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升降結構及代步車輛。
背景技術:
1、代步車輛是指為方便人們出行而設計的一種交通工具,它通常具有操作簡便、速度適中、安全性高等特點。在不同的環境和需求下,代步車輛的類型和功能也有所不同。
2、例如,老年代步車是一種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代步工具,它通常具有較大的座椅、舒適的懸掛系統和低速行駛等特點,以滿足老年人在出行時的安全和舒適需求。
3、為了滿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需求,一些老年代步車具備座椅升降功能,方便使用者上車和下車,為了實現座椅的升降功能,座椅與代步車底盤之間會安裝帶折疊功能的升降裝置,這種升降裝置實際使用時,座椅升降過程中會存在:座椅下方可用空間狹小,座椅升降過程中水平位移幅度過大以及座椅傾斜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升降結構及代步車輛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升降結構,包括:
3、骨架;
4、承載座;
5、姿態調整臂,其一端連接骨架,另一端連接安裝座;姿態調整臂適于對升降過程中的承載座的傾斜姿態進行調整;
6、升降臂,其一端與姿態調整臂連接,另一端與承載座連接;
7、位移補償臂,其一端與升降臂鉸接,另一端與骨架鉸接;位移補償臂適于對升降過程中的承載座的水平位移進行補償;
8、升降驅動件,其安裝在位移補償臂和升降臂之間,用于控制升降臂靠近承載座的一端抬起,其中,升降驅動件采用傾斜安裝的方式進行斜推,升降驅動件優選為電動推桿,實際安裝時,電動推桿相對于水平的傾斜角度大于升降臂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度,這樣的話,電動推桿的推出力可以分解為升降臂端部的抬起力;
9、承載座抬高和下降時,姿態調整臂能夠對升降過程中的承載座的傾斜姿態進行調整,使得所述承載座保持水平;
10、同時,位移補償臂能夠對升降過程中的承載座的水平位移進行補償,以降低所述承載座的水平移動幅度。
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承載座在上升時,升降驅動件的驅動桿伸出,控制升降臂靠近承載座的一端抬起,由于升降驅動件采用斜推的方式來推動,從力學角度分析,升降驅動件的推出力分解為水平推力和縱向推力,水平推力施加到升降臂上后,升降臂會產生水平伸出的位移,這樣必然會帶動升降臂端部的承載座產生水平位移,與此同時,縱向推力施加到升降臂上后,升降臂會產生縱向升起的位移,這樣會帶動升降臂端部的承載座產生升起位移,從而實現承載座的升起動作,在承載座升起的過程中,為了降低承載座的水平移動幅度,骨架與升降臂之間鉸接位移補償臂,位移補償臂安裝后,升降驅動件推出后,與升降臂鉸接的位移補償臂會發生擺動,位移補償臂的擺動方向與升降臂、承載座的水平移動方向相反,位移補償臂反方向擺動的過程中,可以對承載座的水平位移進行補償,從而降低承載座在升起過程中的水平移動幅度,同理,升降驅動件帶動承載座下降時,位移補償臂同樣可以起到水平位移補償的作用;
12、另外,姿態調整臂的一端連接骨架,另一端連接到安裝座上并與升降臂的端部鉸接,升降驅動件控制升降臂抬起或下降時,姿態調整臂能調整升降臂的擺動姿態,保證升降臂上靠近承載座的端部始終處于水平狀態,這樣的話,升降臂帶動承載座抬起或下降時,承載座始終處于水平的狀態,而不產生傾斜。
13、進一步地,位移補償臂上穿設有第一固定軸,升降臂上穿設有第二固定軸,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中的其中一個與升降驅動件的主體轉動連接,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中的另一個與升降驅動件的驅動桿轉動連接。
14、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主要是用于升降驅動件的安裝,同時實現位移補償臂和升降臂的聯動,同時,升降驅動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軸、第二固定軸轉動連接,方便升降驅動件自身的安裝角度進行自行調整,具體的,升降驅動件推出后,與升降臂鉸接的位移補償臂會發生擺動,位移補償臂的擺動方向與升降臂、承載座的水平移動方向相反,位移補償臂反方向擺動的過程中,會通過第一固定軸帶動升降驅動件一起反方向擺動,升降驅動件通過連接的第二固定軸帶動升降臂朝位移補償臂的方向擺動,從而進一步實現了升降臂端部承載座的水平位移補償功能,從而降低承載座在升起過程中的水平移動幅度。
15、進一步地,升降驅動件推動所述升降臂抬起或下降時,升降臂圍繞其鉸接點進行擺動,姿態調整臂通過其與升降臂的鉸接點,能夠感知升降臂的擺動角度,并通過自身的擺動來調整升降臂的姿態;
16、其中,姿態調整臂的擺動方向與升降臂的擺動方向相反,這種反向擺動能夠抵消升降臂在升降過程中產生的傾斜趨勢。
17、進一步地,升降驅動件推動所述升降臂抬起或下降時,升降臂圍繞其鉸接點進行擺動,當所述升降臂產生水平位移時,位移補償臂通過反向擺動抵消升降臂的水平位移。
18、進一步地,安裝座上設有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第一安裝部上穿設第一轉軸,第二安裝部上穿設第二轉軸;
19、升降臂和姿態調整臂與第一轉軸鉸接,升降臂和位移補償臂與第二轉軸鉸接。
20、進一步地,升降臂和姿態調整臂的端部與第一轉軸鉸接,位移補償臂的端部與第二轉軸鉸接,其中,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與升降臂的鉸接點不重合。
21、進一步地,升降臂遠離姿態調整臂的一端與承載座鉸接,骨架上穿設有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位移補償臂遠離升降臂的一端與第三轉軸鉸接,姿態調整臂遠離升降臂的一端與第四轉軸鉸接。
22、進一步地,升降臂設置有多組,相鄰的升降臂之間通過第一聯動搖臂鉸接;
23、位移補償臂設置有多組,相鄰位移補償臂之間通過第二聯動搖臂鉸接。
24、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升降驅動件控制承載座升降時,升降臂及其鉸接的位移補償臂也會發生擺動,多組擺動的升降臂通過第一聯動搖臂實現同步聯動,多組擺動的位移補償臂通過第二聯動搖臂實現同步聯動,這樣可以提高整個升降結構的整體強度。
25、進一步地,升降臂的延伸方向與位移補償臂的延伸方向呈交叉角度,姿態調整臂的延伸方向與升降臂的延伸方向呈交叉角度,姿態調整臂上設有與第一固定軸對應的避讓部,避讓部被配置為避免姿態調整臂在轉動的過程與第一固定軸碰觸。
26、進一步地,升降臂位于升降驅動件的兩側,單個升降臂均配備有對應的位移補償臂。
27、進一步地,升降結構設置在承載座下方的單側位置。
28、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29、1.該升降結構帶有位移補償臂,升降驅動件推出后,與升降臂鉸接的位移補償臂會發生擺動,位移補償臂的擺動方向與升降臂、承載座的水平移動方向相反,位移補償臂反方向擺動的過程中,可以對承載座的水平位移進行補償,從而降低承載座在升起過程中的水平移動幅度;
30、2.該升降結構的位移補償臂上穿設有第一固定軸,升降臂上穿設有第二固定軸,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中的其中一個與升降驅動件的主體轉動連接,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中的另一個與升降驅動件的驅動桿轉動連接,位移補償臂反方向擺動的過程中,會通過第一固定軸帶動升降驅動件一起反方向擺動,升降驅動件通過連接的第二固定軸帶動升降臂朝位移補償臂的方向擺動,從而進一步實現了升降臂端部承載座的水平位移補償功能,從而降低承載座在升起過程中的水平移動幅度;
31、3.該升降結構設置在承載座下方的單側位置,這樣可以提高骨架與承載座之間的空間,該空間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32、4.由于該升降結構在承載座的下方是單側位置安裝,本技術為了提高其在升降過程中的支撐強度,升降臂設置有多組,相鄰的升降臂之間通過第一聯動搖臂鉸接,位移補償臂設置有多組,相鄰位移補償臂之間通過第二聯動搖臂鉸接,升降驅動件控制承載座升降時,多組擺動的升降臂通過第一聯動搖臂實現同步聯動,多組擺動的位移補償臂通過第二聯動搖臂實現同步聯動,提高了整個升降結構的整體強度;
33、5.該升降結構的升降臂端部鉸接有姿態調整臂,升降驅動件控制升降臂抬起或下降時,姿態調整臂能調整升降臂的擺動姿態,保證升降臂上靠近承載座的端部始終處于水平狀態,這樣的話,升降臂帶動承載座抬起或下降時,承載座始終處于水平的狀態,而不產生傾斜;
34、6.該升降結構的升降驅動件采用無級調速,承載座升降的連貫性好,同時,升降的速度可以調節。
35、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代步車輛,包括上述的升降結構。
36、進一步地,該代步車輛的承載座上安裝有座椅,骨架上安裝有車輪,至少一個車輪配備有電動馬達。
37、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所提供的帶升降結構的代步車輛技術方案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上文,在此不再贅述。