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按摩設備,具體地,涉及一種按摩機芯和按摩椅。
背景技術:
現有按摩椅的靠背部一般都形成有按摩機芯,按摩機芯通常包含左右一對按摩臂,各按摩臂上形成有一個或兩個的施療件(亦稱按摩頭、按摩滾輪),以對用戶肢體進行按摩,例如專利申請cn101683302b中按摩機芯的左右兩側的按摩臂上各形成有1個施療件,而專利申請cn1868436b中按摩機芯的左右兩側的按摩臂上分別形成有兩個施療件。
現有的按摩椅在出廠后,如果用戶認為既有的按摩機芯的施療件不能適應其按摩需求而需更換施療件,其可能由于缺少相應的按摩配件或卸裝工具而不能自主地對施療件進行替換。另外,即是用戶可自行更換施療件,但為適應不同用戶的按摩需求,則需要較為頻繁地更換按摩結構,其亦增加了用戶操作上的繁瑣程度。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按摩機芯以克服現有的按摩機芯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按摩需求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按摩機芯,包含左右一對支撐架、第一軸支、左右一對按摩機構;所述第一軸支沿可轉動地配置于所述一對支撐架上,各所述按摩機構通過運動變換機構連接于所述第一軸支,所述運動變換機構用以將所述第一軸支的旋轉動作變換成所述按摩機構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變化的動作;各所述按摩機構套設于所述第一軸支上,且包含有間隔排布的第一施療件、第二施療件和第三施療件,第一施療件與第二施療件、第三施療件具有不同的施療結構;各所述按摩機構可以所述第一軸支的軸線為中心線進行轉動以切換對用戶進行施療的施療件,且當各所述按摩機構轉動至使第二施療件和第三施療件可對用戶進行施療的位置時,第一施療件位于不可對用戶進行施療的位置;所述第一軸支上還配置有驅動所述按摩機構進行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以切換第一施療件、第二施療件和第三施療件相對用戶的位置。
本發明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優化。
較佳地,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含有可以所述第一軸支的軸線為中心線進行轉動的左右一對旋轉件,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右一對按摩機構沿左右方向的活動范圍的外側,所述旋轉件用以帶動所述按摩機構進行轉動。
較佳地,所述旋轉件連接至所述運動變換機構,且可通過所述運動變換機構帶動所述按摩機構進行轉動。
較佳地,各所述按摩機構包含有支撐所述第一施療件、第二施療件和第三施療件的支撐臂,所述支撐臂通過鉚接件可活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軸支上;所述按摩機芯還具有驅動所述支撐臂以所述第一軸支為中心進行往復擺動的敲擊驅動結構。
較佳地,所述敲擊驅動結構包含有可轉動地配置于左右一對旋轉件之間的第二軸支、配置于左右一對旋轉件其中之一上的敲擊驅動電機、連接第二軸支和敲擊驅動電機的敲擊傳動機構;所述左右一對按摩機構的支撐臂分別通過敲擊連接件連接于所述第二軸支,所述第二軸支轉動時可通過所述敲擊連接件帶動所述按摩機構進行敲擊按摩動作。
較佳地,所述第二軸支上連接于所述敲擊連接件的部分與所述第二軸支轉動的中心線具有預設的偏心距,以使所述第二軸支轉動時可通過所述敲擊連接件帶動所述按摩機構進行敲擊按摩動作。
較佳地,所述第一軸支的外周具有公螺紋,所述運動變換機構具有套設于所述第一軸支上且與公螺紋相螺合的螺母件;所述螺母件可通過所述第一軸支轉動而自身不轉動的方式帶動所述按摩結構沿所述軸支的軸向進行移動,以使所述按摩結構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變化。
較佳地,所述第一施療件不可相對所述支撐臂進行轉動。
較佳地,所述按摩機芯具有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一軸支平行的輔助支撐軸,所述輔助支撐軸支撐于所述左右一對旋轉件上,且所述運動變換機構套設于所述輔助支撐軸上。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按摩椅,具有座部、靠背部、位于靠背部的按摩機芯;所述按摩機芯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按摩機芯;所述第二施療件和第三施療件相對靠背部的開口向外頂出對用戶進行施療時,所述第一施療件收納于所述靠背部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發明按摩機芯的按摩機構具有至少三個施療件,三個施療件都可分別沿左右方向活動,同時通過預先配置第一施療件與第二施療件、第三施療件具有不同的施療結構,且使按摩機構整體可以第一軸支的軸線為中心線進行旋轉,使得按摩機芯除了具有可沿用戶背部左右方向進行按摩、可調整作用于用戶背部的施療力度等功能之外,還可通過切換施療件的方式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按摩需求;
2、本發明的按摩機構可沿第一軸支左右活動,且可以第一軸支為中心線進行旋轉活動和敲擊活動,整體按摩機芯的整體結構較為緊湊;
3、通過使敲擊驅動電機配置于旋轉件上,使得無論按摩結構無論旋轉至任一角度時,敲擊電機都可隨之旋轉以驅動按摩結構進行敲擊按摩;
4、通過設置輔助支撐軸,使得按摩機構可較為穩定地沿左右方向進行活動。
附圖說明
圖1繪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按摩機的示意圖;
圖2繪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按摩機芯配置于按摩機的導軌架的示意圖;
圖3繪示了對應于圖2的按摩機芯與導軌架相互分離后的示意圖;
圖4和圖5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處于不同工作狀態的示意圖;
圖6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的爆炸圖;
圖7至圖9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10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的基架的示意圖;
圖11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的按摩組件的爆炸圖;
圖12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的按摩組件的示意圖;
圖13繪示了本發明按摩機芯的按摩組件省略按摩結構后的示意圖;
圖14和圖15繪示了按摩結構與螺母件不同視角的位置關系圖;
圖16繪示了按摩結構和彈性件的位置關系圖;
圖17繪示了螺母件的示意圖;
圖18繪示了第二軸支的示意圖;
圖19繪示了敲擊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20繪示了另一實施例按摩機芯的側視圖;
圖21繪示了對應于圖21的按摩機芯的按摩機構的示意圖;
圖22繪示了另一實施例按摩組件對用戶頸部進行施療的示意圖;
圖23繪示了圖22的按摩組件的爆炸圖;
圖24繪示了圖22的按摩組件省略部分結構后的剖視圖。
附圖標識
1、按摩椅;2、按摩機芯;3、機殼;3a、支撐架;4、上下行走軸支;5、滾輪;6、上下驅動電機;7、連接桿;8、滾輪;9、旋轉驅動電機;10、旋轉驅動軸支;11、傳送帶;12、左右驅動電機;13、傳送帶;14、按摩組件;15、第一軸支;16、按摩機構;16a、支撐臂;16b、第一施療件;16c、第二施療件;16d、第三施療件;16e、連接端;17、第四軸承;18、旋轉件;19、第三軸承;20、運動變換機構;20a、第一安裝件;20b、鉚接件;20c、第一彈性件;20d、螺母件;20e、第二安裝件;20f、第二彈性件;21、敲擊連接件;22、第二軸支;23、輔助支撐軸;24、輔助支撐軸;25、輔助支撐件;26、敲擊驅動電機;27、敲擊傳動機構;28、按摩機構;29、肩部檢測器;30、位移部;31、固定部。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19,本發明提供一種按摩機芯,包含左右一對支撐架3a、第一軸支15、左右一對按摩機構16;第一軸支15沿左右方向可轉動地配置于左右一對支撐架3a上,各按摩機構16通過運動變換機構20連接于第一軸支15,運動變換機構20用以將所述第一軸支15的旋轉動作變換成按摩機構16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變化的動作;各按摩機構16套設于第一軸支15上,且可以第一軸支15的軸線為中心線進行轉動;各按摩機構16包含有間隔排布的第一施療件16b、第二施療件16c和第三施療件16d,第一施療件16b與第二施療件16c、第三施療件16d具有不同的施療結構,且各按摩機構16轉動至使第二施療件16c和第三施療件16d可對用戶進行施療的位置時,第一施療件16b位于不可對用戶進行施療的位置;第一軸支15上還配置有驅動按摩機構16進行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以切換第一施療件16b、第二施療件16c和第三施療件16d相對用戶的位置。旋轉驅動機構還可驅動各按摩機構16旋轉至使第一施療件16b可單獨、或與第二施療件16c、第三施療件16d其中之一同時對用戶進行施療的位置。
結合圖1、圖4和圖11,本發明的按摩機芯2可為配置于按摩椅1的靠背部的按摩機芯,按摩椅1的靠背部具有面向用戶的開口1a,用戶承載于按摩椅的座部時,按摩機芯的施療件可通過開口1a向外頂出以對用戶進行施療。在一實施例中,當第二施療件16c和第三施療件16d相對靠背部的開口1a向外頂出對用戶進行施療時,第一施療件16b收納于靠背部內。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施療件16b相對靠背部的開口1a向外頂出對用戶進行施療時,第二施療件16c和第三施療件16d收納于靠背部內。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施療件16b和第二施療件16c可同時相對靠背部的開口1a向外頂出對用戶進行施療,而第三施療件16d收納于靠背部內。
結合圖2至圖4、圖11,在另一實施例中,按摩機芯2可為配置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架1b上的按摩機芯。支架1b可為立式按摩機的一部分,用戶可倚靠于立式按摩機,以便按摩機芯2的施療件對其進行按摩。
本發明的按摩機芯2包含有機殼3和配置于機殼3上的按摩組件14。機殼3包含有左右一對支撐架3a、位于支撐架3a后側連接支撐架3a的后側架3b、位于支架架3a下方連接支撐架3a和后側架3b的底架3c。機殼3用以配置和支撐按摩機芯2的主要功能部件,支撐架3a、后側架3b、底架3c為扁平的片材結構,可為鋼性材料。左側的支撐架3a上開設有通孔3d,上下驅動電機6配置于左側的支撐架3a的通孔3d的位置。右側的支撐架3b上開設有通孔3f,旋轉驅動機構的旋轉驅動電機9配置于右側的支撐架3b的通孔3f的位置。后側架3b上開設有通孔3e,左右驅動電機12配置于后側架3b的通孔3e的位置。
結合圖4至圖7,上下驅動電機6用以驅動上下行走軸支4轉動,上下驅動電機6可通過齒輪傳動的方式驅動上下行走軸支4轉動。上下行走軸支4可轉動地支撐于左右支撐架3a的上部,其兩端配置有滾輪5,左右支撐架3a的下方兩側通過連接桿7連接于滾輪8。按摩機芯2配置于按摩椅靠背部內背架的導軌或配置于立式按摩機的導軌后,上下驅動電機6可驅動滾輪5滾動,并帶動滾輪8滾動,進而使按摩機芯2可相對導軌上下活動,以改變對用戶的按摩位置。包含有上下驅動電機6、上下行走軸支4、滾輪5、滾動8的上下驅動機構可驅動按摩機芯2相對用戶上下活動,以使按摩機芯2的按摩機構16可對用戶的頸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等位置進行按摩。
結合圖4至圖7,第一軸支15上的左端部套設有第一軸承15a,第一軸支15左右兩側還套設有第二軸承15b,第一軸支15兩側通過第二軸承15b沿左右方向可轉動地支撐于支撐架3a上。左右驅動電機12通過傳送帶13連接于軸承15a上,用以驅動第一軸支15進行轉動。包含有按摩機構16、運動變換機構20、旋轉驅動機構的按摩組件14通過第一軸支15支撐于左右一對支撐架3a上。
結合圖5、圖11至圖17,各按摩機構16包含有支撐臂16a,第一施療件16b、第二施療件16c和第三施療件16d,支撐臂16a具有對應于各施療件的多個支臂,各施療件配置于各支臂的端部,且各支臂沿周向大致間隔120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施療件16b、第二施療件16c、第三施療件16d都具有不同的施療結構,進而可滿足用戶多種施療效果的需求。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施療件16b可帶凹凸不平的施療結構,第一施療件16b不可自轉地配置于支撐臂16a上,進而可實現不同于常見的圓形施療件的按摩效果,例如指壓按摩。在其它實施例中,支撐臂16a上還可以形成有超過3個的施療件,且按摩機構16可通過轉過不同的預設角度來切換作用于用戶肢體的施療件,例如支撐臂16a上可形成有6個施療件,各施療件可分別支撐于沿周向大致間隔60度的臂支上。
在本實施例中,運動變換機構20包含有第一安裝件20a、鉚接件20b、第一彈性件20c、螺母件20d、第二安裝件20e、第二彈性件20f。鉚接件20b套設于第一軸支15上,支撐臂16a和第一安裝件20a分別套設于鉚接件20b上,第二安裝件20e連接于第一安裝件20a上且其有容置第一彈性件20c、第二彈性件20f和螺母件20d的容置空間,第一彈性件20c和第二彈性件20f位于螺母件20d兩側且與螺母件20d配置于第二安裝件20e的容置空間內。
第一彈性件20c位于螺母件20d與第二安裝件20e之間。第二彈性件20f位于鉚接件20b與螺母件20d之間。第一軸支15的外周具有公螺紋,螺母件20d套設于第一軸支15上,且其內螺紋與第一軸支15上的公螺紋相螺合;螺母件20d可通過第一軸支15轉動而自身不轉動的方式帶動按摩結構16沿軸支15的軸向進行移動,以使按摩結構16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變化。具體而言,結合圖4和圖5,當第一軸支15轉動時,螺母件20d相對第一軸支15左右活動,并帶動第一安裝件20a左右活動,當第一安裝件20a左右活動時,其可帶動鉚接件20b左右活動,進而使得支撐臂16a可左右活動。
結合圖4至圖7,在本實施例中,旋轉驅動機構包含有旋轉驅動電機9、旋轉驅動軸支10、左右一對旋轉件18。在本實施例中,旋轉件18大致呈扁平圓柱體形狀。旋轉驅動電機9用以驅動旋轉驅動軸支10轉動,其可通過齒輪傳動等方式帶動旋轉驅動軸支10轉動,例如為專利申請cn1332639c所公開的傳動方式。旋轉驅動軸支10通過傳送帶11連接于旋轉件18,用以帶動旋轉件18進行旋轉。旋轉件18上配置有第三軸承19,且旋轉件18通過第三軸承19套設于第一軸支15上,進而旋轉件18可以第一軸支15的軸線為中心線進行轉動。左右一對旋轉件18分別設置在左右一對按摩機構16沿左右方向的活動范圍的外側,旋轉件18用以帶動按摩機構16進行轉動。在本實施例中,按摩機芯具有與第一軸支15平行的輔助支撐軸23、24,輔助支撐軸23、24支撐于左右一對旋轉件18上,運動變換機構20的第二安裝件20e套設于輔助支撐軸23、24上。旋轉件18通過輔助支撐軸23、24連接于運動變換機構20的第二安裝件20e,進而可通過運動變換機構20帶動按摩機構16進行轉動,同時運動變換機構20也隨之進行轉動。通過使按摩機構16轉動,可切換作用于用戶的施療件或者調整作用于用戶的施療件的施療力度。輔助支撐軸23、24還可在按摩機構16沿左右方向移動的時候穩定地支撐運動變換機構20。在本實施例中,按摩機芯還包含有輔助支撐件25,位于左右一對按摩機構16之間,輔助支撐件25套設于第二軸支22、輔助支撐軸23、24上。輔助支撐件25用以提高整體按摩機芯的穩定性。
按摩機芯還可具有驅動支撐臂16a以第一軸支15為中心進行往復擺動的敲擊驅動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敲擊驅動結構包含有可轉動地配置于左右一對旋轉件18之間的第二軸支22、配置于右側旋轉件18上的敲擊驅動電機26、連接第二軸支22和敲擊驅動電機26的敲擊傳動機構27;左右一對按摩機構16的支撐臂16a分別通過敲擊連接件21連接于第二軸支22,第二軸支22轉動時可通過敲擊連接件21帶動按摩機構16進行敲擊按摩動作。旋轉件18上具有第四軸承17,第二軸支22通過第四軸承17可轉動地支撐于左右一對旋轉件18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軸支22的左右兩部分22a和22b與第二軸支22轉動的中心線具有預設的偏心距,敲擊連接件21具有套設于第二軸支22的第一連接部21a和套設于支撐臂16a上的連接端16e的第二連接部21b,進而第二軸支22轉轉動時可通過敲擊連接件21帶動按摩機構16進行敲擊按摩動作。
本發明的按摩機芯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變形設計。
在另一實施例中,按摩機構的支撐臂16可不包含有間隔排布的臂支,例如支撐臂16可為大致呈圓盤形狀或橢圓盤狀,而各施療件間隔配置于支撐臂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旋轉驅動軸支10可通過齒輪傳動的方式帶動旋轉件18進行轉動,齒輪傳動相較于傳送帶傳動,可具有自鎖的功能,避免用戶倚靠于按摩機芯時,旋轉件18可能出現自動轉動的問題。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按摩機芯可不包含有敲擊驅動機構。
在另一實施例中,運動變換機構20帶動按摩機構16沿左右方向進行偏擺,具體而言,運動變換機構20可包含有套設于第一軸支15上的偏心凸輪件、連接于旋轉件18上的限位件,偏心凸輪件具有相對第一軸支15傾斜的支撐面,按摩機構1通過傾斜的支撐面支撐于偏心凸輪件上,且按摩機構16連接于限位件。第一軸支轉動時,偏心凸輪件可帶動按摩機構作往復偏擺動作,實現夾揉按摩,限位件用以限制按摩機構16隨著第一軸支轉動。偏心凸輪件和限位件驅動按摩機構16進行工作的方式可類似于專利申請cn1168432c所公開的技術內容。
不同于前述實施例,在另一實施例中,敲擊驅動機構的敲擊連接件可為帶有萬向球頭的結構,而第二軸支22可平行于第一軸支15,該類型的敲擊驅動機構可結合專利申請jp2824586b2所公開的結構進行理解。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按摩機,具有靠背部和位于靠背部上的按摩機芯,按摩機芯可上下活動地配置于靠背部上;按摩機芯包含有:第一軸支;左右一對按摩機構,分別具有套設于第一軸支上且可以第一軸支的軸線為中心線逆時針轉動的支撐臂,支撐臂具有第一臂支,第一臂支的端部為弧形結構且該端部形成有施療件;上下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按摩機構沿靠背部上下活動至可對用戶肩部進行施療的位置;旋轉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按摩機構的支撐臂逆時針轉動,以使所述按摩機構移動至可對用戶肩部進行施療的位置后,支撐臂的第一臂支上的施療件可施療于用戶肩部的前側。本實施例的按摩機芯可結合圖20和圖21進行理解,如圖所示,按摩機構28的支撐臂包含有第一臂支28a、第二臂支28b、第三臂支28c,其中第一臂支28a的端部大致呈弧形結構,第一臂支28a的下部配置有肩部檢測器29,肩部檢測器29與按摩機的控制機構電連接。通過使按摩機構28包含有弧形結構的第一臂支28a,當按摩機構28上升至用戶肩部s1的位置后,可使按摩機構28逆時針旋轉,當肩部檢測器29檢測到第一臂支28a接觸或靠近用戶肩部s1時,則按摩機芯的控制機構控制按摩機構28a停止轉動,此時位于第一臂支28a端部的施療件位于用戶肩部s1的前方,進而可對用戶肩部s1的前方進行按摩。通過采用該設計,可進一步豐富按摩機構的按摩動作。肩部檢測器29例如為包含發光部件和接收部件,發光部件可發光至用戶肩部,接收部件可接收反射光并據此判斷第一臂支28a與用戶肩部s1的位置。肩部檢測器29亦可為接觸用戶肩部后可輸出電信號的機械開關。本實施例其它未提及的特性可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按摩機,具有靠背部、位于靠背部上的按摩機芯、控制機構,按摩機芯具有第一軸支、左右一對按摩機構和上下驅動機構,各按摩機構分別通過運動變換機構連接于第一軸支上,上下驅動機構可驅動左右一對按摩機構沿靠背部上下活動至可對用戶頸部進行施療的位置,運動變換機構用以將第一軸支的旋轉動作變換成按摩機構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變化的動作以對用戶頸部進行按摩;運動變換機構包含有:螺母件,套設于第一軸支上且與第一軸支外周的公螺紋相螺合,且可通過第一軸支轉動而自身不轉動的方式沿左右方向活動;傳動組件,螺母件通過傳動組件連接于按摩機構,以帶動按摩機構隨之左右活動;第一彈性件,位于按摩機構與傳動組件之間;按摩機芯還包含有可借由檢測按摩機構施療時第一彈性件的彈性位移量而對按摩機構沿左右方向的施療力度進行檢測的壓力檢測機構,壓力檢測機構包含有位于傳動組件上的位移部和位于螺母件上的固定部,壓力檢測機構通過檢測按摩機構施療時位移部相對固定部的位移變化量確定第一彈性件的彈性位移量;控制機構電連接于壓力檢測機構和所述按摩機芯,以使控制機構可根據壓力檢測機構檢測的信息控制按摩機構沿左右方向的施療力度。結合圖22至圖24,傳動組件上可包含有鉚接件20b,第一安裝件20a和第二安裝件20e,第二安裝件20e套設于螺母件20d上,且螺母件20d沿第一軸支15的軸向相對第二安裝件20e相外延伸出一部分。壓力檢測機構可包含有位移部30和固定部31,兩者可分別連接于按摩機芯的控制機構。當按摩機構16對用戶頸部s2進行施療時,用戶頸部s2對按摩機構16施以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使得第一安裝件20a、鉚接件20b和第二安裝件20e整體移動微小距離,此時位移部30隨著第二安裝件20e移動,而位于螺母件20d上的固定部31并不發生移動,通過計算位移部30相對固定部31的位移量即可判斷第一彈性件20c的彈性位移量。同時結合第一彈性件20c的彈性系數,就可以計算出按摩機構16大致的施療力度,控制機構可據此控制第一軸支15進行轉動來調整按摩機構16的施療力度。本實施例的按摩機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還可同時結合第二彈性件20f的彈性位移量及其彈性系數判斷按摩機構16的施療力度。當本發明的按摩機構16不對用戶頸部進行施療而是對用戶背部或腰部進行左右平移按摩時,亦可借助第一彈性件20c和第二彈性件20d的彈性形變量判斷按摩機構16對用戶施療的力度。在另一實施例中,按摩機芯可不包含第二彈性件20f。本實施例的按摩機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按摩機芯,按摩機芯包含有第一軸支、左右一對按摩結構,敲擊驅動機構和旋轉驅動機構,各按摩結構通過運動變換機構連接于第一軸支上,敲擊驅動機構可驅動左右一對按摩機構以第一軸支的軸線為中心線進行擺動以進行敲擊動作,旋轉驅動機構可驅動按摩機構以第一軸支為中心線進行旋轉活動以調整對用戶進行施療的力度。
以上即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