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可穿,尤其涉及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經常性的測量血壓是確保高血壓患者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動態血壓測量是一種連續24小時測量用戶血壓而不影響用戶日常活動的技術,可獲取24小時內多次血壓測量值。一般10-15分鐘測量一次,取24小時內的多次血壓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血壓值。目前有袖帶式血壓計測量用戶的動態血壓,但是袖帶式血壓計需要用戶24小時攜帶袖帶式血壓計,用戶使用不方便。
2、為了方便用戶測量血壓,可穿戴設備(例如手表)已配置有血壓檢測器件,用戶可以通過佩戴的可穿戴設備實現動態血壓測量,省時省力。用戶可以在可穿戴設備上設置血壓測量方案,例如設置血壓測量的時間和相鄰兩次血壓測量的時間間隔等。但是用戶手動設置血壓測量方案的操作比較繁瑣,如何節省用戶操作,有待進一步研究。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實現了可穿戴設備自動地為用戶生成血壓測量方案,使得可穿戴設備生成的血壓測量方案更加符合用戶特征和生活習慣,提升了血壓測量的合理性。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方法包括:可穿戴設備獲取用戶信息、生理數據和設備狀態中的一種或幾種;可穿戴設備基于用戶信息、生理數據和設備狀態中的一種或幾種,生成血壓測量方案,血壓測量方案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血壓測量的啟動時刻、血壓測量的結束時刻、血壓測量的持續時間段、在血壓測量的持續時間段內的血壓測量次數、在血壓測量的持續時間段內相鄰兩次血壓測量的時間間隔、血壓測量的總次數;可穿戴設備基于血壓測量方案獲取用戶在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值。
3、示例性的,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可以是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的。
4、通過該方法,可穿戴設備可以基于多種信息融合自動生成血壓測量方案,使得可穿戴設備生成的血壓測量方案更加符合用戶特征,不僅節省用戶操作,還提升了血壓測量的合理性。
5、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用戶信息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抽煙史、喝酒史、疾病史、服藥史、生活習慣;生理數據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心率、血壓、動脈硬化、血糖;設備狀態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剩余電量、設備溫度。
6、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可穿戴設備基于用戶信息、生理數據和設備狀態中的一種或幾種,生成血壓測量方案,具體包括:可穿戴設備基于用戶信息、生理數據和設備狀態中的一種或幾種,確定出用戶的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可穿戴設備基于用戶的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生成血壓測量方案。
7、不同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生成的血壓測量方案不同。例如可穿戴設備基于高風險確定出的血壓測量的總次數大于可穿戴設備基于低風險確定出的血壓測量的總次數。
8、在一些實施例中,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可以指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某一個時間段內的風險等級。例如用戶在夜間時間段的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大于用戶在白天時間段的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那么在夜間時間段的血壓測量的總次數大于白天時間段的血壓測量的總次數。
9、這樣,可穿戴設備可以基于多種信息確定出用戶的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再基于高血壓風險的風險等級,生成血壓測量方案。
10、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可穿戴設備生成血壓測量方案之后,方法還包括:可穿戴設備顯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戶查看血壓測量方案的詳情內容;可穿戴設備接收并響應用戶針對第一提示信息中第一選項的第一操作,顯示第一用戶界面,第一用戶界面中顯示有血壓測量方案的詳情內容。
11、這樣,在可穿戴設備自動生成血壓測量方案后,可穿戴設備可以提示用戶查看血壓測量方案的詳情內容。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穿戴設備也可以接收用戶操作修改血壓測量方案。
12、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可穿戴設備基于血壓測量方案測量獲取用戶在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值之前,方法還包括:可穿戴設備獲取可穿戴設備的剩余電量;在可穿戴設備的剩余電量小于預設電量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顯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戶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其中,預設電量為可穿戴設備基于血壓測量方案完成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所需的最低電量;在顯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的第一時長內可穿戴設備處于充電狀態的情況下,保存血壓測量方案。
13、這樣,在可穿戴設備基于自動生成的血壓測量方案測量血壓之前,設備需判斷下可穿戴設備的剩余電量是否夠用。避免一個周期的血壓未測量完成,可穿戴設備關機的情況發生。在可穿戴設備顯示提示信息,且可穿戴設備處于充電狀態后,可穿戴設備可以保存血壓測量方案,并基于血壓測量方案完成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
14、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方法還包括:在顯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的第一時長內可穿戴設備未處于充電狀態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顯示第三提示信息,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戶更改血壓測量方案;可穿戴設備接收并響應用戶針對第三提示信息中第二選項的第二操作,獲取并保存第一更新血壓測量方案,第一更新血壓測量方案中血壓測量的總次數小于血壓測量方案中血壓測量的總次數;可穿戴設備基于第一更新血壓測量方案獲取用戶在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值。
15、可選的,第一更新血壓測量方案完成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所需的電量小于等于可穿戴設備的剩余電量。
16、這樣,在可穿戴設備顯示提示信息后可穿戴設備仍未處于充電狀態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可以再次提示用戶修改血壓測量方案并得到第一更新血壓測量方案。
1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方法還包括:可穿戴設備接收并響應用戶針對第三提示信息中第三選項的第三操作,顯示第四提示信息,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戶將可穿戴設備設置為低功耗模式;可穿戴設備接收并響應用戶針對第四提示信息中第四選項的第四操作,進入低功耗模式。
18、可選的,低功耗模式,可以指關閉可穿戴設備100上與血壓監測無關的部分或者全部耗能操作,例如耗能操作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心率監測功能、運動數據記錄功能等。
19、這樣,在可穿戴設備顯示提示信息后用戶仍未修改血壓測量方案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可以再次提示用戶控制可穿戴設備進入低功耗模式,以便節省設備的電量。
20、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方法還包括:可穿戴設備接收并響應用戶針對第四提示信息中第五選項的第五操作,顯示第五提示信息,第五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戶可穿戴設備的電量過低。
21、這樣,在可穿戴設備顯示提示信息后可穿戴設備仍未進入低功耗模式,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可以提示用戶設備電量過低,隨時可能關機。
22、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血壓測量值包括可穿戴設備在第一時刻獲取到的第一血壓測量值;在可穿戴設備獲取第一血壓測量值之后,方法還包括:可穿戴設備獲取當前用戶狀態;在當前用戶狀態滿足血壓測量條件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保存第一血壓測量值
2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述方法還包括:在當前用戶狀態不滿足血壓測量條件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基于當前用戶狀態獲取到血壓補償值;可穿戴設備基于血壓補償值和第一血壓測量值,得到第一血壓監測值;可穿戴設備保存第一血壓監測值。
24、其中,血壓測量條件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一項或多項:用戶處于靜止狀態、實時心率與夜間靜態心率之間的差值在預設范圍內。
25、可穿戴設備可以基于運動傳感器采集運動數據。運動傳感器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等。運動傳感器可以采集運動數據或者運動軌跡??纱┐髟O備可以基于運動數據或者運動軌跡確定出用戶是否處于靜止狀態
26、這樣,可穿戴設備在測量血壓時,可以判斷用戶狀態是否滿足血壓測量條件。在滿足的其光下,可以直接保存血壓測量結果。在不滿足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需要對血壓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再保存修正后的血壓測量結果,可以提高血壓測量的準確性。
2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方法還包括:可穿戴設備獲取歷史血壓測量數據,其中,歷史血壓測量數據包括歷史血壓測量記錄和歷史血壓測量結果;可穿戴設備基于歷史血壓測量數據對血壓測量方案進行更新,生成并保存第二更新血壓測量方案;可穿戴設備基于第二更新血壓測量方案獲取用戶在一個血壓測量周期內的血壓測量值。
28、其中,歷史血壓測量記錄包括但不僅限于:歷史血壓測量記錄和歷史血壓測量結果。歷史血壓測量記錄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歷史血壓測量的啟動時刻、歷史血壓測量的結束時刻、歷史血壓測量的持續時間段、在歷史血壓測量的持續時間段內的血壓測量次數、在歷史血壓測量的持續時間段內相鄰兩次血壓測量的時間間隔、歷史血壓測量的總次數等。
29、這樣,可穿戴設備可以周期性/不定時地基于用戶的歷史數據更新血壓測量方案,以提高可穿戴設備生成的血壓測量方案的準確性。
30、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其中,存儲器和處理器耦合,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當處理器執行調用計算機程序,使得可穿戴設備執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提供的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
31、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包括指令,當指令在可穿戴設備上運行,使得可穿戴設備執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提供的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
32、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芯片系統,芯片系統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處理器用于調用計算機指令以使得執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提供的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
33、第五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包含指令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當上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在可穿戴設備上運行時,使得可穿戴設備執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提供的一種血壓測量方案生成方法。
34、對于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有益效果的描述,可以參考第一方面中有益效果的描述,本技術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