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證是各種疾病在人體中的最先反應,諸如心腦疾病、血管疾病、肝膽疾病、外傷、神經系統疾病、腫瘤等,可以說痛是一種最普通的生命現象。那我們為什么會感覺到疼痛?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氣血精津液沿著各自的經絡脈道正常運行至全身而無阻滯,濡養五臟六腑,使人感到精力充沛,精神飽滿,感受不到痛苦。而如果經絡這些小管道某一處受瘀堵,氣血瘀滯,不能流通,立刻會影響到整部機器的正常運轉。一旦瘀堵,不能及時疏通,久而久之,氣滯血瘀形成體內蘊毒,就會使人產生疼痛感。《素問·舉痛論》曰:“經絡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則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風寒濕痹,中醫病證名,是風、寒、濕三氣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的,為行(風)痹、痛(寒)痹、著(濕)痹的合稱,是常見引起疼痛的病因之一。因風寒濕三氣雜至,致氣血瘀滯,證見身重而痛,四肢拘攣,甚則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是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癥狀,名為痹證。風、寒、濕病邪留注肌肉、筋骨、關節,造成經絡壅塞,氣血運行不暢,肢體筋脈拘急、失養為本病的基本病機。但風寒濕病邪為患,各有側重,風邪甚者,病邪流竄,病變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肅殺陽氣,疼痛劇烈;濕邪甚者,黏著凝固,病變沉著不移。痹病日久不愈,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血脈瘀阻,津液凝聚,痰瘀互結,閉阻經絡,深入骨骱,出現皮膚瘀斑、關節腫脹畸形等癥,甚至深入臟腑,出現臟腑痹的證候。臨床表現為關節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甚則關節腫大。本發明所說的風寒濕痹癥包括現代醫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強直性脊椎炎等。
竅,通常指頭部或頭顱,竅位得病通常為痰濁蒙蔽,或者瘀血阻竅,常表現為神識不清,意識障礙,舌苔暗紫,脈細澀。即當人體受到外界邪氣造成竅瘀阻,則會頭暈目眩,甚至神志不清,治則上需要開竅。
近幾年城市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環境,使風寒濕痹等疼痛患者和受到頭暈目眩的困擾的人群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發病群體趨向年輕化。由于風寒濕痹病癥病程久,目前難以根治,每當發病便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疼痛令患者飽受折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具有溫中散寒,袪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袪瘀,消腫止痛,開竅鎮驚的功效,應用于風寒濕痹、跌打瘀腫等引起的各種疼痛,及癰腫、頭暈目眩、神志不清或蛇蟲咬傷的藥物中,本發明還提供了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3.5-10.5份、薜荔3-9份、壁虎3-9份、走馬風3-9份、鉆地風3-9份、紅花3-9份、乳香3-9份、沒藥3-9份、續斷3-9份、自然銅3-9份、獨一味3-9份、徐長卿2.5-7.5份、威靈仙2.5-7.5份、羌活2-6份、獨活2-6份、當歸2-6份、松節2-6份、白芷1-3份、冰片1-3份和薄荷腦0.5-1.5份。
優化的,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5-9份、薜荔4.8-7.2份、壁虎4.8-7.2份、走馬風4.8-7.2份、鉆地風4.8-7.2份、紅花4.8-7.2份、乳香4.8-7.2份、沒藥4.8-7.2份、續斷4.8-7.2份、自然銅4.8-7.2份、獨一味4.8-7.2份、徐長卿4-6份、威靈仙4-6份、羌活3.2-4.8份、獨活3.2-4.8份、當歸3.2-4.8份、松節3.2-4.8份、白芷1.6-2.4份、冰片1.6-2.4份和薄荷腦0.8-1.2份。
更優化的,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7份、薜荔6份、壁虎6份、走馬風6份、鉆地風6份、紅花6份、乳香6份、沒藥6份、續斷6份、自然銅6份、獨一味6份、徐長卿5份、威靈仙5份、羌活4份、獨活4份、當歸4份、松節4份、白芷2份、冰片2份和薄荷腦1份。
再優化的,所述自然銅為炮制品煅自然銅,當歸選自當歸尾。
一種上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按重量份比,先將上述所有原料分別粉碎,混合均勻,得混合粉末;然后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過濾,最后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優化的,所述溶劑選自乙醇、白酒、米酒和黃酒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溶劑的酒精濃度為55-75wt%;所述浸泡的時間為不少于2個小時。
更優化的,所述溶劑的用量按重量比,為所述混合粉末重量的6-15倍量。
進一步優化的,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30-40wt%。酒精濃度高,揮發過快,刺激皮膚;如本發明中如果酒精濃度高于40wt%,做為本中藥組合物的溶液載體,與藥物一起作用于人體后,會加重不適感,產生一定抵觸用藥心里,影響療效。如果酒精濃度低于30wt%,用藥后藥物揮發速度減慢,液體易流下,難以在用藥部位形成保護彩膜,影響療效;酒精濃度低于30wt%,另一方面,本組合物中藥物的穩定性下降,保持期減短。經過多次穩定性試驗和20名人體患者用藥舒適度試驗,認為將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30-40wt%最佳。
再進一步優化的,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中藥劑型,所述中藥劑型選自酊劑、酒劑、噴霧劑、膜劑、丸劑、膏劑、搽劑和片劑中的一種。在上述制備制劑過程中,接受藥劑學上可接受的常規藥用輔料,包括稀釋劑、粘合劑、潤濕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流劑等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藥用輔料。
一種上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按重量份比,取中藥組合物成分,分別切片或粉碎,混合均勻,再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過濾,最后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再更進一步優化的,在制備緩解或治療疼痛的藥物中應用,尤其在緩解或治療針對風寒濕痹、跌打瘀腫引起的各種疼痛的藥物中應用。
再更進一步優化的,在神志不清、皮膚疹毒和蛇蟲咬傷的任一或幾種藥物用途中應用。
本發明中使用的藥物主要作用如下(摘自《中藥大辭典》):
1、通城虎:性溫。功用:祛風除濕,消腫解毒。主治:心胃氣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小兒驚風,毒蛇咬傷。
2、薜荔:又名爬山虎,性平。功用: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主治:風濕痹痛,坐骨神經痛,閉經,產后瘀血腹痛,經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
3、壁虎:性寒。功用:祛風定驚,解毒散結。主治:中風驚閑,歷節風痛,破傷風,癰瘡,瘰疬,癘風,風癬,噎膈。
4、走馬風:又名飛山虎,性微溫。功用:祛風通絡,解毒。主治:頭風頭痛,風寒濕痹,關節酸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癤,濕疹,蛇傷。
5、鉆地風:又名黑老虎,性溫。功用:行氣散瘀,通絡止痛。主治胃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痛經,產后瘀血腹痛,疝氣痛。
6、紅花:性溫。功用: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關節疼痛,中風偏癱,斑疹。
7、乳香:性溫。功用:活血行氣,止痛生肌。主治心腹疼痛,閉經,痛經,產后瘀滯腹痛,跌打瘀痛,癰疽腫毒,瘡潰不斂。
8、沒藥:性平。功用:祛瘀,消腫,定痛。主治胸腹痛,痛經,經閉,癥瘕,跌打腫痛,癰腫瘡瘍,目赤腫痛。
9、續斷:性微溫。功用: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止崩漏。主治腰背酸痛,肢節痿痹,跌撲創傷,損筋折骨,癰疽瘡腫。
10、自然銅:性平。功用: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主治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瘀滯腫痛。煅自然銅,為自然銅的炮制品,炮制方法按2015年版《中國藥典》項下相關標準進行。
11、獨一味:性平。功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筋骨疼痛,關節腫痛,痛經,崩漏。
12、羌活:性溫。功用:散表寒,袪風濕,利關節,止痛。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
13、獨活:性平。功用: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頭痛齒痛。
14、白芷:性溫。功用: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主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淵,濕勝久瀉,赤白帶下,癰疽瘡瘍。
15、徐長卿:性溫。功用:祛風除濕,行氣活血,去痛止癢。主治風濕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跌撲傷痛,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
16、松節:性溫。功用:祛風,燥濕,舒筋,活絡,止痛。主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轉筋攣急,腳痹痿軟,鶴膝風跌打傷痛。
17、威靈仙:性溫。功用: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急,屈伸不利,腳氣腫痛。
18、當歸尾:性溫。功用:《本草正義》‘歸身主守,補固有功,歸尾主通,逐瘀自驗……’。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痿痹,肌膚麻木,跌撲損傷。
19、冰片:性微寒。功用開竅醒神,散熱止痛,明目去翳。主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癰腫,痔瘡。
20、薄荷腦:性涼。功用疏風,清熱。主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齒痛,皮膚瘙癢。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根據發生疼痛,多是由于經脈受阻,肌體局部得不到正常濡養,不榮則痛的中醫指導,經研究發現患者因受風寒濕邪入侵機體致氣血運行受阻,循環障礙,得不到及時醫治而產生疼痛,病程越久越纏綿難治;或部分患者機體曾局部受到物理性沖擊,造成瘀腫,占位壓迫,得不到及時排解,造成經脈受阻或斷流致局部得不到正常血氧供給而產生疼痛。本發明共采用20味中藥配合而成,共同具有很好的溫中散寒,袪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袪瘀,消腫止痛,開竅鎮驚的功效,能有效祛除人體內新舊風寒濕痹,從根本上治愈因風寒濕痹引起的各種疼痛,跌打損傷所造成的瘀腫、新舊疼痛有良好療效;同時對風熱毒氣造成的皮膚疹毒,因頭竅受阻引起的頭暈目眩、神志不清,蛇蟲咬傷等也具有很好治療或輔助輔助效果。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可用于上述病癥的單獨使用或配合使用。
在效果效果實施例中,通過將本發明按照本發明制備方法進行制備,并在患者上進行試驗,對風寒濕痹所致疼痛、跌打瘀腫所致新舊疼痛、蛇蟲咬傷、神志不清、皮膚疹毒,以上患者均具有很好療效;在對20例健康人員進行5天,每天用藥4次的安全性試驗中(不包括孕產婦和酒精過敏者),無人有不良反應,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安全。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共20味藥中藥組成,其配合關系如下:首先,本發明組合物中通城虎、薜荔、走馬風、鉆地風、紅花、乳香、沒藥、自然銅、獨一味、續斷、羌活、白芷、徐長卿、松節、威靈仙、當歸(當歸尾)為藥性溫性、配合使用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功效,能有效祛除人體內因風寒濕痹阻滯或瘀血阻所致的氣血運氣受阻、循環障礙,從而在根本上治愈因風寒濕痹阻滯或瘀血阻所致的疼痛之癥。獨活、獨一味、沒藥還能行氣止痛,助邪毒排出體外。其次,本發明組合物中壁虎、白芷、冰片和薄荷腦三味中藥配合使用具有疏散風熱、開竅鎮驚功效,協助寒邪和/或瘀阻排出體外,同時還可治療因痰濁蒙蔽或者瘀血阻竅引起的頭暈目眩、神志不清等病癥,具有開竅鎮驚功效;還能解散皮下疹毒,對皮膚蕁麻疹或過敏、疹癢之疾治療可起到良好療效。第三,本發明組合物中通城虎、走馬風、徐長卿同為蛇傷要藥,在本方具有很好疏通瘀阻、排出邪痹的作用下,此三味蛇傷要藥的添加,可有效地療蛇蟲之傷,加帶蛇蟲在傷口處向外排解而達到抑制蛇蟲之毒擴散的目的。第四,本方中以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乙醇溶液或酒做為溶劑,優選白酒,加之溶劑本身具有消毒、驅風散寒和活血功效,助藥行發散之力,協同作用增強療效。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處方配伍結構慎密合理,協同作用,故用之效佳。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具有簡單、易于控制,重復性好,適用于各種劑量規模生產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配方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3.5份、薜荔3份、壁虎3份、走馬風3份、鉆地風3份、紅花3份、乳香3份、沒藥3份、續斷3份、自然銅3份、獨一味3份、徐長卿2.5份、威靈仙2.5份、羌活2份、獨活2份、當歸2份、松節2份、白芷1份、冰片1份和薄荷腦0.5份。
實施例2
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10.5份、薜荔9份、壁虎9份、走馬風9份、鉆地風9份、紅花9份、乳香9份、沒藥9份、續斷9份、自然銅9份、獨一味9份、徐長卿7.5份、威靈仙7.5份、羌活6份、獨活6份、當歸6份、松節6份、白芷3份、冰片3份和薄荷腦1.5份。
實施例3
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5.6份、薜荔4.8份、壁虎4.8份、走馬風4.8份、鉆地風4.8份、紅花4.8份、乳香4.8份、沒藥4.8份、續斷4.8份、自然銅4.8份、獨一味4.8份、徐長卿4份、威靈仙4份、羌活3.2份、獨活3.2份、當歸3.2份、松節3.2份、白芷1.6份、冰片1.6份和薄荷腦0.8份。
其中,自然銅為炮制品煅自然銅,當歸選自當歸尾。
實施例4
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8.4份、薜荔7.2份、壁虎7.2份、走馬風7.2份、鉆地風7.2份、紅花7.2份、乳香7.2份、沒藥7.2份、續斷7.2份、自然銅7.2份、獨一味7.2份、徐長卿6份、威靈仙6份、羌活4.8份、獨活4.8份、當歸4.8份、松節4.8份、白芷2.4份、冰片2.4份和薄荷腦1.2份。
其中,自然銅為炮制品煅自然銅,當歸選自當歸尾。
實施例5
一種止痛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組成:通城虎7份、薜荔6份、壁虎6份、走馬風6份、鉆地風6份、紅花6份、乳香6份、沒藥6份、續斷6份、自然銅6份、獨一味6份、徐長卿5份、威靈仙5份、羌活4份、獨活4份、當歸4份、松節4份、白芷2份、冰片2份和薄荷腦1份。
其中,自然銅為炮制品煅自然銅,當歸選自當歸尾。
二、制備方法實施例
實施例6
一種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
按重量份比,先將上述所有原料分別粉碎,混合均勻,得混合粉末;然后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最后采用滲漉法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30wt%,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其中,溶劑選自乙醇,所述溶劑的酒精濃度為55wt%。所述溶劑的用量按重量比,為所述混合粉末重量的6倍量。
進一步的,取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中藥劑型,所述中藥劑型選自酊劑。
實施例7
一種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
按重量份比,先將上述所有原料分別粉碎,混合均勻,得混合粉末;然后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最后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40wt%,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其中,溶劑選自白酒,所述溶劑的酒精濃度為75wt%。所述溶劑的用量按重量比,為所述混合粉末重量的15倍量。
進一步的,取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中藥劑型,所述中藥劑型選自酒劑。
實施例8
一種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
按重量份比,先將上述所有原料分別粉碎,混合均勻,得混合粉末;然后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最后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35wt%,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其中,溶劑選自白酒和米酒的混合物,所述溶劑的酒精濃度為60wt%。所述溶劑的用量按重量比,為所述混合粉末重量的8倍量。
進一步的,取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中藥劑型,所述中藥劑型選自噴霧劑。
實施例9
一種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
按重量份比,先將上述所有原料分別粉碎并過60目篩,將粉末混合均勻,得混合粉末;然后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浸泡2個小時,最后采用滲漉法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45wt%,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其中,溶劑選自乙醇,所述溶劑的酒精濃度為55wt%。所述溶劑的用量按重量比,為所述混合粉末重量的12倍量。
進一步的,取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中藥劑型,所述中藥劑型選自搽劑。
實施例10
一種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止痛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制成:
按重量份比,先將上述所有原料分別粉碎并過200目篩,將粉末混合均勻,得混合粉末;然后取含有一定酒精濃度的溶劑浸泡所述混合粉末,浸泡30天,最后采用滲漉法收集濾液,調整濾液酒精濃度為32wt%,即得止痛中藥組合物。
其中,溶劑選自乙醇,所述溶劑的酒精濃度為65wt%。所述溶劑的用量按重量比,為所述混合粉末重量的12倍量。
進一步的,取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中藥劑型,所述中藥劑型選自噴霧形式的酊劑。可以理解,本發明中溶劑選自黃酒,或乙醇、米酒、白酒中任意搭配,只是不同溶劑得到的提取物的效果存在一定差異,但都能實現本發明將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的目的。
可以理解,本發明中藥劑型還可按常規制藥工藝將本發明得到的止痛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制成制成膜劑、丸劑、膏劑、搽劑和片劑中任一種。
三、應用實施例
一種運用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的止痛中藥組合物的用途,在制備緩解或治療疼痛的藥物中應用,尤其在緩解或治療針對風寒濕痹、跌打瘀腫引起的各種疼痛的藥物中應用。
一種運用實施例1-5任一項所述的止痛中藥組合物的用途,在神志不清、皮膚疹毒和蛇蟲咬傷的任一或幾種藥物用途中應用。
四、運用效果試驗
治療組:本實驗治療組樣品選擇實施例5配方按照實施例8方法進行制備成酊劑。以下試驗中無特殊說明,治療組用藥均按此方法進行制備。可以理解,實施例1-5中任一項均可按照實施例6-10方法進行制備,只是療效有部分差異,但是不影響本發明的效果的實施。
(一)對風寒濕痹所致疼痛的療效
對比實施例:服用市售正清風痛寧片,一次1-4片,每日3-12片。
使用禁忌:孕婦及酒精過敏者忌用,忌入口眼,傷口慎用。
1、病例選擇:治療組選擇因風寒濕痹引起引起疼痛的患者30名進行用藥觀察。對比實施例選擇因風寒濕痹引起引起疼痛的患者10名進行用藥觀察。選擇患者入選標準:因受到風寒濕侵襲,致氣血瘀滯、或瘀阻所致的氣血運氣受阻、循環障礙而產生疼痛。現代醫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肩周圍炎、頸椎病等病癥。
2、治療方法:治療組給患者將酊劑直接噴于患處,每天3次,每次噴3-5次,噴后用薄膜覆蓋患部。病例患者不屬于使用禁忌所列情況。對比實施例組服用市售正清風痛寧片,一次1-4片,每日3-12片;2個月為一療程。
3、療效判斷:
(1)治愈:疼痛痊愈,痛感消失或極輕微,有持續好轉趨勢。
(2)顯效:疼痛較之前減輕,有好轉趨勢。
(3)無效:疼痛較之前未有任何改善,仍然很痛。
4、治療率:
治療組通過對30例患者進行持續跟蹤治療,用藥0.5-4個月后共有治愈的患者為19人,顯效6人,無效患者5人,治愈率63.3%,顯效率20%,總有效率達83.3%,其他人因為選則患者時,因病因不完全吻合或兼有其他病癥導致疼痛,本中藥組合物酊劑在對癥的情況下,可以對患者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對比組通過對10例患者進行持續跟蹤治療,用藥4個月即2個療程后,共有治愈的患者為2人,顯效4人,無效患者4人,治愈率20%,顯效率40%,總有效率達60%。
通過以上結果,可以看出,相對于對比組,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在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疼痛的療效明顯優于對比組。
5、治療組典型病例舉例:
李某,女,35歲,廣西東蘭縣,職業水產養殖。因長期受濕邪和寒邪侵襲,手關節和腳關節季節性疼痛,長期治療未治愈,嚴重時活動受限。持續噴本發明酊劑3個月后,疼痛明顯減輕,可正常活動,且有持續好轉趨勢,基本已治愈。
袁某,男,27歲,廣西龍州縣人,方案設計工作。因長期從事設計,對電腦工作時間過久,缺少活動,患有頸椎病。持續噴本發明酊劑0.5個月后,癥狀明顯減輕,1個月后已治愈。
陳某,女,49歲,廣西河池人,職業農民。因長期勞作,受風寒濕邪困擾,風濕病4年有余,季節變幻時,疼痛加劇,影響日常生活。持續噴本發明酊劑3.5個月后,疼痛明顯減輕,且有持續好轉趨勢,繼續使用到4個月后,基本已治愈,2年內未復發。
(二)對跌打瘀腫所致新舊疼痛的療效
對比實施例:外用市售中華跌打灑。
使用禁忌:孕婦及酒精過敏者忌用,忌入口眼,傷口慎用。
1、病例選擇:選擇跌打瘀腫所致新舊疼痛疼痛。選擇患者入選標準:因受到外力損傷或因跌打瘀腫所致疼痛患者。
2、治療方法:治療組給患者將酊劑直接噴于患處,每天3次,每次噴3-5次,噴后用薄膜覆蓋患部。對比實施例外用中華跌打灑直接噴或涂抹于患處,每天3次,每次噴或涂抹3-5次。
3、療效判斷:
(1)治愈:疼痛痊愈,痛感消失或極輕微,有持續好轉趨勢。
(2)顯效:疼痛較之前減輕,有好轉趨勢。
(3)無效:疼痛較之前未有任何改善,仍然很痛。
4、治療率:
治療組通過對15例患者進行持續跟蹤治療,用藥7-90天后共有治愈的患者為10人,顯效2人,無效患者3人,治愈率66.7%,顯效率13.3%,總有效率達80%,其他人因為選則患者時,因病因不完全吻合或兼有其他病癥導致疼痛,本中藥組合物酊劑在對癥的情況下,可以對患者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比實施例通過對8例患者進行持續跟蹤治療,用藥7-90天后共有治愈的患者為1人,顯效4人,無效患者3人,治愈率12.5%,顯效率50%,總有效率達62.5%。
通過以上結果,可以看出,相對于對比組,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在跌打瘀腫所致新舊疼痛的療效明顯優于對比組。
5、治療組典型病例舉例:
覃某,男,40歲,貴港市大圩鎮長安村人。患者于2016年10月2日,因騎摩托車不順翻車,面部踤傷,瘀腫致臉嚴重變形,后送醫院拍片診斷無骨折后便回家用本發明酊劑治療,每天噴三至四次,四天基本恢復正常,嚴瘀血七天全部消失;繼續使用本發明酊劑30日,傷口無疼痛,至今不復發。
韋某,男,72歲。貴港市大圩鎮東篁村人。患者于2015年3月12日于一年前不慎車禍致左踝骨折粉碎性骨折,經院方住院治療后出院回家至今,傷口一直無法愈合,滲出黃水不斷,依靠拐杖艱難履步,后用本發明酊劑治療,使用25天后,傷口愈合;三個月后不再依靠拐杖走路,功能基本恢復,且有持續好轉跡象。
朱某,男,50歲,貴港市人,職業公務員。患者曾因嚴重腦損傷曾經開顱治療,回家后上肢抽搐頻發1年有余,2014年5月使用本發明酊劑治療,每欲抽時即噴,使用3個月后癥狀明顯緩解,抽搐明顯減少,基本治愈;為防止復發繼續使用至5個月后癥狀全部消失,至今未復發。
(三)對蛇蟲咬傷、神志不清、皮膚疹毒患者的療效
典型病例舉例:
1.蛇蟲咬傷患者療效典型病例:
胡某,男,24歲。貴港市大圩鎮長安村人。患者于2016年7月28日上午10時在菜地摘菜時不慎被銀環蛇咬傷右食指,患者急來診治,即用本發明酊劑留出傷口從上至下噴,同時用清水清洗傷口后直趕到市急救中心,在市醫院急救中心留院觀察了48小時,后無出現不良癥狀后出院。
2.昏迷、神志不清患者療效典型病例:
覃某,女,75歲,農民。廣西貴港市大圩鎮民樂村人。患者于2015年4月某晚,突然昏厥,口唇發紺,面如土色,汗出淋漓,不省人事,當時急用本發明酊劑噴患者胸部心前后區各噴5次,同時呼叫120急救中心,患者噴藥后不到3分鐘即蘇醒,醒后各體征如常。
覃某,女,83歲,貴港市港城鎮藍田村人。患者患心絞痛后昏迷l于2015年5月3日入港北醫院住院治療5天,后轉市醫院住院10天未見好轉,病情愈重,院方建議回家處理后事。經查bp76x42,心律紊亂,心音低鈍微弱,昏迷不醒,面如死色,心臟極度衰竭,隨時撒手而去。觀察病情后用本發明酊劑噴心前后區各噴5次,經噴后10分鐘左右,患者心音改善,搏動稍有力,后量血壓已升至
3.皮膚疹毒患者療效典型病例:
曾某,女,48歲,貴港市大圩鎮石古村人。患者訴一年前頭部患皰疹愈后留下后遺癥,重度疼痛,無法工作和休息,且左眼視力嚴重下降,眼上眼皮稍下垂,十分痛苦,后用本發明酊劑噴患部治療,每天3-4次,每次噴4-5次,劇痛得以緩解,后持續使用1.5個月后康復。
莫某,女,38歲,柳州人。患者患頑固性蕁麻疹十三年,不時發作,特別是吃牛肉或高蛋白食物即發作,發作時全身疙瘩,塊疹連遍,瘙癢難忍,甚為痛苦。在十三年中不斷在醫院和民間用藥,如中藥麻杏石甘湯,西藥氯雷他定片,或其他混合治療,均未能根治。使用本發明酊劑治療,每天3-4次,每次噴4-5次,1.5月后癥狀消失,至今已兩年多未發作。
蘭某,男,42歲,南寧人。患者患腳甲癬多年,使用達克寧癥狀有改善,但停藥不久又復發。后用本發明酊劑以醫用棉蘸藥液敷患處,每天2次,每次噴4-5次,十五天痊愈。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