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一次性穿著用品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撕開后可重新扣緊并穿著的內褲型一次性穿著用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1、在此以前,提出了一種能夠在撕開后重新扣緊并進行穿著的內褲型一次性穿著用品。圖18是此類一次性穿著用品的立體圖。
2、如圖18所示,在該內褲型一次性穿著用品150中,前片152與后片157的兩端在結合部位162處彼此結合在一起;襠部160的兩個端部安裝在前片152與后片157上。在前片152的兩個端部上形成有從腰部開口部位165延伸至腿部開口部位164的一對撕開引導線132、134,并設有一對翼片部件166、168,使其跨過各條撕開引導線132、134。
3、翼片部件166、168的根部143與前片152相結合;在前端部149上設有扣緊部件;前端部149的扣緊部件可以與前片152的扣緊區域140結合與分離(例如,專利文獻)。
4、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2/0148557號說明書。
5、在穿著此類一次性穿著用品150之前,有時會沿著撕開引導線132、134將前片152撕開后,纏繞在穿著者的腿部上,以便穿著者的腿部可以穿過腿部開口164;然后,將翼片部件166、168重新扣緊,進行穿著。當以這種方式進行穿著時,沿著撕開引導線132、134將前片152撕開時,翼片部件166、168會妨礙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在撕開時翼片部件不會妨礙操作的一次性穿著用品及其制造方法。
2、本發明提供一種如下結構的一次性穿著用品。
3、一次性穿著用品,它包括:(a)前片、(b)后片、(c)襠部、(d)一對第1結合部位、(e)一對翼片部件、(f)一對第2結合部位、(g)一對撕開引導線;其中,所述前片在穿著時配置在穿著者的腹部側;所述后片在穿著時配置在穿著者的后背側;所述的襠部與所述前片和后片相結合;所述第1結合部位是將所述的前片與所述的后片各自的兩個端部相互結合在一起;所述一對翼片部件設有扣緊部位;所述扣緊部位設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且所述第2部分彼此相對;為了使所述第1部分與所述后片的所述兩個端部中的一個相鄰,沿著所述后片中與所述前片相反一側的主面進行配置;所述第2部分可以拆開地與所述前片的所述一側主面扣緊;所述一對第2結合部位將所述翼片部件各自的所述第1部分與所述前片相互結合在一起;所述一對撕開引導線可以在所述前片或者所述第1結合部位處將所述前片與所述后片相連接的連接部分撕開后分離;(i)所述撕開引導線的撕開強度,低于未形成所述撕開引導線的部分中的所述連接部分的撕開強度;(ii)通過將所述翼片部件中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扣緊部位與所述前片的所述一側主面扣緊,可將沿著所述撕開引導線撕開的所述連接部分重新進行連接。
4、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翼片部件中的第2部分的扣緊部位與前片的一側主面扣緊,可以將沿著撕開引導線撕開的連接部分重新連接。由于翼片部件沿著后片進行配置,因此當沿著撕開引導線將連接部分撕開時,翼片部件不會妨礙操作。
5、優選地,所述翼片部件中的所述第2部分在折疊為所述扣緊部位不露出的狀態下,沿著所述后片的所述一側主面配置。
6、在這種情況下,扣緊部位不會干擾其他物品,一次性穿著用品在進行包裝或著開始穿著時會很容易地進行處理。
7、在優選的一種方式中,所述撕開引導線是一種線狀孔眼,其形成為將所述前片的所述一側主面與另一側主面之間貫穿的多個貫穿部分排列在所述前片的上邊緣與下邊緣之間。
8、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很容易地形成撕開引導線。
9、在優選的一種方式中,所述撕開引導線是所述第1結合部位;所述第1結合部位的撕開強度,低于所述前片及所述后片中各自未形成有所述第1結合部位的部分的撕開強度。
10、在這種情況下,與在第1結合部位以外另外形成撕開引導線的情況相比,其結構更加簡單。
11、優選地,當從與所述后片的所述一側主面垂直的方向進行觀察時,所述第1結合部位與第2結合部位重合在一起。
12、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可以同時形成第1結合部位與第2結合部位,因此可以簡化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工序。
13、優選地,所述扣緊部位是粘扣帶的鉤部件。
14、在這種情況下,鉤部件可以容易地在前片上進行安裝與拆卸,并且即使反復進行安裝與拆卸,也會穩定地扣緊。
15、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如下結構的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方法。
16、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方法,它包括:(i)工序1、(ii)工序2、(iii)工序3、(iv)工序4;其中,
17、所述工序1:是形成主體連接部分;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將成為單片的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成為單片的部分包括形成有第1及第2撕開引導線的前片、后片、以及與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結合在一起的襠部;然后,將所述前片的部分相連接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后片的部分相連接的后片連接部位彼此分離的狀態下,進行傳送;
18、所述工序2:在傳送用于形成第1及第2翼片部件的基材連接部分與用于形成鉤部件的鉤連接部分的同時,將其彼此結合在一起;并切斷為規定的形狀,而形成分割前的翼片部件;在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中,將分別設有所述鉤部件的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連接在一起;
19、所述工序3: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一側主面重合;同時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另一側主面重合;然后,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重合在一起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及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而形成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的第1結合部位;以及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的第2結合部位;
20、所述工序4:將彼此結合在一起的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及所述主體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所述單片;在所述單片中,一對所述第1結合部位將所述前片與所述后片各自的兩個端部彼此結合在一起,且一對所述第2結合部位將所述后片與所述翼片部件彼此結合在一起;
21、在所述工序1中,所述第1及第2撕開引導線形成為,所述第1及第2撕開引導線的撕開強度,低于所述前片連接部位中未形成有所述第1及第2撕開引導線的部分的撕開強度。
22、根據上述方法,可以連續高效地制造出在沿著撕開引導線撕開時翼片部件不會干擾操作的一次性穿著用品。
23、優選地,在所述工序2中,在傳送基材連接部分與鉤連接部分時,將所述鉤連接部分分割后,而形成第1及第2鉤連接部分;并且將第1及第2鉤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成對的鉤部件;然后,將成對的鉤部件向傳送方向彼此留出間隔,與基材連接部分結合在一起后形成第1連接部分;然后,將所述第1連接部分折疊為所述鉤部件夾在所述基材連接部分之間,而形成第2連接部分;再在相鄰的所述一對鉤部件之間將第2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
24、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不同的裝置有效地切斷第1及第2鉤連接部分與第2連接部分中的基材連接部分,容易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本發明能夠抑制用于切割的切割刀片的磨損,實現生產線的有效運用。
25、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如下結構的另一種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方法。
26、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方法,它包括:(i)工序1、(ii)工序2、(iii)工序3、(iv)工序4、(v)工序5;其中,
27、所述工序1:是形成主體連接部分;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成為單片的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成為單片的部分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與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結合在一起的襠部;然后,在成為所述前片的部分相連接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成為所述后片的部分相連接的后片連接部位相互分離的狀態下,進行傳送;
28、所述工序2:在傳送用于形成第1及第2翼片部件的基材連接部分與用于形成鉤部件的鉤連接部分的同時,將其彼此結合在一起;并切斷為規定的形狀,而形成分別具有所述鉤部件的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
29、所述工序3:將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一側主面重合;然后,將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第2結合部位;
30、所述工序4: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前片連接部分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另一側主面重合;然后,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重合在一起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第1結合部位;
31、所述工序5: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所述單片;在所述單片中,一對所述第1結合部位將所述前片與所述后片各自的兩個端部彼此結合在一起,且一對所述第2結合部位將所述后片與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彼此結合在一起;
32、在所述工序4中,所述第1結合部位的撕開強度,低于所述前片連接部分及所述后片連接部位中各自未形成有所述第1結合部位的部分的撕開強度。
33、根據上述方法,可以連續高效地制造出在沿著作為撕開引導線的第1結合部位撕開時,翼片部件不會干擾操作的一次性穿著用品。
34、優選地,(a)將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所述一側主面重合后,為了在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之間配置粘合劑涂敷部位;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所述基材連接部分或者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上涂敷粘合劑,而形成所述粘合劑涂敷部位;(b)在所述工序3中,將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所述一側主面重合后,經由所述粘合劑涂敷部位,將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臨時固定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上之后,而形成所述第2結合部位。
35、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將第1及第2翼片部件18a、18b臨時固定,與不將第1及第2翼片部件臨時固定的情況相比,本發明可以提高生產線的傳送速度,并且容易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
36、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如下結構的另外一種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方法。
37、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造方法,它包括:(i)工序1、(ii)工序2、(iii)工序3、(iv)工序4;其中,
38、所述工序1:是形成主體連接部分;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成為單片的部分連接在一起;所述成為單片的部分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與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結合在一起的襠部;然后,在成為所述前片的部分相連接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成為所述后片的部分相連接的后片連接部位相互分離的狀態下,進行傳送;
39、所述工序2:在傳送用于形成第1及第2翼片部件的基材連接部分與用于形成鉤部件的鉤連接部分的同時,將其彼此結合在一起;并切斷為規定的形狀,而形成分割前的翼片部件;在分割前的翼片部件中,分別具有所述鉤部件的所述第1及第2翼片部件連接在一起;
40、所述工序3: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一側主面重合;同時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另一側主面重合;然后,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重合在一起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及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而形成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前片連接部位與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的第1結合部位;以及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彼此結合在一起的第2結合部位;
41、所述工序4:將彼此結合在一起的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及所述主體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所述單片;在所述單片中,一對所述第1結合部位將所述前片與所述后片各自的兩個端部彼此結合在一起,且一對所述第2結合部位將所述后片與所述翼片部件彼此結合在一起;
42、在所述工序3中,所述第1結合部位形成為,所述第1結合部位的撕開強度,低于所述前片連接部位及所述后片連接部位中各自未形成有所述第1結合部位的部分的撕開強度。
43、根據上述方法,本發明能夠連續高效地制造出在沿著作為撕開引導線的第1結合部位撕開時翼片部件不會干擾操作的一次性穿著用品。
44、優選地,(a)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所述一側主面重合后,為了在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之間配置粘合劑涂敷部位;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所述基材連接部分或者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上涂敷粘合劑,而形成所述粘合劑涂敷部位;(b)在所述工序3中,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與所述主體連接部分中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的所述一側主面重合后,經由所述粘合劑涂敷部位,將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臨時固定在所述主體連接部分的所述后片連接部位上,而形成所述第2結合部位。
45、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將分割前的翼片部件臨時固定,與不進行臨時固定的情況相比,本發明能夠提高生產線的傳送速度,并且容易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
46、優選地,在所述工序2中,傳送所述基材連接部分與所述鉤連接部分,將所述鉤連接部分分割后,形成第1及第2鉤連接部分;并且將所述第1及第2鉤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成對的所述鉤部件;然后,將成對的所述鉤部件向傳送方向彼此留出間隔;與所述基材連接部分結合在一起后形成第1連接部分;然后,將所述第1連接部分折疊為所述鉤部件夾在所述基材連接部分之間,而形成第2連接部分;再在相鄰的所述一對鉤部件之間將所述第2連接部分切斷,而形成所述分割前的翼片部件。
47、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不同的裝置有效地切斷第1及第2鉤連接部分與第2連接部分中的基材連接部分,容易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本發明能夠抑制用于切割的切割刀片的磨損,實現生產線的有效運用。
48、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提供一種在撕開時翼片部件不會妨礙操作的一次性穿著用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