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口腔頜面外科臨床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頜骨缺損引流修復體。
背景技術:
1、由創傷、腫瘤、感染等因素導致的頜骨缺損不僅影響著患者正常生理功能,而且會造成面部畸形,影響患者咀嚼、吞咽、言語等功能,并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頜骨缺損的修復重建,長久以來都是臨床面臨的一大挑戰。目前,自體骨移植、同種異體骨移植、牽張成骨、人工替代材料修復等方法雖已應用于臨床,但由于手術復雜、材料來源受限、排異反應等問題,其應用仍受到較大限制。
2、目前,臨床治療中已有負壓引流術的研究,負壓引流術應用的原理是負壓可以加速高增殖活性上皮的轉化及被膜-骨界面向腔內方向的骨改建,從而大大縮短了療程,且負壓環境與口腔有菌環境隔離,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機會。但頜骨缺損修復在臨床應用中需要配合使用負壓吸引裝置進行術區的引流,目前尚沒有可直接外接負壓引流的頜骨植入器械或頜骨修復體。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沖洗功能的存留骨膜的頜骨缺損負壓修復體。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帶沖洗功能的存留骨膜的頜骨缺損負壓修復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體,所述基體為通過3d打印而成的鈦合金網狀結構,所述基體的兩端與骨斷端可貼合適配,外表面可與頜骨骨膜接觸適配,所述基體的內部具有貫穿的負壓吸引管道,外側管口可連接負壓吸引器,所述負壓吸引管道的管壁上分布有所述鈦合金網狀結構形成的通孔。
4、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道直徑為10-20mm。
5、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道直徑為15mm。
6、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道外周圍繞有預留沖洗管道,所述預留沖洗管道的外周分布有沖洗孔。
7、優選的,所述通孔的平均直徑為1mm,密度為3-6個/cm2。
8、優選的,所施加的負壓的壓力值125-450mmhg。
9、優選的,進行15-30分鐘/小時的間斷負壓吸引。
10、優選的,所述網狀結構為仿骨小梁結構。
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近年來,增材制造技術在骨缺損修復領域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一個熱門的研究和應用方向。相較于傳統的減材制造技術,增材制造具有獨特的優勢,它不僅能夠生產出與下頜骨外形完美匹配的修復體,還能精準控制修復體的內部結構,從而制備出既符合形態要求又具備促成骨性功能修復的修復體。
13、本發明利用增材技術,通過3d打印技術獲得符合頜骨缺失處外形的修復體基體,并根據是否存在骨膜設計了兩種可以配合負壓吸引裝置進行負壓輔助治療的修復體,
14、具體的,本發明針對的是頜骨缺損程度為尚存在骨膜的情況,采用3d打印的制造鈦合金修復體,修復體兩端與骨斷端緊密貼合,外表面為多孔狀態,與頜骨骨膜相接觸,內部為仿骨小梁的網格結構,其內部為貫穿整個修復體的負壓吸引管道,可進行間斷負壓吸引。由于骨膜的存在,因此修復體不做成封閉環境,負壓吸引管道深入整個修復體,可以促使修復體外圍的骨膜和骨斷端的成骨細胞在負壓環境下加速生長分化,促進修復體由外向內的多方向快速成骨性修復。
15、以上修復體具有以下功能:
16、1、促進骨斷端及骨膜表面的成骨細胞生長分化,促進新骨形成;
17、2、能夠將組織滲出液等排出體外;
18、3、預留的沖洗管道還可在必要時行生理鹽水沖洗,降低術區感染的風險。
19、實驗表明,體外低強度間斷負壓可以成功的誘導mscs向成骨細胞定向生長分化。另外,頜骨囊腫骨吸收的原因主要是囊腫囊壁組織分泌囊液,囊腔內的壓力升高壓迫周圍骨吸收。利用負壓形成裝置在囊腔內形成負壓應力,對修復體-骨界面的新骨形成和改建具有更強的促進作用,可以促進新骨的形成。在手術區域,因術區有持續性的分泌物,常需要于術區留置負壓吸引裝置,將組織滲液等排出,預留沖洗管道可以更好的將組織滲液排出。實驗表明,體外低強度間斷負壓可以成功的誘導mscs向成骨細胞定向生長分化,促進成骨活性。
1.一種帶沖洗功能的存留骨膜的頜骨缺損負壓修復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體,所述基體為通過3d打印而成的鈦合金網狀結構,所述基體的兩端與骨斷端可貼合適配,外表面可與頜骨骨膜接觸適配,所述基體的內部具有貫穿的負壓吸引管道,外側管口可連接負壓吸引器,所述負壓吸引管道的管壁上分布有所述鈦合金網狀結構形成的通孔,所述負壓吸引管道外周圍繞有預留沖洗管道,所述預留沖洗管道的外周分布有沖洗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吸引管道直徑為10-2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吸引管道直徑為1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平均直徑為1mm,密度為3-6個/cm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施加的負壓的壓力值125-450mmh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體,其特征在于進行15-30分鐘/小時的間斷負壓吸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狀結構為仿骨小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