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一種按摩腿的空氣按摩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一種具有多個氣囊的、按摩腿的空氣按摩裝置。作為其一例的日本專利特開平11-47209號公報的空氣按摩裝置具備能夠佩帶于腿的薄片(sheet)構件以及設置于薄片構件的多個氣囊。在薄片構件佩帶于腿的狀態下,多個氣囊膨脹,由此腿被按摩。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空氣按摩裝置,存在以下擔憂:在用戶的腿的長度與薄片構件的長度不匹配的情況下,無法給腿帶來理想的按摩感。
本公開的一個方式的空氣按摩裝置具備佩帶于腿的佩帶物。佩帶物具備上部覆蓋部、下部覆蓋部以及連結部。上部覆蓋部能夠以多個佩帶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佩帶于腿,并包括能夠按摩腿的上部氣囊,多個佩帶方式包括佩帶于大腿的第一佩帶方式以及跨膝地佩帶于大腿和小腿的第二佩帶方式。下部覆蓋部設置于比上部覆蓋部靠下方的位置,佩帶于小腿,并包括能夠按摩小腿的下部氣囊。連結部以使上部覆蓋部與下部覆蓋部能夠相對移動的方式將上部覆蓋部與下部覆蓋部連結。
本公開的空氣按摩裝置能夠配合用戶的多樣的體型來適當地按摩腿。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的空氣按摩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框圖。
圖3是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展開圖。
圖4是表示圖3的佩帶物的內部構造的展開圖。
圖5是表示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第一佩帶方式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6a是表示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佩帶上部覆蓋部之前的佩帶物的佩帶方式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6b是表示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第二佩帶方式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上部覆蓋部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時的第一上部氣囊與腿的肌肉之間的關系的前視圖。
圖8是表示上部覆蓋部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時的各種上部氣囊與腿的肌肉之間的關系的后視圖。
圖9是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后視圖。
圖10是圖3的腳掌施療部的立體圖。
圖11是表示變形例的佩帶物的內部構造的展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空氣按摩裝置所能夠采取的方式的一例)
〔1〕本公開的空氣按摩裝置的一個方式具備佩帶于腿的佩帶物。佩帶物具備上部覆蓋部、下部覆蓋部以及連結部。上部覆蓋部能夠以多個佩帶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佩帶于腿,并包括能夠按摩腿的上部氣囊,多個佩帶方式包括佩帶于大腿的第一佩帶方式以及跨膝地佩帶于大腿和小腿的第二佩帶方式。下部覆蓋部設置于比上部覆蓋部靠下方的位置,佩帶于小腿,并包括能夠按摩小腿的下部氣囊。連結部以使上部覆蓋部與下部覆蓋部能夠相對移動的方式將上部覆蓋部與下部覆蓋部連結。
根據空氣按摩裝置,佩帶物在腿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按佩帶方式而不同。因此,用戶能夠選擇與自身的腿的長度相應的佩帶方式來將佩帶物佩帶于腿。根據空氣按摩裝置,上部氣囊和下部氣囊被配置于適于腿的按摩的部位,能夠通過各氣囊給腿帶來理想的按摩感。這樣,空氣按摩裝置能夠配合用戶的多樣的體型來適當地按摩腿。
〔2〕根據空氣按摩裝置的一例,在上部覆蓋部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連結部以使膝露出的方式向前方敞開。
由此,用戶能夠容易地實施屈膝的動作和伸展的動作,易于在使用空氣按摩裝置時改變姿勢。
〔3〕根據空氣按摩裝置的一例,佩帶物還具備定位部,該定位部通過與腘窩接觸來決定上部覆蓋部的位置。
腘窩屬于在腿中也具有特征性形狀的部分之一。定位部以這種腘窩為對象,因此用戶能夠容易地將佩帶物佩帶于腿。
〔4〕根據空氣按摩裝置的一例,上部覆蓋部包括:第一上部覆蓋部,其在第二佩帶方式下佩帶于大腿;第二上部覆蓋部,其在第二佩帶方式下佩帶于小腿;以及連接部,其將第一上部覆蓋部與第二上部覆蓋部連接。上部氣囊包括:第一上部氣囊,其設置于在第一上部覆蓋部中覆蓋大腿的正面的部分;以及第二上部氣囊,其設置于在第二上部覆蓋部中覆蓋小腿的背面的部分。
根據空氣按摩裝置,在上部覆蓋部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能夠通過第一上部氣囊和第二上部氣囊來按摩膝周圍。在膝周圍存在很多按摩效果高的肌肉。因此,空氣按摩裝置能夠有效地按摩腿。
〔5〕根據空氣按摩裝置的一例,上部氣囊包括第三上部氣囊,該第三上部氣囊設置于在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連接部中覆蓋腘窩的部分。定位部包括安裝于第三上部氣囊的按摩腘窩的凸部。
根據空氣按摩裝置,通過第三上部氣囊膨脹,腘窩被定位部的凸部所按摩。因此,能夠給腘窩帶來理想的按摩感。
〔6〕根據空氣按摩裝置的一例,還具備:空氣泵,其向上部氣囊和下部氣囊供給空氣;第一軟管,其將上部氣囊與空氣泵連接,從上部覆蓋部的比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靠外側或內側的位置引出,被配置為不跨越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以及第二軟管,其將下部氣囊與空氣泵連接,從下部覆蓋部的比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靠外側或內側的位置引出,被配置為不跨越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
根據空氣按摩裝置,在佩帶著佩帶物的用戶坐在椅子上時,各軟管不容易夾在腿與椅子之間。另外,在佩帶著佩帶物的用戶坐在地上時,各軟管不容易夾在腿與地之間。因此,用戶不容易感到不協調感。
〔7〕根據空氣按摩裝置的一例,佩帶物還具備:腳覆蓋部,其與下部覆蓋部連續,能夠佩帶于腳;以及腳掌施療部,其包括配置于腳覆蓋部的臺以及從臺突出的按摩腳掌的突起。腳覆蓋部和腳掌施療部包括裝卸構造,該裝卸構造能夠將腳掌施療部安裝于腳覆蓋部,并能夠將腳掌施療部從腳覆蓋部拆下。裝卸構造構成為能夠以突起的配置不同的多個安裝狀態中的任一狀態進行安裝。
在多個安裝狀態的各安裝狀態下,突起按摩腳掌的不同部分。因此,能夠選擇腳掌施療部的安裝狀態的空氣按摩裝置能夠賦予腳掌多樣的按摩感。
(實施方式)
圖1是實施方式的空氣按摩裝置1的立體圖。空氣按摩裝置1具備控制器10、一對佩帶物20以及兩條線束110。一條線束110將控制器10與一個佩帶物20連接,另一條線束110將控制器10與另一個佩帶物20連接。
圖2是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1的框圖。控制器10包括主體11、操作部12、電源連接器13、連接器14以及電源15。主體11的形狀的一例是橢圓形。主體11將各種電氣要素收容于內部。操作部12的功能是輸入與空氣按摩裝置1的動作有關的信息。操作部12設置于主體11的外表面。電源連接器13設置于主體11的外表面,例如連接ac適配器(省略圖示)。連接器14設置于主體11的外表面,分別連接兩條線束110。電源15的功能是向構成空氣按摩裝置1的各種電氣要素供給電力。電源15例如設置于主體11的內部,通過從商用電源(省略圖示)被供給電力而啟動。
一對佩帶物20佩帶于對應的下肢。一個佩帶物20和另一個佩帶物20具有左右對稱的關系。佩帶物20具備上部覆蓋部30、下部覆蓋部50、腳覆蓋部60以及連結部80。
上部覆蓋部30能夠從多個佩帶方式中選擇一個佩帶方式。多個佩帶方式包括第一佩帶方式和第二佩帶方式。第一佩帶方式是上部覆蓋部30以不蓋到膝的方式佩帶于大腿的佩帶方式。第二佩帶方式是上部覆蓋部30跨膝地佩帶于大腿和小腿的佩帶方式。圖3是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展開圖。圖4是表示圖3的佩帶物的內部構造的展開圖。上部覆蓋部30包括上部氣囊40(參照圖4)。上部氣囊40以能夠在第一佩帶方式或第二佩帶方式下按摩腿的方式配置于上部覆蓋部30內。上部氣囊40包括第一上部氣囊41、第二上部氣囊42以及第三上部氣囊43(參照圖4)。
下部覆蓋部50以能夠佩帶于小腿的方式設置于比上部覆蓋部30靠下方的位置。下部覆蓋部50包括下部氣囊51(參照圖4)。下部氣囊51以能夠按摩小腿的方式配置于下部覆蓋部50內。下部氣囊51包括第一下部氣囊52和第二下部氣囊53(參照圖4)。腳覆蓋部60與下部覆蓋部50連續,以能夠佩帶于腳的方式設置于比下部覆蓋部50靠下方的位置。腳覆蓋部60包括腳氣囊61(參照圖4)。腳氣囊61以能夠按摩腳的方式配置于腳覆蓋部60內。下部覆蓋部50和腳覆蓋部60例如是如靴子那樣的形狀。此外,下部覆蓋部50和腳覆蓋部60的具體結構與日本專利特開2015-173710號公報中公開的靴子的結構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共同事項的說明的一部分或全部。
連結部80的功能是以使上部覆蓋部30與下部覆蓋部50能夠相對移動的方式將上部覆蓋部30與下部覆蓋部50連結。連結部80與上部覆蓋部30及下部覆蓋部50相連續。連結部80例如由易于彎曲的材料構成。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連結部80以使膝露出的方式向前方敞開。因此,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實施屈膝的動作和伸展的動作,用戶易于在使用空氣按摩裝置1時改變姿勢。
兩條線束110是彼此相同的結構。線束110包括第一軟管111、第二軟管112、第三軟管113(參照圖4)、連結帶114以及連接器115。
第一軟管111的功能是將上部氣囊40與空氣泵16連接以使得從設置于主體11內的空氣泵16(參照圖2)向上部氣囊40供給空氣。第二軟管112的功能是將下部氣囊51與空氣泵16連接以使得從空氣泵16向下部氣囊51供給空氣。第三軟管113的功能是經由第二軟管112將腳氣囊61與空氣泵16連接以使得從空氣泵16向腳氣囊61供給空氣。第三軟管113布設于下部覆蓋部50和腳覆蓋部60的內部。
連結帶114的功能是將第一軟管111和第二軟管112捆住。連結帶114的數量的一例是兩個。連接器115設置于第一軟管111和第二軟管112的端部。通過連接器115連接于控制器10的連接器14,來構成為以下狀態:線束110將控制器10與佩帶物20連接,空氣泵16的空氣能夠供給到各氣囊40、51、61。
圖2表示空氣按摩裝置1的連接關系。控制器10還包括空氣泵16、控制閥17以及控制部18。空氣泵16的功能是向各氣囊40、51、61供給空氣。控制閥17的功能是對與各氣囊40、51、61有關的空氣的供給和排出進行切換。控制部18的功能是基于操作部12的操作來控制空氣泵16和控制閥17。控制閥17和控制部18設置于主體11內。
佩帶物20還具備第一連接部件71和第二連接部件72。第一連接部件71將第一軟管111與各上部氣囊41~43連接。第二連接部件72將第二軟管112與各下部氣囊52、53連接。
第一軟管111包括第一空氣管111a、第二空氣管111b、第三空氣管111c以及覆蓋管111d。空氣管111a~111c通過被覆蓋管111d所覆蓋來被捆住。覆蓋管111d將主體11與第一連接部件71連接。第一空氣管111a從控制閥17伸出后通過覆蓋管111d內。第一空氣管111a經由第一連接部件71來與設置于第一上部氣囊41的第一供給口41d連接。第二空氣管111b從控制閥17伸出后通過覆蓋管111d內。第二空氣管111b經由第一連接部件71來與設置于第二上部氣囊42的第二供給口42c連接。第三空氣管111c從控制閥17伸出后通過覆蓋管111d內。第三空氣管111c經由第一連接部件71來與設置于第三上部氣囊43的第三供給口43a連接。此外,能夠通過對控制閥17進行控制來個別地調節供給到各上部氣囊41~43的空氣。
第二軟管112包括第四空氣管112a、第五空氣管112b、第六空氣管112c以及覆蓋管112d。空氣管112a~112c通過被覆蓋管112d所覆蓋來被捆住。覆蓋管112d將主體11與第二連接部件72連接。第四空氣管112a從控制閥17伸出后通過覆蓋管112d內。第四空氣管112a經由第二連接部件72來與設置于第一下部氣囊52的第四供給口52a連接。第五空氣管112b從控制閥17伸出后通過覆蓋管112d內。第五空氣管112b經由第二連接部件72來與設置于第二下部氣囊53的第五供給口53a連接。第六空氣管112c從控制閥17伸出后通過覆蓋管112d內。第六空氣管112c經由第二連接部件72來布設于第三軟管113內。第六空氣管112c通過第三軟管113內,與設置于腳氣囊61的第六供給口61a連接。此外,能夠通過對控制閥17進行控制來個別地調節供給到下部氣囊52、53和腳氣囊61的空氣。
圖3表示展開后的佩帶物20的內表面。此外,圖3以后示出的佩帶物20是佩帶于右腿的佩帶物20。
上部覆蓋部30包括第一上部覆蓋部31、第二上部覆蓋部32以及連接部33。第一上部覆蓋部31是在第二佩帶方式下佩帶于大腿的部分。第一上部覆蓋部31是能夠指定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的形狀。第一上部覆蓋部31包括面狀搭扣。面狀搭扣包括圈面31a和鉤面31b。圈面31a例如設置于第一上部覆蓋部31的內表面。鉤面31b例如設置于第一上部覆蓋部31的外表面。通過將第一上部覆蓋部31卷在腿上并使圈面31a與鉤面31b粘在一起,來將第一上部覆蓋部31佩帶于腿。
第二上部覆蓋部32是在第二佩帶方式下佩帶于小腿的部分。第二上部覆蓋部32是能夠指定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的形狀。第二上部覆蓋部32包括面狀搭扣。面狀搭扣包括圈面32a和鉤面32b。圈面32a例如設置于第二上部覆蓋部32的內表面。鉤面32b例如設置于第二上部覆蓋部32的外表面。通過將第二上部覆蓋部32卷在腿上并使圈面32a與鉤面32b粘在一起,來將第二上部覆蓋部32佩帶于腿。
連接部33是將第一上部覆蓋部31與第二上部覆蓋部32連接的部分。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膝的情況下,連接部33以使膝露出的方式向前方敞開。因此,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用戶能夠容易地實施屈膝的動作和伸展的動作,易于在使用空氣按摩裝置1時改變姿勢。
佩帶物20還具備定位部90。定位部90的功能是通過與腘窩接觸來決定上部覆蓋部30相對于腿的位置。定位部90例如設置于上部覆蓋部30的內表面側的連接部33的中央。定位部90所接觸的腘窩是腿中具有特征性形狀的部分之一。按照以這種腘窩為對象的定位部90來佩帶上部覆蓋部30,因此用戶能夠容易地將佩帶物20佩帶于腿。
佩帶物20還具備腳掌施療部100。腳掌施療部100的功能是按摩腳掌。腳掌施療部100配置于腳覆蓋部60的內表面的與腳掌接觸的部分。
圖4表示展開后的佩帶物20的內表面側的內部構造。第一上部氣囊41例如設置于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第一上部覆蓋部31中的覆蓋大腿的正面的部分。第一上部氣囊41包括中央部分41a、一對側方部分41b以及通路41c。中央部分41a、一對側方部分41b以及通路41c是相連續的。中央部分41a被設置成夾在一對側方部分41b之間。通路41c的一個端部設置有第一供給口41d。通路41c的另一個端部與一個側方部分41b連接。從第一供給口41d流入的空氣經由通路41c被供給到一個側方部分41b。通路41c是實質上不膨脹的部分。
側方部分41b在第一上部覆蓋部31的長邊方向上的寬度比中央部分41a在第一上部覆蓋部31的長邊方向上的寬度寬。因此,一對側方部分41b比中央部分41a更膨脹。在一個例子中,中央部分41a實質上不膨脹。因此,通過第一上部氣囊41膨脹,大腿的正面被夾住,給大腿的正面帶來如同揉的感覺。因此,給大腿的正面帶來理想的按摩感。
第二上部氣囊42設置于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第二上部覆蓋部32中的覆蓋小腿的背面的部分。第二上部氣囊42包括中央部分42a和一對側方部分42b。中央部分42a和一對側方部分42b是相連續的。中央部分42a被設置成夾在一對側方部分42b之間。一個側方部分42b設置有第二供給口42c。
側方部分42b在第二上部覆蓋部32的短邊方向上的寬度比中央部分42a在第二上部覆蓋部32的短邊方向上的寬度寬。因此,一對側方部分42b比中央部分42a更膨脹。在一個例子中,中央部分42a實質上不膨脹。因此,通過在第二佩帶方式下第二上部氣囊42膨脹,小腿的背面被夾住,給小腿的背面帶來如同揉的感覺。因此,在第二佩帶方式中,給小腿的背面帶來理想的按摩感。另一方面,在第一佩帶方式下第二上部氣囊42膨脹的情況下,能夠給大腿的背面帶來如同揉的感覺。因此,在第一佩帶方式中,給大腿的背面帶來理想的按摩感。
第三上部氣囊43設置于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連接部33中的覆蓋腘窩的部分。在一個例子中,第三上部氣囊43被設置成跨越在第二佩帶方式下第一上部覆蓋部31中的覆蓋大腿的背面的部分以及連接部33中的覆蓋腘窩的部分。第三上部氣囊43中的連接部33側的端部設置有第三供給口43a。此外,供給口41d、42c、43a彼此接近地連接于第一連接部件71。
定位部90包括凸部91。在一個例子中,定位部90構成凸部91。凸部91以能夠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時按摩腘窩的方式安裝于第三上部氣囊43。具體地說,凸部91安裝于第三上部氣囊43中的配置于連接部33的中央的部分。在圖3所示的例子中,凸部91朝向上部覆蓋部30的內表面側突出。
參照圖5、圖6a以及圖6b來說明佩帶物20的佩帶過程的一例。
圖5是表示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第一佩帶方式的一例的立體圖。佩帶物20例如如下那樣佩帶于腿。首先,將腳覆蓋部60佩帶于腳,將下部覆蓋部50佩帶于小腿。接著,拉伸連結部80以使得該連結部80與腘窩相向。接著,將上部覆蓋部30以不蓋到膝的方式佩帶于大腿。此時,在連結部80的前方形成開口81,膝從該開口81露出。這樣,佩帶物20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
圖6a是表示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佩帶上部覆蓋部30之前的佩帶物20的佩帶狀態的一例的立體圖。圖6b是表示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的第二佩帶方式的一例的立體圖。
佩帶物20例如如下那樣佩帶于腿。首先,如圖6a所示,將腳覆蓋部60佩帶于腳,將下部覆蓋部50佩帶于小腿。接著,將連結部80折疊以使得在上部覆蓋部30佩帶于腿時該連結部80夾在上部覆蓋部30與下部覆蓋部50及腿中的至少一方之間。在一個例子中,與上部覆蓋部30相對于腿的佩帶位置相應地折疊連結部80。接著,以使定位部90與腘窩接觸的方式將上部覆蓋部30的連接部33配置于腘窩。
接著,如圖6b所示,在使定位部90與腘窩接觸的狀態下將上部覆蓋部30跨膝地佩帶于大腿和小腿。具體地說,將第一上部覆蓋部31佩帶于大腿,將第二上部覆蓋部32佩帶于小腿。在一個例子中,第二上部覆蓋部32以與下部覆蓋部50的一部分重疊的方式佩帶于小腿。此時,在連接部33的前方形成開口34,膝從該開口34露出。這樣,佩帶物2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
在第一佩帶方式和第二佩帶方式中,佩帶物20在腿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不同。在一個例子中,第一佩帶方式下的佩帶物20的長度比第二佩帶方式下的佩帶物20的長度長。因此,具有下部覆蓋部50可以適合整個小腿這樣的腿的長度的用戶、即腿短的用戶能夠通過第一佩帶方式將佩帶物20佩帶于腿。另外,具有在佩帶下部覆蓋部50的狀態下小腿的一部分露出這樣的腿的長度的用戶、即腿長的用戶能夠通過第二佩帶方式將佩帶物20佩帶于腿。
圖7是表示上部覆蓋部3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時的第一上部氣囊41與腿的肌肉之間的關系的前視圖。
第一上部氣囊41在第二佩帶方式下配置于大腿的正面,與股四頭肌mq相向。具體地說,第一上部氣囊41配置于大腿的正面中的膝周圍,與股四頭肌mq的根部相向。股四頭肌mq的根部是按摩效果高的肌肉。因此,通過第一上部氣囊41反復膨脹和收縮,股四頭肌mq的根部被按摩,腿被高效地按摩。
圖8是表示上部覆蓋部3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時的各種上部氣囊42、43與腿的肌肉之間的關系的后視圖。
在第二佩帶方式下,第二上部氣囊42配置于小腿的背面,與腓腸肌mg相向。具體地說,第二上部氣囊42配置于小腿的背面中的膝周圍,與腓腸肌mg的根部相向。腓腸肌mg的根部是按摩效果高的肌肉。因此,通過第二上部氣囊42反復膨脹和收縮,腓腸肌mg的根部被按摩,腿被高效地按摩。此外,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第二上部氣囊42配置于大腿的背面中的膝周圍,能夠按摩股后肌mh的根部。
在第二佩帶方式下,第三上部氣囊43被配置為跨越大腿的背面和腘窩,主要與股后肌mh相向。具體地說,第三上部氣囊43配置于大腿的背面中的膝周圍,與股后肌mh的根部相向。股后肌mh的根部是按摩效果高的肌肉。因此,通過第三上部氣囊43反復膨脹和收縮,股后肌mh的根部被按摩,腿被高效地按摩。隨著第三上部氣囊43的膨脹,定位部90的凸部91與腘窩接觸。因此,給腘窩帶來理想的按摩感。在一個例子中,腘窩中的腘窩肌和腘窩淋巴結等被凸部91所按摩。通過將這樣將上部覆蓋部30以第二佩帶方式佩帶于腿,來通過上部氣囊41~43對膝周圍進行按摩、通過凸部91對腘窩進行按摩。
圖9是圖1的空氣按摩裝置1的后視圖。圖10是圖3的腳掌施療部300的立體圖。
圖9表示展開后的佩帶物20的外表面。例如在上部覆蓋部30佩帶于腿的狀態下從上部覆蓋部30中的與比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靠內側的位置對應的部分引出第一軟管111。該第一軟管111在上部覆蓋部30的外部被配置為不跨越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例如在下部覆蓋部50佩帶于腿的狀態下從下部覆蓋部50中的與比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靠內側的位置對應的部分引出第二軟管112。該第二軟管112在下部覆蓋部50的外部被配置為不跨越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因此,在佩帶著佩帶物20的用戶坐在椅子上時,軟管111、112不容易夾在腿與椅子之間。另外,在佩帶著佩帶物20的用戶坐在地上時,軟管111、112不容易夾在腿與地之間。因此,用戶不容易感到不協調感。
圖10表示腳掌施療部100的外觀。腳掌施療部100包括臺101和突起102。臺101配置于腳覆蓋部60(參照圖3)上。突起102以能夠按摩腳掌的方式從臺101向上方突出。突起102的數量的一例是兩個。兩個突起102在臺101上設置于點對稱的位置。兩個突起102的高度互不相同。
如圖3和圖10所示,腳覆蓋部60和腳掌施療部100包括裝卸構造,該裝卸構造能夠將腳掌施療部100安裝于腳覆蓋部60,并能夠將腳掌施療部100從腳覆蓋部60拆下。裝卸構造構成為能夠選擇突起102的配置繞沿著腳掌施療部100的上下方向的中心軸而不同的至少兩種安裝狀態。在一個例子中,裝卸構造能夠選擇四種安裝狀態。
裝卸構造包括插入部101a和被插入部60a。插入部101a以向臺101的平面方向突出的方式設置于臺101。插入部101a的數量的一例是四個。各插入部101a例如被設置成在俯視腳掌施療部100時向臺101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突出。被插入部60a設置于腳覆蓋部60的內表面的與腳掌接觸的部分。被插入部60a具有能夠將插入部101a插入的構造。被插入部60a的數量的一例是兩個。兩個被插入部60a被設置成彼此相向。
例如通過將彼此向相反方向突出的兩個插入部101a插入到對應的被插入部60a來將腳掌施療部100安裝于腳覆蓋部60。通過變更插入部101a與被插入部60a之間的關系、即變更裝卸構造的安裝狀態,來變更各突起102相對于臺101的配置。因此,各突起102在四種安裝狀態下分別按摩腳掌的不同部分。因此,能夠選擇腳掌施療部100的安裝狀態的空氣按摩裝置1能夠賦予腳掌多樣的按摩感。
參照圖1來說明空氣按摩裝置1的使用方法的一例。
使用空氣按摩裝置1的用戶例如能夠根據自身的腿的長度來選擇佩帶方式,根據選擇的佩帶方式來將佩帶物20佩帶于兩腿。例如,也能夠是,腿短的用戶選擇第一佩帶方式,腿長的用戶選擇第二佩帶方式。之后,用戶通過對操作部12進行操作來接通電源,選擇按摩過程等。由此,開始利用空氣按摩裝置1進行按摩。
根據空氣按摩裝置1,佩帶物20在腿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按佩帶方式而不同。因此,用戶能夠選擇與自身的腿的長度相應的佩帶方式,來將佩帶物20佩帶于腿。上部氣囊40和下部氣囊51配置于適于腿的按摩的部位,通過氣囊40、51等給腿帶來理想的按摩感。這樣,空氣按摩裝置1能夠與用戶的多樣的體型對應地適當按摩腿。
(變形例)
與實施方式有關的說明是本公開的空氣按摩裝置所能夠采取的方式的例示,并不是意圖限制該方式。本公開的空氣按摩裝置除了能夠采取實施方式以外,例如還能夠采取下面示出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以及相互不矛盾的至少兩個以上的變形例進行組合后得到的方式。圖11是表示變形例的佩帶物的內部構造的展開圖。
■關于裝卸構造,能夠選擇的安裝狀態的數量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個例子中,裝卸構造能夠選擇兩種、三種或者五種以上的安裝狀態。此外,根據能夠選擇的安裝狀態的數量來變更插入部101a和被插入部60a的數量等。
■腳覆蓋部60和腳掌施療部100能夠采取省略裝卸構造的方式。在第一例中,腳掌施療部100以能夠繞沿著上下方向的中心軸旋轉的方式安裝于腳覆蓋部60。根據該例,能夠變更腳掌施療部100的安裝狀態,因此能夠賦予腳掌多樣的按摩感。在第二例中,腳掌施療部100固定于腳覆蓋部60。
■腳掌施療部100的突起102的數量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個例子中,突起102的數量是一個或三個以上。
■變形例的佩帶物20能夠采取省略腳覆蓋部60和腳掌施療部100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
■變形例的第一軟管111被配置成在上部覆蓋部30的外部跨越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此外,在第二軟管112中也能夠進行同樣的變形。
■變形例的第一軟管111在上部覆蓋部30佩帶于腿的狀態下從上部覆蓋部30中的與比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靠外側的位置對應的部分引出。另一變形例的第一軟管111在上部覆蓋部30佩帶于腿的狀態下從上部覆蓋部30中的腿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引出。此外,在第二軟管112中也能夠進行同樣的變形。
■連結帶114的數量能夠任意地變更。在第一例中,連結帶114的數量是一個或三個以上。在第二例中,線束110能夠采取省略連結帶114的方式。
■定位部90的安裝位置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個例子中,如圖11所示,定位部90設置于連結部80的內表面側的中央。根據該例,按照定位部90來將上部覆蓋部30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因此用戶能夠容易地將佩帶物20佩帶于腿。
■變形例的定位部90能夠采取省略凸部91的方式。
■定位部90的數量能夠任意地變更。在第一例中,定位部90的數量是兩個以上。例如,定位部90設置于連接部33的中央(參照圖4)和連結部80的中央(參照圖11)這兩處。在第二例中,佩帶物20能夠采取省略定位部90的方式。
■第一上部氣囊41的結構能夠任意地變更。在第一例中,是中央部分41a膨脹到與一對側方部分41b實質上相同的程度的構造。在第二例中,是中央部分41a比一對側方部分41b更膨脹的構造。在第三例中,是中央部分41a和一對側方部分41b一體地膨脹的構造。此外,在第二上部氣囊42中也能夠進行同樣的變形。
■上部氣囊40的數量能夠任意地變更。在第一例中,上部氣囊40也可以取代第一上部氣囊41、第二上部氣囊42以及第三上部氣囊43或者除了它們以外還包括至少一個氣囊。在第二例中,上部氣囊40能夠采取省略第一上部氣囊41、第二上部氣囊42以及第三上部氣囊43中的至少一個氣囊的方式。此外,在下部氣囊51中也能夠進行同樣的變形。
■上部覆蓋部30的結構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個例子中,上部覆蓋部30能夠采取省略連接部33的方式。在該例中,第一上部覆蓋部31與第二上部覆蓋部32被連結。
■構成連結部80的材料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個例子中,連結部80由能夠伸縮的材料構成。
■變形例的連結部80在上部覆蓋部30以第一佩帶方式佩帶于腿的情況下,前方封閉使得膝不會露出。此外,在連接部33中也能夠進行同樣的變形。
■上部覆蓋部30所能夠選擇的多個佩帶方式除了第一佩帶方式和第二佩帶方式以外還包括至少一個其它佩帶方式。其它佩帶方式的一例是第二上部覆蓋部32以全部與下部覆蓋部50重疊的方式佩帶于腿。
本公開的空氣按摩裝置能夠利用于家庭用和商務用等各種空氣按摩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