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天然藥物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在其發病過程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按照公認的損傷學說,當血液中攜帶的膽固醇、脂肪、細胞廢棄物以及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在血管損傷區域堆積:一方面LDL被氧化修飾成為ox-LDL;另一方面,內皮細胞求助巨噬細胞進行吞噬。吞噬后的巨噬細胞轉變成為泡沫細胞,堆積形成斑塊。此時,平滑肌細胞進行增殖與遷移覆蓋斑塊形成纖維帽,使動脈通道變窄,周圍組織氧氣含量降低。泡沫細胞不穩定,發生壞死協同炎癥,產生斑凝塊,周圍組織供血功能退化死亡,導致組織壞死,從而引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等疾病。
所以消除過量活性氧自由基、調節血脂異常,抑制炎癥反應,對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現有的具有上述作用的藥物種類有限,部分存在副作用,因此需要進一步拓展藥物的可選種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植物提取物。所述植物提取物中含有黃酮類活性組合物,具有治療或緩解活性氧自由基損傷、抑制炎癥反應、調節脂代謝異常、保護心肌缺血損傷等效果,有望作為一種有效的抗氧化、抗炎、降血脂和保護心血管藥物或者具有上述功效的保健食品。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植物提取物的應用。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植物提取物,所述植物提取物為布渣葉和番石榴葉經醇提取后獲得,所述植物提取物中含有至少占其質量60%以上的黃酮類活性物質,所述黃酮類活性物質包括如下組分:
芹菜素,牡荊苷,異牡荊苷,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芹菜素-6-C-葡萄糖-8-C-鼠李糖苷,芹菜素-6-C-鼠李糖-8-C-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芹菜素-6-C-葡萄糖糖-8-C-阿拉伯苷,芹菜素-6-C-木糖-8-C-葡萄糖苷,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山柰素,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異鼠李素,異鼠李素-3-O-β-D蕓香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番石榴苷,瑞諾苷,金絲桃苷,異槲皮苷。
優選地,所述黃酮類活性物質中,含有芹菜素0.2~1份,牡荊苷3~10份,異牡荊苷2~8份,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1~4份,芹菜素-6-C-葡萄糖-8-C-鼠李糖苷0.5~2份,芹菜素-6-C-鼠李糖-8-C-葡萄糖苷0.4~2份,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0.3~2份,芹菜素-6-C-葡萄糖糖-8-C-阿拉伯苷1.2~3.2份,芹菜素-6-C-木糖-8-C-葡萄糖苷0.4~2份,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0.3~2份,山柰素0.4~2份,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1~3份,異鼠李素0.3~1.2份,異鼠李素-3-O-β-D蕓香糖苷6~12份,槲皮素0.5~1.2份,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5~11份,番石榴苷6~15份,瑞諾苷3~10份,金絲桃苷1.5~4.5份,異槲皮苷1.5~4.5份。
優選地,所述黃酮類活性物質中,含有芹菜素0.52份,牡荊苷8.2份,異牡荊苷5.5份,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2.2份,芹菜素-6-C-葡萄糖-8-C-鼠李糖苷0.91份,芹菜素-6-C-鼠李糖-8-C-葡萄糖苷0.97份,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0.9份,芹菜素-6-C-葡萄糖糖-8-C-阿拉伯苷2.3份,芹菜素-6-C-木糖-8-C-葡萄糖苷0.86份,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0.99份,山柰素1.12份,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2.3份,異鼠李素0.98份,異鼠李素-3-O-β-D蕓香糖苷10.7份,槲皮素0.79份,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8.8份,番石榴苷10.3份,瑞諾苷6.4份,金絲桃苷2.5份,異槲皮苷2.1份。
所述黃酮類活性物質中的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植物提取物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式:
優選地,所述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具體為:
將布渣葉和番石榴葉按照質量比為1∶5~5∶1混合,采用30%~80%乙醇進行醇提,料液比為1∶10~30,粗提液減壓濃縮,離心,上清液加3~5倍體積水后用0.5~1倍藥材重量的大孔樹脂吸附過夜;采用醇溶液洗脫,收集40~90%醇洗脫部分,減壓濃縮后過凝膠柱分離,分離采用的洗脫劑為60%~95%甲醇水溶液,合并類黃酮流份,減壓濃縮后用純化,洗脫,收集相應流份,合并,濃縮,真空干燥得到所述植物提取物。
優選地,凝膠柱為LH-20葡聚糖凝膠柱,減壓濃縮后用ODS柱色譜純化。
最優選地,以0.5kg布渣葉和0.5kg番石榴葉為原料,經提取、分離、純化后得到活性提取物部位。提取溶劑為70%乙醇,料液比1∶20,90℃加熱回流;粗提液減壓濃縮至醇味淡后,3000r/min室溫離心20min,上清液加4倍體積純化水后用1000g大孔樹脂吸附過夜;繼而以10%、70%、100%甲醇溶液洗脫,收集70%甲醇洗脫部分,減壓濃縮后過LH-20葡聚糖凝膠柱分離,洗脫劑為90%甲醇水溶液,聚酰胺薄層色譜跟蹤,合并類黃酮流份,減壓濃縮后用ODS柱色譜純化,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脫,收集相應流份,合并,濃縮,65℃真空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所述植物提取物在制備防治活性氧自由基損傷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所述植物提取物在制備防治高脂血癥的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所述植物提取物在制備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所述植物提取物在制備防治糖尿病微血管損傷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提取物中含有不少于60%質量百分比的所述黃酮類化合物,且經驗證其在體外能清除DPPH自由基和活性氧自由基,能顯著降低實驗動物血脂,而且能保護異丙腎上腺素致急性心肌損傷模型大鼠,能有效改善脂多糖(LPS)誘導炎癥模型小鼠的炎癥反應。所述的植物提取物源于民間習用植物或藥食同源植物,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可作為一種新型抗氧化、抗炎、降脂的保健食品或藥物制劑原料。
附圖說明
圖1為植物提取物MpPgFF制備工藝流程簡圖。
圖2為植物提取物MpPgFF清除DPPH自由基結果。
圖3為植物提取物MpPgFF對高脂血癥模型小鼠肝臟組織形態學的影響。
圖4為植物提取物MpPgFF對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病理組織形態學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采用的試劑、方法和設備為本技術領域常規試劑、方法和設備。
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所用試劑和材料均為市購。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以0.5kg布渣葉和0.5kg番石榴葉為原料,經提取、分離、純化后得到活性提取物部位。提取溶劑為70%乙醇,料液比1∶20,90℃加熱回流;粗提液減壓濃縮至醇味淡后,3000r/min室溫離心20min,上清液加4倍體積純化水后用1000g大孔樹脂吸附過夜;繼而以10%、70%、100%甲醇溶液洗脫,收集70%甲醇洗脫部分,減壓濃縮后過LH-20葡聚糖凝膠柱分離,洗脫劑為90%甲醇水溶液,聚酰胺薄層色譜跟蹤,合并類黃酮流份,減壓濃縮后用ODS柱色譜純化,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脫,254nm和280nm波長檢測,收集相應流份,合并,濃縮,65℃真空干燥得到目標提取物MpPgFF 1 124.5mg。
經過測定,上述目標提取物中,按質量百分數計,含有黃酮類活性物質69.34%,各黃酮類化合物具體含量為:芹菜素(1,0.52%),牡荊苷(2,8.2%),異牡荊苷(3,5.5%),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4,2.2%),芹菜素-6-C-葡萄糖-8-C-鼠李糖苷(5,0.91%),芹菜素-6-C-鼠李糖-8-C-葡萄糖苷(6,0.97%),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7,0.9%),芹菜素-6-C-葡萄糖糖-8-C-阿拉伯苷(8,2.3%),芹菜素-6-C-木糖-8-C-葡萄糖苷(9,0.86%),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10,0.99%),山柰素(11,1.12%),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12,2.3%),異鼠李素(13,0.98%),異鼠李素-3-O-β-D蕓香糖苷(14,10.7%),槲皮素(15,0.79%),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16,8.8%),番石榴苷(17,10.3%),瑞諾苷(18,6.4%),金絲桃苷(19,2.5%),異槲皮苷(20,2.1%)。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以0.5kg布渣葉和1.0kg番石榴葉為原料,經提取、分離、純化后得到活性提取物部位。提取溶劑為50%乙醇,料液比1∶20,90℃加熱回流;粗提液減壓濃縮至醇味淡后,減壓抽濾,上清液加4倍體積純化水后用1500g大孔樹脂吸附過夜;繼而以10%、70%、100%甲醇溶液洗脫,收集70%甲醇洗脫部分,減壓濃縮后過LH-20葡聚糖凝膠柱分離,洗脫劑為90%甲醇水溶液,聚酰胺薄層色譜跟蹤,合并類黃酮流份,減壓濃縮后用ODS柱色譜純化,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脫,254nm和280nm波長檢測,收集相應流份,合并,濃縮,65℃真空干燥得到目標提取物MpPgFF 1 630.8mg。
經過測定,上述目標提取物中,按質量百分數計,含有黃酮類活性物質62.4%,各黃酮類化合物具體含量為:芹菜素(1,0.22%),牡荊苷(2,3.4%),異牡荊苷(3,2.7%),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4,1.16%),芹菜素-6-C-葡萄糖-8-C-鼠李糖苷(5,0.51%),芹菜素-6-C-鼠李糖-8-C-葡萄糖苷(6,0.44%),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7,0.39%),芹菜素-6-C-葡萄糖糖-8-C-阿拉伯苷(8,1.25%),芹菜素-6-C-木糖-8-C-葡萄糖苷(9,0.46%),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10,0.37%),山柰素(11,0.43%),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12,1.3%),異鼠李素(13,0.38%),異鼠李素-3-O-β-D蕓香糖苷(14,6.7%),槲皮素(15,1.19%),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16,10.7%),番石榴苷(17,14.6%),瑞諾苷(18,8.3%),金絲桃苷(19,4.2%),異槲皮苷(20,3.7%)。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以1.0kg布渣葉和0.5kg番石榴葉為原料,經提取、分離、純化后得到活性提取物部位。提取溶劑為60%乙醇,料液比1∶20,90℃加熱回流;粗提液減壓濃縮至醇味淡后,減壓抽濾,上清液加4倍體積純化水后用1500g大孔樹脂吸附過夜;繼而以10%、70%、100%甲醇溶液洗脫,收集70%甲醇洗脫部分,減壓濃縮后過LH-20葡聚糖凝膠柱分離,洗脫劑為90%甲醇水溶液,聚酰胺薄層色譜跟蹤,合并類黃酮流份,減壓濃縮后用ODS柱色譜純化,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脫,280nm和340nm波長檢測,收集相應流份,合并,濃縮,65℃真空干燥得到目標提取物MpPgFF 1 590.2mg。
經過測定,上述目標提取物中,按質量百分數計,含有黃酮類活性物質65.7%,各黃酮類化合物具體含量為:芹菜素(1,0.8%),牡荊苷(2,9.2%),異牡荊苷(3,6.0%),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4,2.9%),芹菜素-6-C-葡萄糖-8-C-鼠李糖苷(5,1.2%),芹菜素-6-C-鼠李糖-8-C-葡萄糖苷(6,1.5%),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7,1.2%),芹菜素-6-C-葡萄糖糖-8-C-阿拉伯苷(8,3.1%),芹菜素-6-C-木糖-8-C-葡萄糖苷(9,1.8%),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10,1.9%),山柰素(11,1.3%),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12,3.0%),異鼠李素(13,1.0%),異鼠李素-3-O-β-D蕓香糖苷(14,11.7%),槲皮素(15,0.6%),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16,5.3%),番石榴苷(17,6.2%),瑞諾苷(18,3.7%),金絲桃苷(19,1.8%),異槲皮苷(20,1.5%)。
實施例4:應用實驗:
提取物MpPgFF清除DPPH自由基
1、供試溶液制備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測定
取實施例1中提取得到的植物提取物MpPgFF,以DMSO溶解,配制成14.5mg/mL的母液。準確移取100μL母液,分別用甲醇稀釋50、100、120、150、200倍,即得不同濃度的MpPgFF供試品溶液。
分別取100μL上述濃度梯度的MpPgFF供試液于棕色具塞小瓶中,再向其中加入3mL的DPPH標準溶液(精密稱取2.5mg DPPH,用甲醇定容于100mL棕色容量瓶),混勻。于室溫暗處靜置25min,然后于517nm測定吸光度值記為At,實驗重復三次。按照下式計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E=(A0-At)/A0×100%(A0:DPPH標準溶液的吸光度;At:加入供試品溶液t時刻后的吸光度)。采用IC50(清除率為50%時,供試品的濃度)為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的評價指標。
提取物MpPgFF對DPPH自由基清率測定結果如圖2所示,其DPPH自由基清活性的IC50約0.038mg/mL,說明其具有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實施例2和實施例3的提取物MpPgFF具有與實施例1的提取物類似的活性。
實施例5:應用實驗:
提取物MpPgFF改善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
1實驗材料:
二甲苯: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阿司匹林:廣州全奧化工公司;
取實施例1中提取得到的植物提取物MpPgFF:高、中、低劑量分別為200mg/kg,100mg/kg,50mg/kg。
2實驗動物:
SPF級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體質量18~22g,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粵)2008-0002。
3實驗方法:
50只小鼠,隨機分為5組: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阿司匹林,100mg/kg)、提取物MpPgFF高劑量組(200mg/kg)、中劑量組(100mg/kg)、低劑量組(50mg/kg)。各組小鼠灌胃給予相應劑量的藥物,給藥體積20ml/kg。每日1次,連續7d,末次給藥后1h,將100μL二甲苯均勻涂抹于小鼠右耳兩面,左耳作為對照,1h后將小鼠脫頸椎處死,剪下左右兩耳,用直徑為8mm打孔器取下雙側對稱處的耳片稱質量,以左右耳片質量之差作為腫脹度,并計算不同劑量給藥組的腫脹抑制率。
表2提取物MpPgFF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n=10)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提取物MpPgFF低劑量組雖然沒有統計學意義,但有減輕炎性腫脹的趨勢,其高、中劑量組均能明顯減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并且劑量越高抑制率越大。實施例2和實施例3的提取物MpPgFF具有與實施例1的提取物類似的活性。
實施例6:應用實驗:
提取物MpPgFF降低高脂飲食誘導模型小鼠血脂
1實驗材料:
膽固醇、脫氧膽酸鈉:北京鼎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蔗糖:汕頭市光華化學廠;吐溫80: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丙硫氧嘧啶: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血脂康膠囊:北京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檢測試劑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分別為121321、114961、110431和110441。
取實施例1中提取得到的植物提取物MpPgFF:高、中、低劑量分別為90mg/kg,60mg/kg,30mg/kg。
2實驗動物:
SPF級昆明種小鼠,雄性,體質量18~22g,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粵)2008-0002。
3實驗方法:
SPF級體重為18~22g的雄性小鼠72只,平均分成6組,包括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血脂康膠囊)、MpPgFF高劑量組、MpPgFF中劑量組、MpPgFF低劑量組,分別標記。
各組每天均給予正常飲水和飼料,除正常組外,其余各組每天上午用脂肪乳劑灌胃(脂肪乳劑由膽固醇,豬油,脫氧膽酸鈉,丙硫氧嘧啶,吐溫-80,蔗糖,蒸餾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用前用37℃水浴融化,灌胃體積20ml/kg),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下午再分別以不同藥液灌胃(灌胃體積20ml/kg),連續進行14d。每2天稱1次體重,監測小鼠體重變化。各組動物最后一次灌胃后,禁食不禁水,12h后眼眶取血,血樣于4℃、3000rpm條件下離心10min,分離血清,-20℃保存備用,擇日測血液生化指標。
應用血脂測定試劑盒,按說明書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
另取肝臟稱重,計算小鼠肝臟指數(肝指數=肝重量/體重×100);取肝組織置于10%甲醛中浸泡,石蠟包埋、切片,HE常規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組肝臟病理組織形態的改變。
4實驗結果:
表3提取物MpPgFF對高脂血癥模型小鼠TC,TG,HDL和LDL的影響(n=12)
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表4提取物MpPgFF對高脂血癥小鼠肝指數的影響(n=12)
肝臟病理形態觀察:
正常小鼠肝臟的肝血竇豐富,較密集,細胞質中不出現脂肪堆積現象(圖3A)。模型組小鼠肝細胞出現輕度脂肪變性,局部有脂肪液滴堆積現象(圖3B)。灌胃提取物MpPgFF 2周后,高血脂小鼠肝臟脂肪數量有不同程度減少,以高劑量組效果最顯著(圖3D),低劑量效果較差,炎細胞浸潤、肝細胞索紊亂(圖3F)。血脂康組脂肪變性較輕,但有散在炎細胞浸潤(圖3C)。實施例2和實施例3的提取物MpPgFF具有與實施例1的提取物類似的活性。
實施例7:應用實驗:
提取物MpPgFF保護異丙腎上腺素致急性心肌損傷
1、實驗藥品與試劑
鹽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ISO):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10202;水合氯醛:中國醫藥集團上海化學試劑公司,批號:200502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考馬斯亮蘭蛋白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復方丹參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10703;提取物MpPgFF。
2、實驗動物
SPF級SD大鼠,雌雄各半,體質量(200±20)g,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粵)2008-0002。
3、儀器
MedLab-6.0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WFZ-26A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MS-18全自動生化分析儀;TGL-16G臺式離心機;NIKON E600顯微鏡。
4、方法:動物分組與給藥方法
SD大鼠60只,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分別為正常對照組(正常組)、模型對照組(模型組)、復方丹參滴丸組(324mg/kg)、MpPgFF高劑量組(90mg/kg)、中劑量組(60mg/kg)、低劑量組(30mg/kg)。各給藥組每天按體重灌胃給藥1次,連續5d,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給予同體積的蒸餾水。
5、異丙腎上腺素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制備
上述各組大鼠末次給藥后1h,以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仰臥位固定,連接MedLab-6.0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心電圖電極,先記錄一段正常心電圖。隨后,除正常組外,各組大鼠均采取皮下多點注射異丙腎上腺素即ISO(2mg/kg),正常對照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多點注射部位包括:四肢根部和背部共5-6點,10s內注射完畢,記錄注射后1、3、5、8、10、15、20、25、30min大鼠的ECG,分別統計1、3、5、8、10、15、20、25、30min的ECG J點下移值(J點是QRS波群的終末部分與ST段起始之交接點,即S波的終點,以PR段為基線,J點位移的變化值)。測完心電圖后,除正常組外,每只大鼠再給2天ISO5mg/kg(腹腔注射),同時持續灌胃給藥,每天1次。
6、檢測指標
大鼠末次給予ISO 24h后,腹主動脈取血,離心制備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LDH)和CK的活性。另取大鼠心臟中下1/3處的部分心肌置于10%甲醛中浸泡固定,石蠟包埋后連續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病理改變;另取大鼠心尖同一部位心肌組織,用冰生理鹽水沖洗,濾紙吸干后稱取適量,在冰浴條件下充分研磨制成10%組織勻漿,測SOD、MAD、GSH-PX的含量。組織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法測定。
7、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8、結果
提取物MpPgFF對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病理組織形態學的影響
由圖4結果可見,正常對照組大鼠心肌組織結構完整,心肌纖維呈短柱狀,心肌細胞排列整齊,致密,細胞核呈橢圓形,位于中央,大小均一,胞漿染色均勻(圖4A)。模型組大鼠心肌纖維排列紊亂,心肌出現廣泛性心肌纖維變性、壞死,毛細血管擴張,心肌纖維之間水腫和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圖4B)。復方丹參滴丸組大鼠心肌纖維排列有些紊亂,個別心肌出現心肌細胞肥大、局部心肌纖維變性、壞死(圖4C)。MpPgFF高劑量組大鼠心肌組織心肌纖維之間輕微水腫,并局部少量炎性細胞浸潤,個別出現心肌組織點片狀壞死和變性(圖4F)。中劑量組大部分心肌纖維排列整齊,部分出現心肌組織點片狀壞死和變性,間質少量炎性細胞浸潤(圖4E)。低劑量組出現心肌組織片狀壞死和變性,毛細血管擴張,心肌纖維之間中度水腫,間質明顯炎性細胞浸潤(圖4D)。
MpPgFF對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酶的影響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中CK、LDH含量顯著升高(P<0.01),表示大劑量ISO可導致心肌細胞缺血損傷。與模型組比較,組合物高、中劑量組血清LDH、CK含量均明顯降低(P<0.05)。提示組合物具有改善心肌細胞損傷,減輕心肌缺血的作用。復方丹參滴丸組血清LDH、CK也顯著降低(P<0.01)。結果見表5。
表5 MpPgFF對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和LDH的影響(n=10)
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MpPgFF對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
表6結果表明,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心肌組織中MDA含量顯著升高,SOD含量顯著下降(P<0.01),GSH-PX活力顯著下降(P<0.05),表示該模型大鼠心肌組織氧化應激反應增強,脂質過氧化產物增加。與模型組相比,MpPgFF高、中劑量組MDA含量明顯降低,同時SOD含量、GSH-PX活力明顯升高。提示MpPgFF抗心肌缺血的同時能明顯提高心肌對抗脂質過氧化反應能力。實施例2和實施例3的提取物MpPgFF具有與實施例1的提取物類似的活性。
表6 MpPgFF對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組織SOD、MDA和GSH-PX的影響(n=10)
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