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妝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炎修復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蚊子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被蚊蟲叮咬可能會感染上述病原體引發的許多疾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蚊蟲咬傷會出現小紅丘疹、局部瘙癢;在個別的情況下,出現叮痕(即平滑、突起、發紅的皮膚)或硬腫。嚴重時局部產生大皰、出血性壞死等嚴重反應,因此,蚊蟲叮咬是夏季皮膚科常見病癥。在被蚊蟲叮咬后大多數人選擇抹點花露水簡單了事,有的甚至不敢不顧,等待其自然愈合,這給個人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中國專利申請cn200810151319.9公開了一種治療皮炎濕疹、蚊蟲叮咬所致瘙癢藥物及用途,雖具有抗炎、抑菌、止癢的作用但屬于藥物組合物,膚感較差,并不適合在炎熱的夏天使用;中國申請專利cn201410319713.4公開了一種抗炎化妝品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主要包括甜菊提取液和棕櫚葉提取液,能有效地預防和防治皮炎,但是并不能在消炎后有效的促進細胞再生,修復保養肌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炎修復組合物,能夠有效預防皮膚敏感與炎癥,緩解蚊蟲叮咬后的過敏反應,同時修復受損肌膚,快速愈合,水潤舒滑,適合炎熱的夏天使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抗炎修復組合物,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辛基十二醇0.1-2%,黑加侖籽油0.1-2%,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0.01-2%,向日葵籽油0.1-3%,迷迭香提取物0.01-1%。
進一步地,所述抗炎修復組合物還包括保濕劑4.11-21.1%,皮膚柔潤劑5.1-24%,乳化劑1.5-4.5%,肌膚調理劑3.11-14.1%,防腐劑0.3-1%。
優選地,所述保濕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丁二醇1-5%、甘油1-5%、透明質酸鈉0.01-0.1%、甜菜堿1-5%、雙-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0.1-1%、牛油果樹果脂1-5%。
優選地,所述皮膚柔潤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氫化聚異丁烯1-5%、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1-5%、異壬酸異壬酯1-5%、碳酸二辛酯1-5%、鯨蠟硬脂醇乙基己酸酯1-3%、c13-14異鏈烷烴0.1-1%。
優選地,所述乳化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甘油硬脂酸酯檸檬酸酯1-3%、甘油硬脂酸酯0.5-1.5%。
優選地,所述肌膚調理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肌酸0.01-0.1%、山梨糖醇1-5%、辛基聚甲基硅氧烷1-3%、生育酚乙酸酯0.1-1%、煙酰胺1-5%。
優選地,所述防腐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羥苯甲酯0.1-0.4%、苯氧乙醇0.1-0.4%、羥苯丙酯0.1-0.2%。
進一步地,所述抗炎修復組合物還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edta二鈉0.01-0.1%、山崳醇1-3%、植物甾醇異硬脂酸酯0.1-1%、錦綸-120.1-1%、peg-100硬脂酸酯0.5-1.5%、月桂醇聚醚-70.1-1%、礦脂1-3%、聚丙烯酰胺0.1-1%、去離子水余量。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抗炎修復組合物在制備化妝品中的應用。所述的化妝品可以為膏霜、乳液、水劑、精華液、油膏。優選的,所述化妝品為抗炎修復霜。
本發明將辛基十二醇、黑加侖籽油、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向日葵籽油、迷迭香提取物結合,制得的抗炎修復組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快速吸收,形成保護屏障。本發明抗炎修復組合物中的辛基十二醇能夠促進肌膚對黑加侖籽油、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向日葵籽油、迷迭香提取物的快速吸收,使得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向日葵籽油附著于皮膚表面,滋潤肌膚的同時形成一層保護層,防止外界病菌對肌膚的進一步破壞,起到了良好的屏障功能。
2)消炎、修復肌膚。在辛基十二醇的作用下,迷迭香提取物與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迅速被肌膚所吸收,迷迭香提取物促使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中富含的有效成分直達肌膚深層,從根源抑制肌膚炎癥的產生,加速肌膚愈合,緩解修復蚊蟲叮咬損傷的肌膚,還原肌膚活力。
3)水潤舒滑,消費者體驗度高。本發明抗炎修復組合物中還添加了保濕成分,透明質酸鈉能夠有良好的透皮促吸收作用,使肌膚細胞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同時在煙酰胺的作用下,維持肌膚中神經酰胺和游離脂肪酸水平,在保濕的同時還能維持肌膚含水量,增進真皮層的微循環,甜菜堿則較好的維持了細胞的滲透壓,使細胞處于一個長久而穩定的滋潤狀態,同時由于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向日葵籽油的屏障功能,水分更不易流失,緩解肌膚干燥感,使本發明抗炎修復組合物使用時有著水潤舒滑的膚感,特別適用于炎熱的夏季,在減輕皮膚炎癥,修復受損肌膚的同時,提升了涂抹的舒適度,使消費者更愿意接受這種消炎護膚方式,降低了因蚊蟲叮咬而造成的安全隱患,有著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1-5對本發明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表1實施例1-5抗炎修復霜的成分配比
實施例1-5的抗炎修復霜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甘油硬脂酸酯檸檬酸酯、甘油硬脂酸酯、辛基十二醇、黑加侖籽油、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向日葵籽油、牛油果樹果脂、雙-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氫化聚異丁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異壬酸異壬酯、碳酸二辛酯、鯨蠟硬脂醇乙基己酸酯、c13-14異鏈烷烴、peg-100硬脂酸酯、月桂醇聚醚-7、礦脂、聚丙烯酰胺混合構成油相加入油相鍋,攪拌加熱至75-85℃,等所有組分溶解后保溫,制得a相;
(2)將肌酸、山梨(糖)醇、辛基聚甲基硅氧烷、生育酚乙酸酯、煙酰胺、edta二鈉、山崳醇、植物甾醇異硬脂酸酯、錦綸-12,丁二醇、甘油、去離子水混合構成水相加入水相鍋,攪拌加熱至70-85℃,保溫15-30min使其充分溶解,制得b相;
(3)先將b相抽入到乳化鍋中再加入a相,均質5-15min,攪拌速率為2000-4000r/min,而后保溫攪拌15-45min,攪拌速率為30-50r/min;冷卻至40-45℃,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透明質酸鈉、甜菜堿、羥苯甲酯、苯氧乙醇、羥苯丙酯攪拌均勻出料。
對比例1
與實施2的不同之處在于,未添加辛基十二醇。
對比例2
與實施2的不同之處在于,未添加黑加侖籽油。
對比例3
與實施2的不同之處在于,未添加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
對比例4
與實施2的不同之處在于,未添加向日葵籽油。
對比例5
與實施2的不同之處在于,未添加迷迭香提取物。
對比例6
與實施2的不同之處在于,未添加辛基十二醇、黑加侖籽油、向日葵籽油不皂化物、向日葵籽油、迷迭香提取物。
修復皮膚屏障功效驗證
實驗對象:選取100只12到13周齡的小鼠。
試驗方法:將所有小鼠用剃毛器剃去背部背毛,暴露大約2cm×3cm的皮膚,然后隨機分為12組,以丁二醇溶液作為空白對照,10組分為實施例1-5,對比例1-6和對照組。將各組抗炎修復霜涂抹于小鼠的裸露皮膚,對照組涂抹丁二醇,然后將小鼠置于抽濕環境下進行暴露,每天暴露6小時,持續15天:然后進行小鼠背部裸露皮膚含水量測定,用打孔器取下脫毛后皮膚組織0.5g,精密稱皮膚濕重,放入80℃干燥箱中48h,稱皮膚干重。并按下列公式測量皮膚含水百分率:
皮膚含水百分率=(皮膚濕重-皮膚干重)/濕重×100%
實驗結果見下表2:
表2
由表2可知實施例1-5對應的實驗小鼠的皮膚含水百分率平均值為72.82%以上,遠高于對比例1-6,可以看出雖然對比例1-6與實施例1-5相比,僅僅是個別成分的有無的改變,就產生了較為顯著的保濕效果差異,側面證明本發明抗炎修復霜的配方合理科學,各成分協同增效,缺一不可。
使用效果測試
為了評估本發明抗炎修復霜的的功效,將實施例1-5和對比例1-6制得的產品在志愿者身上進行測試,每組30人,連續使用4周,觀察使用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此可見本發明的抗炎修復霜,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癥,修復受損細胞,水潤舒滑有著良好的膚感。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