作為放射狀的抓握部分的蝴蝶輪220。
齒輪215有旋轉軸217。致動元件19有利地具有相同的旋轉軸217。齒輪215的旋轉軸217在殼體205中被支承。為了支撐齒輪215的旋轉軸217,在殼體205中提供了縮進221。致動元件219,特別是致動元件的個別抓握部分220至少部分突出于殼體205,而齒輪215優選設置在殼體205周界內或殼體內,即完全在殼體205內。由于殼體205中傳動機構優選完全被容納,所以殼體205在齒輪215周邊形成拱形。而殼體具有用于致動元件219尤其是它的抓握部分220的開口231,233,使致動元件219可手動操作。
齒輪215由于其功能設置在齒輪齒條213齒排側(即齒輪齒條側),可選的在齒輪齒條213的齒排上齒條位移部分的擴展部,使齒輪215的齒嚙合或可與齒輪齒條213的齒嚙合。考慮到殼體結構,本實施方式允許在齒輪齒條背面接觸致動元件219。因此,在只有一個齒輪215的第三個實施例中,用于推進活塞桿203的致動運動是推動運動。指推運動和由此產生的活塞桿203向前驅動運動相關。
殼體205具有近端開口244。活塞桿203可以通過這個開口244插入到殼體205并在其正常位置從殼體205向外突出近端開口244(圖13)。
通過在其近端223手動推動活塞桿203(類似于推動圖3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滑動元件23,或推動圖8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的近端123),活塞桿203可從正常位置(圖13)到起始位置被手動移動或被持續的推力移動至超過起始位置(圖14)。從起始位置(圖14)活塞桿203在第二步驟中被進一步地以受控的方式通過致動元件219朝噴嘴207方向向前移動。
殼體205由例如至少第一殼體部分和第二殼體部分組成,優選是可組裝或互鎖的上殼體部分227和下殼體部分229。齒輪215的旋轉軸217優選地支撐在下殼體部分229的縮進221中。另一方面,上殼體部分227具有用于致動元件219且特別是致動元件219的抓握部分220的開口231和233。近端開口244形成于上殼體部227中,其緊接著開口244具有用于活塞桿203的容器237,活塞桿203可插入其中。下殼體部分229連同插入的齒輪215和致動元件219可以在活塞桿203插入到上殼體部分227之前或之后與上殼體部分227裝配在一起。接觸致動元件219的點設置在上殼體部分上,并且由操作區域236界定。
在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在上殼體部分227的噴嘴側上形成具有噴嘴孔241和筒容器243的支撐239。
從圖13、14和15可以看出注射器201的工作方式。
注射器201也尤其適用于向眼睛注射眼內晶狀體。類似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在第三個示例實施例中,活塞桿203的驅動通過至少一個齒輪215實現,該齒輪215嚙合在齒輪齒條213上,并向前移動活塞桿203。注射器201因此由一只手握持(例如像握持圓珠筆那樣),且齒輪215,特別是其致動元件219,可用相同手的一只手指(如用食指)移動。在實施中,根據圖11-15,致動元件219,其形成蝴蝶輪,可在幾次推動動作中使用手指轉動,使得齒輪齒條213,活塞桿203移向(特別是相對手指的拉動運動)噴嘴207,從而朝噴嘴207方向移動晶狀體,并從后者(圖15)噴嘴207射出。也在這第三個示范性實施例中(如圖13-15),通過齒輪鏈驅動活塞203向前運動射入晶狀體是以受控的方式進行,而醫生只需要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和噴射晶狀體。第二只手可自如的對病人進行其他操作。一只手指在蝴蝶輪上的精細推動運動足以將晶狀體引入眼睛。
晶狀體和/或活塞的尺寸通常大于遠端噴嘴端(即噴嘴出口開口),因此,晶狀體和/或可變形的活塞在晶狀體射出過程中被壓縮和/或變形。為推動晶狀體通過噴嘴,晶狀體優選在加載器內已被折疊。在晶狀體噴射期間,噴嘴7和晶狀體之間和/或噴嘴7和挺桿47之間發生摩擦。摩擦力會導致晶狀體和/或挺桿47的反彈效應,由此導致在活塞桿3的反彈效應。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注射器1、101、201、致動元件19、119、219可由一只手指(即外科醫生的一只手指)的幾次撥動下驅動。由此,致動元件19、119、219以一種中斷的方式移動,因為致動元件19、119、219在兩次撥動之間由手指釋放。然而,當致動元件19、119、219釋放時,可能會發生活塞桿3、103、203由于挺桿和/或晶狀體的彈性而回滑,特別是由于上述的反彈效應。從而通過致動元件19、119、219施加的向前的力一消失,挺桿和/或晶狀體就延展(即由于反彈效應),因而活塞桿3、103、203被向后推,使致動元件19、119、219連同活塞桿3、103、203被轉動。特別是當使用蝴蝶輪時,這可能意味著外科醫生甚至不能抓住蝴蝶輪的下一個延伸翅膀,而只能抓住反彈前被他按下的延伸翅膀。這樣的反彈效應以至其引致的活塞桿3、103、203的向后運動和致動元件的相對應運動可采用例如棘輪機構減少或防止。
注射器手動操作過程中,特別是在手動驅動或通過齒輪傳動裝置推動晶狀體的過程中,這種反彈效應,尤其是挺桿和/或晶狀體彈性,可能會產生問題,尤其是在眼睛手術期間需要高精度。但是這個問題如本文所述可有利地結合棘輪機構克服。
包括棘輪機構被發現對于通過小切口注射晶狀體特別有利,小切口是等于或小于2mm的切口,如a1.8mm切口。有利的注射器包括具有遠端噴嘴端的截面小于3.1416平方毫米的噴嘴(即小于直徑為2毫米的圓表面或小于3.1416平方毫米的橢圓形)。特別是,棘輪機構優選設置在具有彈性挺桿(即活塞)的活塞桿,如硅挺桿的注射器中。無棘輪機構,可能使活塞桿在因為例如噴射噴嘴或眼組織的阻抗力令挺桿和/或晶狀體被壓縮時如彈簧作用一樣被挺桿和/或晶狀體向后推。通過棘輪機構可以阻止或防止活塞桿的反向運動。棘輪機構對于具有彈性挺桿和截面相對小的遠端噴嘴的注射器特別有利。
如果活塞桿頭是硬的,即不可壓縮的,或有大的彈性挺桿用于大噴嘴端,反彈的風險較低。然而出于安全原因棘輪機構仍然有存在價值。
下面給出了具有棘輪機構的示例注射器。
在第四個示范實施例中,如圖16-21,圖16示意性地示出用于眼內晶狀體的注射器301的斜視圖,注射器301具有齒輪鏈,特別是齒條傳動,也具有棘輪機構。圖17中示出注射器的分解圖。圖18和19各自顯示具有不同設定的棘輪機構的注射器1的頂視圖,圖18示出棘輪機構未激活時的狀態,圖19示出棘輪機構被激活時的狀態。
類似于圖16,圖20示意性顯示出用于眼內晶狀體的注射器401的斜視圖,注射器401具有齒輪鏈,特別是齒條傳動,和棘輪機構。為方便顯示,選擇性地移除殼體405的一部分以便看得見內部特征,特別是棘輪機構的特征。圖21顯示了殼體405內的棘輪機構的詳細視圖。如圖20和21所示的棘輪機構在其激活設置狀態。
注射器301、401包括縱向殼體305,405,其具有用于晶狀體的加載室309,409和位于殼體305,403一端的噴嘴307,407,噴嘴307、407形成注射器的前部301、401。可移動的活塞桿303,403在殼體中305,405被支持,活塞桿303、403可被驅動向前通過加載室309,409朝噴嘴307,407方向移動,以通過噴嘴射出晶狀體。因此,活塞桿303、403的向前移動推動晶狀體從加載室309,409朝向噴嘴出口。
棘輪機構允許活塞桿303,403在僅一個方向上的連續線性運動,即活塞桿303、403朝向噴嘴307、407的向前運動,同時防止活塞桿303,403的反向運動。棘輪機構包括例如具有齒和棘爪(或掣子)469的線性齒條367,467(棘輪齒條),齒和棘爪設計成樞軸的,彈性受壓的手指,以嚙合齒條367,467的齒。棘輪齒條367,467是在活塞桿303,403上形成的結構。對于活塞桿的尖端,齒條367,467優選比齒輪齒條313、413放置更后方。棘爪469固定連接到殼體305、405,所以當傳動機構的齒條313和致動元件319嚙合時,棘爪469和齒條367、467在同一時間嚙合。當活塞桿303、403和齒條367,467在無限制方向(即朝向噴嘴307,407的向前方向)移動時,棘爪469輕易滑過齒條367、467的齒,當棘爪469經過每個齒尖時,彈簧力迫使棘爪469壓向齒條367,467上的兩枚齒之間。或者,不使用具有齒的齒條,而是使用光滑的具有高摩擦表面的無齒齒條,在這情況下,棘爪壓向表面的角度優選是令任何反向運動都使棘爪堵塞住表面,從而防止任何進一步的反向運動。
如果在晶狀體和/或挺桿347、447卡住或被壓制時,例如當晶狀體和挺桿被迫進入噴嘴307、407的狹窄通道,挺桿或晶狀體本身的彈性使斥力作用在活塞桿303、403。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手動的,向前推進致動器319,419的動作被中斷,棘輪機構可防止活塞桿303,403的任何潛在向后運動,因為棘爪469鎖定在棘輪齒條367上。
可選的,棘爪固定在棘輪機構致動元件365,465,棘輪機構致動元件365,465可以通過分離棘爪469和齒條367、467手動使棘輪機構停止操作。棘輪機構致動元件365,465優選地比傳動機構的傳動元件319、419更遠離噴嘴307,407放置,從而在傳動元件的致動元件(419)的后面。
棘輪機構可與所提出的傳動機構結合用于所述目的。
上述示出的棘輪機構是為了防止排斥效應影響致動元件的位置或減少任何這樣的排斥效應影響致動元件的位置,除此之外或作為替代,可采用滑動摩擦力。例如軸承(例如分別用于旋轉軸17,117,118,217,和缺口21,121,122,221)可設計具有額外摩擦力,使可能出現的排斥效應因為摩擦被抑制或吸收。
上述對具體實施方案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很明顯,只要不是相互矛盾,上述多種不同的可能實現方式可以相互組合。
而本發明描述了以上參考特定的實施例,很明顯,變化,修改,變化組合,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概念下進行。
參考數字列表
1注射器
3活塞桿
5殼體
7噴嘴
9具有加載室的加載裝置
10加載室,用于晶狀體的容器空間
11蝶形手柄與夾閉件
13齒輪齒條
15齒輪
17齒輪旋轉軸
19致動元件
20致動元件的抓握部分
21殼體的縮進
23滑動元件
25彎度或間隙
27第一或上殼體部分
29第二或下殼體部分
31用于致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33用于致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35滑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36操作區
37活塞桿容器
39支持
41噴嘴保持器
43筒容器
45活塞桿尖端
47挺桿或活塞
49殼體停止裝置
51捕捉裝置
101注射器
103活塞桿
105殼體
107噴嘴
109具有加載室的加載裝置
110加載室,用于晶狀體的容器空間
113齒輪齒條
115第一齒輪
116第二齒輪
117第一轉動軸;第一齒輪的旋轉軸
118第二轉動軸;第二齒輪的旋轉軸
119致動元件
120致動元件的抓握部分
121第一旋轉軸的殼體縮進
122第二旋轉軸的殼體縮進
123活塞桿的近端
124在殼體中的近端開口,特別是在上殼體部分中。
127第一或上殼體部分
129第二或下殼體部分
131用于致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133用于致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134在殼體中的近端開口,特別是在下殼體部分中。
136操作區
137活塞桿容器
141注射器
145活塞桿尖
147挺桿
149停止裝置
161臺階
163臺階
201注射器
203活塞桿
205殼體
207噴嘴
209具有加載室的加載裝置
210加載室,用于晶狀體的容器空間
213齒輪齒條
215齒輪
217旋轉軸;齒輪的旋轉軸
219致動元件
220致動元件的抓握部分
221用于旋轉軸的在殼體的縮進
223活塞桿的近端
227第一或上殼體部分
229第二或下殼體部分
231用于致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233用于致動元件的上殼體部分的開口
236操作區
237活塞桿容器
239支持
241噴嘴保持器
243筒容器
244上殼體部分的近端開口
245活塞桿尖
247挺桿
301注射器
303活塞桿
305殼體
307噴嘴
313齒輪齒條
319致動元件
347挺桿
365棘輪機構致動元件
367齒條
401注射器
405殼體
407噴嘴
419致動元件
465棘輪機構致動元件
467齒條
469棘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