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專用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對現有的多種病患均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達到較好的治療目的。在醫療過程中,醫生的勞動強度越來越高。為了改善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的勞動強度,在醫生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座椅做了一系列改進,例如:在椅子底部設置滑輪、改善座墊的舒適度等。但是現有技術的醫生輔助座椅中,還是存在醫生的手臂長期撐起,沒有舒適的支撐位置。
由此可知,現有技術的醫療輔助座椅功能單一,尤其是醫生在長時間手術過程中,手臂沒有一個更加舒適的位置支撐,醫生長時間將手臂撐起,容易出現酸痛,導致勞動強度大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滿足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可以將手臂放置在前臂上側休息,降低醫生的勞動強度的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包括:座墊,所述座墊底部設有支撐柱支撐,還包括:手臂支撐組件,所述手臂支撐組件設在所述座墊的左右兩側;所述手臂支撐組件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后臂鉸接在座墊側部,使后臂可以圍繞鉸接位置在水平面內旋轉,所述前臂與后臂相互鉸接,使前臂可以圍繞后臂在水平面內旋轉。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后臂傾斜于座墊設置,所述前臂水平設置。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前臂遠離后臂的一端設有支撐托,所述支撐托表面設有弧形凹槽。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后臂與座墊之間通過臂升降柱支撐連接。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臂升降柱的下側套有臂固定套。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座墊底部固定連接支撐框架、旋轉支撐組件和底托板,所述支撐框架與底托板之間通過旋轉支撐組件活動連接,所述底托板與支撐柱之間固定連接,使所述支撐框架與底托板之間可以相對轉動。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靠背部件,所述靠背部件的支撐桿與支撐框架活動連接,使靠背部件可以相對支撐框架滑動。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框架與靠背部件的支撐桿之間通過電伸縮桿連接。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柱包括:立體柱和移動柱,所述立體柱和移動柱之間通過電伸縮桿支撐連接,所述移動柱與底托板固定連接。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立體柱底部固定連接底盤,所述底盤的側部固定連接至少三個自鎖膠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的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在座墊的兩側設有手臂支撐組件,手臂支撐組件的后臂與座墊鉸接在一起,前臂與后臂之間進一步鉸接在一起,使后臂和前臂可以在水平面內旋轉。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醫療輔助座椅沒有設置手臂支撐組件,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手臂沒有支撐物件,醫生舒適度降低,導致勞動強度大的缺陷。本發明的前臂與后臂均可以在水平面內旋轉,方便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將手臂支撐在前臂上側。在手術中的間隙時間,醫生均可以將手臂放置在前臂上側休息,降低醫生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中,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中,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的側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其中,1、自鎖膠輪,2、底盤,3、立體柱,4、移動柱,5、臂固定套,6、臂升降柱,7、右支撐托,8、靠背部件,9、左支撐托,10、座墊,11、支撐框架,12、旋轉支撐組件,13、底托板,14、前臂,15、后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附圖1-圖3,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一種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包括:座墊10;在座墊10底部設有支撐柱支撐。支撐柱與地面之間固定連接或者通過滑輪支撐。在座墊10的左右兩側連接手臂支撐組件,手臂支撐組件包括:前臂14和后臂15,后臂15鉸接在座墊10側部,并且使后臂15可以圍繞鉸接位置在水平面內旋轉,前臂14與后臂15相互鉸接,使前臂14可以圍繞后臂15在水平面內旋轉。后臂15支撐前臂14,座墊10支撐后臂15,方便了擴大前臂14與后臂15的活動范圍,使醫生能夠滿足在各種位置達到適時休息的目的。
優選的,在后臂15與前臂14之間鉸接軸上、在座墊10與后臂15之間的鉸接軸上均設有旋轉電機,每個旋轉電機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器分別控制左后臂與座墊10之間旋轉電機、左前臂與左后臂之間旋轉電機,實現左前臂位置的調控。通過控制器分別控制右后臂與座墊之間旋轉電機、右前臂與右后臂之間的旋轉電機,實現右前臂位置的調控。在醫生使用之前通過控制器將左前臂與右前臂分別調到更加能夠滿足醫生舒適使用的位置,提高醫生的舒適度。
為了避免后臂15與座墊10之間干涉,優選的后臂15傾斜于座墊10設置,并且前臂14水平設置,保證醫生多個位置使用前臂14支撐時,均可以滿足醫生的使用。
為了進一步保證前臂14對醫生的支撐舒適度,在前臂14遠離后臂15的一端設有支撐托,并且在支撐托表面設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進一步保證了前臂對醫生手臂支撐的穩定性,方便醫生使用。在左前臂固定連接左支撐托9,在右前臂固定連接右支撐托7。
為了方便前臂14位置高低的調整,進一步滿足醫生在各個位置使用支撐托對醫生手臂的支撐,在后臂15與座墊10之間通過臂升降柱6支撐連接。臂升降柱6內部設有電伸縮桿帶動升降,并且在電伸縮桿的控制輸入端連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調節臂升降柱6的高低,從而實現了前臂14高低位置的調節。
為了保證臂升降柱6有一個合理的升縮長度,在臂升降柱6的下側套有臂固定套5,臂固定套5與座墊10之間固定連接,將臂升降柱6套在臂固定套5內部,保證臂升降柱6的使用效果。
為了保證座墊10與支撐柱之間可以相對轉動,保證醫生在使用座椅過程中,可以方便的旋轉身體角度,進一步方便醫生對病人的治療過程。在座墊10底部固定連接支撐框架11、旋轉支撐組件12和底托板13,支撐框架11與底托板13之間通過旋轉支撐組件12活動連接,底托板13與支撐柱之間固定連接,使支撐框架11與底托板13之間可以相對轉動。
為了保證醫生在使用過程中,在身體的背部有一個支撐部件,保證醫生的舒適度。本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還包括:靠背部件8,靠背部件8的支撐桿與支撐框架11活動連接,使靠背部件8可以相對支撐框架11滑動。醫生在使用之前,通過調節靠背部件8與支撐框架11之間的滑動位置,調節靠背部件8滿足醫生使用過程的最舒適位置,降低醫生的勞動強度。
為了方便靠背部件8位置的遠程調節,在支撐框架11與靠背部件8的支撐桿之間通過電伸縮桿連接,電伸縮桿的控制端與控制器連接,方便醫生對靠背部件位置的調節。
為了方便座墊10高度的調節,支撐柱包括立體柱3和移動柱4,在立體柱3與移動柱4之間通過電伸縮桿支撐連接,并通過移動柱4與底托板13固定連接。方便座墊10高度調節,進一步方便醫生使用過程中,對座墊10高度的調節。
為了方便醫生在使用過程中,或者使用之前對座椅的移動或者搬運,在立體柱3底部固定連接底盤2,底盤2的側部固定連接至少三個自鎖膠輪1。優選的底盤2的側部固定連接四個自鎖膠輪1,在更多的角度提供支撐力,保證座椅的平穩性。
以上,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